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fn.
不羁马l
关注数: 0
粉丝数: 8
发帖数: 312
关注贴吧数: 2
兰所憧憬的爱情不就是这样吗? “妻子为丈夫打好领带,丈夫出门工作,妻子则安心在家做好家庭主妇的角色”,毛利兰看着这一幕看到出神,曾经还未分居时毛妃的婚姻就是兰从幼时起一直向往的爱情。 后来父母的吵架分居,让她难以接受自己憧憬的破碎,所以她竭力撮合,一直想极力让父母回到恩爱如初的模样,就是那种自己向往和憧憬的完美爱情模样。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习惯于将婚姻中的女性放到低于男性的位置,因为是母亲选择离开的家,父亲是被抛下的那一个,所以才会觉得母亲可能有外遇怀疑母亲,而为父亲的好色行为辩解开脱。 所以她也不会太在意丈夫具体是去做什么、丈夫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遇到什么样的人,就像对于新一的侦探推理梦,“你像你爸爸那样做个推理小说家不就好了吗”,她不是理解不了,而是懒的去理解,没必要去理解,因为作为妻子,自己做好分内的事,只要满心欢喜地等待他回来就可以了不是吗? 所以才会那么依赖新一,这个人,说不定就是能给我带来那样爱情和婚姻的男人,儿时的憧憬说不定就能成真。 所以,“不要丢下我一个人”,不希望新一变了,不希望新一离开自己,不希望新一去到自己再也追不上去不了的地方。 说到底,她只是一个想有一段美好的爱情,然后结婚,经营好自己的小家的普通高中女生罢了,这就是她作为一个平凡人所能想到的全部了。
毛利小五郎这边比较偏向喜欢什么样的女婿? 作为兰的父亲,感觉毛利小五郎心中的合格女婿是不是就像新出智明那种,家里开诊所的,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医生的职业出去也很有门面的那种,把自己女儿嫁过去,兰也能在家相夫教子,过挺美满的生活了。 不然也不会给自己女儿牵线搭桥凑对了,全程也是挺乐呵,陪笑的那种,不像是开玩笑打趣那种,还花了心思,福尔摩斯和华生也搬出来了。 感觉毛利小五郎和工藤优作根据剧情来看没有太多交集,对于毛利怎么看优作以及优作怎么评价毛利这个人也没有具体体现,应该是不太熟。 新出医生这边说完“我们医生原本的使命并不是验尸、找凶手,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拯救被害人”这番帅气的话以后,小兰明显是看的呆住了(这里我不认为是看毛衣的眼神),应该是被打动到了,感觉和兰一直秉持的拯救生命的三观挺符合的。 就是可惜新出这边没这个意思,而且后面还发生一系列麻烦事儿,这条线应该是没希望了。但还是能看出来毛利小五郎对于女婿选择的一个意愿倾向了。
分析向|毛利兰的付出型人格和“道德绑架”式人际观 在百度上偶然看到几段话想分享一下看法 “付出型人格的形成一般跟原生家庭有关,因为有这类人格的人往往会有一个不好的童年,他们在小的时候很少或者从未感受过来自父母的关爱,于是成年后因为从小情感上需求的缺失,所以会十分渴望总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完美的亲密关系。 付出型人格的根本原因是源自于对失去的恐惧,对一个人生活的恐惧,他们缺少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知,希望能从别人身上得到肯定,会渴望在每一段亲密关系中去拯救自己,就像飞蛾扑火一样,为了获得一点温暖宁愿献出自我,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如果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恐惧不能自己去,填补和克服,寄希望于亲密关系来填满是永远填不满的。”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中有这样几句话, “ 第一次,是当我看到她本可进取,却故作谦卑时, 第二次,是当她空虚时,却用爱欲来填满, 第三次,是当她被要求在艰难和容易之间做出选择时,她选择了轻松,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 第五次,是当她因软弱而忍耐,并把这种忍耐归于坚强而聊以慰藉, ...... 第七次,是当她吟唱圣歌,却自诩为一种美德”。 其实付出型人格的人就是很能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但是她们无力去改变,每进入一段新的关系就控制不住自己,每一段亲密关系对他们而言,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忽然觉得有点能理解毛利兰的性格和行为了,父母分居,造成童年时期缺乏来自家庭里父母双方的培养和教育。没有在成长时期形成比较成熟的自我的意识和原则,长期缺乏安全感。 和醉酒好色的父亲住在一起,经济来源和开支紧缩,逐渐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从小承担起买菜做家务做饭的家庭主妇型责任,形成了照顾人,为他人不断付出来获得慰藉的性格。通过过度的有事甚至他人很难理解的“付出”来博得认可。 而从小时候开始,身边就有一个发着自信光芒的帅气多金家庭幸福的青梅竹马——工藤新一,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因而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不可避免的很大的影响。在对爱情上——即新一的感情上,有时就趋于一种道德绑架捆绑式的依赖。 在与人交际上,她也往往扮演的是“付出”那一方的角色,这样的人其实会在圈子中很受欢迎,她们总会被标榜为“善良”和“滥好人”这一类。而她的付出也往往会给被迫接受者造成良心上的压力和愧疚感,让人难以拒绝而又不得不接受,因为她总是会站在最“善良”、最“谦让”的那个位置,秉持道德制高点,是处于被压迫的那一方,反而让你对她过度付出的不满和不理解,成了压迫的一方,只能反过来反思自己的问题。 其实这样的性格和人际相处方式有风险。因为如果和你相处的对方是一个同样善良,哪怕还怀有基本的道德心和同理心这一类的,就很管用,比如新一、和叶、贝尔摩德、灰原哀……,但如果放到现实残酷的大环境里,很少人会去心疼你的所作所为,好人少,坏人多,就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比如樱花篇。 因而小兰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因为她的人生需要一个精神支柱带着她前进,这个支柱在她眼里要完美强大,有坚定独立的个性,能解开她价值观缺失上的一些困惑,能带她过上理想中的安稳生活,当然,她也愿意继续付出,做一个在背后劳心劳力的完美妻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