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梅异币 奇梅异币
关注数: 7 粉丝数: 236 发帖数: 2,361 关注贴吧数: 10
错币中的几种常见“假错” 一枚2015年菊花学习币(估计是前两年那个花20万做出17万枚的其中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玩错币的队伍,但是很多人在进入之前,基本都是被我们所说的“残币”引入;为让更多的新手入坑,这里尝试作出一贴,避免新手在错币的误区越走越远。 1)天坑类型的错币 天坑币:主要是因为模具异物或堵塞,还有就是币胚压制中产生的问题; 太多的新手,对由于硬币遭受强腐蚀性溶液(例如强硫酸、王水等)溅到后,受溶液烧过后所产生的“坑”,误认为是天坑;其实真正的“坑”是比较容易辨别的,首先: A:真坑不会变色且坑平也相对较浅; B:假坑被溶液烧黑或烧黄且坑内凹凸不平相对较深。 2)多肉类型的错币 多肉币:由于在硬币压制过程中,受热的金属浆液溢出而发生的多肉现象。 多肉币在流通币中也比较常见,但很多新手应该了解一个词——“内部氧化”;硬币受内部氧化,就是因为硬币在铸造过程中掺入了杂质,这种杂质在铸造完成之后,根本看不出变化,但是流通时间长久之后,就会在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就导致了内部凸起,从而形成鼓包。我们在挑币时,对于钢芯镀镍(1元)和钢芯镀铜(5角)的,会经常遇到这一类情况,多肉的地方会有小黑点,这一类就是内部氧化后,杂质冲出币面引起的坏芯。铝镁合金(菊花1角)内部氧化后,会出现星雨币等情况。 3)(边缘)缺口币 缺口币:是由残次坯饼压印而成,这些坯饼则是制造过程中冲压板材偶然错位移动或者宽度不够,冲压到了边缘部分所致。 有很多新人把因为受到外力出现的磕碰,当做了缺口币;其实缺口币也比较容易辨认: A:真缺口币的正反两面相对自然并且“口”比较对称; B:边缘缺口位置有收口的痕迹,人工夹出的“口”边缘外张; C:部分缺口的对角位置会有自然的打压小缺。 4)弱打币 弱打币:机器在印刷中力道变小或模具磨损,币面图案仅仅有个大概轮廓,而内部细节部分的图案却不是很清楚。 对于弱打币,我个人认为新手最好是玩卷拆的;很多新人对于流通过程中,受到磨损或擦伤引起的币面图案不清,误认为是弱打;所以这一类的,还是尽量多看多学。 5)其他类型的假错币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 磨砂币、单面币、漏打币、圆边币等等,这些很多都能人为或后天的无意摩擦形成;这里不做一一举例,希望新人想要人坑的,就多学习一下挑币,弄不明白的,可以本吧发帖,让大家做热心解答。 PS:本人才学疏浅,描述得不到位的,希望更多大师能给予补充,可助力避免太多的新人吃药。
硬币错币(趣味币)成因说明及收藏参考(初稿) 前言:本文仅让新手错币玩家对自己手中的异币有个大概的了解,因为硬币错币成因基本采集于网上,少数为个人玩币中得出的看法,如有简述不到位的,希望得到更多的老师指点和补充,否则误导新手玩家,害人子弟就不好了;另外,本文限于探讨,玩家有不明白的,可以跟帖咨询,相信这里吧主和版面骨灰级玩家也会尽最大努力给予解答。 新中国硬币中的错币花样层出不穷,大家常见并且有名称的基本如下: 背逆、偏打、复打、阴打、透打、实心、多肉、模裂、天坑(缺肉)、缺口、弱打、星雨、雪花币、磨砂币等,另外还有1976年1分的月牙版、1992年梅花5角旗帜版、2011年菊花1元全薄复...等等。 目前国内玩硬币收藏的人日益增多,在收藏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自己手中的硬币,有各种不同方式的另类,玩家都想知道这枚另类币究竟是如何形成,或者是遭遇了什么“意外”?在了解及与泉友的讨论过程中,逐渐组成了一个团体聚集在论坛里,就是现在的硬币错币版块;据了解,玩错币的QQ群和微信群也有很大的群体。 硬币收藏群体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玩硬币错币的,以前还是少数人,在目前新人逐步增多的情况下,感觉有必要做出此文,让更多的新手入坑,把自己手中的错币对号入座,先不说了解具体是如何形成的,至少会明白你手中的这枚另类,大概是一个什么名称的错币。 因为错币完全依靠喜好的玩家配对或配套去购买,而市场上是没有完全固定价格的,各人可以根据市场的同类成交价格去做一个参考来定价,故这里不讨论价格;只讨论部分错币的大致形成原理; 1)背逆币:造币厂由于铸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转动,造成硬币正反面图案方向不一致,其构成的角度数即为背逆币的度数,最大度数应为l80°,而没有大于180°之理。 背转币又分顺时针背转和逆时针背转币,最优美的为90度背转币(含顺时和逆时针),180度的背逆币最为珍罕、收藏价值最高。在铸币时产生如90°—180°这样的大偏差可能性极少,所以背逆90°至180°间的硬币数量相应稀少。如背逆180°,则背逆币的背面国微图案相对正面来说是倒立了(俗称顶天立地)。 目前即使是玩背逆币的,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一枚背逆币的左逆右逆以及象限区分,这里给出一图,让大家以后了解一下:从上图可以看出: 背逆在右侧0°至90°之间的,处于第一象限;(右背逆) 背逆在左侧0°至90°之间的,处于第二象限;(左背逆) 背逆在左侧90°至180°之间的,处于第三象限;(左背逆) 背逆在右侧90°至180°之间的,处于第四象限;(右背逆) 中国的金银币、纪念币、第一版(分币)、第二版(长城币)和第三版(老三花)流通硬币,由于有国徽面居中来进行度数测量参考,对于15度以上的背逆币,基本能够明眼看出,受到众多玩家喜好并作为增值收藏;新三花小角度的背逆实在太多,基本上只有达到30度的才会有人去留意的。老三花币种里,大角度背逆币多见于1991至1995年,1996年以后的大角度背逆币相对少一些;新三花币种(菊花1元、荷花5角及兰花1角)也有大背逆,稀少程度可以用“罕见”来说明了! 2)偏打币:偏打移位币主要是因为冲压时坯饼和模具中心点不切合造成的,致使硬币一面或两面图案向一侧偏移移位的现象,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一是由于器械故障或调试不严格导致模具中轴与模圈中轴不切合而出现偏移所致,此类偏打币一般底板平整;二是由于模圈较浅,出现机器故障时,坯饼还没有完全进入模圈,或者在模圈中有倾斜,模具冲压下来就会形成偏打,偏打程度视坯饼进入模圈的范围或倾斜程度而各不相同,此类偏打币一般硬币底板向一侧翘起。 偏打币不仅仅集中在一套硬币之中,几乎在所有的硬币币种中都会有这种现象,只不过是偏打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3)复打币:形成机理是,雕刻机如果在制作工作模时紧固不牢有松动,或者因其它机械故障而发生阶段性颤抖,就会在工作模上留下重影,导致局部重影或整体重影,视雕刻机颤抖的阶段而定。 复打币又分为全复打和局部复打,如果是经过三次或以上的复打,也称为叠打币;有些小复打是需要借助仪器(放大镜)才能发现的。 4)阴打币:模具原因,是由于模具之间在没有硬币坯饼的情况下相互接触,在相对面模具上的图案留下碰痕(空模对撞),最后阴打图案反映到成品的硬币上;这在硬币中就十分少见,很少有人会发现这样的异常,这种错版硬币在未来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阴打币在菊花1元中(特别是2010年后)明显多见,其他币种硬币的阴打相对较弱且少见。 5)透打币:透打硬币出现,需要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机械压力过大,二是坯体过薄,二者缺一不可,这种透打硬币,在收藏界十分被看好。透打币在铝制币中多见,主要体现在分币,老三花部分年份币也常见小透打。 6)实心币:实心币多指发生在年份和拼音处,如8,9,0等数字、A,O,G等拼音的中间,由于在硬币压制过程中,受热的金属浆液溢出而发生的多肉现象。实心币在长城币、老三花的梅花币(91年至94年)和新三花的菊花1元中比较多见,但玩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还是长城和老三花。 7)多肉币:多肉币产生的原理,在上面实心币中已经做了阐述,但多肉币是任何币种都有产生,并且多肉的“点”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或中英文字母上,或数字上,或在花面上,一些甚至延伸到边沿位置。 8)模裂币:指打币模具使用过度,模具多次撞击后产生细小裂缝,所生产出来的硬币,在币面形成的裂痕。模裂币在很多币种中都有见到,比较有影响的,应该就是761月牙币、梅花5角的皇冠(大模裂)和1992年旗帜版(小模裂)。 9)天坑币:这类主要是因为模具异物或堵塞,还有就是币胚压制中产生的问题;天坑币在分币和铝菊中常见,因为材质是由铝合金铸造而成,材质松软,极易被人为改造(无意形成)和人为故意的动手脚,所以仿制的风险较大。 10)缺口币:缺口币是由残次坯饼压印而成,这些坯饼则是制造过程中冲压板材偶然错位移动或者宽度不够,冲压到了边缘部分所致,加之检验坯饼时不严格混入合格品中,成品硬币检验时又不严格而流出造币厂进入人行发行库。 11)弱打币:所谓弱打,就是机器在印刷中力道变小或模具磨损,币面图案仅仅有个大概轮廓,而内部细节部分的图案却不是很清楚。目前市场上弱打币比较多,梅花5角的弱打更是多数带有圆边出现,趣味性质更加浓烈了。 12)星雨币:在硬币印制过程中,坯体里面掺杂了杂质,在硬币发行之初是看不出来的,在慢慢的流通过程中,内部杂质会发生化学反应,逐渐造成币面隆起,形成的这些隆起,就叫作星雨币。 星雨币多见于铝质硬币(分币、菊花1角和铝兰花),稍留意就会遇到了的。 13)雪花币:雪花币最常见的是在1999年后发行的菊花1元硬币,这类币多数带有圆边,是否与梅花5角圆边币产生原理是一样的有待考证;这类与此前玩家多议的磨砂币不知道是否一个版别,权当趣味币收藏,等待造币厂以后的解密吧! 后记:错币和趣味币有很多玩法,入坑藏家乐于此道,任何种类的错币或趣味币都有一定的玩家群体;除了上面所说的类型,还有磨砂币、拉丝币、单面币、漏打币、凹版币、胚饼币、包浆币、圆边币、鼓包币等等,这里不一一例举,等待更多的玩家去探索了。
【2018.01.26】重击~~包浆与有害锈的区别 本文节选自个人图书馆之——细说包浆——原文作者:蜃海 ----------------------------------------------------------------------------------------------------------- 包浆与有害锈的区别 包浆是什麽?我觉得应该定义 为钱币表面稳定、稀薄、均匀的氧化层。包浆必须是自然氧化的产物,否则就是对钱币的腐蚀性或物理性破坏。 第一大特性: 稳定。一般情况下, 包浆不会随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显著变化,不会被简单清洗所去除(不用药水)。不稳定的氧化现象都可以归类为腐蚀性破坏,包括各种化学药品所伪造出的包浆。 容易被清除的也不能叫包浆,有些染色的或烟熏的,表面有灰尘泥土的都不能算是包浆。 第二大特性: 稀薄。 很厚重的氧化层个人认为就是有害锈,与包浆是不同的。例如一些出土的银币,厚重的铜锈根本没法清除,清除之后也有可能烂版,不清除又会不断发展。因此有很厚重的氧化现象的钱币即使品象再好,也不宜收藏。 好的包浆就是那若有若无或薄薄的一层,不会遮掩币面的图案。 第三大特征: 均匀。 包浆不能是班驳分布在钱币表面的,也不能这一块浅,那一块深。均匀的氧化层说明钱币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环境,而班驳的氧化层必然是不稳定的环境或化学腐蚀造成的。 另外,原光币并非没有包浆,尽管都有迷人的甚至耀眼的光芒,但其表面还是有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这种包浆本身可以保护金属不被侵蚀。我始终认为,迷人的光芒是表面没有任何划痕非常平整的结果。 好的包浆会让钱币更具风姿,大大提高钱币的收藏价值。不好的氧化腐蚀甚至造假的包浆会让精品变成遗憾,希望新人们多学习,多体会。 ----------------------------------------------------------------------------------------------------------------------------------------------------------------------------------------------------------------------- 个人评论: 目前包浆玩家人数众多,个人认为,真正能理解“包浆”一词的玩家,在贴吧里是凤毛麟角;特别是老三花和新三花的“包浆”;一些锈品和脏品被多数玩家赋予“重口味”、“老包浆”、“深包浆”的美名,让百分之九十九的新手玩家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不惜重金购买,却不知道这类“垃圾”,只适合进入做养护币者的洗护桶药水之中。。。 希望本文让大家真正了解什么叫“包浆”后,能尽快进入正途;一枚好的包浆品,应该有它真正的价值;包浆的真心爱好者,不会去玷污收藏品市场这个优秀种类的发展;利益驱使下的冲动,只会让好包浆每况愈下,失去广大收藏热爱着的市场! 备注:文中红色字体,本人认为是包浆币解释的重点。
硬币错币之闲话 点击打开这个帖子的朋友,你手中肯定都会有一些硬币的错币,想要了解其中的未知;确实,有些人确实是分不清错币的种类; 其实错币的种类实在太多,但首先一条,我们所谓的“错币”,与趣味币是完全的两码事; 错币~~是建立在出厂之前所产生的原错,与进入流通领域后,所受到磕碰、摩擦、腐蚀、人为等等形成的“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错币之美,在于无可非议! 目前大众玩家最没有异议的错币,应该就是背逆币;即使有作假(二合一)的,只要借助放大镜就能一眼清;要有异议的话,只能是背逆的角度问题了! 其次应该是偏打、复打、阴打、透打、初铸(拉丝)、实心币等,这些需要放大镜辅助才能比较直观看出,这一类少见假品,只是错位大小(多少)的问题; 然后说一下多肉、单面、漏打、凹版、胚饼、缺口、弱打、天坑、星雨、雪花币等,硬币生产不可能保证绝对的每一枚都没有问题,造币厂发言人“我们要将问题币控制在1%”已经说明了这些币的存在;但是这一段所说的错币,如果是卷拆品就不用说了,流通品会让很多人“跳坑”,外力摩擦、自然条件及腐蚀作用下,还真的有些让人(特别是新手)无所适从了! 再谈谈一些趣味币,受自然条件影响、外力作用和和腐蚀性溶液作用下形成的一些硬币,我们一般称作趣味币;例如:包浆、鼓包、氧化等,这类和上面全部所说的错币,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后天形成,大家千万别当做错币来玩;固然,这类币都有一定的群体市场,但它们只是“下得了厨房却上不了厅堂”,在观赏的角度去玩玩还是可以的; 收尾讨论一下圆边(滚边)币:这个目前争议性是最大的,肯高价去收的人,认为是出厂原错币,共性特点就是弱打;对之嗤之以鼻的玩友,认为是人为制作,主要的看法是至少未见过卷拆品及评级公司的定义;这里我不做评论了,玩家自己定义吧! 硬币错币吧!让我们深入的知道自己手中的错币,对错币的知识,有了更高的提高,对自己的错币,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句话说得很好: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少我全,人全我特,人特我绝! 这里引用一位前辈的话“ 玩家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自豪感;收藏的大部分目的是为了展示,我们很多这样的自豪感不是孤芳自赏,更多的是炫耀,让大家知道和发现你的存在!”玩错币收藏的人,就应该追求这种境界;
关于硬币之背逆最佳角度的探讨(个人看法) 玩背逆币的泉友,都以手中能有一枚180度(顶天立地)的背逆为荣,但是说到背逆之配套,哪些角度的背逆是最佳的配套组合呢?下面我就图说话,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背逆币:背逆币,又名转运币,它是硬币中的一个错币品种。背逆币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大价值? 其实背逆币是存在的。造币厂由于铸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转动,造成硬币正反面图案方向不一致,其构成的角度数即为背逆币的度数,最大度数应为180°,而没有大于180°之理。 在铸币时产生如90°—180°这样的大偏差可能性极少,所以背逆90°一180°间的硬币数量相应稀少。如背逆180°,则背逆币的背面国微图案相对正面来说是倒了,应该说这是一种错币。 个人认为,从配套来看:背逆币角度A类的有以下角度(如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80度 四星:90度(左右) 三星:135度(左右) 二星:45度(左右) 上图如果是配成一个完美的套,就是我们俗称的“四面八方”,只需要7枚背逆币就可以组合成功了。 但是如果想追求难度大一些的,可以配一个时钟套装(如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80度 四星:90度、150度(左右) 三星:120度(左右) 二星:60度(左右) 一星:30度(左右) 这样的角度能配成功,就可以完成一个标准的时钟背逆币了,难度不小哦。 玩硬币的人,会经常听到一个词,叫“风火轮”,看看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65度(左右) 四星:135度(左右) 三星:105度(左右) 二星:75度(左右) 一星:45度(左右) 这里的15度不给标星级,主要是因为15度的小背逆非常容易挑到,只要稍留意就能随手抓到的。 至于大家想要配套装盒展示,下面我这里是找到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展示盒,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的。这个展示盒适合放置1元、5角和1角的硬币,超大的如纪念币之类就难以使用了。
关于硬币之背逆最佳角度的探讨(个人看法) 玩背逆币的泉友,都以手中能有一枚180度(顶天立地)的背逆为荣,但是说到背逆之配套,哪些角度的背逆是最佳的配套组合呢?下面我就图说话,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背逆币:背逆币,又名转运币,它是硬币中的一个错币品种。背逆币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大价值? 其实背逆币是存在的。造币厂由于铸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转动,造成硬币正反面图案方向不一致,其构成的角度数即为背逆币的度数,最大度数应为180°,而没有大于180°之理。 在铸币时产生如90°—180°这样的大偏差可能性极少,所以背逆90°一180°间的硬币数量相应稀少。如背逆180°,则背逆币的背面国微图案相对正面来说是倒了,应该说这是一种错币。 个人认为,从配套来看:背逆币角度A类的有以下角度(如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80度 四星:90度(左右) 三星:135度(左右) 二星:45度(左右) 上图如果是配成一个完美的套,就是我们俗称的“四面八方”,只需要7枚背逆币就可以组合成功了。 但是如果想追求难度大一些的,可以配一个时钟套装(如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80度 四星:90度、150度(左右) 三星:120度(左右) 二星:60度(左右) 一星:30度(左右) 这样的角度能配成功,就可以完成一个标准的时钟背逆币了,难度不小哦。 玩硬币的人,会经常听到一个词,叫“风火轮”,看看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65度(左右) 四星:135度(左右) 三星:105度(左右) 二星:75度(左右) 一星:45度(左右) 这里的15度不给标星级,主要是因为15度的小背逆非常容易挑到,只要稍留意就能随手抓到的。 至于大家想要配套装盒展示,下面我这里是找到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展示盒,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的。这个展示盒适合放置1元、5角和1角的硬币,超大的如纪念币之类就难以使用了。
【探讨2017.12.11】关于硬币之背逆最佳角度的探讨(个人看法) 玩背逆币的泉友,都以手中能有一枚180度(顶天立地)的背逆为荣,但是说到背逆之配套,哪些角度的背逆是最佳的配套组合呢?下面我就图说话,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背逆币:背逆币,又名转运币,它是硬币中的一个错币品种。背逆币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大价值? 其实背逆币是存在的。造币厂由于铸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转动,造成硬币正反面图案方向不一致,其构成的角度数即为背逆币的度数,最大度数应为180°,而没有大于180°之理。 在铸币时产生如90°—180°这样的大偏差可能性极少,所以背逆90°一180°间的硬币数量相应稀少。如背逆180°,则背逆币的背面国微图案相对正面来说是倒了,应该说这是一种错币。 个人认为,从配套来看:背逆币角度A类的有以下角度(如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80度 四星:90度(左右) 三星:135度(左右) 二星:45度(左右) 上图如果是配成一个完美的套,就是我们俗称的“四面八方”,只需要7枚背逆币就可以组合成功了。 但是如果想追求难度大一些的,可以配一个时钟套装(如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80度 四星:90度、150度(左右) 三星:120度(左右) 二星:60度(左右) 一星:30度(左右) 这样的角度能配成功,就可以完成一个标准的时钟背逆币了,难度不小哦。 玩硬币的人,会经常听到一个词,叫“风火轮”,看看下图:难度系数: 五星:165度(左右) 四星:135度(左右) 三星:105度(左右) 二星:75度(左右) 一星:45度(左右) 这里的15度不给标星级,主要是因为15度的小背逆非常容易挑到,只要稍留意就能随手抓到的。 至于大家想要配套装盒展示,下面我这里是找到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展示盒,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的。这个展示盒适合放置1元、5角和1角的硬币,超大的如纪念币之类就难以使用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