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bby557 hobby557
关注数: 68 粉丝数: 159 发帖数: 5,737 关注贴吧数: 22
转:隆昌,川东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 隆昌的叶姓曾姓钟姓蓝姓是来自广东的明末清初,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大批粤赣闽客家人随之西进,进入四川垦荒创业。他们自湖南的汝城、桂东、茶陵、醴陵、浏阳、平江到长江;自粤北途经湖南的宜章、柳州、礼阳、常德到长江而入川,几经周转,其中一部分人最终扎隆昌,并把客家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方土地上。现在,隆昌居住着约25万客家人。形成了以隆昌为中心的川南客家群体的生活大本营,素有“川南客家大本营”之称。]cdZ5Y0 全省200多万客家人,隆昌客家人数就占到全省客家人数的十分之一,在四川是除洛带之外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地。隆昌客家人主要集中在响石、周兴、胡家、圣灯等乡镇。雄关驿道连巴蜀,明清牌坊誉神州。  在巴蜀古驿道上,有一个牌坊碑碣云集、旅游开发价值极大的川东丘陵大县——隆昌县。这里,现存17座石碑坊,时间跨度长达400年左右,是全国古牌坊最多的县市,日前,记者专程来到这里采访,发现隆昌古牌坊原来还是移民文化的结晶。隆昌,中国石牌坊之乡  过去,在千里成渝驿道上,曾经有两个驿站的牌坊最引人注目:一个是西边的龙泉驿,一个是东边的隆桥驿,其中,隆桥驿尤多,数量达69座。而隆桥驿,就是如今的隆昌县。  一抵达隆昌,该县客家文化研究者、四川客家研究中理事、隆昌二中高级教师曾一书先生就和县旅游局导游小龙一道,陪同记者前往响石镇采访。“响石古镇的两座牌坊都石客家牌坊,石隆昌古牌坊群之中含金量最大的牌坊”。曾一书先生告诉记者说。  隆昌古牌坊规模大。种类多。据《隆昌县志》记载,该县境内共有60座牌坊,最早的牌坊建于1925年,成坊时间跨度达646年之久。目前,隆昌县现存17座牌坊,成坊年代最早的是1946年(明弘治九年),其余大部分为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建,时间跨度约400年。  参观了响石镇后,我们又冒着酷暑驱车数十里来到石牌坊最集中的南关、北关一带采访。南北粮官,过去都是驿站的重要关口,而今仍保留着石牌坊、石板路、老瓦房、行走在南关、北关古驿道上,目睹耸立在驿道中间的牌坊,记者彷佛走进了明清古城一样。  记者屈指数了数驿道上的牌坊,南关有7座、北关有6座,分别在城南、成北形成了两处靓丽的人文景点。这些牌坊种类繁多,有德政坊、功德坊、节孝坊、山门坊、百寿坊、镇山坊、观赏坊。从建坊方式来看,有宫建、官准民建、民建、官民共建。存坊方式有斗拱式、四柱三门重檐式、六柱五门牌楼式等。  隆昌座座石牌坊雕刻技艺精湛,楹联对仗工稳,颂语文采飘逸,书法字体遒劲,人物、动物造型栩栩如生,戏曲、传说故事图案富有哲理,是集哲学、历史、力学、数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品。隆昌牌坊,移民文化的结晶  作为隆昌县客家文化的研究者、热心者和宣传者,5年来,73岁的曾一书先生骑着自行车下乡搞田野调查,几乎跑遍了隆昌的村村寨寨,撰写出了近百万字的客家文化专题文章。  巴蜀千年古驿道乃古代官绅卒过往之地,商贾士民云集之所,人流量大,客观上构成了一个绝好的宣传走廊,成为历代官吏绅商旌扬封建王朝政治纲领,整顿吏治、淳化民丰,宣传伦理道德的难得的窗口。于是,古驿道成了立牌坊的最佳地方。  那么隆昌古牌坊群与移民文化有何联系呢?对此,曾一书先生座了一系列实地调研。  明末清初以来,匪患严重、人烟稀少的隆桥驿一直是粤闽赣和湖广麻城县客家移民入川后西进北上的重要中转站和川南客家人的大本营。知道解放前,隆昌县境内还有13个南华宫(即广东会馆),县城内也有天后宫(福建馆)、万寿宫(江西馆)、禹王宫(湖广馆)。如今,隆昌县仍有山川镇光华村、胡家镇黄荆村和蒲芦村、金鹅镇光耀村和光兴村等多个客家方言岛,甚至在湖光山色的“隆昌小西湖”——古宇湖四周,男女老少至今仍操一口流利的客家话。  “有客家方言岛存在,有客家会馆。客家宗祠等地面遗存,有客家谱牒、族谱、神位流传下来,还有建筑石牌坊的材料——青石,难道说隆昌石牌坊群的建筑与当地时代客家人无关?”曾一书从1999年起,先后五次上述隆昌县“四大班子”,五次提出了“大打客家牌,振兴隆昌经济”的建议,七次把“客家中转站”、“客家大本营”——隆昌推向海内外。  今年初,曾先生在对隆昌古牌坊群做进一步史实考擦、研究后,甚至率先提出了“隆昌石牌坊是移民文化的结晶”、“隆昌石牌坊应该在冠名时增加两个字——客家”。他从含金量最重的响石镇石牌坊着手,逐步得出了“隆昌石牌坊是移民文化的产物”这一结论。理由是:响石镇的杨邱氏贞节牌坊(建于1818年)、杨林氏节孝坊(建于1857年)是南宋爱国使人杨万里14世裔孙从广东龙川入蜀填川以后修建的,为典型的客家人,响石牌坊自然成为客家牌坊。  客家人特别重视讲求节孝、崇尚尊老、乐善好施。在隆昌现存的17座牌坊种,就有9座与上述内容有关(其中1座百岁坊、6座节孝坊)。在县城南关,记者看见一座“孝子总坊”世由陈、朱、刘、华、晏五位不同姓氏的孝子修建的,上方还雕刻这两个醒目的大字:“圣旨”。而“百岁坊”则世320多个庶民百姓为一位百岁老人祝寿时捐资修建的,至今仍是对后代客家儿女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
白天里的黑夜 十年了,没有一点对家乡的思念,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回来;但是,还是回来了,踏上久违的土地,以为会有些许的激动,却被周围的些些许许弄的一颗心沉甸甸的.不是说家里差,而是我们的父母管们!!!!搞的回家虽是白天,却要用手电才能出门,一句话!!黑!!太黑了!!!!我虽是一个普通农民,但我还是会算一点帐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镇级干部抽烟在10几元的普遍,但我回到家,却看见我们的.镇上的父母官们,抽的是什么???极品云烟!!!!靠!!就他们的工资,抽的起??我靠,我今天发给他们枝双喜,瞄都不瞄下,嘴里嘟噜着随手就是极品云烟拿出来,哈哈!!我的太低级,看不上.我就在想了,烟可以抽这么好,那打麻将有能打多大呢?下午我就专门去了解了下,说出来可能要把胆小的吓死!!没有50一炮不打,乡镇的干部有这么多钱?有这么高的工资????还不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来挥霍,什么养路费,计划生育罚款,又什么灌溉费反正就是这样那样费的交,其实,交是没什么,但,交了后有多少是上缴国家???????还不是他几爷子吃饱了才想给出去!大家想下,象这样的家乡,要来有什么用???好了,我也不想说了,明天还的买票坐车,离开这个鬼地方,这个黑暗的地方------四川 隆昌 响石 原自:匿名网友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4941599025&z=491994944&pn=0&rn=50&lm=0&word=%CD%B6%CB%DF#4941599025
师大 【隆昌】的老乡注意啦! 远在他乡的【倡议书】 今天我在南充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一份倡议书,当时没看就捐了5元钱,结果倡议者给了我一份传单,我一看是咋们隆昌老乡,就多捐了20。倡议内容内容如下: 尊敬的南充市民们: 我校07级油气储运3班的薛秀娟同学是一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大一学年中专业排名第四,担任石油工程学院邓研会副会长。她来自内江市隆昌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山村——骑龙村,家里有86岁高龄体弱多病的奶奶,还有一学习成绩优异的妹妹就读于隆昌高中,并且父母都因为常年在家务农身体积劳成疾,家境十分贫困,她本人也基本靠学校的助学金勉强的维持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她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父亲于08年10月13日帮邻居家盖房时不慎从七八米高的地方摔下,造成腹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脊椎积水且腹部受碎骨压迫造成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手术,恐怕有生命危险。但是高达二十多万的手术费对这个原本就异常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突如其来的灾祸,给薛秀娟同学带来巨大的悲痛,也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困难。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07级油气储运3班全体同学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办公室签章 希望隆昌的老乡给与一定的支援,有意愿捐助者,请与本人联系,本人将捐款转交于她。谢谢! 百度隆昌吧管理组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