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法尼斯
亚历山大法尼斯
关注数: 15
粉丝数: 326
发帖数: 6,054
关注贴吧数: 8
盎诺英版皮洛士的胜利
发现一本关于中古军队的好书
愤怒的提莫队长 悍跳狼和预言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悍跳狼的视野会很狭隘首先,我并没有提中古时代的战例(最早的陶顿都是1461年的了,当然硬要算中古时代的话也可以)希望正面回复一下你倒数第二条回复中的“中世纪还缺乏仓储运输后勤补给之类的高效后勤系统”具体指什么,以及补给系统和一场战役中的临场指挥有什么关系
愤怒的提莫队长 悍跳狼和预言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悍跳狼的视野会很狭隘首先,我并没有提中古时代的战例(最早的陶顿都是1461年的了,当然硬要算中古时代的话也可以)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并没有提过一句蛮族,然后就变“蛮子”了 然后开始进入正题,也就是一支军队需要能够形成一条新战线来对抗来自侧翼或者后方的敌人需要什么条件
阿彻琼斯对轻重骑兵的定义存在的一些缺陷 如果粗暴的按照这一定义,那么会出现一些完全无法定义的情况 @皮诺士
抛砖引玉——大方阵是否不如线列 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期发展中,大方阵被西欧国家抛弃了~即使是西班牙人,在法西战争后也放弃了大方阵 于是,长期发展中线列淘汰了大方阵就是一个不存在明显逻辑缺陷的结论了 另一方面,网络上(不只是天朝网络上)还存在一种线列吹,认为莫里斯的部队如何如何牛B,古二爷的部队如何如何牛B,比大方阵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看大方阵和线列的直接对抗,就会发现这个推论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 强调一下,有两个标准需要先统一一下 首先是只谈火绳枪时代的情况,因为到了燧发枪普及之后步兵的火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大方阵只会被射成逗逼 其次,战例应当同时满足大方阵vs线列和大规模野战这两点
脑洞向~大方阵是否真的不如线列 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期发展中,大方阵被西欧国家抛弃了~即使是西班牙人,在法西战争后也放弃了大方阵 于是,长期发展中线列淘汰了大方阵就是一个不存在明显逻辑缺陷的结论了 另一方面,网络上(不只是天朝网络上)还存在一种线列吹,认为莫里斯的部队如何如何牛B,古二爷的部队如何如何牛B,比大方阵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看大方阵和线列的直接对抗,就会发现这个推论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
中古时期战马和补给的几个问题 1L先黑下大笨马还有小笨马
有木有吧友知道这里的等高线的单位
在冷吧混到12级了,怎么还是这个水平呢 既然你这么喜欢嘲讽,那我也好好嘲讽你一下吧先看一下我说了什么,针对了一下原帖LZ众多问题中的一处(虽然问题很多,似乎没有一句话是对的),也没有完全怼他的意思 @UV镜框 你如果觉得我在以不友好的视角回复的话我也没办法然后@cowboy2019 为了证明他说的是对的(虽然我并不知道哪里涉及了物理问题),就发了一张图~尽管我觉得现在问他要出处估计是给不出来的,但是我也不拿这个问题怼他,毕竟还有那么多好靶子,何必抓着这点不放呢可是这张图里哪里有“长矛尾端插在地上,45度倾斜”和“一脚踩在长矛上”呢,我也很好奇啊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一张类似的图的文字说明,文字部分是the exercise of armes的英译本,1608年的翻译~清清楚楚提到了是"set the pike against the right foote"~你可以说翻译有问题,那么希望提供1607年的原始文本(当然我也知道你没有)不过此人恼羞成怒,居然拿了现代人的艺术创作来说45度的可能性,还是“我实际上直起腰” 同时干脆回避了到底是踩住还是抵住这个问题,这点我想已经很清楚了,也没什么好扯的了 顺便我不妨也拿个艺术创作啊pike and shot campaigns游戏的主页面局部,原作似乎是描述诺德林根战役albuch北侧新教军骑兵和天主教军步兵对抗的(应该是tercio de tolrado,1633年才组建的新单位)~看到没有,新兵尚且可以如此坚韧,敌方骑兵冲到长矛前射击时还能压低身体,保持克制怎么会“直起腰”呢,说明佣兵传奇的导演为了艺术效果而脱离了真实情况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一下一些那个时代的艺术表现表现的是1562年的dreux战役,应该是胡格诺派宪兵围攻瑞士人~稍微靠左一点点有火炮,大概是表现一度被瑞士人夺回的天主教军火炮~原始出处是les randes secenes historiques du XVIe siecle,Torterel和Perrissin在1570年完成的版画~在The King's Army一书中有引用(本人就是在这本里看到的,不过图太小,而且手机有问题,一次只能发一张图,干脆上网搜了大图) 完全木有用脚抵住pike,就是和你战个痛,谁怕谁啊(可惜最后瑞士人怂了) 咳咳咳,跑远了,还是谈一下基本的问题,就是脱离了文本的图表现的其实很有限,仅仅发张图能说明什么?图就一定是对的?不过某些人好像根本就不想发文字内容嘛(或者是不敢不然你把搜那张图时边上的文字内容发出来啊)
某小将都来骑脸了,怎么能不好好挂一挂呢 不知道是此人的阅读能力有问题还是根本就把贴吧当卡马克理解下的fps,但是我明确提到了“没有二线力量辅助重组” 不过嘛,到他那里就变成了“近代军队一个冲锋古代军队就崩溃”
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转型好奇怪啊
为何怂粉眼里欧佬都是渣渣,大怂体量无敌 谈谈同期天主教国家的军队规模 来个神论,这年头冷吧的吧务也真是怂,被小将骑脸都不敢封@百夫长法比乌斯“一个国王几百重骑兵” 哎,世风日下啊,怎么会有这么惨的国王,到底是哪顶王冠啊~ 来个法王和皇帝共同的封臣的情况,按照该怂粉的说法,此伯爵的军事力量相当于7.5个国王到1.5个国王再来个稍早的money fief的案例,1101盎格鲁佛勒芒合约的拉丁文本的英译本的中译本~前段时间翻译了,结果原先的号被封了,放在贴吧的翻译一同阵亡 “同样的,罗伯特伯爵应当像规定好的那样为亨利国王在诺曼底服务,除非他如上文列出的那样因为疾病、失去领地而被迫留在佛兰德,或是法国国王的远征或罗马人的国王的远征。如果因为这一原因他需要留下,他会像我们列出的那样派出一千名士兵到诺曼底为国王服务。 假使国王希望他在曼恩作战,那么他应当以一年一次的频率率领五百名士兵,这些人应当在一整个月内加入他的家族部队。如果国王希望让他留下更久,国王应当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报销他的花费。国王应该在他们进入诺曼底的一刻开始这么做,直到他们进入曼恩。” 这是1101年的情况,罗伯特二世也是在低地的某伯爵,基于契约部分提供的军事力量相当于5个国王到1个国王这笔买卖真划算哦,亨利一世只要每年花500镑,就可以买到这么多军事力量 0顺便麻烦冷吧众别插楼
先发一点翻译,翻译完了我就满血复活了 不论英格兰还是法兰西都不能靠他们自己的部队独立作战;他们都需要进入高度集中于帝国的德意志领地的职业部队市场。法兰西曾经在它的军队中添加德意志、意大利和瑞士部队。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1543年亨利在他和皇帝的协议中写下了由来自德意志和低地的部队组成部分军队的条款。历史学家们已经强调了十六世纪欧洲战争中雇佣兵的重要性。常有对依赖这样的外籍军队的哀叹。在1545年,需要应付大规模征兵的后果时,史蒂芬·加德纳认为和平是“to eskape the thrawldam to such noughty mennes service”(逃离这样糟糕的兵役?本洋奴完全看不懂)的最好方法。在战争末期时,威廉·佩吉特在外籍骑兵于布洛涅的特别可怕的表现后哀叹道: Every time (they) leave us in the durt, sumtyme thalmayes and sumtymes the Albanoys. I besech God direct all thinges so as for this tyme we leave to have non of them and against the next tyme to be able to have a gret force of our own horsemen. 虽然,主要来自帝国,但也有部分来自意大利和巴尔干的步兵(朗斯克纳)和轻骑兵对所有军队来说都是必要的。 因为现存的16世纪40年代中期关于来自帝国的雇佣兵参与情况的大量法语、英语和德语资料允许对两国如何对职业军人的服务进行竞争有深层次的研究,这一章将主要聚焦在德意志雇佣兵。这也会略微涉及征募的实际过程和这一时期战争与外交的相互作用。显然,类似的问题困扰着其他部队的市场。如前文所述,亨利最喜欢的阿尔武凯克公爵(怎么感觉gaygay的)在1544年带着有马的扈从加入了他。一小支450人的西班牙军队在1544年服役,并在1545年被增加到了700人,由佩德罗·德·甘博亚指挥。1545年他们在布洛涅、朴茨茅斯和苏格兰服役,1546年在Ambleteuse。一位匿名的西班牙编年史作者坚称亨利很重视他们,尽管是因为他们很能吵架。在1545年的战事中,Poynings积极诱惑法军中的已经心生不满的意大利人,但随后1546年的合约使得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都加入了皇帝准备对抗德意志新教徒的军队。1546年7月15日发生在朱利安·罗梅罗和安东尼奥·莫拉这两个为亨利服务的西班牙上尉间的决斗让近期王国间的和平很尴尬。罗梅罗控诉莫拉背叛了他对亨利的誓言。他的胜利取悦了亨利,但没有破坏和平。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