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Xue LeonXue
关注数: 1 粉丝数: 281 发帖数: 6,112 关注贴吧数: 20
【Hala Espaňa】圣伊戈尔万岁!!!!!!!!!! 全名:伊戈尔·卡西利亚斯·费尔南德斯 Iker Casillas Fernández 国籍:西班牙出生日期:1981年5月20日身高:185厘米 体重:70公斤 现效力球队:皇家马德里位置:门将 号码:1号 ■球会赞助者 Bwin(奥地利的必赢体育博彩) ■首次在球队登场 毕尔巴鄂竞技2:1皇家马德里(1999年9月12日)■首次代表国家队出赛 瑞典1:1西班牙 (2000年6月3日)■首次的国际赛 波黑1:2西班牙 (2000年9月2日)■与皇马的合约 2011年6月30日止 ■喜爱的食物 马铃薯炒蛋 (西班牙公认的儿童食品)■兴趣 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听音乐,看电影 ■偶像 布约(francisco buyo sanchez)■喜爱的乐团 The Offspring(后裔合唱团) ,Roxette■喜爱的男女演员 萨穆尔·杰克逊和梅格·瑞恩 ■喜爱的电影类型 科幻 ■喜爱的电影 The Negotiator(中译:王牌对王牌,凯文·史派西和萨穆尔·杰克逊主演) ■喜爱的电影导演 史蒂芬·斯匹尔伯格 ■喜爱的车子的品牌 克莱斯勒(Chrysler-PT-Cruiser) 荣誉: 4次西班牙甲级联赛冠军:2000-2001、2002-2003 、2006-2007、2007-20082次西班牙超级杯冠军:2001、2003 2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1999-2000、2001-2002 1次欧洲超级杯冠军:2002 1次丰田杯冠军:2002 1次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1996 1次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1999
【怀念贴】金色流年,金童留恋。。。。。。。 劳尔冈萨雷斯,终究是没进国家队,对于这个结果有心理准备。不管近几个赛季状态怎么起伏,是好是坏,这都是劳尔。当年那个金童,和西班牙人的那个“小佛爷”德拉佩纳一起出道,球场上的灵性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当年第一次玩FIFA97的时候,随机用了西班牙队,觉得非常好用,红色斗牛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其中最深的,是劳尔。从那时候就喜欢上了红色西班牙、喜欢劳尔。可是现在的劳尔,相比年轻的时候的灵性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孜孜不倦、勤勤恳恳,我觉得这更不容易,背着三十多岁的年龄满场飞奔,是的,当年的灵气没有了,可是取而代之的是中年男人的一股坚毅!我不否认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但是忠告一些对劳尔有微词的人们,喜欢新人没错,但是不能忘了旧人,新人是站在旧人建立的基础上站起来的,就像我们喜欢劳尔,但是也不会忘记耶罗大哥当年的贡献,不会忘记路易斯恩里克大哥的贡献,什么叫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掘井人?劳尔现在在皇马、乃至西班牙,不是实力派偶像,也不是偶像派,而是另一种——旗手。西班牙的阿里代伊,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什么是旗手,旗手就是双手放弃了拿武器自卫的便利,举着旗子冲在第一个的人,他倒下了,要有第二个人把旗子扛起来!所以不要再因为你喜欢这个球员我喜欢那个球员而争辩,都是西班牙球员,都有义务扛起这面大旗!曾经的金童离我们渐行渐远,已经老去;现在的金童在几年以后也会老去,还会有更多的金童站出来,所以期望一代一代能把西班牙足球的传统继承发扬,传承下去,这才是真正西班牙球迷最希望看到的。
美国科学家称火星上永远不会有生命(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在对“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称,火星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片不适合生命存在的荒芜之地。它上面不光现在没有生命,而且将来也不可能有。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年度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最近四十亿年以来,火星上的生命条件极为严酷,根本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几年前美国宇航局的一个科研小组曾宣布,火星车在火星上发现了诸多的沙质结构,它们可能是在强碱性盐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科学家们以此为依据推测称,类似于地球上的微生物在这样的条件下是永远不可能生存的。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推测,在火星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这些强碱性盐水蒸发了,最终只剩下了这种类型的沙质地貌。尽管有科学家对这一理论持反对意见,但是这些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们也有着共同的观点,即形成这些沙质地貌时火星上的气候非常炎热而且干燥,根本不适合生命存在和繁衍。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话题。之前“火星快车”发回的数据显示,火星上存在着大量的冰和活火山,这些都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和热量。在欧洲宇航局去年底主持的一次调查中,75%的科学家认为火星上曾经有细菌,25%相信可能细菌仍旧生活在火星上。科学家通过分析“火星快车”传回的图片发现,火星的高山冰川上有冰的运动的新近信息,且这些信息非常近似地球上非洲最高的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的信息和运动。
月球是古文明的产物! 自从阿波罗号登陆月球后,人们对于月球的神秘感似乎降低了。以往,人们在中秋节举家团圆,吃著月饼的时候,抬头一看天上的明月,心中不免对它感到好奇与疑惑。好奇的是月亮上究竟有什么?疑惑的是这个月亮是哪里来的呢?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最能表达中国人对于月亮的好奇与憧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太空人登陆月球后,人们知道月球表面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只有无尽的太空尘埃,空荡荡的。不过,您知道吗?登陆月球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发现,反而使科学家对于月球的起源更加迷惑。   目前科学家对于月球的了解已超越当年未登陆月球前的想像,这些新发现的证据可以使人们打开新的思维,重新认识与思考自己与生命的起源。   早期的观察自古以来世界各个民族的天文学家对于月球都进行了长期而充分的观察。月亮的圆缺盈亏,除了是诗人吟诵的对象外,更是农民耕作时的参考指标,中国的农历就是以月亮运行周期二十八天为基础的历法。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月亮老是用同一面对著我们。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发现月亮会自转,而自转的周期刚刚好跟他绕著地球转的周期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月球跑到哪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面,月儿上的阴影总是同一种。   人们还注意到,月球的大小跟太阳看起来是一样大的。太阳与月亮感觉起来是一样大的,那么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一样大呢?古时候的人常常观察到一种奇异的天象,称为“天狗食日”,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个黑色的天体把太阳完全遮住,一个大白天突然变成黑夜,繁星点点,就是现在科学家说的日全蚀。日全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黑色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大小刚刚好可以把太阳遮住,也就是说,在地球上看,月球跟太阳是一样大的。   后来天文学家发现,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刚刚好是月球距离地球的三九五倍,而太阳的直径也刚刚好是月球的三九五倍,所以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恰恰好跟太阳一样大了。地球的直径是一二七五六公里,月球的直径是三四六七公里,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二七%。   科学家把围绕行星旋转的星体称为“卫星”,太阳系中的比较大的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在九大行星之中有些行星块头很大,例如木星,土星等等,他们也有卫星环绕著,他们的卫星的直径比起行星本身往往很小,只有几百分之一。所以像月球那样大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很特殊的。   这些数据上的巧合使得有些天文学家开始想一个问题,月球是天然形成的吗?   登陆月球后的新发现比地球岩石更古老的月岩一九六九年阿波罗号太空船登陆月球后,科学家不再只能远远望著月球了,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上采集岩石标本,放置许多的测试仪器,对于月球的结构可以收集更深入的数据做分析。   首先对于采集到的岩石做了年代分析,发现月球的岩石非常古老,有许多岩石的年代超过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根据统计九九%的月岩年龄超过地球上九○%的古老岩石,计算出的年代是四十三亿年到四十六亿年之前。   对于月表的土壤做分析时发现他们的年代也非常古老,有些甚至比月岩的时间还提前十亿年。目前科学家推测的太阳系形成时间大约在五十亿年左右,为什么月球表面的岩石与土壤会有这么长的历史呢?专家也认为难以解释。   月震实验证明月球是空心的月震的实验也许可以说明月球的结构。登陆月球的太空人要出发回到地球之前,会驾驶登月小艇飞离月球表面,与返回地球的太空舱结合后,登月小艇便被抛弃至月球表面。设置在七十二公里外的地震仪测得月球表面的震动,这个振动持续超过十五分钟,就像用锤子用力敲击大钟一样,振动持续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失。举个例子,我们用力敲击一个空心铁球时,会发出嗡嗡而持续的振动,而敲击实心铁球的时候,只会维持短暂的振动,时间不长就停止了。这个持续振动的现象让科学家开始设想月球是否是空心的。
哈勃望远镜发现130亿光年外迄今最遥远星系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的天文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这很可能是科学家们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天文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这一最新观测成果。参与此次观测活动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学家皮埃洛-罗萨提表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图像表明,这个星系距离我们大约130亿光年,有可能成为迄今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由于距离遥远,该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长年累月才能为我们所见,因此我们的目前的观测只是该星系在130亿年前的一个瞬象。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这个星系可能还刚刚形成,因此此次最新观测可能是该星系婴儿时期的一张照片。加州大学天文学家加斯-伊林沃斯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年轻、明亮星系130亿年前的样子,且图像是如此详细清晰。” 这个年轻的星系编号为A1689-zD1,它在宇宙大爆炸后诞生于7亿年前。在它生命早期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宇宙处于“黑暗时期”,当时膨胀的宇宙中的物质正在冷却并形成氢气云。最后,这些物质大块地形成会发光的恒星和星系,它们让宇宙升温并驱散雾气。科学家们猜测,这个新发现的星系可能是最早形成,并帮助结束宇宙黑暗时期的天体成员之一。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天文学家拉里-布拉德利说:“天文学家们相当肯定,高能物体,如类星体未能提供足够的能量来结束宇宙的黑暗时期,能量的提供者一定包括许多年轻的、有恒星不断形成的星系。” 此次发现还有赖于一个自然放大镜--Abell 1689星系团,它位于我们和这个遥远星系之间,其重力非常强大,像一个巨型变焦透镜一样可以使通过其附近的光弯曲,放大我们的观测物体。罗萨提说:“这个星系位于Abell 1689星系团附近,后者使得前者成为哈勃和Spitzer望远镜的囊中之物。现行理论认为宇宙是137亿年前诞生的,这个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的事件是一切的起点,包括时间和空间。宇宙大爆炸后的1亿年内是宇宙形成阶段重要的婴儿期。然而,科学界至今对这个时期知之甚少,由此将其称作黑暗时代。天文学家一直在搜寻那些在黑暗时代形成的天体。而该星系的发现无疑将为探索宇宙形成初期的情形提供新的证据。该星系内部目前仍然在以每年1至5个太阳质量的速度形成星体,而它现在的总质量仅为银河系的万分之一。”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被送入轨道的口径最大的望远镜。它全长12.8米,镜筒直径4.27米,重11吨,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光学部分,第二部分是科学仪器,第三部分是辅助系统,包括两个长11.8米,宽2.3米,能提供2.4千瓦功率的太阳电池帆板,两个与地面通讯用的抛物面天线。哈勃太空望远镜在距地面500公里的太空上进行观测,不仅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每天都可以进行观测,而且摆脱了地球大气的干扰,能够达到地面上任何望远镜也达不到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能力。
宇宙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地球上的绝对零度实验室 宇宙最冷的地方在哪里?不在月球,尽管月球的温度可达到零下192摄氏度。最近,科学家可以告诉你,最低温度是在地球上最近看到的。不久前,麻省理工学院利用激光冷却技术,成功将体积相当于硬币大小的物体冷却到接近绝对温度零度,创造了激光冷却相同体积物体的最低温度纪录。 保持最低温度纪录 在超冷物理学中,低温下的粒子特性与常温不同。一些液化气体会变成“超流体”,而一些绝缘材料则会变成所谓的超导电体。在绝对零度下,意味着物质绝对不残留有任何一点点能量。然而,物理学家从来没有达到他们想得到的最低温度——绝对零度,零下273.59℃。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科学家极力创造这种极限温度,麻省理工学院就有一支这样的科学家,目前还保持着2008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低温度纪录――绝对零度以上万亿分之810华氏度。这是沃尔夫冈·凯特乐及其同事于2003年创下的。 凯特乐向记者展示了这一纪录是如何创下的。他让大家戴上护目镜,以防止激光耀眼的光芒弄瞎了眼睛。他用激光让粒子慢慢停下来,从而冷却快速运动的原子粒子。他带领大家从他阳光明媚的办公室出来,穿过大厅,来到一间暗室里。房子里布满了相互连接的电线,小镜子、真空管、激光源和高性能电脑。他指着一个黑箱子兴奋地说:“就是这里。这是我打造最低温度的地方。” 凯特乐的成就源自他专攻一种名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 Einstein Condensation,简称BEC)的全新物质形态。此新形态为什么冠以玻色、爱因斯坦的名字呢?有这样一段插曲:1924年,印度物理学家玻色对光粒子进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把重要的研究结果告诉了爱因斯坦。 之后,爱因斯坦于1925年预言,如果将某些原子气体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那么所有原子会突然以可能的最低能态凝聚,它们将会像听从口令的士兵一样,编排成步调一致的整齐行列。一团混乱的气态物质,将会在顷刻之间,转换成高度有序的物质状态,物质的这一状态后来被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70年之后,凯特乐和其他2名科学家几乎同时制造了首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他们3人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凯物乐以此研究基本的物质特性,如可压缩性,更好地了解超自然的低温现象,如超流动性。最终,凯特乐像许多物理学家一样,希望发现新的物质形态,在常温下可用于像超导体,以改革人类的能源利用。 将光减速到静止状态 另一打造最低温度的科学家是哈佛大学的雷尼·维斯特加德·华,其最佳成绩是绝对零度以上百万分之几华氏度,接近凯特乐的成绩。而且雷尼也制造出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她说:“我们现在每天都制造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她的实验室里,角落处的一个台球台大的平台看起来像迷宫,有许多微小卵形镜子和钢笔芯大的激光束。通过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她和她的同事做了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将光减速到静止状态。 我们知道,真空下的光速不变,为297874公里每秒。在现实世界不同于真空,当它经过玻璃或水时,光不仅会弯曲,还会慢慢减速。此外,再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雷尼将闪耀的激光光线变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就像将棒球扔进枕头中一样。她说:“首先,我们将其速度减慢到自行车的速度,再减慢至爬行速度,我们确实能让它停止。观察它,和它玩一把,之后再把它放走。”雷尼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发现自然光的更多特性,并知道如何如何利用“慢光”来提升电脑处理速度,为贮存信息提供新途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超冷研究都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比如,芬兰物理学家朱哈·托里尼米奇妙地控制了铑原子核,获得了绝对零度以上万亿分之180华氏度的低温。这一温度虽然没有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但专家认为胜过了凯特乐的成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