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MB 狂野MB
关注数: 53 粉丝数: 380 发帖数: 3,345 关注贴吧数: 129
东北三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对比,哪家强 随着全国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的陆续公布,东北三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方案也已揭晓,展现出各自的特点与差异。本文将重点对比分析这三个省份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并以企退人员工龄30年为例,探讨在不同省份所能获得的养老金增长情况。 #### 辽宁省:微调中的亮点 - **定额调整**:从35元降至33元,下调2元。 - **挂钩调整**:工龄15年以下每月增加15元不变;16年以上部分单价上调至1.6元/年,增加0.1元。 - **养老金水平挂钩**:涨幅降至0.5%,减少0.2%。 - **高龄倾斜**:年满70岁,额外增加30元或60元,标准未变。 #### 黑龙江省:全面下调 - **定额调整**:由28元降至25元,减少3元。 - **挂钩调整**:工龄单价降至1元/年,减少0.3元。 - **养老金水平挂钩**:涨幅降至0.92%,减少0.21%。 - **高龄倾斜**:年满70岁,额外增加20元或40元,减少10元。 #### 吉林省:显著下调 - **定额调整**:由30元降至27元,减少3元。 - **挂钩调整**:工龄单价最高减少2.4元,分段递增。 - **养老金水平挂钩**:涨幅降至0.8%,减少0.45%。 - **高龄倾斜**:年满70岁,额外增加20元至40元,减少5元。 #### 工龄30年企退人员增长对比 以工龄30年、养老金3000元且不满70岁的企退人员为例: - **辽宁**:预计增长87元(33+15+15*1.6+3000*0.5%)。 - **黑龙江**:预计增长83元(25+30*1+3000*0.92%)。 - **吉林**:预计增长82元(27+25*1+5*1.2+3000*0.8%)。 #### 结论 综合对比来看,辽宁省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变化较小,且在工龄16年以上的单价还略有提升,使得工龄30年的企退人员在辽宁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增长额度。相比之下,吉林和黑龙江的调整方案则呈现出全面下调的趋势,尤其是吉林,其下调幅度最大,工龄单价最高减少了2.4元。因此,对于工龄30年的企退人员而言,在相同条件下,辽宁省的养老金增长更为可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的增长不仅受工龄影响,还与个人养老金水平和年龄等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具体增长额度还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2016年起辽宁劳动人口总量呈雪崩式下降 本文数据来源: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及历年辽宁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告。   所谓的少子化,是指是指由于生育率的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   以目前最重视少子化现象的日本为例,2010年,日本0至14周岁少年儿童的占总人口比例为13%。   而同期我们辽宁仅11%,到了2012年,根据2012年辽宁统计公报显示,该占比更是跌至10.8%,全国第一低(京津沪虽然比辽宁更低,但是有大量的劳动力迁入,所以可以抵消本地劳动人力的减少)这是数据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辽宁的少子化现象要比日本更为严重。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由于我们国家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是男性满60,女工人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而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一般都是20至24岁。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辽宁的劳动人口更是雪崩式、断崖式的下坠!!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当时我们辽宁人口现状是:   55至60岁的男性176万,50至55岁的女性为190万,合计266万人口将于2011至2015年退休。   而同期能够进入社会工作的人口是多少?以2010年人口普查时15至19岁年龄段人口计算,仅为251万。也就是说在2011年至2015年这五年期间,辽宁可劳动人口将减少10万人口。   统计时段往后推算至2016至2020年,届时这五年将有404万人口将逐步退休,而只有182万人口进入社会工作,劳动人口减少222万,因此这五年将是辽宁面临生死存亡的五年。包括就业、养老、住房等关切民生的各方面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到了2021至2025年,这五年期间将有420万人口逐步退休,而只有163万人进入社会工作,劳动人口减少257万。   以此类推,   2026至2030年,劳动人口减少240万;   2031至2035年,劳动人口减少350万;   2036至2040年,减少318万;   2041-2050年,减少332万;   2051至2055年,减少308万   再久之后已不是今天的我们所能见到的了。   综上,从前年开始的辽宁已经进入了万劫不复的衰退期。   10万、222万、257万、240万、350万、318万、332万、308万,以上这些就是辽宁每年即将减少的劳动力人口。   可能会有人反驳,会认为那是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口,但农村人口到了60体力也会下降,生产力也会下降。   或许也会有人说,黑龙江、吉林、内蒙东部地区的人也会来辽宁,但是数据显示,辽宁的迁出与迁入人口大致相当,净迁入人口每年在5万左右,远远不足以抵消劳动年龄人口的消减。   好了,就说这些吧孰是孰非,等着时间来做检验吧   现在是时候向中央要政策,辽宁试点全面放开二胎、延迟退休年龄、适量引入劳动力,否则真的万劫不复。   或者我们就挺过这几十年,换来一个新辽宁
我觉得大商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请听我的分析 我觉得大商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有的人听到我说这种话会说有些人就见不得别人的好,但是我说的是是实,不是什么见不见好。 大家都知道19号大商开业以后那个人山人海的场面,可惜,我昨天6点左右去了大上,交易远没有19号的火爆场景,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我去的那个时间正好应该是晚高峰的时间都那么少的人。其他时间的情况可想而知,而双燕正好相反,永远是人山人海,一天都从来没变过。咱大调兵人都图个新鲜。刚开业怎么也要上那去瞅瞅,就和去年的地下商城,刚开始时也是人山人海的,现在什么样就不用我说了。 还有就是,大商的位置毕竟是郊区,咱调兵的购物场所早就饱合了。现在金都东西两边又开了两条街。而且以后可能还要加盖更多的商铺。在说了,大商卖的那些东西咱市里这边都是一应俱全,谁会大老远的到那边去。我购物有淘宝。我已经几年都没去过实体店的服装店了。也很久都没逛过街了。 在有就是咱这矿里已经不行了,又是对消费动力雪上加霜。我门都知道,社会的消费主要是靠年轻人的。恰恰相反,咱这里是个没希望的地方,问问你自己。估计上贴吧看到我贴的应该都是年轻人多些吧,估计百分之80都是有要离开的打算。别怪我说话现实,但是实如此。以后都是老年人的天下了,还谈什么高端品消费,就是笑话。 最后在说下他的地理位置. 城市人口. 至于位置就不多说了,南边就是荒野城边子。有很多人说现在家家有车了都会开车去那的,呵呵,我只能告诉你我家也有车。我以后是绝对不会怎么去那的,顶多一年去个一次半次的溜达溜达。还有就是大商的西面是锁龙沟,可能动迁盖楼吗。南面是包米地。东边说是要盖通用理想城,但几年了就那4个楼,还都没交工,更别说卖出去多少了。大商场最起码要四面都盖满住宅楼的,现在北面就一个晨安,晨安基本都是老年人住的,让他门拉动消费?呵呵 再说下人口,我只能告诉大家,咱调兵的城市化已经基本完成了,这是对咱这楼是发展最要命的一点,也基本就肯定大商的东西南三面基本不会在盖楼了,现在的楼市下行,开发商的房子都卖不出去。楼市的下行状态最影响开发商的开发进度的,基本没有哪个开发商愿意在房价下行的城市盖楼。最主要是咱门这里也没多少农村人了,而且空房子多的要命,人口又年年的净外流。假设把所有的空房子都白分给农村人住都住不满,更别提再盖楼了。所以大商那个地方注定永远是郊区城边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