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庆爷 三重庆爷
关注数: 11 粉丝数: 224 发帖数: 12,232 关注贴吧数: 21
对比郑州崛起,济南究竟该学习什么? 2016年,郑州市GDP总量7994.2亿元,排名全国第17。2017年,郑州GDP总量9003亿元,同比增长8.2%,与万亿俱乐部只差一步之遥。 这个来自中部城市的成绩单,让不少沿海省份的城市都侧目,江苏南通、山东济南和烟台、福建泉州、辽宁大连、福建福州都排在郑州以后。 河南或者说郑州,到底近几年做对了什么?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是的,河南在经济建设上打出了“好功夫”,至少打出了三记好拳,为河南以及郑州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新高地! 破局之拳:坚定不放松,大手笔做强郑东新区 今日郑东新区 2014年是郑东新区发展的一个分割线,在此之前它还被嘲讽是“鬼城”,到了2014年猛然爆发,原本卖不出去的房子基本都售罄了,房价一跃达到1.5万以上,而当时老城区房价基本都不到一万。 郑东新区,被郑州市作为头号工程来打造,接力进行,咬定青山不放松! 2003年以来,郑东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25亿元,建成通车道路574公里,完工桥梁93座,隧道5条11公里,同步推进水、电、气、暖、综合管廊等管线配套建设。先后实施北三环东延工程、新时代广场地下交通工程,正在加快建设白沙园区综合管廊、科学大道等骨干工程。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织就了郑东新区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 一步一步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该建起来的建起来,行政等部门该搬过来的搬过来! 就这样,郑州以执着的精神搭好了台,市场也看到了信心,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众多知名企业便开始陆续进驻东区,“雪球”滚起来了,更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纷纷“投奔”到此。 作为郑东新区金融城规划宏图中的压轴区域,位于郑东新区龙湖核心区域的龙湖金融岛坐拥郑东新区十年发展红利的基础上,成为郑东新区的点睛之笔。 2018年上半年,郑东新区新引进国投安信等金融机构12家,累计引进324家;新注册基金和基金管理机构27家,累计达73家,管理基金达1800亿元。 最新发布的第九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郑州市在33个区域金融中心排名上升至第13名,在28个区域金融中心中首次跻身前十,相继荣获“最具影响力金融示范区”奖以及“2017中国最具活力中央商务区”殊荣,新区充满活力的金融之城快速崛起,繁华彰显。 郑东新区逐渐演变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郑州新的CBD。 组合之拳:高铁和航空组合**相辉映 米字型,四通八达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用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同样也是至理名言。 河南作为中原甚至全国南北的中心位置,在改革开放之初,没有沿海的地理和投资、外贸优势,但发展到21世纪,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高铁和航空的飞越,河南不失时机地抓住,打出了交通上的组合拳,极大地激活了河南的要素流动与集散,让河南的地理优势逐步发挥到极致! “米”字型高铁网。河南在铁路上的规划,先是“十”字型到双“十”字型,再到主动画出“米”字型高铁网络。这一张高铁网越织越密,形成了京津冀地区经郑州至港澳,长三角地区经郑州至西北边界口岸,环渤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南地区乃至孟加拉湾、东南亚各国,东南沿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北内陆地区的快速运输通道。以郑州为中心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四面八方”轴带发展格局。 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共开通国内外客货航线186条,年货运量45万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交通打通,不仅增加了人流,吸引了投资(比如洛阳和郑州),也直接拉升了物流,促进了河南的外贸经济。2017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5232.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0.9%,稳居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一。这是河南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也是中西部中第一个突破5000亿元的省份。 此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等国家级战略逐步展开,促进中原经济区开始异军突起,郑州以及河南华丽变身! 新产业之拳:不断积蓄,争取更大力度 规划的郑州北斗云谷 作为制造业大省,河南有着巨大的生产和消费潜力,与境外经济体可以实现互惠互利。把“河南制造”运出去、把全球精品运回来,“三条丝绸之路”搭起了促进河南外贸发展的快捷通道。 河南手机出口回暖,农产品、铝材继续保持高增速,但河南并不满足于此,郑州以及河南在新经济新产业引进、培育方面不遗余力,为后续发展积累动力。 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郑州、信阳3个北斗卫星产业园;发展3D打印用不锈钢、铝镁合金,加快石墨烯产品推广应用;开展肿瘤、产前筛查及出生缺陷、遗传病等基因检测服务……河南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六大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首先依托先期设立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而展开。这四个国家级高新区分别位于郑州、洛阳、安阳、南阳四个地级城市,都有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 在人才上,郑州在将十几所高校放在龙湖区域的中心,可以想见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这里将为郑州孕育出一批又一批投入建设的生力军。 在引才上河南和各市各出新招,力度很大。如河南的“百千万人才工程”,郑州“1125”人才招募政策,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力争3年吸引60万名大学生扎根郑州;洛阳的人才“绿卡”制度,针对高层次人才发放“河洛英才卡”,持卡人可享受社保、住房、医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开封的“汴梁英才计划”;新乡的新东人力资源产业园,这里将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造人才“梦工厂”等等。 此外,郑州还先后与菜鸟集团、京东集团、微软中国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展新科技和大数据,为未来发展储备科技实力。
中国仅有的三市争雄的省份 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行政中心,国家一级行政区省政府的驻地,也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在我国有23个省,每个省都有一个省会城市和若干个地级市,在沿海地区的多个省份都有一个堪比省会城市的地级经济大市,那你知道在我国这么多的省里,哪个省是有三个城市在争霸吗?下面清酒就给各位看官讲讲咱中国唯一一个三市争霸的省份——山东。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虽说济南是省会城市,但它近几年的经济一直被青岛和烟台压一头,其实近几年济南的市区发展已经是非常的迅速了,虽然说相比于青岛目前济南确实还需要努力向前追赶,但想要把青岛和烟台的势头压下去,还尚需努力,就此问题有很多传言说山东的省会会迁移,至于这个问题暂不多讲,先看看他们三个的综合实力。 1.政治方面 济南>青岛>烟台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济南是山东省会,还是原济南军区司令部驻地,现在也是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肯定是省会济南排第一,青岛次之,烟台第三。 2.经济方面 青岛>烟台>济南 当然这个排名是以GDP排的,综合的化还要看发展潜力和政策支持等,这里姑且只说一下GDP,青岛是山东省唯一GDP过万亿城市,也是国家计划单列市,经济的大哥,烟台和济南的差距仅仅100来亿,但是济南最近因为中原的郑州发展极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去杭州、郑州等多地学习,种种迹象表明济南二次崛起的雄心。 3.文化方面 历史文化方面:济南>烟台>青岛 4000年的济南府,3000年的烟台港,济南历史文化悠久毋庸置疑,烟台的历史文化也比青岛悠久,开埠时间上烟台早于青岛30年。 最后说一下一个省的省会城市是极其重要的,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所以济南的省会地位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稳定但也要加紧努力,未来,山东唯一的新一线城市青岛,国家计划单列市将继续引领山东的经济发展,济南将充分发挥省会优势在齐鲁大地绽放异彩,烟台的海陆经济持续为山东经济提供坚强动力。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