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biya 柳biya
西湖龙井小茶农一枚~
关注数: 28 粉丝数: 473 发帖数: 2,355 关注贴吧数: 14
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守茶人情怀》,吧友们捧个人场一起交流,嘻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我算不上茶二代,但家里也是世代做茶。 出生在一个江南生态茶村,茶叶已陪伴了我27个春秋,村子的历史有多长,种茶的历史就有多悠久。村里人世代以茶叶为生,但旧时因交通不便,名气不显,茶叶所带来的收入甚微。 即使是到了现在,同样作为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因名气远低于龙井村梅家坞这些老牌产地,许多邻居家的茶叶依旧卖不出去,而前来收购的茶商给出的收购价又很低,远不够支付采茶客的工钱。种茶、采茶、做茶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每一杯茶的背后都有茶农的辛苦付出。 夏天高温干旱时,爸妈天还没亮就要起来给茶树浇水,尤其那些在半山腰之上的茶树,离阳光照射更近,离水源更远,有时都需要冒着高温,人工挑水上去给茶树浇水,但即使是这样,有些茶树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晒死了。采茶也远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般,一群采茶姑娘在茶山上唱着山歌采着茶。采茶是一件需要耐力眼力体力和手力的辛苦活。西湖龙井茶对温度很敏感,温度升起来后,长势迅速,如果不及时采下来,茶叶可能就卖不出好价钱,有人这么形容明前、明后茶“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因而采茶要赶早赶快,村里人一大早就背着竹篓来到茶园采茶,手指尖的动作要轻巧娴熟,双手并用的一颗一颗采摘嫩芽,一整天人的腰都是弯着的,我试着帮我妈采过几次,没熬过一小时就吃不消了,这是一个即枯燥又辛苦的活,食指和大拇指指尖也因长时间采茶叶已经染成了墨绿色,手上有的甚至出现了裂纹。做茶更是需要技艺与体力的事,拿我们这西湖龙井制作工艺来说,炒制工艺分为青锅和煇锅二道工序。 青锅利用高温的锅子,通过炒制手法的不断变化,将鲜叶原料中的青草气挥去,茶的色泽和茶形基本成形,辉锅则是通过不同的手法变换,进一步使西湖龙井定型,这其中涉及到抖一搭一摺一捺一甩一抓一推一扣一磨一压十个手法,而这些动作都要在近300度高温的锅里完成。西湖龙井茶讲究当天采当天炒,因而为了能将当天采的茶鲜叶都炒制完成,很多时候都赶不上吃饭时间,白天采茶,晚上炒茶,春天的那段采茶期是村里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但即使这么辛苦,我们依旧坚守着这片茶园,悉心照顾每一棵茶树,盼他们在每年的春天能茁壮发芽,让每一个爱茶的人在当年都可以喝到地道又鲜香的西湖龙井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