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death moeumoeq
社会已经死亡。
关注数: 18 粉丝数: 43 发帖数: 4,660 关注贴吧数: 17
关于ai绘画的思考 现在是2025年6月21号凌晨一点,突然想沉淀一下最近的见闻于是开始写点东西。 正如标题所言,我想谈谈最近在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上的AIGC内容,主要是AI图像相关。 该如何谈起呢,我还真不知道,从最近开始吧。我发现群u转发的二次元图片从某个节点开始,ai图的占比超过了70%左右,当然,不同的群组流通的信息密度不同,所以难以一概而论,但假设这种事情已经发生在几乎所有泛ACGN群聊中,这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容易接受ai生成的二次元图像。首先ai图在我这个经常用ai的人眼里并不是那么难以识别,主要的方法就是画面的丰富度与物理细节的逻辑,因为是二次元风格图片所以我也没必要去辨别什么新式抽象艺术或者古典艺术风格的画是否ai生成,换句话说,这是独属于泛二次元文化圈中的图像。花点时间总是能辨认出非人为的无意义细节。然后就算几乎找不到可以怀疑的漏洞(比如一些简单背景的立绘类似的图),也可以通过“过于完美”的感受来判断是否为ai图。这一点很重要,也算是我写这个随笔最重要的原因。 人不是完美的,和其他生物一样,总是会缺少一些东西,缺少一些或许唯一独特,或许人皆有但自己没有的东西,所以,人所创造的事物也毫无例外的带有这样的特性。 但ai图,或者让我们更加具体一点,以sdxl架构的训练而来的各种扩散模型,其自sd诞生开始就有可以“学习”整个图像一切特征的能力,而sdxl架构的模型在clip技术加持下具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但,从这个演变过程我们也能发现,模型主要的作用是在一个固定宽高比以及指定尺寸(一般不高于2048*2048)内生成完整且完美的图像。 再具体一点,我所指的是二次元模型,比如noobaixl系列模型,比如illutrious系列模型,又或是各种mix模型,所能做到的是生成一张足够完整且符合人类偏好的图像,这一点和llm训练中的人类偏好对齐类似。训练集中的图像以某种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美学标准进行评分,然后再进入训练器中日复一日的训练无数轮epoch。最终得到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产物,它依照训练者和使用者的指令,生成一张张完美的图。ok,说爽了,至于说得对不对我也就不去检查了,而且本文不会进行ai润色。 问题就在这里,太完美了,现在的sdxl模型进行各种微调融合后已经变得足够符合人类偏好(起码对于绝大多数泛二次元文化享受者),搭配上足够高效的comfyui工作流,每天能产生大量完美的ai图。所以我想说啥,ai图不好看吗?不爽吗?不够吸引眼球吗? 都不是,我认为目前的能流传到各个泛二次元群聊的ai图已经足够好看,足够爽,足够吸引眼球。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是一种加速。一种不太喜人的加速,we get almostly all we want too fast。不觉得这实在太快了么?正如我们每日接收到的海量垃圾信息一样,在欣赏二次元图片上,我们也开始进入到一种过量饱和状态。想看什么就能够马上看到什么,欲望被瞬间满足了,但精神就一定会因此满足吗? 我的观点是,不会。。。。。太晚了,今天就到这里。lz先睡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