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去☞ guilizi
关注数: 64 粉丝数: 773 发帖数: 8,502 关注贴吧数: 125
今晚去逛了一下手机铺 晚上去手机铺逛了一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iphone16和华为p80。 先说iphone16吧,我认为它的硬件外形和软件ui有种很神秘的一致性。这种感觉很难说,就是感觉它的硬件外观和软件ui外观是统一的。我认为目前还没有国产手机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一点很奇怪,因为这仅仅是一种外观设计,而没有涉及到性能,为何做不到呢?国内的外观设计师真的要学一下。 另外就是p80了。p80的发布会我看了,当时我认为其外观很一般。但是线下看了,外观就真的很精致,担当得起旗舰的名号。这一点很奇怪,华为的手机都是实机比照片好看,不知为何?😌 鸿蒙系统的话,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我自己升鸿蒙5也有一周,目前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便。手机鸿蒙系统在ui方面是优雅精致的,比过去有很大进步。但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优雅,而不是说流畅。就像太极拳,它的动作很优雅,但动作本身并不表示很快(当然也不是很慢)。比如打开一个网页或界面,它的打开速度的影响因素很多。这牵涉到软件本身的架构问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就鸿蒙系统本身的设计来说,我还是很看好其前景的,毕竟是后来者,有后发优势。 P80目前已经有所降价。我对华为的建议是,取消买到手机后的鸿蒙有礼抽奖。将其资金直接减到售价上,这样会很有吸引力。😋
鸿蒙电脑上的小艺绝对不一般 昨天由于讨论华为大模型的问题,我发现了一些线索,今天就去验证一下。结果还是有惊喜的。 我主要讨论各模型的深度思考模式,拿同一个问题去问了四个模型。 问题:各位数字之和是1000的最大素数是什么? 电脑小艺:它的答案我最满意。可评90分。 手机小艺:与deepseek几乎一致,可评60分。 deepseek:可评60分 豆包:差强人意,评40分。 由此可以证实,手机小艺调用的就是deepseek,它俩的答案几乎一致。豆包的深度思考模式,我不知道来自哪里,结果稍差。最大的惊喜就是电脑小艺,我不知道它来自哪里? 我反复确认电脑小艺与手机小艺的回答绝对不一样。我非常认可电脑小艺的答案,而不认可手机小艺的答案。关于各位数字之和是1000的最大素数是什么?这个数应该可以是无限大。电脑小艺给出了我认可的答案。而手机小艺给出了很普通的答案,实际上是错误的。 那么问题来了,电脑小艺来自哪里?目前我有两个猜想。 猜想一:电脑小艺仍然使用的是deepseek,但由于鸿蒙电脑用户目前来说偏少,华为开放了更高的性能,导致给出了更好的结果。 猜想二:并不是deepseek,而是华为自己的模型。华为自己就说训练了一个7000亿参数的MOE模型。那么这个模型在哪里了呢。我猜目前仅开放给少量的鸿蒙电脑用户使用了吧。关于鸿蒙电脑版小艺,日常除了问一些深度问题,其他方面我也感觉不错。
说下华为大模型的前世今生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长期观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华为一开始仅钟情于工业大模型。 华为一开始就只搞工业大模型。按当初华为的人的说法,大模型应当只搞工业领域。其他领域是哲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的领域,不应该涉足。因此在起步时,华为的大模型仅限于工业领域。其他领域基本没搞。像国外宣扬的那种通用领域AGI,华为可能连想都没想过。 二,应该是deepseek的推理模型改变了华为的想法。 初期,华为没搞大语言模型,仅搞工业模型,其气象预测模型登了nature顶刋,还被欧洲气象局所采用。在大语言模型方面,应该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华为的想法。我想主要就是推理模型的威力。特别其深度思考模式,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推理模型本身就有很强的工业前景。于是在deepseek之后,华为就开始发力推理大语言模型。 说23年之前,华为的模型纯自主是真的,因为华为其时仅限于工业和昇腾,这两方面都是华为自己的领域。 24年之后,华为进入大语言推理模型,吸取了开源领域诸多养料来发展自己的模型。如阿里千问的等等,这无可厚非。因为本身就是开源的嘛,大家都这样搞。 时至今日,华为在大语言推理模型方面有长足进步。我本人测试了鸿蒙5上的小艺的深度推理模式,发现其水平相当可以。我经常拿它与deepseek做对比,可以确信它不是deepseek,但其水平已相当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