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_uknow雅儿 only_uknow雅儿
关注数: 25 粉丝数: 68 发帖数: 11,370 关注贴吧数: 13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台北纪行(4) 三 、 谋面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父子就醒了。没办法,身在他乡,实在是不能很快的入睡,也不能很好的睡眠。我们的睡眠时间可能只有他们当地的一半,因为他们大部分人在上午十点以前好象是理所当然应该睡觉。当然,如果是上班族,是不能享受这个待遇的。我们在酒店里看电视消磨时光,一直到八点多,才下去吃早餐。这里的酒店告知:早晨八点到十点是早餐的时间。我们最早到了二楼餐厅,呵呵,过了好久才到了三个食客。早餐是自助餐,餐厅里有上百种食品和饮料,中西口味俱全,点心、饭菜都有。我选的中餐给父亲,他是不喜欢吃西餐的。可是这里的中餐好象不给我们准备的,甜的口味比较多,而且很清淡,很难得找到正宗的湖南口味,父亲喜欢吃口味重的菜,所以我特意找到了辣酱给父亲送来。父亲有目疾,不可能在这样暗淡的灯光下,自己动手挑选食物。我选了煎蛋和青菜,外加鱼块、猪肉、米饭给父亲,可是父亲吃得很少。我知道他不喜欢吃这样味口,可是我也是无能为力了,毕竟是很少出门的老人。我询问他还要吃什么,并且介绍这里的一些食物,可是他摇头拒绝了。我想反正是早餐,少点也没有什么问题,我就再劝他。我们回到房间的时候,刚好三妹珊玉电话来了,她要用小车载我们去探视伯父了。我们大约等了二十分钟,三妹来了,二妹晴玉带着她的孩子小新崴也来了,还有伯父家请的菲律宾女佣。和二妹分别已经十年了,她居然让我几乎认不出来了。这就是那个亭亭玉立的、漂亮的女孩吗?现在可是个有点肥胖的妇女哟。她见我第一句就说她自己胖了很多,是不是认不出她了。以至后来她有点自卑的不愿意和我们合影,说是要等她漂亮了再和我们合影。所以我们的照片里很少有她的身影。后来我才知道她有哮喘病,因为吃了很多类固醇,所以肥胖得厉害。兄妹之间十多年不见,感觉到人的变化如此之大,还有世事的沧桑,不免让我们添了许多感叹。她的儿子马新崴却是个年龄不大,神通不小的小机灵。见了我们一点也不怯生,眨巴眨巴他那黑得发亮的大眼睛,滴溜溜的打量着我们。小家伙三岁多了,很调皮的样子,黏糊在他妈妈身上。嘴里不停的吃东西。但是说话做事是一副大人的样子,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我熟悉之后,几乎是全天候地和我亲密接触,在我的怀里钻来钻去,真是可爱极了。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台北纪行(2) 坐在候机大厅,感到这里很热闹,人员多得不得了,但是绝对不嘈杂。里面的购物中心也多得不得了,免税的商品应有尽有。虽然是免税,但是我还是觉得那些货贵得很。大概是我们内地的十倍甚至是十几倍。我们不是来这里购物的,所以就只是饱了眼福。 父亲为了这次探亲旅行,出门的时候就戒了烟,也不敢随地吐痰。香港的公共场合是禁止吸烟的,而且明文标示吸烟将被罚款五千港币!所以这里虽然人多,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味,更没有烟雾缭绕的情形。和内地的许多地方那种乌烟瘴气的情况相比,实在是很让人羡慕这里的管理有序。其实施行禁止吸烟不仅对国民的健康有益,也会对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帮助。 下午三点五十分,我们登上了中华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这种飞机够豪华也够大的,可以装载近400人。我第一次享受到了境外航空公司贵宾式的礼遇,他们提供的服务是一流的,甚至用挑剔的眼光也不能找到一点毛病,因为我们想到的事情,他们都考虑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空中服务员不厌其烦的询问我们的需求,帮助我们处理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为我们送来食物和饮料。也许他们的这样的操作是程序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礼遇,但是能够做到这样出色的确不容易。 飞机下降到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上空的时候,地面已经是灯火辉煌了。从空中看桃园,五彩斑斓的夜景让人感觉到它真象个彩色的流动的花园,真是美丽极了。可能每个城市的夜都是这样美丽,但我是第一次看到宝岛,所以我觉得它更加迷人。飞机象一尾快活的鱼,轻盈地游进了这条彩色的河——台北到了。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大山之行 (2) 虽说在洞庭湖边长大的我很少爬山,但这次爬山却不觉累。我站在友人屋前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离山顶已经很近了,向下望去,只见山脚灯火点点,宛如好些珍珠在黑夜里闪闪发光。抬头望天,天上繁星密布,伸手可及,月亮却躲在云层后面害羞的望着我,不言不语,若隐若现,用她矜持的方式默默的欢迎着我的到来,好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架势。忍不住想多看几眼这山上的夜景,淳朴的伯父母早已迫不及待的把我们迎进了屋内,看得出伯父母对于远方游子一家归来的喜悦之情早已溢于言表,特别是孙子的到来,更是增添了这暖暖亲意的浓度。置身于充满天伦之情的房间,喝着手中暖暖的浓茶,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一般,感觉好亲切。 既然是有到了家的感觉,在饭桌上我便抛开了一路上的拘谨,大口的吃起肉,大口的喝起酒来。在饭桌上我高谈阔论,喧宾夺主,友人及其家人总能宽宥我的放肆与浅薄,现在回想仍觉腆颜。在这浓浓的家宴氛围中,我惬意得醉了。 醉了却睡不着觉,行动趋于迟缓,思绪仍然清晰,我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静静思考。想起一百多年前,从一座大山里走出来一个人,他历尽磨难,总有大山般坚强的意志去承担经受蜚语流言,总有宽阔的胸怀去面对山之巅,因此而望得远,他有过山峰般起起落落的坎坷遭遇,最后攀上了山之巅,他终于干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成就一代伟业。真是潜伏深山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那座山也因此而举世闻名,成为一个人杰地灵,万人顶膜的朝圣之地。联想我这位同样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友人,他总用大山般深厚的胸怀去容纳身边的事和物,他那不为人恶,与人为善的高尚品德受人尊崇。在工作上,他总是亲力躬为,不辞辛劳,没有架子。遇事他总有自己一套睿智的看法,让人折服。他那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儒将风范,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感觉不怒自威。与其说这位友人是我工作上的领导,还不如把他当成我生活中的良师长友更好。因为有了做人的方向,虽说身边漆黑一片,但却有一片光明在心中弥漫开来…… 在大山的怀抱里沉沉睡去,醒来天已是大亮。起身来到屋外,友人一家早已起来,伯父母在忙着张罗早饭,友人妻子在教导孩子朗诵诗文,友人则凝向远方,深深的思考着什么。我顺着友人凝视的方向往前方望去,只见眼前云雾氤氲,远方的山峰被云雾缭绕着,隐隐看得见一些山尖,那感情就是一个个神仙居住的仙岛嘛!太阳却没有月亮昨晚的腼腆,他在东方透过薄雾温柔的看着我们,可能也在羡慕人间的美景吧!一大早起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贤人一起在这犹如仙景的地方跟神仙遥遥对话,我的心境仿佛开阔了许多。 能和友人一家一起感同身受大山的博大精深,虽说时间不长,但我还是感觉一下子成熟了好多。坐在车上望着旁边的林涛峰波在发梢消失,竟有些不舍。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九寨归来不看水 (3) 接下去,她还要变成什么呢,我不知道,走得我腰酸腿痛走不动了还在走。人们在叫我,旅游车在打着喇叭。 别管发生了什么,我都不管不顾像头倔牛似的要执意找到水的家。我知道水有个家,尤其这变化无穷的水,童贞的水,母性的水,有灵魂的水她更该有家,没家她就没有爱,没爱她就不会像世人献出她梦幻般的美丽和绝世的音响。 可她的家到底在哪里呢?那个在家里等她的人到底是她什么人?对了一定是她的孩子,要么是她的丈夫、母亲、父亲仰或是她的所有亲人,要不她绝不会这么不管不顾一心一意的。 我还在走,水还在走。九寨的水万变不离其踪,水在路上,水就还没有回到家,水带着爱赶路,她一路走一路唱,遇沟成河,遇崖成瀑,遇坑成潭、遇…… 该上山时上山,该下坡时下坡,该走陆地上时走陆地,该走地下时走地下。现在,它顺其自然的就将它自己幻化成了各种各样的样子,变成了眼下形象各异色彩不同的水了。它一路走一路唱,它一路唱引得人们一路欢呼。 说实话,凭着九寨水的自己本来模样,她可能从来也没想到要成为什么,要吸引人们什么,可她越不这样想她就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不远万里走近她,亲近她,赞美她。 面对那么多人对她的赞美,回家心切的她知道也佯装不知道,看她依然故我的样子,该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它不会趋炎负势,不会急功近利。它对谁都是一成不变的永远笑脸,从来不会因人们喜好而想着改变自己什么。 管人们叫它什么呢?它知道那些名字都是因它外在的东西而起,或因天或因地,因树因草,因……而惟一让它不变的是它本色的水。所以它不必为此而骄狂的疯颠,更不会为此专横拔扈,它就是它,无论再过多少年水不还是水吗? 水认识到了这一点,水就不是水了,她就成了一种水文化,成了一种载体,构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如果说是人成就了水,不如说是水自己成就了它自己。就像一个有智慧的人,当他(她)一旦得到施展报复的机会,他(她)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让世界为之瞠目。 看了九寨的水,我敢说九寨的水外就无水了。因为它把一个叫做水的东西,演绎成了水的神话,这是一个关于水的绝版。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九寨归来不看水 (2) 这如此美妙的画面,就是让一个最出色的调色师去调,他也不能够在一个盆里调出五种颜色且不会使它发生颜色的改变。那这到底是谁的奇思妙想呢?问水,水无言,问山,山静默。 问不出结果只好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走到珍珠滩前,看到哗哗的流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像一群光股屁的小男孩欢快地顺宽阔的地势在小树间戏耍。看着看着,不由欣喜地蹲下身子,用手撩起它,小心捧起放进嘴里,啊!顿感一股清凉沁人心啤,滑滑的顺着干燥的喉咙流遍全身,接着,迅速涤荡身体里长久积攒下的“尘埃”。冥冥中不知不觉自己也就随着那水不知了去向。 直到同伴叫,我才找回自己紧着往前赶,站在诺日郎瀑布下,听着那响彻山谷、雷鸣一般飞瀑的响声,望着那从数丈之高、百米之宽的山壁上折折叠叠地跌落而下的飞流,真是不是银河疑是银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在别人忙与瀑布留影时,我却走了,走的那么快,沿瀑布水流的方向,顺水找寻它的行踪。 我不知它会流向何方,惟怕她走失,所以,在她身后紧紧跟随。跟着跟着它就变了,平白无故的由诺日朗瀑布变成火花海、犀牛海、然后变着变着它就又变没了,再走一段路,它又像捉迷藏似的从天而降变成了天鹅海、箭竹海、熊毛海、长海了、五花海了、芳草海了。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大漠孤烟直 (2) 睁眼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拉开窗帘,干净的蓝天已将大地覆盖。这是甘肃了,标准的山地地势。 铁道依山而筑,山的一切便尽在眼中了。山不高,却很连绵,山坡一尘不染,没有一株树木。荒野里的山头,如何竟不允许绿叶的存活?我在纳闷。顺着山势下走,是一座一座石厂。石头山,给予了厂边堆砌着的碎石群,也给予了荒野里可见的一景。 山群,在早晨的光下,开始夺目了,虽然他们光秃秃一片。 海拔在升高,这里离天似乎近了好多。于是,山头像是顶在太阳里了,被早日映得通红。光山泛光,山竟也没有了平时里的孤寂了,是阳光补充了无树的缺憾。 转过向,山群依旧,但山身却奇迹地长出密树了。整山的碧绿,连成了满眼绿光,山腰子里,梯田层层下铺。人家也有了,甚至出现了村落。泥土砌成的矮屋聚集,带到了人类的一丝气息。绿是生气,有了生气,人便是可以繁衍了。 忽的,又是一片漆暗。这是隧道了。眼眸里的村庄霎时被掩埋。等到光亮重现的时候,方才的村子已经消逝,随来的是另一派景象,却是依旧的绿色和生气。 车慢了,然后停速。兰州已至。这是我们的第一站。 下了火车,而思道途,我又想起了那深山里的人家。路过的时候,还是黎明时分,想必村人还没有起床了。然而我可以想象村人做饭时的火炉,一柱长烟忽起,直冲云霄。于是,我暂且用一句“大漠孤烟直”来描画这派冲击我心的一景。 拍拍同游友人的肩膀,一同踏足甘肃土地。此时,天刚大明。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马家寨中的“倾国倾城” (2) 回到贵阳后,我找到攻读历史研究生的朋友,请求他帮忙查阅有关资料。几天后,他登门拜访,告诉我陈圆圆的坟墓很有可能在马家寨。他介绍说,据南京的地方志专家王涌坚的研究,陈圆圆确实离开了吴三桂,但原因并不是与吴三桂不睦,而是为了不让吴家绝后。吴三桂死后,清军南下,要灭吴氏九族。陈圆圆闻讯后,带着儿子吴启华、孙子吴仁杰,在吴三桂的心腹,军师马宝的护送下,逃到贵州的一片原始森林避祸。王涌坚认为,吴氏族人为了纪念马宝,同时也为了避人耳目,也把避难的地方称为“马家寨”。 “马宝又是何等人物,为什么以他的姓来命名马家寨?”听完朋友的叙述,我不解地问。 “马宝是吴三桂的爱将,心腹重臣。为其出谋献策,功绩卓著。‘三藩之乱’后,他忠诚地护卫陈圆圆隐藏在马家寨,后来又拥立吴世藩三年,对吴家有大恩大德。”朋友说。 朋友的叙述有理有据,而且吴三桂的封地在云南,与贵州毗邻,陈圆圆比较容易逃到贵州。当时的贵州地处偏远,朝廷的统治相对较弱,也为陈圆圆和儿子潜隐创造了条件。 我约上朋友再次前往马家寨。我们进入寨中,向老人们打听。老人们说这里的村民全部姓吴。我大吃一惊,继续打听下去,得知马家寨的地名确实是纪念马宝。 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元旦年时,我又来到吴氏墓群。仔细地观察下,发现绝大多数墓碑的楹柱上都镌刻着近乎相同,但又与贵州其他民族墓碑上所不同的图形。这些图形主要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典雅的兰花、文案、玉笛等;另一类则是杀气腾腾的刀枪剑戟、巨弩弓箭。表面看去,两类图形相差甚远,仿佛是世界的两极。但朋友的一番话提醒了我。朋友说:“古代的女子最喜爱兰花、玉笛等物。”我恍然大悟,吴三桂是一代枭雄,沙场骁将;陈圆圆是艳绝天下的江南名婉。英雄与美人,阳刚与柔婉,这些图形正好说明了吴三桂与陈圆圆的互相倾慕。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马家寨中的“倾国倾城” 马家寨离我很远。 远,是因为它的名字从未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与它都按照各自不同的轨迹,走过一段段时间的路程,彼此衔尾交接,互不相干。 一次偶然,它的名字在我的耳畔响起,迅速掠过我的大脑。我们连接上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被骤然缩短。它使我兴味盎然,留恋忘返,我与它竟须臾不可离! 今年夏天,我去凯里市看望政府部门工作的大学同学。他陪着我四处游玩。在一次闲聊中,他提议去马家寨。我对马家寨一无所知,但客随主便,同学要去,我自然不好推脱。 选择了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我们从凯里市乘车去岑巩县,经水尾镇到达马家寨。举目远眺,青山绿水,草木葳蕤,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袅袅炊烟升腾至半空,飘来一股米饭的清香。这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定睛凝视也未见任何特别之处,我很纳闷他会何提议来这里。我询问他,他闭口不言,笑容极其神秘。我跟着他来到村寨左侧的一块墓地。坟茔累累,墓碑林立,同学介绍说这是吴氏家族的墓地。我猜想,吴姓人家大概是豪门望族。我们转到一处土堆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墓碑上刻着铭文“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想必这聂氏是吴姓家族一位媳妇。同学露出诡谲的笑容,要我揣度墓中人的身份。聚思凝神许久,我始终揣测不出墓中女人为何许人也。 “‘聂’字由双耳组成,想一下哪些字有‘双耳’。”他提示道。 我再次陷入沉思,蓦然若有所悟,我对他说这墓中女子可能姓陈。他点头夸赞,并让我大胆设想,再进一步。我凝思片刻,微笑着问:“莫不是陈圆圆吧?”他听罢,惊奇地望着我。他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夸我聪颖。这个不起眼的土堆竟是陈圆圆的坟墓!我难以相信,历史上关于陈圆圆的结局众说纷纭。有的说她与吴三桂不睦,削发为尼。有的说吴三桂身死长沙后,她自沉于五华山长国寺的莲花池。还有的说辛酉破城时,陈圆圆就已死了。但关于死法争论不休,有病死、自溢、绝食、投滇池而死等等。此刻,同学说我们所立之处就是陈圆圆的骸骨所在。换句话说,我们眼皮底下躺着的竟是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这简直像天方夜谭! 我们驱车赶回凯里市。路上,我和同学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我不敢妄下结论,马家寨究竟有没有陈圆圆的坟墓还有待证实。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大串连:圣地韶山(3)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就诞生在普通的农舍里,山明水秀的韶山留下了他童的笑声;故居附近有他少年时代劳动的田地和禾场,读书、打柴、放牛、游泳,山水间印下了伟人的脚步。1910年秋,胸怀救国救民大志 毛主席外出求学,从此开始了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充满传奇的革命生涯。十七岁离开韶山后的六十六年中,他在韶山故居只有四次短暂的停留:1912年春,毛主席回到这里教育亲人投身革命;1925年,毛主席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建立了韶山支部;1927年元旦,毛主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曾在这里召开过调查会,而后的三十二年间,毛主席戎马倥偬、日理万机,或转战南北。或国事筹谋。竟未得暇亲近故园。这三十二年间,神州故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新生,“虎踞龙盘今胜昔,地覆天翻慨而慷”;而在这三十二年间,毛主席身边有六位亲人为国捐躯:夫人杨开慧、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或是在烽火连天的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慷慨就义;或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抗击美帝国主义而英勇献身,一腔热血写春秋,至高至上的无私无畏抒写出动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1959年6月,毛主席终于来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写下了《七律·到韶山》的诗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太多的激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告慰,太多的眷念,化成融入心底的一声声呼唤。韶山的乡亲们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对联醒目地悬挂在韶山的入口处,使每一个到韶山的人都感受到难以抑止的强烈震撼。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风来景浓(散文) 何谓风景?风起时,景现。 风起,雾失楼台;风起,月迷津渡;风起,飞花似梦;风起,细雨如愁;风起,梅香透春;风起,水波皱绿;风起,戏蝶轻舞;风起,娇莺放歌;风起,美酒醉客;风起,邀月思乡…… 风,景之屏幕,景之画笔,景之心恋。有风,即有景。 杨万里有诗“船开便与尘世疏,飘若乘风度太虚”,风起水聚,乘风渡水与尘世绝,风景纯净。风起水聚,开合有序,气韵生动,蓬莱世界在水中央。风起水聚,乘竹筏过九曲溪,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曲曲含风,湾湾藏景。风起水聚,岸生汀芷,碧波空灵,低吟浅唱。 “东风吹绿前溪水,茅舍几家修竹里”,风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春风暖暖,野草薰薰,树木欣欣,百花争艳,莺歌燕舞,水暖鸭掌。夏风炎炎,绿树为盖,青山为屏,白云作伴,看荷戏鱼,水与阶平。秋风凉凉,红叶翩翩,松涛似浪,黄花梵音,泉眼幽咽,水流潺潺。冬风凛凛,雪花飘舞,踏雪寻梅,暗香疏影,月华浮动,水净瑟瑟。 风起,景浓,情浓。御风,摇桂桨,乘兰舟,迎来红莲绰约。临风,钟声隐隐,遥远的宇宙,绽着楚楚的身影。听风,风铃叮当,敲了几张梅花笺,扁了几回心情。凝风,花落如飘雪,从天而降,缓缓如流,化为柔情。约风,青莲涩涩,星在天上,风在人间,等前生妩媚。梦风,天使翼然而去,蝴蝶几时飞回,携手蹁跹莲池。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名氏之风,淳朴简洁;“大风起兮云飞扬”英雄之风,慷慨悲壮;“大王雄风、庶人雌风”宋玉之风,寓意深沉。“风动、幡动”,禅师之风,无心无我。风,乘着诗经悠然飘来,和着楚辞轻灵飞舞,卧在唐诗的月下花影里轻吟,醉在宋词的醇酒柔情里泛舟。风,吹皱了屈原的汨罗江,吹老了李白的天空,吹湿了东坡的情怀。风,一路浪漫而来,凝聚了旅程中厚重的风景。 风,吹红了樱桃,吹绿了芭蕉,吹暖了江南,吹老了塞北。风,源于自然,与人文相融、相依、相映。风,聚形成景,那是神韵的流动,那是空灵的凝聚,那是意境的升华。风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直见风景魂魄。风吹万古,天空依然深蓝,飘在蓝天上的白云千古不老。 风来了,春花、秋月、夏莲、冬雪一一登场,人间好景年年轮回。风去了,花落、月缺、莲残、雪融一一消逝在视线之间,其实无景也是景。风,来自何处,又欲往哪里?风来风去,有风就有景。风,吹来了生命,生命又随风而逝。风,凝聚了风景,风景又随风消失。什么是捕风捉影?风来,景豁然。风去,景成梦。风在宇宙里灵动,景在灵动间跃现,细思量,是生命的意念。
【070208冲顶】≈★爱庚同心★≈苹果(散文)(2) 在成熟人的眼里,青苹果是苦涩的。可如果我没有去尝试过,又怎能体会她到底有多苦呢?于是我会不顾一切地陷进去,尝尝青苹果究竟是什么滋味,当我经历了阻扰,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如愿以偿地品尝到时,也许那滋味只有自己才会体会了。当我咬下了第一口,不愿再尝那酸味,可是又不忍心放下她,那么,过不了多久,青苹果就会坏掉,这份返青也就付之东流了。也许这是对初恋最完美的解释了。 我曾对青苹果向往过,我喜欢她那淡淡的绿,可是在多少天后的如今,我知道青苹果不过是一种很平常的苹果,然而那最初的"惊艳"又是那么真实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我时常在想,假如,在我遇见她的时候,我不是正当青春年华,而是一个很少将梦作美的成年人,我还会为她那么痴迷吗? 青苹果如果在最初的时候没有人品尝,那么青苹果会成熟,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到那时候再去品尝那甜美的果实呢?爱情不仅仅是只凭两个人两相情愿就够了,那还意味着伐分双方的义务和责任。青苹果太脆弱,根本承担不了义务和责任,那还有什么爱情可言呢?假如乘坐头班车去目的地,沿途风景很美,美得让人心醉,情不自禁地就想下车去摘苹果,那么你再搭的车,就永远不会是此时此刻的这一辆,你就算到达了目的地,也不再是生命中准时的那一刻。 因为摘苹果不是你的最终目的,如果你觉得忍不住,不妨下车去观看一会,然后再去采摘,再去品尝又未尚不可。 青苹果的心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美丽的禁区,她不应该属于我。我何必为了青苹果而放弃将来的红萍果呢?我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风雨飘摇的季节,我应该拒绝诱惑。 请允许我留下这枚小小的青苹果,留下一段美丽的错误,而我会用思念的泪水滋润它,让她永远年轻。原谅我不敢采撷,怕采撷到更多的错。原谅我的怯弱。生命中依依不舍的唯有这一页,唯有这枚小小的高高挂着的青苹果,也许苦涩也许清甜。我只愿温柔地凝视着她---我的青苹果。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