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_142536 jack_142536
关注数: 27 粉丝数: 20 发帖数: 1,498 关注贴吧数: 116
正胶打起来挺舒服的 欢迎大家交流一下正胶的体会。本人从小打得都是反胶,一直打传统直板,后改横板打了几年也小有体会,横板双反弧圈水平超过直板,后因网球肘改练左手,先后练过左横左直,左横可以参加低水平比赛。左直只能陪大爷练练球,不过左直的横打比正手突出。 说这么多,其实想表明乒乓球的各种风景都见识了一些,现在说正题。在右手养伤期间,为了玩得低强度些,短暂上手过长胶、生胶和正胶。长胶很好玩,生胶速度很快。 最后,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了直板正胶。正胶有自己的优劣势,比较适合现阶段的我。正胶的优势是近台加力推和拍击出球快,防守不粘滞易推角度,正手拍击无敌。防守对面大角度攻球比反胶容易上台。最重要的是,对网球肘患者友好一些,提拉工作幅度小,不比赛的话可以基本上不提拉,只拍击和舔拉。我把拍头朝下的小提拉称为舔,这种动作适合正胶。正胶需要比反胶吃得更实,薄摩擦是不适合颗粒的。这点我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搞明白。舔拉的动作,相对来说肘部不是受力重点部位,能减轻压力。 正胶的缺点的确也更明显,我打得是802-40国产正胶,问题就是小球有点控不住,台内削球加力就容易冒高甚至出台,不加力倒是可以控得住,但是搓球没有威胁,基本不转,容易被对方突击。我也打过tsp正胶,102正胶,103生胶和伊藤美诚生胶,能感觉到持球还可是日本正生胶强,摩擦很强,可以像反胶一样拉弧圈,胶面明显软弹。日本胶皮不存在小球差的缺点,但是国产正胶802-40的优势是突击很强,这点也是很突出的优点。另外802正胶的个体差异有点大,我买过红黑两张802-40,红色的明显颗粒顶部花纹要明显,摩擦比黑色的好不少,不知是不是批次不同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希望可以更多的球友尝试正规的颗粒胶皮,乒乓球的好玩就在于玩法的丰富。我以前也是见长胶色变,完全搞不清颗粒胶皮的不同。也曾在被生胶大爷打得找不着北。去尝试就能见识到不同的有趣之处,我们从小球21分制玩到现在,对小白球的认识几经变化。从单面盾牌到蝴蝶alc之类,器材也是改天换地。小白球的各种道理也是暗合人生,拥抱恣意变化的生活总比一成不变要来的痛快。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乒乓故事。 日直正胶和正胶终极神器clcr镇楼。
cj8000的一些体会 cj8000刚开始打球时使用的套胶,由于它各种度数各种型号很多,需要尝试几次才能找到合适的。 第一次配的是银河n11s加两面cj8000。当时选的是紫色的弧圈快攻型,和红色的快攻弧圈型。使用后感觉,说是弧圈的其实胶皮比较硬,说是快攻的胶皮却比较软。总之对得起价格,初学用没问题。 第二次买的是最高度数的两面弧圈型48-50度。除了硬就是硬,反手硬的手臂疼,正手几乎不吃球。需要大力驱动型的套胶,但是因为太硬手感比较差。所以,没到这个发力水平,千万不要信贴吧什么“要选就选最高硬度的cj8000”这种离谱的话。贴吧球友的各种发言,都是基于其自身水平和他个人对器材的部分认识,没几个人能全面使用过大部分器材后发表比较客观且普适的使用建议,没有人能做到。且受制于个人的水平,对器材的理解各有千秋。同样的狂飙3,打40度随便发力的和打39度还觉得吃力的,就没必要强求观点一致。 第三次选择的cj8000就是绿壳的两面弧圈型。选这个是胶皮,一是觉得它可能比较轻,适合我左手重新练球的需要。太重的胶皮配奥恰alc已经让我尝到苦头。这个胶皮上手很软,稍微用力就是按压下去碰到底板。裁剪前56克很友好,成功把奥恰控制在183克。奥恰90克左右,狂飙49克。说实话,cj8000配奥恰是有点太软,小力量就撞到了底板,感觉会不会更适合外置,下次可以把它换到vis上在试试。不过只是考虑配重和新手练球的需要做出的权宜之计,还是不错的。但是这款cj8000的弧圈能力很不错,轻拉重拉都可以,都能过去,总之20多的价位是超值的。 其他胶皮比如狂飙3,橙省,尼奥蓝省,白金v,金v,木星3,大力神都打过一些,自己的评价不会太偏颇,给他们一点参考,欢迎交流。 给大家一个参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