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de风 在路上de风
风…注定一直在路上
关注数: 139 粉丝数: 274 发帖数: 10,209 关注贴吧数: 104
全国普及贴关于TLC和MLC SLC的重点讨论 首先本人电脑区硬件过来,包括多个论坛长期从事硬件研究和测试,擅长硬件方面。 作为购入IPAD AIR2和IPHON6用户,我这里最简单让很多小白了解下必要的知识,达到普及和解决很多贴吧错误的说法。涉及的问题是具体不同情况下的表现的。 价格: 首先SLC最贵, MLC其次 TLC最便宜。 重点: 很多小白说为什么64GB版本还是128GB这么便宜,以前的32GB价格现在和64GB一样了,128GB等于过去的64GB,我付款就赚到了。 我回答,切记小白们,这次为了降低成本,而且目前TLC的成熟度比较高,苹果内部开发产品的时候肯定经过测试最终做出优先使用了TLC,降低成本所以才让容量变大,而价格不变的根本原因。 另外其实2014发布的IOS产品苹果多数是用TLC。 16G的切记基本都是MLC的。其他版本就可能是64或者128G 我了解和测试的结果是128G的基本都是TLC,原因是TLC成本低,与其变成16GB不如直接128GB的大容量,成本大幅降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造成了为什么128GB基本都是TLC的根本原因,切记小白们。 而16G都是MLC的根本原因。 寿命: 一般来说SLC最大次数,基本可以用一辈子没问题10万次左右,其次是MLC一般3000次左右,TLC一般500次左右。 重点: 很多小白说500次的TLC不够啊,以后速度会越来越慢? 我这里微微一笑,不懂可以学习嘛。 我回答其实错误的。一般来说TLC基本是用在64或者128G的,也就是完整的1次写入才减少1次寿命。 不是你写1次就算1次的,那你网页浏览会产生缓存文件,那几天就挂了,所以切记小白们用的是完整1次写入减去1次寿命。 也就是说64G的看上去比16G的3000次少很多,但是64是16的4倍,也就是2000次左右。 另外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写入达到64G减去系统也应该是58GB左右,不可能的。 所以就算500次,正常情况用10年左右够的。除非天天高清电影10G左右天天放进去,否则500次够。 这里就解决了很多小白不懂装懂的帖子,所以我这里要更正下,普及让小白多多学习的必要性。 速度: 很多小白说,速度不是一样吗?就寿命的话500次,其他肯定都是一样的。 首先我回答是肯定你的错误的,切记小白们。 目前得到的多方面知识,我查阅了大量的评测和自己测试后的经验。 到底哪个快,这个设计到的复杂的内容测试,我给大家全面普及分享我所有 的经验和网络测试后的研究总结。 很多小白说速度应该是MLC快,有些说错误是TLC快,到底哪个? 这个就涉及到电脑硬件区的知识了, 目前来说苹果的硬盘确实比国产的芯片强很多,不仅仅是IOS的优势,具体如下: 具体重点是分3个阶段,不是小白们就1个阶段。切记教训。 在大文件写入的时候,2014发布IOS产品苹果的TLC在600到800MB每秒速度,远远超过的国产小米平板,国产手机和其它国外品牌,他们基本都是在200多MB每秒,使用的EMMC4.5或者5.0级别。 而这次的MLC的测试结果我得到的是读取是580MB左右,可以看出大文件下TLC超越了MLC,更超越了EMMC规格的表现。 写入大文件方面,TLC也还是以200多MB的速度力压50多MB的MLC,也有压倒性优势,更是超越EMMC的30MB。 这里我给很多全国小白们提醒下,影响速度的关键来说是读取,而不是写入,普通游戏存档还是网页的缓存都是足够50MB每秒写入的。切记了,小白们。 读取方面: 这里EMMC的国产手机平板还是国外的不探讨了,速度比起苹果要慢很多。 注意,懂电脑硬件的朋友都知道硬盘读取文件是不同容量的小文件最难读取, 也就是4K,512K等待的小文件,经过测试发现TLC存在的问题是整体读取是2.8,明显慢于MLC16G的3.3。到了最高的大文件读取8MB左右时候越来越慢,也就是说普通电脑的SSD在遇到小文件读取会变慢和苹果这次的MLC和TLC一样。大文件会越快,而苹果的这次TLC的重点问题出在大文件下反而比小文件还慢降低到2.6而MLC下这个时候已经是7倍左右或者更高的速度运行,这就是为什么造成了这次死机的原因。 很多小白我看到贴吧讨论的是次数,其实小白们都错了,500次够了。而这次的确实出现问题是芯片控制容量读取方面,出现问题。 微信还好些,都是小文件居多,包括图片都是压缩过的上传在朋友圈,同样微信录音的文件也很小,造成影响比较小。而最简单是如果你安装大型游戏或者中等游戏的时候在游戏文件夹里,涉及到游戏特效文件载入,故事情节数据载入文件,模型文件载入,理纹文件载入,这个时候你的LOADING就会变慢,由于读取不了要么很难读取,这个时候会形成和中央处理器和内存的三者间产生很难读取,不得不动用比较大负荷处理器,于是发热增加,造成卡死的根本原因。 所以这个贴根本解决了很多全国小白的论断错误。 就研究测试就花费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上百个小时。而不是随便靠自己摸鱼猜测。颠覆的关键所在。 不懂可以来问我,我有IPHONE6和AIR2。 多学习,才能懂得事物存在的意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