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浩浩
风扇浩浩
关注数: 15
粉丝数: 75
发帖数: 3,115
关注贴吧数: 22
群里有些人发帖真的各种腌臜的词汇都能说出来 竟然还不被删帖,也不被封禁。
季后赛以前,觉得天津女排这次无望夺冠 突然,姚笛回归。 上海的彩娃逃跑。 其他队伍,一下子没有机会了。 国内还是天津一家独大。 上海 江苏本来是有机会的。。。
顶尖球员能否在25岁之后保持状态 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比如网球,排球 想要在25岁之后保持巅峰状态的话,其实是很难的。 金软景曾经也因伤休战了1年,恢复之后,跳发的威力下降了好多。 朱婷因伤,状态也是恢复了接近3年,才到巅峰状态的8成。 网球里的德约科维奇也是如此,如今在澳网的这几场比赛,状态明显不如受伤之前,跑动能力和发力线都有所收敛。 纳达尔伤愈后,恢复了很多年,打了一年,状态不行,就退役了。 有些其他的很多球员,受伤后恢复,基本上都打不了。
加比这个175的身高,跳起来跟有些195左右的主攻差不多 真的,她也是真的天赋牛。 怪不得吉马良斯,一直带着她。从年轻的小替补到巴西国家队主力。
我滴天哪,朱婷这状态,恢复得很好啊!! 23扣13中。 还有发球得分。真的是!!!拦网也有得分。 科内对意甲第二名斯坎迪奇。
看了看youtube上古早的比赛,发球和接一传问题 当时的一传的到位率看着很高啊,而且当时算不到位的球,其实现在都算到位了。 比如亚特兰大奥运会,古巴打瓜队。感觉全场基本没有飞一传,而且基本上都能接到3米线以内。二传不用大范围跑动传球。 是当时发球很菜么?还是当年的球员的接一传能力都普遍强于现在?
袁心悦似乎在瓦基弗银行的篮网水平提高了 拦网不乱扑了,破坏性拦网看起来少了。
天朝联赛里唯二的接应 第一,肯定是龚翔宇。不再细说,技术和经验都非常丰富,肯定是瓜队主力接应的不二人选!!!毋庸置疑。 第二,我觉得就是陈博雅,经过联赛和世俱杯的锻炼,我觉得她已经完全蜕变了。 陈博雅还是缺乏世界大赛锻炼的机会,不知道新周期能不能入选瓜队。她的弹跳,技术动作,挥臂的速率在国内其他接应里都是最好的。也是标准的按照接应培养的。 她的缺点就是,不够油,经验不够丰富。心态上似乎放不开,需要多磨练。
魏秋月、姚笛的技术特点 第一点、稳,稳是说,脚步到位了,才开始发动传球,到位球基本上都有球头。 (并不是说每次或者每场球都发挥的超级稳,传的到位100分,很多黑子球迷肯定会各种黑) 这一点,类似于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中的接发环节的,脚步提前移动到位。 说明这两个二传的基本功都非常好。 第二点、手上的隐蔽性。传球分配过程中的隐蔽性很好。24号位的互换传球的动作的隐蔽。 第三点,提速不够快。比如格拉斯,那种美国的光速平拉开,魏秋月和姚笛是传不出来的,或者偶尔会有,但是基本上不输与他们的技术领域。
新周期如果还是蔡斌主教练,估计还是一牌不得 虽然国家队教练人选还没公布,但是目测还是蔡斌。 VNL 世锦赛 奥运会 主力主攻肯定是李盈莹+吴梦洁。但两者都有伤病隐患。 主力二传刁凌宇。 主力接应龚翔宇。 主力副攻袁心悦+王媛媛 主力自由人 王梦洁 替补二传还是丁霞(看各种场合的表态,丁霞肯定再坚持2年吧),替补主攻张常宁(稳住瓜队商业代言板块),替补接应郑yixin(如果郑怡欣自己说不打,可能会让陈博雅来试试看),替补自由人倪非凡。 主力位置上,完全复刻上周期的七仙女。 副攻可能会换高意和杨涵玉上场试试看。 看排泄的态度,朱婷是不可能再上场。 蔡斌着这样的安排其实很重要的点是满足了排泄再地区利益上的安排,这可能也不是蔡斌自己的安排,他只是顺从了某些团体的利益。 在国际上强队如云的今天,这种固定七仙女的打法,大概率是走不进前六名了,拿牌更不可能。 很多极端的球迷觉得我是个黑子之类的,但是其实平心静气的分析局势,排坛今日的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土耳其都在重视培养新生代力量,加入新鲜血液。 日本肯定还是瓜队难缠的对手,五五开吧。 巴西最擅长打一种风格的球队,五五开吧。 土耳其目前规划的阵容,够土耳其继续霸气几年,瓦尔加斯只要继续身体无恙,土耳其仍然第一梯队。 塞尔维亚斯拉夫血统从不缺强攻手,缺的是教练和训练,本周期继续看好,第一梯队。 美国就更不必说,攻手,二传,接应的好苗子一个接着一个,排球的培养体系从来不缺乏优秀的队员。从雅典奥运会至今,美国的大赛成绩都不错,金银铜都有稳定的入账。 意大利排球体系最佳,各个位置都有很好的人选,意甲的本土的攻手都是能跳能砸。
米兰0-3输给天津 更凸显了队伍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天津开场的时候是以挑战米兰的心态开始的,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 比赛打到一半,米兰输了一局之后,米兰比天津更慌。 根本原因,姚笛回归之后,天津队的二传位置上的很多不足都被弥补了,主攻接应副攻的进攻都回来了。 各个环节的带动都变好了。甚至一直诟病的自由人位置也变得十分得体。 天津队总体发挥的很好,各个位置打的都很顺,王乙竹有点小主攻的气质,困难球失误略多。 陈博雅看起来其实也是可圈可点的接应人选。 米兰这边,埃格努手术后,明显状态不佳,失误连连。接应也没有好的替补。 奥罗也是刚做过手术,才恢复不久。二传位置上没有好的替补。 米兰对于这种困难场面的预计不足。塞拉标准的联赛拉跨,没得说。
丁霞前几年真的打出了自己的风格 那几年靠自己在场上拼防守,拼发球,那种拼劲儿,确实有自己的能力!! 巴黎奥运替补二传,打出了职业生涯最不齿的一次替补任务。
现役世界主攻排名2024年12月,黑子不要进 我先来吧,目前能够在队伍中打上主力的,比如完整的一场比赛的主攻。 现役的世界主攻排名(以现在的竞技状态排名),从进攻(20)、一传(20)、拦网(20)、防守(20)、发球(20)四个方面分别打分,满分100: 第一名,加比,进攻(18)、一传(18)、拦网(15)、防守(18)、发球(15).总分84 第二名,朱婷,进攻(18)、一传(16)、拦网(18)、防守(17)、发球(15).总分84 第三名,你们来接吧,黑子不要进
江苏队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二传替补能力太差。这一点太明显了。 第二,接应位置替补也太差,周叶彤看着不错,但是历练太少。龚翔宇一直是江苏的前两得分点。替补接应完全无法媲美。 第三,队伍中似乎有很多关系户和神奇的裙带关系球员。 该培养正经人选的时候不培养,导致错过好时期。 第四,极端的神经病球迷太多。
如何公正的看待张常宁的球技 我先来: 排名第一的经典之战 2016,张常宁最经典的战役就是她在二号位的一场惊艳的表现。 里约奥运会对巴西,张常宁顶住了二号位的接应位置。在二号位的进攻能力非常令人惊艳。 排名第二的经典之战役 17年应该是张常宁表现最突出的一年 2017,就是大冠军杯搭档朱婷,在四号位的各种卡卡下球,跟朱婷的配合和大小主攻的搭配也是最成熟的一年。当然全队的配合基本上达到了巅峰。 2018,世锦赛表现还是很好 2019,世界杯上表现也不错 之后,张常宁身体和各种i情况的变化,已经无法承担重要进攻任务。
深圳这个董明霄,看着还行 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涨涨球。 感觉还不错。
我来看看张常宁的粉丝们怎么吹 这一传水平连倒数第一的深圳队的发球都接不好,披头散发。。。 巴黎奥运会挤掉王云路,真的是离谱、、、
身为资深吧友,被人贴出来说我是津粉。 最近经常被人贴出来说我是津粉,也是婷粉。 是的。 不过我是津粉,婷粉,也是上海粉。 我也支持许晓婷、姚笛,以及多年前的丁霞。支持魏秋月,支持王一梅。 也支持龚翔宇。也喜欢吴晗,也支持吴梦洁。 自由人里,我也喜欢王梦洁。 副攻我也喜欢并支持颜妮,袁心悦,王媛媛等等。 我只是看到喜欢的队员都支持。 我并没有狭隘的地域、组织之分。 我只是支持喜欢那些兢兢业业的球员,打得好打得不好,我都支持。 有人还截图,把我贴出来。哈哈哈。我感谢你对我的关注。
张常宁的粉丝真的疯了 哈哈哈哈 发一些自己打脸的数据贴 张常宁就是标准的小主攻。 她巅峰的里约周期也没有稳坐主力阵容,几场比赛跟惠若琪 刘晓彤换着打。也只有郎平敢这么用人。 换成别的教练,在国家队也就是个替补发球。 说她一传好,其实也是一般,国内联赛都打不了全程。
从联赛看到的几个事情 1. 主攻方面,新人主攻里没有人能超过朱婷,甚至李盈莹仍然是很多新人主攻无法超越的。 2. 二传人才短缺,前5名队伍里都在用年纪很大的二传(天津,江苏,辽宁等),替补二传的能力差很多。天津江苏换了替补二传,队伍直接拉跨到不能看。 3. 倒是副攻人才济济,可用之人很多。 4. 自由人方面,似乎除了王梦洁,其他的自由人在接一传这件事情上都是不能看。 5. 接应方面,各队都没有合适的接应,龚翔宇仍然是国内最佳接应的人选。新人接应进攻一传都达不到国际平均水平。
为啥欧洲的二传更擅长二号位的传球? 昨天晚上四号位和副攻传的就乱七八糟 哈哈哈哈 把加比和朱婷传出了30%的成功率。。。 副攻也不咋地。。。 为啥欧洲的二传更擅长二号位的传球。。。比如瓜姐,沃沃什 上周我刚发帖夸了沃沃什。昨晚就哈哈哈哈 水平掉了。。。
瓜队历史上最不挑二传的主攻是谁?惠若琪吗? 瓜队历史上最不挑二传的主攻是谁?惠若琪吗?
沃洛什给朱婷的四号位的传球,类似巅峰的沈静思 又高又快,基本都能晃出一个半人的拦网。 这种又高又快的四号位,朱婷打起来毫不费力。
有没有国内联赛打不出来,到国际上吃的开的球员? 有没有大佬举个例子。
科内这场比赛全队的流畅度明显比第一场好的太多了 朱婷状态还不错,队伍时有起伏。我看朱婷这弹跳能力和反应速度,还能再打5年。 力量上似乎比朱婷出道的时候更大一些,还是我看比赛有问题么?感觉球速更快。 科内配置了加比朱婷之后,基本上四号位世界第一了。 二号位本来哈克就是俱乐部第一接应。 其他队伍这次比赛没机会了。
彩瓦到上海,提升了整个上海队的实力到一个很高的档次 发球进攻这两个环节出色,直接奠定了队伍的实力。
看了一下瓜姐在斯坎迪奇昨天的比赛 传球传的真的不咋地 2号位4号位都很倒,赫伯茨扣完球基本上都躺地上了。安娃也差不多。
巅峰的惠若琪能进伊萨打球吗 作为女排历史上最全面的队长,能力上应该是超群的。
江苏队也真的是。。。 吹的再牛,也没有用。 一个全国锦标赛都打不明白。。。
张常宁的粉丝是女排毒瘤!!! 惠若琪的粉丝也是!!!
江苏输球以后,贴吧掀起了黑朱婷得热潮 素芬真的是没事干了。 哈哈哈哈 再怎么黑朱婷,你们换着花样黑,也没啥用。
自由人选材是什么样的? 首先身材比例上 身:腿比:不能高于5:5 最明显的就是国际上一流的自由人都这样的身材,比如 卡神,德吉那罗,王梦洁,当年的张娴。都是属于比例上基本上55分的那种。甚至德吉那罗可能看起来6:4开。 但凡腿比身子长的,基本上一传或者防守都是天残。 日本的球员防守上都不错的很大原因就是腿短。当年的主攻,内外胡珍时(内赖互真石)就是这样的,她防守也很突出。木村纱织也是基本上5:5开,从肩膀到腰 比上腿长。 所以瓜队巴黎奥运会的替补自由人只从身材上看就不合格。除非刻苦训练,不然真的不行。
不是天津队球迷,但是感谢天津队 让整个贴吧晴朗了不少。 现在这感觉很好。
素芬少了好多,贴吧好安静 安静如ji
天津今天才是赢了未来吧 也赢了现在。 几个小将,集体发力。
我是来看极端素芬是如何破防的 一个天津四队,王媛媛,袁心悦,李盈莹这些三大国产主力都没上。 江苏全主力竟然赢不了。。。
壮着胆子去油管看了12年伦敦奥运日本-瓜队的1/4决胜局 16–18 瓜队两分之差输给了日本。 前四局的战况先不说。 第五局,两队站在同一起跑线。 在13平之前,瓜队的各个队员都是顶的非常好。你来我往。 日本队14:13领先,中国队马蕴雯背飞得分14:14,随后日本队进攻失误,15:14,瓜队领先。 然后日本队抓了反击得分15平。 曾春雷一传到位,惠若琪进攻弹网得分。16:15 惠若琪发球,日本队一传到位,日本队进攻又得一分。16:16。 之后日本队连发两球,我们两个一传失误。 直接送日本队进四强。 第17分,曾春蕾站后排中间,惠若琪站在右侧,曾春蕾一传没接住,过网,日本打探头得分。 第18分,惠若琪站位更靠曾春蕾,应该是没有沟通好,两人抢了一传,一传飞了。 这场比赛是瓜队打日本多年来打的最惨烈的一次了。日本各个技术环节发挥到极致。反观瓜队很多环节都有问题。 拦网上,虽然我们身高优势,但是比赛没有给日本队有压倒性优势。11-10(每局平均2.20-2.00) 而且,小球环节非常差,拦网的保护,篮网人身后的补位防守,几乎大漏洞。 中国队当时的核心球员,伦敦奥运会的比赛并没有高效的发挥。
为什么魏秋月一直被三代教练选中? 陈忠和、俞觉民、郎平,都不约而同的选择魏秋月作为球队的核心大脑二传。 陈忠和和俞觉民时代,魏秋月的传球技术基本上是数一数二的: 1.跟副攻和接应的配合能力; 2.不到位球的调整能力,在很多不到位的一传的情况下,都能在二号位翻出到位球进攻的能力。 后来受伤去做手术,郎平也不惜等她一年,让她参加15年的世界杯。 贴吧里流行那句话,就是魏秋月坐着传球,都比很多二传传的好。
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瓜队对日本 回顾了08年奥运会小组赛: 木村和另外一个主攻叫啥什么栗? 副攻荒木和另外一个叫啥不记得 算是日本队最高大的时代了吧? 小组赛,日本被瓜队打的毫无还手之力。除了第一局瓜队开局慢热,3:8落后,然后26:24拿下,之后的两局都是砍瓜切菜。 日本队高大了之后,就没有之前地面的功底了。防守不那么到位,第二局一直打到10:20落后,一个精彩的长回合球,抓住中国队在连续拦网防守中的漏洞,赢了1分,11:20,然后又得一分12:20,中国队才叫了暂停。 之后魏秋月强行背传二号位,马蕴雯背飞得分渡轮。16:25,日本队大比分输了第二局。 比赛的感受: 当时的魏秋月作为冯坤的接班人,在传二号位三号位的配合球的时候,传得非常好。马蕴雯 薛明 以及 周苏红一打一个中。可见魏秋月的传球功力,确实是深得三代教练的认可,从陈忠和、俞觉民、到郎平,都愿意用魏秋月做二传。好多个球都是一传大概到了1.5-2米左右,魏秋月强行背传二号位,或者组织二三号位的配合球。 那个年代的副攻和接应的配合也是天花乱坠,进攻花样在国际排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漂亮。 王一梅还没有受伤,那个点真的高,力量也大。前排打到后排。一直诟病她的防守,其实可能是没有练,她的占位和起球效果还是很好的(不要说我带滤镜)。当时王一梅也才20岁,就是主力主攻了。 薛明明显就是作为第二个赵蕊蕊找的,从身材比例,到灵活度。三局拦得日本队都疯了吧。 周苏红的第二点跑动没有04年那么疯狂了,但是还是很下分。她甚至仍然能打一些一传半到位的,魏秋月强行背传二号位的调整攻。 这个时期的中国队,教练陈忠和的意图非常明确:按照04年七仙女阵容,每一个位置都想找到一个“替身”。 但是,这又是何其难。 感叹千里马和伯乐真的很难相遇。 可见下一个教练想要集齐郎平在13年-19年之间的手牌球员,将会是多么的难。每一个球员都身怀一个或者多个绝技。
亚洲排坛真的是拉胯了 看朱婷时代的排球(2013-2020年的女排) 除了中国队各方面碾压其他三姐妹之外, 亚洲排坛三姐妹(日韩泰)还能互相撕一撕 日韩之间有的一撕 日本还能赢一些欧美强队 韩国也能偶尔高光一下 泰国偶尔也能卷一卷,泰国甚至还能欧美球队赢一局 现在(2020-2024之间)这个奥运会的局势就是世界排坛未来的趋势,中日两国排球代表了亚洲排球的最高水平。 感觉韩国 泰国很多年估计都卷不起来了。金软景退役之后毫无球星之兆。泰国也基本上如此。 日本虽然地面技术一流,但也是连一个像样的主攻都找不到了。
U16的二传看着不错 身高和传球稳定性都有。 肌肉可以多练练。争取早日进成年瓜队打一打。 不过先到联赛里练一练。
李盈莹在瓜队的贡献 可以说她顶起了巴黎周期的主攻一姐的位置! 她的表现绝对是这个周期的得分的一姐,毋庸置疑! 希望她以后可以出国打打球,赚赚钱。享受生活,享受排球。
贴吧里的一些人还真的是奇怪,抓住东京奥运会黑朱婷和郎平 明明朱婷东京奥运会手腕伤到无法上场,但是由于某种未知压力,郎平不得不让受伤的朱婷上场。 也不能提前安排朱婷去做手术。 这过程类似于当年刘翔为了满足某些领导的利益,打着封闭上场,最后职业生涯直接结束的剧情(当年的领导已经入狱)。 以及赵蕊蕊受伤后,不能及时就医(大家一直说是庸医,我不觉得一个医生有这么大的权力),还得继续训练上场,后面直接葬送职业生涯。 明明排协在东京奥运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人还在贴吧各种黑球员。 问题的关键明明是排协的管理制度,以及一些暗箱操作。 一直到巴黎奥运一直存在的这些问题,仍然在怪球员的问题。 从李盈盈、王媛媛的采访和回答,就知道他们对巴黎奥运会有多么的期待。 以及最后因为一些原因导致球队没有替补队员的失望。 这些都是排协在组织、召集女排队伍的巨大问题。 都视而不见。
冷静:对于U17的队员,不要过分的吹捧 U17的小瓜队,看起来打的很漂亮。赢球也很棒!!!值得鼓励。 但是也不要过高的期待,毕竟16岁的球员,能不能打到省队主力还是一个问题呢。 贴吧里最近掀起了这种过度高兴的旋风!!!一些球迷真的是没啥思考能力。 具体的球员我就不评价了。省的有人觉得我是黑。
发了一个贴 各种极端粉丝都跑来回复,我就一直删掉一些看起来很极端的回复。 不理也不睬这些极端的粉丝。
历届奥运会上,瓜队有没有其他队员得零分? 上场了,但是没有得分。比如发球替补,但是没有扣球。
江苏队能再拿一次联赛冠军就大吉大利了 苏粉还在各种赢在未来。 赢了这么多年,但是联赛冠军就拿了一次。。。
贴吧里的黑子再怎么黑朱婷,也无法撼动她在女排球史上的地位 说什么因为婷粉才不喜欢朱婷,什么婷粉败了朱婷的声誉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呗,怪婷粉干啥。。。 朱婷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是仅次于郎平的存在。 不管你怎么黑,造谣的那些东西,根本不足为信。 就像李娜,刘翔,这些中国体育史上的风云人物,任何谣言都不攻自破。球迷和大部分的观众都不傻。 贴吧里的几个黑户,各种抨击,也不过就是过眼云烟。 惠若琪当年的扭头事件、天道酬勤、她年纪小就围绕她打、几百万观众都看到了,也都听到了。谁都明白是啥意思。新球迷,没看过的再回头看那些视频也明白是什么问题。 再怎么洗地也洗不干净。 东京奥运会,朱婷拖着手伤硬上,跟刘翔打封闭也要上场一模一样,都是为了某些官员的政绩。 当年残害刘翔的负责人已经被抓,判刑11年。 未来我们也会看到,硬逼着郎平让朱婷上场的某些官员落马,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女排从来不缺队员 缺的是好的培养团队和教练 伦敦周期就是一个例子 当时的队员在各方面都不差,副攻线上薛明、马蕴雯、杨珺菁、徐云丽都是一流的副攻,拿到现在,进攻拦网都是不输其他欧美队伍的副攻,甚至进攻花样更多。 二传,魏秋月自不必说,王娜也是别具风格。 主攻线的 王一梅 没受伤的时候又高又大力,是主攻的最佳人选。惠若琪虽然舆论风评一般,但是也能胜任自己的位置。 接应张磊也是第二个周苏红,跑动起来也非常下球。 问题就是教练团队在主力和替补之间,没有给这些队员任何替补的方案,所有比赛几乎都是这几个人。非常容易被人摸透。 巴黎周期又是一个这样的例子,甚至比伦敦周期更奇葩,各种塞人、空降,一些三年没有主打过任何比赛(国家队或者俱乐部)的队员,竟然可以空降? 令人匪夷所思!!!
巴黎奥运会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两件事:空窗+空降奥运 二换三的组合,丁霞+郑怡欣,二换三换了个寂寞。 替补主攻张常宁,上场替补发球。替补发球,也发了个寂寞。 国内二换三组合,许晓婷+郑怡欣,或者许晓婷+庄羽珊,实力上都能打一打。非要带着一个跑都跑不动的丁霞。 丁霞在俱乐部都打不上球,竟然空降奥运。 替补主攻人选,王云路更适合第四或者第三主攻的位置,王云路的发球不差,一传也够硬,进攻虽说看天,但是说不定还能打的对方出其不意。吴梦洁明显是下个周期的主力,带着感受一下。 带着张常宁去真的难以理解。奥运前三年,不管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张常宁只打了两局半球。就直接空降奥运会。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
小瓜队里的那个副攻确实有天赋 好好珍惜这种人才吧 身形和灵活性像赵蕊蕊和刚出道17岁的朱婷 都属于身高臂长 灵活有滞空的身材
随着一届奥运会的结束 朱婷还是朱婷,从13年出道至今,10年之内,国内排球届仍然没有人能取得跟她一样的成就。 郎平还是郎平,作为教练再一个周期内带领团队拿到奥运金牌,2世界杯冠军,世锦赛一个亚军,一个季军。 这种成就后来者不知道要再花多少年才能达到。 我想大约需要再10年吧,才有机会站上领奖台。 贴吧里原有的乌烟瘴气的风气突然消失了。。。(我早就说过是水军,专门黑朱婷和郎平的) 爆吹一些体系球员的帖子突然也没有了。 真的是神奇的贴吧
吹爆张常宁的粉丝 最近也不见了 奥运之前,各种吹爆YYDS 最后一分没得。。。
贴吧里都开始看U17的苗子了 直接说明我们成年队的替补队伍的梯队建设真的不行 成年队的替补基本上都没办法用 主力七仙女打来打去 伤的伤 被摸透的被摸透。。。
奥运结束了,但是二换三的点,真的还是一个蜜汁操作 换丁霞 郑易欣上场,的作用是什么?除了硬塞人这个说法。 瓜队,一般二换三的时候,就是因为一传不稳定,所以两点攻打不过去。 那么作为教练第一时间想到的时候稳定一传,比如换一个一传更好的替后排接一传的主攻或者自由人。比如意大利有时候用矮个子的主攻替换高个子的主攻(当自由人用)=双自由人战术。 为啥蔡斌总是觉得换了丁霞上去就能解决一传以及进攻的问题? 按照意大利的操作方法,这个时候后排主攻换王云路(如果带了王云路)上去顶一下一传,前排两点到位的时候,就能打过去了。
如果意大利教练是蔡斌 意大利现有的阵容 也进不了四强
问:蔡斌为啥要带一个几乎无用的二换三组合? 二换三的目的不就是加强进攻么?或者前排加强拦网。或者改变节奏。 丁霞+郑怡欣 并不能加强进攻,拦网就更不用说了。节奏就是丁霞基本跑不动,这换一下直接致命。 所以这么弱的二换三是什么意思?
土耳其虽然赢了我朝 但是说实话,仍然是一支野鸡队伍。 副攻天残,艾达和另外一个不管是局内十还是谁,拦网进攻都是有一搭没一搭。 主攻线天残,只能打快速到位平拉开,毫无调整攻能力。任何一个队伍只要疯狂拼发球,土耳其必败。 即便我朝3:2输球,其实输的也不难看,完全就是我方教练布置的问题,拦防上漏洞太大。在进攻上,我们并没有输给土鸡。 没有瓦尔加斯的话,土耳其这种配置分分钟被其他6强队伍吊打。
瓦尔加斯单场被拦16个,是不是奥运会里被拦次数最多 这记录估计很久都不会被打破了。。。
张常宁奥运会表现如何? 作为替补是否发挥了作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