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元年 更始元年
两脚书橱
关注数: 353 粉丝数: 20 发帖数: 57 关注贴吧数: 16
【洪范九畴】一个屌丝的独白 写作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纸和笔; 第二种,电脑; 第三种,手机(鄙人正在用手机写这篇文章)。 在我25岁之前,我只知道一种,纸和 笔,而且只认这一种,尽管当时的我还没有意 识到多年以后的我会多么思念这种写作方式。 多年以前,我一直用笔在纸上书写,书写 我的日记,书写我的思考,书写我的困惑。看 着笔尖在纸上流淌出来的一条条线,我会异常 满足和充实。 写日记,做读书笔记,摘录,我倾向于笔和纸,因为印象会很深刻,很难忘记,民国的大师们皆用此法。梁启超,钱钟书等等。而且,如果你把笔记分门别类了,查阅起来相当方便,当你查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段的时候,兴奋之情无以言表,就跟见到亲人似的。 但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排版不易,首先得誊录到电脑上,然后排版。 而电脑就容易多了,如果是用电脑写的话,不用誊录,不用人工数字数,而且,电脑可以帮你存很多资料文献,效率高。 手机的好处也很明显,我用手机来记录我的灵感,积累素材,书写每天的长短日记。但是,手机只适合处理纯文字,文字和图片的排版还是电脑方便快捷。手机的好处是可以放在裤兜里,随身携带,随时拿出来,随时记录。 其实,这三种形式就是三种工具,三种书写和记录的工具,各有优劣,工具是服务于人的,你有什么样的需求,就选什么样的工具。 比如,如果我要精读一本书的话,我还是选择纸和笔,这样记忆会很深刻,如果在手机上看到一篇好文章,我也倾向于用笔摘录在笔记本上,当然如果手头没有笔和纸,可以暂时保存在手机上或者百度云,各种云,等有时间了再摘录下来。 以前写文章都是写在纸质笔记本上的,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好像很少拿出来与人分享,现在想来,其实很不好,毕竟奇文应该共赏嘛!以前语文老师在班上念我的作文,也是一种分享,为什么我后来就一直闭门造车了呢,这个行为不好,观念需要改进。 一直认为,只有在纸上才能写出好文章,因为可以修改,可以润色,可以反复推敲咀嚼,最终找到最合适的结构和文字。但是这种方式其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目前互联网大潮下,文字的生产速度是惊人的,如果先写在纸上,然后再修改,润色,誊录,这个过程很繁琐,很浪费时间,如果你熟悉了电脑和手机或者其他的终端,好好利用这些工具,那么你的文字生产速度就可以是以前的好几倍。 用笔去写历史小说,论文,整理笔记也不是很方便,因为这个时候往往需要你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需要翻来覆去,不断折磨自己,用笔和纸无法满足要求,只能说用笔和纸记录一些片段,放在桌头,然后需要的时候用键盘敲进电脑硬盘里。 生活中有很多让你心动的时刻,或者有让你若有所思的时刻,我读高中的时候养成了一个坏毛病,习惯记录日常的生活,别人说的一句话,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灵感,都不会逃过我手中的笔,但那是在教室里,每天在课桌上一待就是15个小时以上,纸和笔就放在,老师说不能随便离开桌子,所以很容易用笔和纸。但是现在不同了,生活方式完全变了,你要工作,时间都是片段的,手头又没有纸和笔,携带不便啊,所以这个时候手机就派上用场了,当你想记录某段对话,某个灵感,某个场景的时候,把手机掏出来,10秒,20秒,30秒,一分钟就可以了,这是笔和纸,以及电脑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这个习惯。 最近迷上了手机写文章,也是被逼的。因为从小喜欢文字,也喜欢写文章,这个爱好在学校还可以保持,但是自从工作之后就没办法保持了,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有一个书房,后来发现其实这个不是愿望,是梦想。但我不能说等有了书房之后再去写作吧,我憋不住啊,我必须得写,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去书写,只要能把我心里面,脑子里面每天想说的,积压的文字写出来,表达出来就行了,要不然真的很难受。所以,手机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工具,为什么我以前没发现呢?! 擅用工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