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喵星人ლ 旗金卡卡西
关注数: 28 粉丝数: 3,101 发帖数: 5,994 关注贴吧数: 16
转一篇进攻三区 这周末热刺跟米兰的观后感 热刺这赛季显然有了很大不同,双后腰的稳固,拿下阿里,凯恩回撤主宰前腰位,从而两边向前组成锋线,呈现了菱形中场和4231切换的特征。孙兴慜不再需要深度回防从而专注反跑,这就是大杀特杀的关键。但实际上,这场比赛可以跟昨晚的米兰德比进行一定类比。 米兰主打伊布,支援的是莱奥-恰尔汗奥卢-萨勒马克尔斯三人; 热刺主打凯恩,支援的是孙兴慜-恩东贝莱-贝尔温。 “前腰型前锋”通过自己的对抗拿球,来调动阵型前压,周边三个积极奔跑支援。 支援的后排小组里都有一个是前锋。两个边后卫都是助攻型。 凯恩和伊布一样需要队友的冲刺支援,世界杯时斯特林、林加德和阿里三人策应,还有两个翼卫,现在热刺不是三中卫但有类似性。 凯恩移动能力比伊布更强、体格更弱。这样一来,热刺更加平衡,但仍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就是4231里的42和31怎么在防守端配合的问题。 这里不好平衡的点,就是3们要全力策应1,就要脱离防守位置,体能消耗后会加大后场6人的直接防守压力。 这个问题,昨晚的米兰出现了,他们在3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剧烈的失控并丢球,而且国米有大量扳平机会。3在支持1的时候,不免失去对边路的保护。国米进的那个球,在禁区角一侧边中卫科拉罗夫压上和翼卫形成二打一,而下半时国米同样有不少潜在的下底机会。米兰没有再丢球,跟国米当场的人员储备不足有关,但问题是清晰的。 热刺同样在30分钟后出现了缓慢的压力积累。这个节点上,体能下降,42和31分离的问题开始逐步累积,优势悄然在让渡出来,但速度比米兰慢很多,西汉姆上半时快结束才赢得一次明显机会。这里面有一些原因: 热刺的双后腰,一个居中时一个在边路协防。这让边前卫/边锋在支援之后回防慢的问题得以缓解; 另一方面,热刺支援凯恩的人里,恩东贝莱和贝尔温都能贴身拿一下,而米兰只有莱奥(但他还身兼第二个前锋要斜跑),这为“前腰型中锋”分担了对抗压力。 所以双后腰的区别,3策应者的特点区别,很大程度决定了压力积累的速度。但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因为即便热刺的配置优于米兰,避免了“大伊布体系”的负面作用,但压力的积累依然是切实存在的。 三个丢球都是发端边路,源头从30分钟开始。而且这场比赛反复出现,跟昨天米兰德比一模一样,只不过西汉姆有这个运气(包括一定的能力)去兑现。 桑切斯就是昨天的罗马尼奥利,是显性失误的那个;阿尔德韦雷尔德就是昨天的克亚尔,是消耗巨大同样受到影响的那个。大凯恩体系远比大伊布体系平衡,但就像刚才说的,压力的累积很缓慢但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清晰可见。热刺很不走运,但这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偶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