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CK4tV 雨天沉默观景
关注数: 37 粉丝数: 71 发帖数: 10,954 关注贴吧数: 14
家庭相处中如何讨好婆婆,五句话让你们情同母女 很多人都不知道婆婆相处时应该怎么说话。其实无论是高素质的婆婆还是没文化霸道的婆婆,都需要哄,用最平常的家常话哄婆婆是最简单讨好婆婆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说哪些话,下面这几句一定要学会。   1、你做得菜太好吃了   作为一个婆婆无论是否是家庭主妇,都喜欢听到赞美,尤其是赞扬她的厨艺。当你吃上一顿由婆婆亲手做的菜时,记得要给婆婆一个赞啊。当然说的时候要诚恳,不要带有讽刺的语气。而且要用行动表现出来,不要只说不吃。   2、你看上去还年轻   女人最希望别人赞扬她什么?当然是年轻貌美啦。君不见那些不老女神天天上头条。就是顶着一张逆天的脸而持续曝光受到关注的。你家婆婆如果听到你说她看上去很年轻,一定开心。当然你要注意尺度,不要太夸张,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很虚假。   3、你的孙子孙女整天想着你   如果你家已经有小孩,这句话就派上用场了。爷爷奶奶往往会将孙子孙女当成心头肉。当你说他们的小皇帝想着自己时,肯定合不上嘴。   4、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   如果你有机会和婆婆一起逛街买衣服,或者看到婆婆穿了一件新衣服,记得不要吝啬赞美。当你发现这件衣服婆婆自认不错,记得说“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之类的话。   5、你太会买了   这是一句很家常但是很实用的话,而且用到的场合也很多。比如婆婆买菜回来,看到她砍价很厉害就可以用这句。平时看到她买商场的打折品或者看到她一些购买家常用品小技巧的时候都可以用这句话。婆婆听到你诚恳的赞美,你们的关系就容易相处得多了。
家庭相处中如何讨好婆婆,五句话让你们情同母女 很多人都不知道婆婆相处时应该怎么说话。其实无论是高素质的婆婆还是没文化霸道的婆婆,都需要哄,用最平常的家常话哄婆婆是最简单讨好婆婆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说哪些话,下面这几句一定要学会。   1、你做得菜太好吃了   作为一个婆婆无论是否是家庭主妇,都喜欢听到赞美,尤其是赞扬她的厨艺。当你吃上一顿由婆婆亲手做的菜时,记得要给婆婆一个赞啊。当然说的时候要诚恳,不要带有讽刺的语气。而且要用行动表现出来,不要只说不吃。   2、你看上去还年轻   女人最希望别人赞扬她什么?当然是年轻貌美啦。君不见那些不老女神天天上头条。就是顶着一张逆天的脸而持续曝光受到关注的。你家婆婆如果听到你说她看上去很年轻,一定开心。当然你要注意尺度,不要太夸张,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很虚假。   3、你的孙子孙女整天想着你   如果你家已经有小孩,这句话就派上用场了。爷爷奶奶往往会将孙子孙女当成心头肉。当你说他们的小皇帝想着自己时,肯定合不上嘴。   4、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   如果你有机会和婆婆一起逛街买衣服,或者看到婆婆穿了一件新衣服,记得不要吝啬赞美。当你发现这件衣服婆婆自认不错,记得说“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之类的话。   5、你太会买了   这是一句很家常但是很实用的话,而且用到的场合也很多。比如婆婆买菜回来,看到她砍价很厉害就可以用这句。平时看到她买商场的打折品或者看到她一些购买家常用品小技巧的时候都可以用这句话。婆婆听到你诚恳的赞美,你们的关系就容易相处得多了。
家庭相处中如何讨好婆婆,五句话让你们情同母女 很多人都不知道婆婆相处时应该怎么说话。其实无论是高素质的婆婆还是没文化霸道的婆婆,都需要哄,用最平常的家常话哄婆婆是最简单讨好婆婆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说哪些话,下面这几句一定要学会。   1、你做得菜太好吃了   作为一个婆婆无论是否是家庭主妇,都喜欢听到赞美,尤其是赞扬她的厨艺。当你吃上一顿由婆婆亲手做的菜时,记得要给婆婆一个赞啊。当然说的时候要诚恳,不要带有讽刺的语气。而且要用行动表现出来,不要只说不吃。   2、你看上去还年轻   女人最希望别人赞扬她什么?当然是年轻貌美啦。君不见那些不老女神天天上头条。就是顶着一张逆天的脸而持续曝光受到关注的。你家婆婆如果听到你说她看上去很年轻,一定开心。当然你要注意尺度,不要太夸张,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很虚假。   3、你的孙子孙女整天想着你   如果你家已经有小孩,这句话就派上用场了。爷爷奶奶往往会将孙子孙女当成心头肉。当你说他们的小皇帝想着自己时,肯定合不上嘴。   4、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   如果你有机会和婆婆一起逛街买衣服,或者看到婆婆穿了一件新衣服,记得不要吝啬赞美。当你发现这件衣服婆婆自认不错,记得说“你穿这件衣服很合适”之类的话。   5、你太会买了   这是一句很家常但是很实用的话,而且用到的场合也很多。比如婆婆买菜回来,看到她砍价很厉害就可以用这句。平时看到她买商场的打折品或者看到她一些购买家常用品小技巧的时候都可以用这句话。婆婆听到你诚恳的赞美,你们的关系就容易相处得多了。
中国人团结起来吧,中国人!!! 别再买日本车了!国家通告,不给加油了! 近日南京不给日本车上牌照,不给日本车加油,加油站灯箱打出来‘本站不为日本车服务’! 在核实这一消息后记者还前往南京210国道,告示牌异常醒目,走近一看,才发现其全文为^为了2000万遇难同胞,本站不为日本车服务^! 记者拜访加油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毫不掩饰他们的观点,一中年工作人员说:‘既然立了牌子,就肯定不给日本车加油,老板说了,我们不赚那几个钱!’ 据了解,该加油站老板叫刘登云,他向记者声称:‘中国人的国民意识太差了,经济虽然在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此举就是要把麻木的中国人打醒’ 我强烈支持! 日本车别买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已经播出: 日本对中国的抵制,远比我们想象要严峻得多!第112届广交会,90%的日企拒绝参加,超过60%的日本人取消了来中国旅游!即将召开的第80届电子消费品展,所有日企不来了!广州的日资企业在持续撤资!13亿中国人,真正抵制日货的不到1亿,而2亿日本人,60%在抵制中国!不要再让人说我们是一盘散沙!复制个扔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的严峻! 如果你看到了这条消息,不管多忙,请转吧! 勿忘918 !!! 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因小时候在日本生活,所以就在日本上学。 因钓鱼岛事件,有几个她同班的日本同学当着她的面说中国人真不要脸,想要抢他们的钓鱼岛,小女孩只是说了句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她们班那几个日本同学就残忍的把小女孩的衣裤脱光让她裸奔街头,又把带到网吧让人围观,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制止,之后那几个日本同学在网吧说了一句,谁要谁带走,话音刚落就有4个日本流氓把那中国女孩托到了路边的草地上轮奸了那中国女孩,女孩因受到的打击太大,咬舌自尽了。事后她们并没有受到日本法律的处罚。并说他们很爱国,还表扬他们了。还拍了照,发到网上讽刺我们说:;这就是中国人的下场。 我对天发誓,如果这说说一个月内没有转到1000万的话,就表示中国人就是猥琐,如果你是中国人,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请你别在这里断了这条说说!请转发为小女孩讨回公道 吧。
村主任为亡妻出殡70辆车送行 霸道封路排场很大 村主任为亡妻出殡70辆车送行,这个排场着实大。据说在村主任为亡妻出殡70辆车送行的时候,还将道路封堵不让过往行人通过。虽然多次强调从简, 但是村主任为亡妻出殡70辆车送行还是太厉害,为此他也被罚了2万元。路桥区民政局的林主任当天正好值班,一大早,他就接到了电话,有人在举行豪华葬礼。   “这是今年3月路桥开始殡葬整治以来,我见过最盛大的葬礼。”林主任说,他赶到现场后,还想挤进去看,“完全进不去,路口都有一帮气势汹汹的人把守。因为怕其他车子阻碍了送葬队伍的前进,每到主要路口的时候,都会有两辆大众商务车拦路,不让其他车辆穿行,非常霸道。”   据路桥区政府事后调查,送葬队伍的车辆超过70辆,吹吹打打的人数有130人,因为路桥的鼓乐队不够用,林家还特地从温州请了5支大型鼓乐队。   不过,这些车辆中并没有公车,都是林家请来或朋友自发组织的。 村主任为亡妻出殡70辆车送行,当事村主任钱多人脉广,好面子不惜违规   对于这场豪华葬礼,当地政府早已得到风声。   9月底,路桥区民政局发现路桥街道新路村村委会主任林某的妻子因病去世,已经申报了10月初的火化手续,坊间传言,林某要为妻子风光大葬。 今年以来,路桥区实行殡葬改革,三令五申要求简化丧葬程序,党员干部更要带头执行。   得知林某的想法后,路桥区民政局特意委托路桥街道的工作人员,到林家提个醒。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回忆说:“林某当时态度很诚恳,说‘放心吧,我会遵守规定的。’没想到,最后还是大操大办了。”   台州素有豪华操办葬礼的传统,这被认为是关乎情感和面子的大事。据记者了解,林某今年已经70岁,是路桥区最年长的村主任,在当地人脉很广,家里也很富裕。   “林某在当地也算个人物,要面子,所以才会顶风行事。”知情人士说。 村主任为亡妻出殡70辆车送行,村主任被通报批评,罚捐2万元做慈善   林某给了亡妻一个豪华葬礼,自己却受到了处罚。   葬礼当天下午,路桥区丧葬礼俗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就对林某进行了通报批评。10月8日,长假一结束,路桥街道就召开了专题会议。   街道认为,林某为配偶出殡、送葬队伍、车辆、鼓号乐队人数等严重超过相关丧葬礼俗整治规定,并且不顾街道领导和驻村干部的多次劝导,大肆举办豪华葬礼,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在社会上形成恶劣影响。   经过研究,街道要求林某作出深刻书面检讨,并且将其检讨书在各村各社区张贴;另外,林某还被要求捐出2万元给慈善部门做公益事业,以弥补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损失。   此外,新路村的其他驻村干部因“没有尽到劝阻和监督的职责”,也被路桥区通报批评。
老师打学生耳光后道歉12次未获原谅,我们也不知道说什么。老师打学生是不对的,但是两家的关系都不错,老师打学生耳光后道歉12次都没有被原谅,估计两家的关系也到此为止了。工作还是不要带入过多个人情感,否则就像这名老师打学生耳光后道歉12次一样,两头不是了。“我从未否认过错误。不该打学生嘴巴。”昨日上午,记者面前的孙老师一脸憔悴。9月16号,孙老师上下午第二节课。“小新迟到了,坐下后还 不停讲话,连续打了多次招呼均不听,我就拿了旁边同学的塑料直尺,在孩子右肩膀上拍了几下。没想到,对方夺走直尺,当场折断,并连续爆了三句粗口,侮辱我 母亲。期间,还两次抡起板凳,幸好被同学拦下。”爆粗口,侮辱孙老师母亲以及抡板凳等,小新予以承认,“当时被打痛了。” 老师打学生耳光后道歉12次, “我不应该打学生嘴巴” 17号,没有理睬小新道歉,孙老师表示,主要是对方的态度“吊儿郎当”。18号的事情,孙老师坦承是冲动。当天,小新的班主任颜老师也在现 场。“我听到孙老师讲,‘我妈妈都七十多岁了。’然后就听到打嘴巴的声音。”小新鼻子出血后,孙老师曾用纸巾给小新拭擦。“孙老师又和小新交流了一段时 间,由于孙老师丈夫李老师,曾教过小新母亲、舅舅。孙老师则和小新的姨妈是同学。孙老师不断说,‘我和你妈妈、姨妈都是朋友,对你严格也是为了你好。’此 后,小新就去上课了。”颜老师回忆。 老师打学生耳光后道歉12次, “多次道歉均无功而返” 根据孙老师的梳理,事情发生后,孙老师及其爱人李老师,一共向小新、小新外婆及小新父母等作出12次道歉,部分道歉是在电话中完成,面对面道歉并能找到证人的有6次。 孙老师表示,9月19日在家里,电话向小新母亲道歉。23日又向小新舅舅、一起共事的方山学校德育处屈主任电话沟通并致歉。当日下午,在学 校乒乓桌边,孙老师见到了小新的外婆,小新班主任颜老师也在。“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小新长期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小新的外婆姓李。孙老师说,‘李娘娘, 对不起,当时我确实太激动了,打了娃娃。你们先带娃娃去检查吧。费用由我承担。”颜老师回忆,“对方表示,得由孩子的父母解决。” 孙老师介绍,此后几天,自己又通过电话,多次向小新父母道歉。9月27日晚,孙老师叫上颜老师,一起到了小新外婆家中。颜老师回忆,去之前,孙老师专门买了一兜水果,不过未取得突破。孙老师回忆,当时两人待了一个多小时,“我还向小新外婆鞠了躬。” 9月25日起,事情越闹越大。孙老师的爱人李老师也介入了,由于曾教过小新母亲,李老师认为向她道歉,“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对方表示,我 不能代表孙老师。”9月29日,孙老师夫妇、小新班主任及3名校领导前往小新外婆家。颜老师回忆,孙老师分别向小新、小新父母和外婆道歉。有校领导给娃娃 做了半个小时工作,期待能获得谅解,“最终仍无功而返。” 9月30日,方山学校将包括村小在内的100多名老师召集到一起,召开全镇教职工大会。会上,孙老师念了书面检讨。10月1日、2日,国庆期间,方山镇政府领导、方山学校领导连续两天召集双方座谈。两天均在场的一位方山学校领导表示,两天中,孙老师均作出道歉。 老师打学生耳光后道歉12次, 晚上11点在江边徘徊 孙老师感慨,事发后处于惊恐中,“担心受到处分,又想到面临赔偿。”她坦言,支撑自己的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为了协调这事,他们甚至放弃了国庆大假。有时,还得陪着我们不断说好话。这让我很是感激!” 孙老师回忆,9月30日全镇职工大会检讨后,自己濒临崩溃。一位出席了当天大会的老师介绍,孙老师在上面念检讨时,下面不少女老师眼角噙满 泪水。检讨结束后,孙老师在学校教学楼背后一僻静之处大哭了一场。17时许,李老师接到了妻子电话,只听到啜泣声。19时许,妻子仍未回家,方山学校领 导、职工等一共10多人,找了两三个小时,23时许,最终在沱江边找到了孙老师。“她当时的神情把所有人全都吓坏了。呆若木鸡!”李老师说。 老师打学生耳光后道歉12次, 家长索赔10万 最终赔1.3万 就在10月2号这天,小新家长提出了赔偿要求,“10万!”对于索赔10万这一说法,小新母亲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确实说过这话,“主要 是此前的座谈也好,道歉也罢。根本看不出诚意。期间,甚至不断有人威胁我们,一会说闹下去,对孩子念书不好,一会又说,可能给小新舅舅工作上带来不便。没 有诚意的道歉,我们很难接受!”李老师表示,由于大家认识,“可能就有彼此熟悉的朋友找过小新母亲。说这些话纯属好意,但不是我们的意思。” 孙老师最后一次面对面向小新道歉,发生在10月9号。当天上午在办公室内,多位校领导、老师见证下,孙老师再次向小新道歉,还专门有人拍照 留证。9号晚上,小新家中,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孙老师方面承担小新医疗费和各项赔偿1.3万余元。此外,孙老师接受包括警告、绩效考核一票否决,调离 小新所在班级等一系列惩处。 不过,包括接受孙老师道歉以及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小新,这位13岁的少年仍一如既往地表示,并没有原谅老师。
安徽老人带万元现金来南京归还26年前所借300元钱 徐月胜老人四处寻找所街的位置 原标题:26年前借了南京房东300元 26年后他带着1万元来还 欠债还钱,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26年,这是徐月胜的“信”;拾金不昧,不是自己的钱,再多也不能要,这是唐永远的“义”。 两个普通人,用他们的行为阐释了“信义”二字的涵义,也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10月10日晚,61岁的徐月胜老人从安徽芜湖赶到南京,寻找26年前他在南京租房打工时的房东。有轻微脑梗的他,在南京街头颤颤巍巍地走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原来租住的所街。附近市民告诉他,这么多年过去了,所街早就变样了,想在原地找到人,基本不可能。 老人是来还债的。26年前,他向当时的房东借了300元,后来有事离开南京,两人便失去联系,这笔钱一直没还上。这次来南京,他整整带了1万元。他说,这么多年的利息不知道是多少,干脆带足了,免得不够还。“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必须还钱了……” 现代快报记者 孙玉春 一笔26年前的债 10月10日晚上7点多,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到南京河西怡康街和西城路路口,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老人家,需要帮忙吗?”热心人上前询问。老人说,他是来找以前的房东还钱的。热心人很惊讶,问借了多少钱,他说是300元。而什么时候借的钱,他好半天才说清楚:“有26年了……” 老人说话有点费劲,后来才问清楚,他叫徐月胜,有轻度脑梗,走路要靠拐杖,身体也很虚弱。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围了上来,老人还要颤颤巍巍往前走,被人拦住了。 “你要到哪里找房东?” “所街。” 老人记不得具体位置,只知道那个地方叫所街1队。可是,所街一带早就拆迁了,以前的住户都已经四处分散,现在找到所街也没有用。 老人拿出一张车票,上面显示,10日中午12点50分,他乘坐7102次列车,到了中华门车站。老人说,从下午5点多开始,他就顺着马路一直往西边走,一路走一路问,结果还是走错了方向——所街在应天大街的北面,老人走到了南面的怡康街。 “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 大家都劝老人不要找了,并问他在南京有没有亲人。老人说,他有个儿子住在西善桥友谊公寓,担心记不住,他把儿子的手机号码写在一张纸上,随身带着。 大家赶紧和他儿子取得联系,张罗着要把老人送回去。他这次来南京,没去找儿子,而是专门来找房东还钱的。一直住在芜湖老家的他,与儿子已经有3年没见面了。 当初老人为何要借这300元钱?面对热心的市民询问,老人断断续续地回答说,他20多年前是在南京打工的,租住在所街,当时的房东叫沈庆强。他因为有事要用钱,就跟沈庆强借了300元。 后来,老徐没来得及还钱,就离开南京了,与沈庆强也失去了联系。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没还钱,现在却突然这么着急?徐月胜老人说,以前自己生活很困难,没钱还。而最近他家里的地被征用了,刚拿到了一笔补偿款。 谈话时,老人经常会蹙起眉头,似乎身体有些不舒服。“我必须还钱了,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 带一万元是怕不够还 老人随身带了一个布袋子,一直拎在手上。大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药。 那他带来的钱在哪里?老人撩起外套,解开捆腰的布带子,慢慢从后背的衬衣和裤子里面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了一沓钱,居然有1万元。 干吗要带这么多钱呢?老人说,2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300元,他也不知道利息该有多少,带足一万元,就不怕不够还了。 市民毕先生说,老人的事情让他很感动,“房东都不一定记得这笔账,他却一直放在心上!” 老人还打算继续寻找,不过大伙决定,立即把他送到儿子那里去。随后,毕先生开来自己的轿车,坚持让老人上车,他要把老人送到西善桥,交给他的儿子。 征集 大家帮帮忙,一起找找沈庆强 据了解,以前所街一带都是农村,现在早已面目全非,找一个人非常困难。 老人说房东叫“沈庆强”,年龄比他大几岁,估计目前是68岁左右。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向警方了解到,南京竟然没有一个人叫做“沈庆强”。 昨天下午,记者向建邺区南苑街道求助,一位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也很为难,所街1队早已不存在了,现在只有所街村,下个月也要撤村了。 现代快报记者随后赶到所街一带,打听到原来的“所街1队”在所街与湖西街路口附近,但是走了一圈,只看到一片正在建设的高档小区。
安徽老人带万元现金来南京归还26年前所借300元钱 徐月胜老人四处寻找所街的位置 原标题:26年前借了南京房东300元 26年后他带着1万元来还 欠债还钱,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26年,这是徐月胜的“信”;拾金不昧,不是自己的钱,再多也不能要,这是唐永远的“义”。 两个普通人,用他们的行为阐释了“信义”二字的涵义,也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10月10日晚,61岁的徐月胜老人从安徽芜湖赶到南京,寻找26年前他在南京租房打工时的房东。有轻微脑梗的他,在南京街头颤颤巍巍地走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原来租住的所街。附近市民告诉他,这么多年过去了,所街早就变样了,想在原地找到人,基本不可能。 老人是来还债的。26年前,他向当时的房东借了300元,后来有事离开南京,两人便失去联系,这笔钱一直没还上。这次来南京,他整整带了1万元。他说,这么多年的利息不知道是多少,干脆带足了,免得不够还。“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必须还钱了……” 现代快报记者 孙玉春 一笔26年前的债 10月10日晚上7点多,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到南京河西怡康街和西城路路口,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老人家,需要帮忙吗?”热心人上前询问。老人说,他是来找以前的房东还钱的。热心人很惊讶,问借了多少钱,他说是300元。而什么时候借的钱,他好半天才说清楚:“有26年了……” 老人说话有点费劲,后来才问清楚,他叫徐月胜,有轻度脑梗,走路要靠拐杖,身体也很虚弱。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围了上来,老人还要颤颤巍巍往前走,被人拦住了。 “你要到哪里找房东?” “所街。” 老人记不得具体位置,只知道那个地方叫所街1队。可是,所街一带早就拆迁了,以前的住户都已经四处分散,现在找到所街也没有用。 老人拿出一张车票,上面显示,10日中午12点50分,他乘坐7102次列车,到了中华门车站。老人说,从下午5点多开始,他就顺着马路一直往西边走,一路走一路问,结果还是走错了方向——所街在应天大街的北面,老人走到了南面的怡康街。 “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 大家都劝老人不要找了,并问他在南京有没有亲人。老人说,他有个儿子住在西善桥友谊公寓,担心记不住,他把儿子的手机号码写在一张纸上,随身带着。 大家赶紧和他儿子取得联系,张罗着要把老人送回去。他这次来南京,没去找儿子,而是专门来找房东还钱的。一直住在芜湖老家的他,与儿子已经有3年没见面了。 当初老人为何要借这300元钱?面对热心的市民询问,老人断断续续地回答说,他20多年前是在南京打工的,租住在所街,当时的房东叫沈庆强。他因为有事要用钱,就跟沈庆强借了300元。 后来,老徐没来得及还钱,就离开南京了,与沈庆强也失去了联系。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没还钱,现在却突然这么着急?徐月胜老人说,以前自己生活很困难,没钱还。而最近他家里的地被征用了,刚拿到了一笔补偿款。 谈话时,老人经常会蹙起眉头,似乎身体有些不舒服。“我必须还钱了,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 带一万元是怕不够还 老人随身带了一个布袋子,一直拎在手上。大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药。 那他带来的钱在哪里?老人撩起外套,解开捆腰的布带子,慢慢从后背的衬衣和裤子里面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了一沓钱,居然有1万元。 干吗要带这么多钱呢?老人说,2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300元,他也不知道利息该有多少,带足一万元,就不怕不够还了。 市民毕先生说,老人的事情让他很感动,“房东都不一定记得这笔账,他却一直放在心上!” 老人还打算继续寻找,不过大伙决定,立即把他送到儿子那里去。随后,毕先生开来自己的轿车,坚持让老人上车,他要把老人送到西善桥,交给他的儿子。 征集 大家帮帮忙,一起找找沈庆强 据了解,以前所街一带都是农村,现在早已面目全非,找一个人非常困难。 老人说房东叫“沈庆强”,年龄比他大几岁,估计目前是68岁左右。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向警方了解到,南京竟然没有一个人叫做“沈庆强”。 昨天下午,记者向建邺区南苑街道求助,一位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也很为难,所街1队早已不存在了,现在只有所街村,下个月也要撤村了。 现代快报记者随后赶到所街一带,打听到原来的“所街1队”在所街与湖西街路口附近,但是走了一圈,只看到一片正在建设的高档小区。
安徽老人带万元现金来南京归还26年前所借300元钱 徐月胜老人四处寻找所街的位置 原标题:26年前借了南京房东300元 26年后他带着1万元来还 欠债还钱,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26年,这是徐月胜的“信”;拾金不昧,不是自己的钱,再多也不能要,这是唐永远的“义”。 两个普通人,用他们的行为阐释了“信义”二字的涵义,也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10月10日晚,61岁的徐月胜老人从安徽芜湖赶到南京,寻找26年前他在南京租房打工时的房东。有轻微脑梗的他,在南京街头颤颤巍巍地走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原来租住的所街。附近市民告诉他,这么多年过去了,所街早就变样了,想在原地找到人,基本不可能。 老人是来还债的。26年前,他向当时的房东借了300元,后来有事离开南京,两人便失去联系,这笔钱一直没还上。这次来南京,他整整带了1万元。他说,这么多年的利息不知道是多少,干脆带足了,免得不够还。“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必须还钱了……” 现代快报记者 孙玉春 一笔26年前的债 10月10日晚上7点多,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到南京河西怡康街和西城路路口,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 “老人家,需要帮忙吗?”热心人上前询问。老人说,他是来找以前的房东还钱的。热心人很惊讶,问借了多少钱,他说是300元。而什么时候借的钱,他好半天才说清楚:“有26年了……” 老人说话有点费劲,后来才问清楚,他叫徐月胜,有轻度脑梗,走路要靠拐杖,身体也很虚弱。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围了上来,老人还要颤颤巍巍往前走,被人拦住了。 “你要到哪里找房东?” “所街。” 老人记不得具体位置,只知道那个地方叫所街1队。可是,所街一带早就拆迁了,以前的住户都已经四处分散,现在找到所街也没有用。 老人拿出一张车票,上面显示,10日中午12点50分,他乘坐7102次列车,到了中华门车站。老人说,从下午5点多开始,他就顺着马路一直往西边走,一路走一路问,结果还是走错了方向——所街在应天大街的北面,老人走到了南面的怡康街。 “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 大家都劝老人不要找了,并问他在南京有没有亲人。老人说,他有个儿子住在西善桥友谊公寓,担心记不住,他把儿子的手机号码写在一张纸上,随身带着。 大家赶紧和他儿子取得联系,张罗着要把老人送回去。他这次来南京,没去找儿子,而是专门来找房东还钱的。一直住在芜湖老家的他,与儿子已经有3年没见面了。 当初老人为何要借这300元钱?面对热心的市民询问,老人断断续续地回答说,他20多年前是在南京打工的,租住在所街,当时的房东叫沈庆强。他因为有事要用钱,就跟沈庆强借了300元。 后来,老徐没来得及还钱,就离开南京了,与沈庆强也失去了联系。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没还钱,现在却突然这么着急?徐月胜老人说,以前自己生活很困难,没钱还。而最近他家里的地被征用了,刚拿到了一笔补偿款。 谈话时,老人经常会蹙起眉头,似乎身体有些不舒服。“我必须还钱了,我的时间可能不长了。” 带一万元是怕不够还 老人随身带了一个布袋子,一直拎在手上。大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药。 那他带来的钱在哪里?老人撩起外套,解开捆腰的布带子,慢慢从后背的衬衣和裤子里面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了一沓钱,居然有1万元。 干吗要带这么多钱呢?老人说,2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300元,他也不知道利息该有多少,带足一万元,就不怕不够还了。 市民毕先生说,老人的事情让他很感动,“房东都不一定记得这笔账,他却一直放在心上!” 老人还打算继续寻找,不过大伙决定,立即把他送到儿子那里去。随后,毕先生开来自己的轿车,坚持让老人上车,他要把老人送到西善桥,交给他的儿子。 征集 大家帮帮忙,一起找找沈庆强 据了解,以前所街一带都是农村,现在早已面目全非,找一个人非常困难。 老人说房东叫“沈庆强”,年龄比他大几岁,估计目前是68岁左右。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向警方了解到,南京竟然没有一个人叫做“沈庆强”。 昨天下午,记者向建邺区南苑街道求助,一位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也很为难,所街1队早已不存在了,现在只有所街村,下个月也要撤村了。 现代快报记者随后赶到所街一带,打听到原来的“所街1队”在所街与湖西街路口附近,但是走了一圈,只看到一片正在建设的高档小区。
【鸟言鸟语】 1.【男子街头"卖脸":十元可吐口水 百元可抽耳光】昨日上午,一名青年在武汉街头以一种特殊方式摆摊——称:只要给钱,十元可吐口水,百元可抽耳光!吐口水和抽耳光的"消费"只限定女士,男子自称姓秦,28岁,做过很多工作,但觉得打工没面子,遂决定创业。网友:我想吐你100万元的!2.【男子丢失40万悬赏10万寻找 当面兑现捡到者】“如果摩的司机能够良心发现,主动送还钱款,将最高给予10万元的现金奖励。”武汉硚口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发后,办案民警通过调看沿线监控资料,发现确为遗失。失主曾先生表示“10万元不算少,即使一万块钱赚起来也不容易,但我相信有舍才有得。”3.【墨西哥男子给女友裤子上锁12年防其出轨】墨西哥一名40岁的男子为了让25岁的年轻女友保持对自己的忠诚,在对方牛仔裤上配锁长达12年。该女子出于恐惧,不敢拆除,近日,相关部门逮捕了她的男朋友,不过这名女子并没有对他提出正式诉讼,该男子被释放,并签署保证书承诺不再对女友“上锁”。4.【北漂往返老家北京6趟办成护照】北漂小伙小周为办护照,六次跑回距北京300多公里的老家,跑了大半年才办成。当地县公安局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是:报纸看得挺入神、办正事极不耐烦,找点原因就拒绝办理,看到材料不全也不告知…小周感叹:他们拿着一点权力,就随便愚弄百姓!
【鸟言鸟语】 1.【女子迷恋前夫床技 离婚后仍与前夫偷情生女】赵先生是妻子的第二任丈夫,婚后因不能满足妻子的性需求,发现她依然与其前夫偷情、频繁联系。妻子在短信中经常称赞前夫床技很厉害,多次主动提出“想要”要求,并私生下一女儿。赵先生将妻子诉至北京通州法院要求离婚。2.【诺基亚:被雷劈一下,手机就充满电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正与诺基亚合作,研究用闪电能源给移动设备充电的可能性,并在网上公布了一段相关试验视频。有网友表示,诺基亚有望利用创新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也有网友在对安全性表示担忧的同时调侃称,再也不用担心被雷劈了。3.【远看是法院 近看是酒吧】江苏无锡市站前商贸区的一家酒吧,门头上赫然悬挂着一枚国徽,十分抢眼。酒吧工作人员称,这是前几天搞店面活动挂上的。有律师表示,酒吧悬挂国徽的做法涉嫌违法。根据《国徽法》第十条,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商标、广告,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私人庆吊活动。4.【上海2米高公交车暴雨中被淹没成“潜艇”】据网友@云间六扇门 爆料,由于地势低洼加上河水倒灌,上海一辆2米多高的公交车在马路中央被水完全淹没,网友戏称上海首辆“公交式潜艇”在暴雨中成功发布。另外,上海松江15米防汛墙出现垮塌,附近居民小区进水,受灾人员暂无生命危险。
【鸟言鸟语】 1.【女子迷恋前夫床技 离婚后仍与前夫偷情生女】赵先生是妻子的第二任丈夫,婚后因不能满足妻子的性需求,发现她依然与其前夫偷情、频繁联系。妻子在短信中经常称赞前夫床技很厉害,多次主动提出“想要”要求,并私生下一女儿。赵先生将妻子诉至北京通州法院要求离婚。2.【诺基亚:被雷劈一下,手机就充满电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正与诺基亚合作,研究用闪电能源给移动设备充电的可能性,并在网上公布了一段相关试验视频。有网友表示,诺基亚有望利用创新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也有网友在对安全性表示担忧的同时调侃称,再也不用担心被雷劈了。3.【远看是法院 近看是酒吧】江苏无锡市站前商贸区的一家酒吧,门头上赫然悬挂着一枚国徽,十分抢眼。酒吧工作人员称,这是前几天搞店面活动挂上的。有律师表示,酒吧悬挂国徽的做法涉嫌违法。根据《国徽法》第十条,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商标、广告,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私人庆吊活动。4.【上海2米高公交车暴雨中被淹没成“潜艇”】据网友@云间六扇门 爆料,由于地势低洼加上河水倒灌,上海一辆2米多高的公交车在马路中央被水完全淹没,网友戏称上海首辆“公交式潜艇”在暴雨中成功发布。另外,上海松江15米防汛墙出现垮塌,附近居民小区进水,受灾人员暂无生命危险。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