Eminèm Eminèm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2,359 关注贴吧数: 7
跟新生一点建议 在财大混了一年,也算明白点世事了。虽然也可以在08级面前称得上学长,但我的经验和阅历很有限。现在只想给新生一点建议,个人觉得很重要。 在财大,专业清这个问题不知道被提及过多少次。有人说是好事,有人说是坏事,在这里,它的性质暂且不提,总之,很多人被调剂了。于是,哀天怨地,各种叹息接踵而至。有自责不争气的,有问天为何不公平的,有发誓自强闯出一片新天地的。种种现象,年年都有,届届相似,咱也不做评论了。但有一件事是所有新生应该注意的,(其实有些老鸟们也应该清楚)那就是,别骂任何一个专业是垃圾,最好也不要说自己非常“恨”一个专业。 记得本学期学校增设四个实验班,在面试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故事。一个考官问一个考生,你为什么想转入这个实验班,结果这个考生义正词严的说道:“我非常讨厌XXX学!我没法忍受在那里学习!”这个考官是我们的老师,这个学生曾经是我们学院的学生。当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全班的时候,很多人怒不可遏。 何必呢?转专业就转专业,转院系就转院系,何必“恨”,何必“讨厌”如此之深呢?其实,这种“恨”,这种“讨厌”,这种难以忍受大家可以理解,毕竟,面对一个不是很喜欢的专业很难提起兴趣,但是,你这种公然的表达出来对原专业的不满就是不能原谅的。 好多同学曾经公然的不停问导员,老师,怎么转专业啊?!老师,转会计需要什么资格啊?!......这种做法真的很伤同学的感情,更伤你们导员,甚至是院系老师的感情。 看过身边种种现象,我先是气愤,然后是挺伤心的。年年转专业的时候都是感情最容易破裂的时候,看起来让人神伤。好多人都殚精竭虑,杀费苦心想要转到金融,会计,保险这些热门专业。友情可以继续,室友可以依旧,只是那份感情真的会淡很多。 说了很多,观点只有一个,转专业,离开本学院的时候低调一些。心里对原专业的不满还是留在心里吧。说出来,对人,对己,都是伤害。
【吓你一跳】史上最恐怖的解决人口数量的办法 1、坐街边打麻将者,无所事事者——杀(为节约子弹,送化肥厂做成化肥,或全部活埋肥田) 2、取消一切法律制度,不论何罪——杀 3、不准养猪,只准吃人(以后家庭主妇上街不能点杀鸡,只能点杀人) 4、取消枪械管理,准许枪枝买卖(以后两口子吵架隔床枪战,小舅子来帮忙提机枪,邻居纠纷用火箭筒炸,上下班开装甲车,出差全身绑炸药,夜里楼下有响动就丢手榴弹。) 5、交通不准乱闯红灯,违章者斩立决。 6、健全下岗制度,一个单位来玩俄罗斯轮盘赌,但规矩有点变化(一枝左枝装五粒子弹,也就是说必须死五人) 7、不准打麻将及任何赌博,但上述轮盘赌例外。 9、促进全民体育运动,各单位每月举行一次生死决斗,死者内脏送单位食堂做成火爆肥肠或凉扮心肺供胜者食用,手做成山椒凤爪,脚做成火腿。(如上既可减少人口,又可□练身体,有利于消化和身心健康,以及女士的减肥和美容) 10、整顿社会治安,不谁私自打架斗殴,有纠纷到指定地点决斗,一人代表一家败方杀全家。 11、把体育馆改为斗兽场。参加入由计算机在全体市民中随机挑选。胜者奖励美女一名,败者满门抄斩。 12、笨人——杀(如下雨天晾衣服者,吃鱼被刺卡住者,性无能及性全能者) 13、解散中国足协,对足球运动员不能只奖不惩,打假球者杀全队,输一场球砍一根手指,手指砍完砍脚趾,脚趾砍完砍手砍脚砍脑袋,规定必须在本年冲出亚洲,否则杀光全体甲a球员,不参加者杀全家。 14、不赞成这些做法的——杀,杀,杀 15、对于敢对此干涉的国家使用核武。拼个同归于尽 16、看贴不回贴的——株9族
【敬礼!】曾经砍翻过13个日本兵的英雄! 回敬小泉参拜:老子曾经砍翻过13个日本兵! 老兵档案:于德元,现年90岁,原籍河南省洛阳市,汉族,1935年被编入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三营一连,任少尉连副,先后参加过西安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他被日军打伤3处,下颌处至今留有弹片。 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官兵总数有近百万。参加过这场会战的洛阳老兵于德元昨日回忆道:“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啊!” 1935年,于德元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就在其中。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向上海进发。抵达上海后,他们被编入88师,死守外滩。那里地势低洼,战壕挖了不到1米深就渗出水来,战士们就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与敌人激战。敌人装备精良,日军坦克就在对面逞凶,空中还有飞机扔BoB!!!,但战士们高喊着“决不能让日本人把阵地攻下来”,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奴! 机枪扫射,炮弹横飞,战士们浴血奋战。很快,战壕里的水就变成了红色,不断有人在受伤、牺牲。每当有战友在身边牺牲,于德元就会大喊一声:他NAINAI的! 有一次,于德元正在掩体旁射击,只觉得额头一热,两眼顿时什么也看不到了,原来是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额头飞过去了,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继续战斗。随后的几次战斗中,于德元的左腿、脖子先后被子弹打中,但只要还能动,他就一定要坚持打下去。 很快,子弹打完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我们不能再退了,哪怕只剩一人一枪一弹,也要坚持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于德元抽出大刀就冲了上去。在西安时,于德元就是大刀班的兵,对日本人的刀法有过研究。拨、挡、刺,他施展着自己的刀法,上来就把一个日本兵的头砍了下来。还没等他喘息过来,另一个日本兵又上来了。大刀翻飞,血肉四溅,于德元不知道战斗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眼前的日本兵渐渐少了,一停下来,他只觉手脚酸软,回想一下,自己砍翻了13个日本兵。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拼杀,到1937年10月返回陕西时,1800人的队伍就剩下了600余人,于德元也因长期泡在水中,得了很严重的关节炎。但他仍未下火线,随后又到山西打鬼子。 那段历史在“抗战老兵”于德元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采访结束时,老人耍起了他的那套刀法,他那60岁的大儿子和他一起舞了起来。老人仿佛又回到了68年前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