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Meazza 圣殿Meazza
先叫你疯狂,再让你死亡
关注数: 2,028 粉丝数: 1,131 发帖数: 7,078 关注贴吧数: 159
飞机副翼操纵系统结构分析——教材干货 一、 副翼的结构 1.1 概述 飞机操纵品质的好坏是一个与飞行员有关的带一定主观色彩的问题,但是仍然有一些基本的标准来衡量飞机的操纵品质。操纵品质常以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比值(操纵性指标)来表示,这些比值不宜过小,也不易过大。如果比值太小,则操纵输入量小,输出量大,这种飞机对操纵过于敏感,不仅难于精确控制,而且也容易因反应量过大而产生失速或结构损坏等问题;如果比值过大,则操纵输入量大,输出量小,飞机对操纵反应迟钝,容易使飞行员产生错误判断,也可能造成飞机的大幅度振荡,同样导致失速或结构破坏。如果飞机在作机动飞行时,不需要飞行员复杂的操纵动作,驾驶杆力和杆位移都适当,并且飞机的反映也不过快或者过分的延迟,那么就认为该飞机具有良好的操纵性。   按运动方向的不同,飞机的操纵也分为纵向、横向和航向操纵。   改变飞机纵向运动(如俯仰)的操纵称为纵向操纵,主要通过推、拉驾驶杆,使飞机的升降舵或全动平尾向下或向上偏转,产生俯仰力矩,使飞机作俯仰运动。   使飞机绕机体纵轴旋转的操纵称为横向操纵,主要由偏转飞机的副翼来实现。当驾驶员向右压驾驶杆时右副翼上偏、左副翼下偏,使右翼升力减小、左翼升力增大,从而产生向右滚转的力矩,飞机向右滚;向左压杆时,情况完全相反,飞机向左滚转。   改变航向运动的操纵称为航向操纵,由驾驶员踩脚蹬,使方向舵偏转来实现。踩右脚蹬时,方向舵向右摆动,产生向右偏航力矩,飞机机头向右偏转;踩左脚蹬时正相反,机头向左偏转。实际飞行中,横向操纵和航向操纵是不可分的,经常是相互配合、协调进行,因此横向和航向操纵 1.2 副翼的功用及结构 1.副翼的功用 副翼是使飞机产生滚转力矩,以保证飞机具有横侧操纵性。其位置一般在机翼后缘外侧或机翼后缘内侧。 对副翼的要求: ① 结构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 ② 副翼偏转时产生的枢纽力矩较小(副翼上的空气动力对转轴的力矩)这样,可使飞行员操纵省力,而且还可以减小副翼的结构所承受的扭矩。 2.副翼的结构 副翼通常由翼梁、翼肋、蒙皮、后缘型材组成,副翼一般都做成没有桁条的单梁式的结构,如图1-1(a)所示。 翼梁常有板式梁、管型梁两种形式,翼肋上一般开有减轻孔,蒙皮现代飞机常采用金属蒙皮,低速飞机常采用金属和布质蒙皮,如图1-1(b)所示。 后缘型材通常在接头开口部位装有斜翼肋,如图1-1(c)所示,用斜翼肋、加强板和翼梁组成的盒形结构来承受开口部位的扭矩。图1-1 副翼的构造 1.3 副翼与机翼的连接 通常采用俩个以上的副翼接头与机翼相连。连接的副翼接头中,至少应有一个接头是沿展向固定的,其余的接头沿展向应是可移动的。 用多接头固定的副翼,在飞行中会由于机翼变形,使副翼转轴的轴线变弯,而影响操纵的灵活性,甚至发生卡滞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些飞机采用了分段的副翼,它的每一段都独立地连接在机翼后缘的支架上,而各段的翼梁则采用可以传的扭矩的万向接头或胶接接头连接起来,图1-2所示为副翼与机翼的典型的连接型式。图1-2副翼与机翼的连接型式 在机翼加强肋的后部与机翼后梁(或墙)的连接处,安装有若干个支臂,每个支臂上装有一个过渡接头。 在副翼的大梁上装有相应个数的双耳片接头。副翼通过这些耳片接头将其悬挂到机翼的支臂上。注意:每个操纵面除一个接头完全固定外,其余接头都有设计补偿,以便于安装和保证运动协调。操纵副翼偏转的作动筒,其作动杆与副翼耳片接头的下耳片连接固定。当副翼操纵作动筒动作时就使副翼绕轴心N偏转
两栖攻击的宠儿——中国海军发展STOVL战机的得与失 一、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机的历史与发展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现状: 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思想早在二战期间就已得到参战国的重视,在冷战期间更是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东西方阵营都投入了很大的财力、人力。即使是我国也在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技术的前提下进行了“四号工程”。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发展比较困难而且难见成效,走在实用化前列的只有英国、苏联(以及美国)。目前,除了英国(空军“鹞”式已退役)、美国之外,只有一些使用小型航母引进“鹞”式的国家在使用。 我国之于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需求: 在现阶段,处于新军事变革中的各国都在寻求装备技术发展与研制成本相平衡的法门。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研制成本的几何级数量的提高,限制了各军事强国的步伐,英国早已丧失独立发展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能力,苏联时期最后的辉煌雅克141也随着时间的车轮消失于历史中,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促成了美国在垂直/短距起降技术上一家独大的局面。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四号工程”,到80年代与“鹞”式的亲密接触,都使我们接近过这种独特的技术,但是无论经济还是技术都制约着我们,研制与引进的道路均未走远。我国海军正处在向蓝水海军转型的关键时期,海军航空兵的地位自然迅速增强,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于未来国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将会是我国航空工业不能也无法忽视的一大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