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卧雪
沉舟卧雪
关注数: 0
粉丝数: 5
发帖数: 211
关注贴吧数: 2
昨天看HK公开赛,突然发现李龙大用的是玫瑰红的女式拍…… RT,不知道吧里的man们有没也喜欢的 本人是,呵
从央视版红楼结局对“供奉始终”的曲解说起 对红楼有多少的爱,就有多少的争论。想说点什么,却总是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看着电视剧中,一身布衣的宝钗从简陋的车中掀帘而出时,心里总会感到深深的刺痛!“接受袭人家的'供奉'”,那份平静的面容下掩藏几多的委屈啊!这份叹息是给了宝钗,但也是给那些红学顾问们。 脂批本确实有袭人“供奉始终”这样的话,但“供奉”这个名词解释,当然不会是把人接过去管吃管住地养起来。稍有古典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代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即为恩人或十分敬仰的长辈师长“做个木主,供在家堂,奉祀香火不绝”(引自《二刻拍案惊奇》),延续一种知恩图报的优良社会传统。这样的故事,在古代曲文,尤其是明清小说中有很多的事例。 换个思路想想,就算贾家真败落得干干净净,她薛家不还有薛蝌-刑岫烟,再不然还有宝琴的梅翰林家吗,我想怎么都比袭人家里来得强点吧。 应该肯定,红学大家们的古文知识是远远高于我们这些世纪末的小字辈的。我要问的,是为什么他们要对这个“视而不见”呢,我只能理解是他们故意忽略的。为什么呢,这就引出我一个新的感慨,即传统红学界对宝钗这个人物的忽略,直接说可以说是贬低吧。至今未见,有哪个红学家敢于大胆地说喜欢宝钗这个人物(或许他们是真的不喜欢,那还情有可原,呵--)。不过是红楼里的一个脂粉,甚至连英雄都没联上,却被批得比贾赦、贾珍之流更不堪,至于吗! 正如脂批的【甲戌侧批:“古怪”二字,正是宝卿身份】真正的大智 是若愚,我想,真正的大悟,才被世俗人为怪吧。即使,曹公已经把宝钗刻画得那么清晰明现,但她似乎依然躲在那个朦胧的面纱后面,对于她来说,有太多的谜一样的吸引力,让你穷尽一生都似乎看不透。于黛玉、湘云等人你18岁看时是那种喜爱,80岁看时,也还是。只有宝钗,唯有她,会随着你生命一起前行,让你在每一个转折中领悟新的感动…… 就此打住,要不又该陷入无妄的争论中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