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捡球滴🌐 lulinhaojie98
关注数: 38 粉丝数: 253 发帖数: 3,408 关注贴吧数: 20
那个十三岁的小奶壶,回来了【20250927观赛贴】 wtt中满资格赛1/8淘汰局,这对小奕挺重要。 还好,在这样一场让二追三的比赛里,那个当年在国少里叱咤风云的小奶壶,回来了。对方很强,自己很不利,追到决胜局,挺过超分,拼的就是心脏。比谁心脏更大。 在第三局9:0领先时,小奕似乎就闻到了血腥味。对方握有至少五个赛点啊!!!啊,不怕,小奕已经红眼了。用自己的强项,残暴反杀对手。 对方其实很稳,真的是临场经验不足,不足以抓住小奕的破绽。实际上,这场球,小奕的破绽还是非常多。 说说小奕这段成长路径的得失: 老毛病还在,依旧还原慢,靠拉大手抡。但小奕手劲大,抡就抡吧,除非超一流,要不也扛不住小奕抡。 优点,小奕的新武器,反手“捅拧”。反手拧是小奕的强项,不过看这场球,她的拧,比之前要提前一丢丢,可能被教育要“迎前”吧?说实话,刚练的哈,还不熟,失误很多,一半以上在不断的下网。一个崭新的拧拉体系,看着很惊喜,但可能也是致命伤。跟黄玉婕打,好悬没输,跟超一流打,应该就是个新的弱点。 因为这个所谓迎前架构,就是将手往前伸。因为,因为,她脚够不到,甚至支撑脚都打滑,踩不住。看上去就是捅着拧,畏手畏脚的。哎。 唉,这个反手“捅拧”啊,会耽误事的。 我就纳闷了:这么好的苗子,在国家队,就教会这么一个反手“捅拧”吗? 而且,还有一个坏毛病:每球间准备时,小奕过于拖拉,没给黄牌,是裁判手下留情。比赛需严谨,每一步都是基本功。马大厨的十八摸,看似打对手心理,实际在钻规则空子消耗对方。但,真不要养成这种惯性,这玩意是胖球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玩多了,只会拉低胖球形象。
世界各地发来问询 央视关切,霓虹隔岸观火。wtt怎么了?乒乓球怎么了? 诸多怪相无非是因为这个小众项目的改革轨迹,出了问题。乒乓球加大运动性,是这个项目改变地位必须之路。这一点是决策层的共识,wtt的操盘,也确实有起色,本应可喜可贺。但积累到今天,矛盾差不多由两位奥运单打冠军几乎同期发声揭开。 wtt的条款,参考了一些姊妹项目的经验,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人家成功的优点,wtt没有学到,反而一些缺点一些桎梏因素,倒是玩了个大满贯:奖惩失衡,收支失控,赛制混乱,规则无据,等等,都让略有起色的项目改革,面目全非。 看上去是霸王条款惹的祸,实际上跟wtt全面丧失监管,有关系。 wtt成了某主席圈钱自留地。“商业”的力量真是可怕,可以无视荣誉无视精神无视个体权益,屡屡做出有损项目本身的出圈行为。这不是简单的昏招就可以搞到这个局面的,而是有资本介入并胁迫的可耻行径,才弄的如此难看的局面。 胖梦同期声,可能搞的是小动作。尽管难以改变wtt格局,但他们确实是一股清流,点化了wtt披着商业化改革的外衣、实则谋求小集团利益,置运动员与观众如无物的丑恶嘴脸。 胖梦同期声,在某主席看来可能是一场有组织的阴谋。真心希望这样的“阴”,尽快有规模走上台面一批,让受到伤害的人们也能得到阳光的滋润。 让受众让运动员找到沉浸其中的快乐。 少受些随wtt养成的饭圈的腌渍气味。
恭喜小奕首次登上成人组wtt级别领奖台 当然,23开年的这次德国支线赛,小奕完全有机会拿到冠军。别遗憾!进入淘汰赛阶段后一连几个3:0,难得的好年开局。小奕大赛慢热症有明显改观。不仅技战术执行力更扎实,也是平日训练积累下来的成果,可喜可贺。 主力们在国内玩直通,这次留在杜塞尔多夫的小奕挑起大梁,一直打到决赛,实际上完成了初步计划,没拿到冠军,有一定运气因素。决赛对手是东道主,打法又另类,纯遭遇战。场面一度是倾向于小奕的,这一点上,稍有遗憾。所以,摆在小奕面前的:将胜势扭转为胜果,是个巨大的课题。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了。相信小奕这么年轻,一定能有所夯实。 对方身高臂长,护台面积超大,人又美,比赛服超好看,,,,,,小奕是不是见色起异手下留情了? 哈哈,对方很有特点,很像男子里的老萨,节奏都那么不紧不慢。别以为她人高马大,就粗。人家小球技术很好,得益于身高,与第一印象恰恰相反:决赛里前后能照顾周全。小奕第三局的暴走,实际上是打痛了对手的左右移动。相反,在第四局开始玩小球,优势意识过强了,结果人家小球并不吃亏,小奕着了道。接下来的两局很短,来不及再调整就丢了。 丢了就丢了吧。不要鄙视人家偷你煮熟的鸭子,人家能偷到,说明在人家地盘里是有能力办到的。不打对手的节奏,哪怕看上去对手的节奏是那么不堪一击,也不要!这是决赛,不能丢掉自己节奏。 杜塞尔多夫是一座很美的城市。 愿小奕放松心情,将自己短暂的休整投入到美丽的初春当中去,体会下欧洲的异国风情,对全面素质提高,大有裨益。 btw:之后将这次杜塞尔多夫支线赛淘汰赛阶段的比赛视频,整理出来放到吧里留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