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fdfzhjj shfdfzhjj
关注数: 38 粉丝数: 470 发帖数: 1,525 关注贴吧数: 78
第三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入选各赛区决赛的团队及论文公示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内评审委员会近日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对申报第三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参赛论文进行了第一轮、第二轮评审。经专家组评审、投票,以下中学生团队提交的数学论文分别被列为入选第三届丘成桐中学纯数学奖东部赛区、南部赛区、北部赛区决赛的论文。 为了增加评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入选论文的原创性和独创性,现对纯数学奖入选各赛区决赛的论文进行公示。 一、入选各赛区决赛的团队及论文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入选东部赛区决赛的团队: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一些风险变量在保险精算模型中的显著性检验 2.威海市第一中学:二分.优化.n分 3.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次剩余理论研究 4.上海天山中学:不动点方法求数列通项 5.杭州市第二中学:从画正多边形的铰链到连杆轨迹 6.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风和喷水池 7.绍兴市第一中学:自然数幂的首位的分布一些性质 8.绍兴市第一中学:关于凸四边形最小个数的问题 9.上海市北中学:weierstrass函数在不可列的稠密集上不可导的一种证明 10.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存在有限个交点不在直线y=x上的函数的寻找及任意函数与反函数相交性质探究 入选南部赛区决赛的团队: 1.蚌埠市第二中学:不定方程pn+qn=qn-2r2 2.广东广雅中学:瓦西列夫不等式的推广加强与相似 3.广东实验中学:论Wilcoxon-Mann-Whitney检验的容许性 4.深圳市外国语学校:对选拔性考试量分法的实证性研究 5.成都石室中学:(r,s)幂凸函数的Jensen型不等式 6.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Heron 三角形的有理角平分线问题及与完全长方体的联系 7.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义Fibonacci数列的研究 8.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Lucas恒等式的研究 9.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融投资中的复利期望模型 10.深圳中学:对一类数值微分方程及某些幂级数逆展开的研究
Preface You are now keeping in your hands this new book of elementary inequalities. "Yet another book of inequalities?" We hear you asking, and you may be right. Speaking with the author's words: " Myriads of inequalities and inequality techniques appear nowadays in books and contests. Trying to learn all of them by heart is hopeless and useless. Alternatively, this books objective is to help you understand how inequalities work and how you can set up your own techniques on the spot, not just remember the ones you already learned. To get such a pragmatic mastery of inequalities, you surely need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basic inequalities at first. The goal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book (chapters 1-8) is to lay down the foundations you will need in the second part (chapter g), where solving problems will give you some practice. It is important to tr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by yourself as hard as you can, since only practice will develop your 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in the second part. On that note, this books objective is not to present beautiful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but to present such a variety of problems and techniques that will give you the best kind of practice." It is true that there are very many books on inequalities and you have all the right to be bored and tired of them. But we tell you that this is not the case with this one. Just read the proof of Nesbitt's Inequality in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material, and you will understand exactly what we mean.
自动推理与数学机械化项目通过验收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自动推理与数学机械化”通过了结课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项目首席科学家杨路研究员的总体报告和张景中院士作的关于“面向不等式的机器证明”报告和王晓京研究员所作关于“信息安全”的报告后表示:      第一,该成果在定理机器发现及不等式机器证明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创新点为:首次成功地采用数值近似方法得到多项式准确因式分解的高效算法;运用自创的带不等式约束的多项式完全判别系统,自动产生了目前其它方法所不能获得的无量词公式;在胞腔分解中采取了分层处理的策略,提出了相对单纯分解算法,使许多原本做不动的复杂系统能逐步成功地完成分解;创建了既能消去根式又不增加维数的降维算法,全面实现了一大类构造性几何不等式的高效机器证明;对于对称形式的多项式正定性的判定,利用对称形式降维的原理,在短时间就能够完成对某些含104-106个变量的4次对称形式的正定性判定;以Dixon结式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高效率算法,解决了Dixon结式的退化问题。      第二,提出了广义Caley-Menger矩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蛋白质结构预测。解决了6原子分子确定问题,并进一步应用到了解决9原子分子构型确定性问题上。      第三,应用自动推理和离散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发了基于计算数论和自动推理的数字印章与数字认证技术、网络分布式安全存储技术、离散动力系统密码技术以及代数攻击技术,部分成果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第四,部分理论成果已应用到教育软件开发中,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解题功能的教育软件。
初等不等式证明方法 目录 第零章一些准备1 0.1 几点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2 常用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一章基础题5 第二章调整法24 第三章局部不等式法39 第四章配方法58 4.1 差分配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4.2 其他配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4.3 有理化技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 第五章Schur不等式与初等多项式法88 5.1 Schur不等式及其拓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 5.1.1 Schur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 5.1.2 Schur不等式的拓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5.2 初等多项式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第六章重要不等式法114 6.1 AM-GM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6.2 Cauchy Schwarz 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9 6.3 其他的不等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0 第七章求导法160 7.1 一阶导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0 7.2 凹凸函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2 7.3 对称求导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0
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内各赛区获奖名单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内评审委员会近期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对申报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参赛论文进行了评审。经专家组评审、投票,以下60个中学生团队提交的数学论文分别被评为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东部赛区、南部赛区、北部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现予以公布(排名不分先后): 一、国内各赛区一等奖 1、东部赛区一等奖: (1)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对称不等式的取等判定II (2)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算术乘法定义方式的推广 (3)绍兴市第一中学:三维空间中Heilbronn问题的新结果 (4)杭州西子实验学校:Ramsey数的新上界公式及其应用 (5)南京市金陵中学:关于数字环变换问题的研究 2、南部赛区一等奖: (1)广东实验中学:Lights out 游戏的解法和推广 (2)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几类组合划分问题的研究与推广 (3)广东省广雅中学:直角三角形三边等幂和不等式链及其推广 (4)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平均数的一般化与误差分析 (5)广东省深圳中学:几何模型——神奇的立体万花筒 3、北部赛区一等奖: (1)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关于数论函数Ff(h)的上界估计 (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关于操作变换类组合数学问题“青蛙跳”的研究 (3)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模矩阵变换理论及线性同余方程组求解理论与方法研究 (4)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基于Vasicek利率模型的欧式期权定价研究 (5)北京八中:基于用户偏好最大熵模型的论坛帖子个性化排序系统 二、国内各赛区二等奖 1、东部赛区二等奖: (1)新昌中学:利用环境税治理企业污染的数学模型的探究 (2)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若干对称性问题的参数化解决方法 (3)杭州外国语学校:万里挑一从大量元素集合中搜寻目标元素的概率分析 (4)绍兴市第一中学:几种新的优美标号搜索算法 (5)新昌中学:杨辉三角形在维度分割中的应用及推广 2、南部赛区二等奖: (1)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关于研究梅森素数、费尔马素数猜想的新概念、新方法 (2)广东实验中学:一类矩阵方程的研究 (3)广东实验中学:高校学费增长情况下教育储备金的精算模型 (4)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基于随机——遗传算法的公交路网设计尝试 (5)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关于矩阵在图片加密中的应用 3、北部赛区二等奖: (1)北京四中:TFT液晶屏幕清晰度的量化评估 (2)北京四中:基于博弈论的关于学习小组的研究 (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列车最大通过能力的计算 (4)北京八中:运用数学方法改革高考理综考试单项选择题 (5)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扩张
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获奖名单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际评审委员会近日组织国际权威专家对进入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总决赛的参赛项目进行了答辩、评审。经国际专家组评审、表决,温州中学等10个中学生团队分别获得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金奖、银奖、铜奖和优胜奖。本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还评选出30项鼓励奖。经评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3所中学获得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组织奖。现予以公布: 金奖 学校:温州中学 题目:关于模素数的最小素二次剩余的研究 参赛队员:张 潇 叶立早 方伟军  指导老师:陈相友   银奖 学校:美国圣塔芭芭多斯普布罗斯高中  题目:二元矩阵的可逆概率  队员:戴安琪 金卡罗琳 金约翰  指导老师:魏国芳   铜奖 (共3项,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 题目:绿化喷灌中水量均衡的优化问题 参赛队员:傅雨迪 李周嘉 指导老师:徐渊楫 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题目:佩尔方程递归解的幂型因子性质及其在不定方程中的应用 参赛队员:赵玉博 指导老师:郝保国 学校:苏州中学 题目:道路降雪铲除模型及城市主干道降雪清除规划 参赛队员:秦袆芃 高振源 苏 聪 指导老师:蔡 斌   优胜奖(共5项,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题目:从蜗牛到跟踪导弹:关于“聚合线”与“追踪线”的初探 参赛队员:池汉慈 卢诚君 刘 旸 指导老师:郭兴刚 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题目:完全对称不等式的取等判定 参赛队员:韩京俊 指导老师:汪杰良 学校:天津市第一中学 题目:对幻六边形数学特性及其构造方法的研究  参赛队员:孟繁星 指导老师:张志强 学校:海南省海南中学 题目:正N边形形内对角线交点个数的计数问题 参赛队员:许伦博 指导老师:贺航飞 学校:广东实验中学 题目:古典概型对几何概型的影响以及相关推论 参赛队员:梁旭彬 杨重博 林中乔 指导老师:江秋明 陈森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