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尚优品腕表♤
尚品铭表行
关注数: 106
粉丝数: 614
发帖数: 4,021
关注贴吧数: 50
腕表欣赏,OM的宝珀6654,月相表情很可爱
在这里祝愿大家中秋节日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机械腕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腕表晃动时出现异响】 机芯擒纵机构和自动陀旋转上链会有声音,但是当摇晃还会有其他异响时,这就说明有其他问题存在: 1.表盘固定出现问题,如表盘脚断裂,表盘固定螺丝松脱; 2.机芯固定出现问题,如机芯轴柱断裂,螺丝松脱,还有就是自动陀与后盖也可能因为摩擦而出现异响。 上面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日积月累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害。列如表盘不平衡会导致指针刮伤表盘,指针脱落;自动陀的摩擦会导致后盖和机芯的划痕。所以如果遇到有异响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隐患。 【手表进水或者有雾气】 腕表佩戴之后发现腕表进雾气,问题一般是在表冠防水圈,表冠是经常接触的地方,长时间操作会加速表冠位置防水圈老化。而玻璃与表壳,背透与表壳则不会轻易进水或雾气,需要保持一定年限的维护保养。 【自动陀擦碰后盖导致上链效率的问题】 这个问题和第一条说的第一个类似,也是自动上链的一个弊端,自动上链会导致陀片重量加重,厚度也会加重。在高效率上链的同时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机械表大部分自动陀结构分为滚珠轴承式与弹簧锁片销钉式,那么主要的防范方法如下: 2.销钉式的钉经一定时间的更换,持续的为陀提供动力。 3,。机芯洗油时的量、位置等要准确。 总之不管手表出了什么问题,都应该拿去给专人检修,不得拖延,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得不偿失。
教大家如果降低手表计时机芯的故障率 很多朋友担心7750计时机芯稳定性问题,今天教大家几个方法,可以最大化降低7750故障率: 1.腕表在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三点不要调整时间,特别是不要单调日历和星期,因为这时间段是慢跳轮在跳日历,这个时候如果手动快跳轮,会导致双方同时工作使机芯卡齿导致故障。最理想的校对时间是早上10点到下午2点。 2.腕表的计时功能最好不要经常用(无论正品还是复刻均如此)(无论上海7750还是ETA7750,开了计时功能对误差均有影响)不要频繁开关计时。注意:每次开启计时功能必须要让计时大秒针走15-30秒才能停止技术然后归位。
腕表镀18k玫瑰金变色?腕表316与904钢区别讲解 玫瑰金是铜和黄金的合金,铜成分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时间久了颜色会略微变深而不是掉色(可以用抗氧化剂还原),属于正常现象。 另外还有朋友问腕表316钢会不会没有904钢耐磨?其实除了劳力士用904L钢,基本其他表都是316不锈钢,它们都是奥氏无磁钢,最大的优点是无磁不会氧化。 任何手表都会有正常使用的佩戴痕迹,时间久了都会出现正常磨痕,与佩戴者的使用习惯和爱护程度成正比。
不光只有水鬼哦,帅气吧
爱彼15400合集
腕表必备知识 1.误差 机械表每天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或多或少的误差,普通机械表日误差30秒以内属于正常范围,通过天文台认证的高精准度机芯的日误差一般控制在10秒以内,石英表的走时比机械表更精准,日误差在0.5秒以内。除了机芯导致的误差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会使机械表产生误差:运动量少导致动力储存不足影响手表走时快慢、机械表游丝受磁导致误差变大、外力导致的内部零件松动老化,因此买机械表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出现以上的时间误差问题可以试着上发条试试看。 机械表上发条: 表冠处A位置,顺时针旋转表冠,有磁磁的声音,有阻力的感觉即为上发条,通常旋转30圈左右即视为上满。自动表在出柜时一般处于停止状态,收到表后,首先需要上足发条(顺时针旋转表把25圈),之后只要每天佩戴足够的时间,自动陀就能给发条源源补充能量,从而使自动表正常走时。 2. 调校 除了因为误差而需要调校时间外,当手表拥有日历、月相、星期等功能时,也需要我们自己手动调校才能保证其准确性,避免出现当天是7月1日而手表却显示6月31日的乌龙日期。时间调校只需要拔出表冠,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表冠达到标准时间刻度即可。 3.保养 机械表属于精密仪器,每佩戴三年左右就需要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定期保养,每次保养的费用少则三四百,多则三四千,所以并不是传闻中的“一劳永逸”。手表保养工作包括镜面保养、表壳保养、表带保养、洗油保养、发条保养等等一系列复杂的保养工序。 除了定期保养外,平时也需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包括表面的清洁、防水防震防磁、定期检查手表潜在的问题,所以说手表保养是一项既复杂又繁琐的工作,延长手表的寿命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小心维护
不明白那么多水鬼鉴定贴,一看百分之八十一眼假,仔细看看都不需要鉴定,多少钱买的自己心里明白,一分钱一分货,很多根本不需要鉴定,抱着侥幸心理去信任一个不可能的东西,什么装正品外壳,AR圈口N的壳,想多了朋友们
机械表避震器到底是什么? 鉴于腕表的“心脏”比较脆弱,很早便发明了表内的避震装置,虽不能百分百防震,但至少可抵消一部分的外力冲击,将震动对表的损害降至最低。钟表的避震器从诞生以来,一直在机心防震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给腕表的“心脏”保驾护航。但我们得明白,避震器不是万能的。运动时的震动外力,可能会造成机械表游丝跳框或是枯在一起的情况,对表造成损害。而对于无压片的石英表,震动外力容易造成电池脱落或停走。
VS 全新海洋宇宙600米搭载VS8500 1一体机芯全新海 VS 全新海洋宇宙600米搭载VS8500 1一体机芯 全新海洋宇宙不再是机芯加夹板 8500 机芯 双发条盒,双向自动上链,时针单独调日历 每一颗螺丝和宝石都具备真实功能 不再是粘上去的装饰。
腕表十大手动机械机芯介绍 1.ETA7001: 这枚机芯,是传统瑞士小三针版路的一个总结。他的样子,够小巧,也够精制。它是很多不需要自产品牌的首选。从1971年设计制造开始,在它之前之后的2660,2691,2801型号机芯都不如他影响大。它的尺寸只有23.3MM* 2.5MM,连自己有无数手动机芯的OMEGA,也把他变成了CAL.651来装备自己的腕表。而德国的NOMOS,更是靠它大出风头。 它的动力储存42小时。 2.ETA6497: 本身是用于Unitas通用级别的怀表机芯,对于手表说,很大,有36.6MM的直径和4.5MM的厚度。以前,除了TISSOT做怀表需要它,其他的厂商可以置之不理。但流行大表的风潮,却让它美美风光了一把。大,就是好,准确,稳定。虽然是18000的摆幅,却可以把很多现代小机芯打得落花流水 像沛纳海入门级别的pam111、005,甚至万佩之王127都是eta6497加了夹板改了避震鹅颈的6497。 3.CELLINI 1602: 没人太清楚这芯的资料,包括很多的玩家,人们太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切利尼那美艳不可方物的外形上,所以并不在乎它的里面到底有什么。数据如下:直径20.8MM,厚度2.3MM,摆幅21600/每小时。他的机板,具有可调校大小摆系统,可以精确调整摆轮的摆幅,调校部分取消了快慢针,摆轮上有2颗微调螺丝控制,单层结构铍青铜合金游丝,具有4方位调校。手感很舒服。 4.JLC CAL.822: 这枚1992年开线生产的机芯,尺寸不大但却是近似长圆的22.6 x 17.2格局。厚度: 2.94。 它是现代JLC腕表代表作。装配在翻转系列的腕表上。它的妙处所在:微调在外桩上,有+-号进行控制快慢调整。打磨得十分精细。 5.PP CAL.215: 从1974 开始,百达斐丽改良了腕表品种。借鉴以前机芯的经验,这枚尺寸只有21.9MM* 2.55MM的基础芯代表做问世了。动力储存44 小时,宝石数18。它拥有了别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日内瓦印记。大多数人惊叹的是它那鬼斧神工的雕琢,却忽视了他那百达翡丽特有的珐码微调摆轮,可以调的很准。 6.AP CAL.3090: 见过AP近年新设计的CAL.3090的人,无论你有没有美术细胞,都会被那极有魅力外形所吸引。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手动机芯,每一个棱角和弧度,都那么的恰到好处。这时候用所谓的技术去说一个艺术品岂不庸俗? 7.Piaget 9P: 它太有名气,也太有影响力了,如果说每个机芯都能设计如此薄而又如此稳定的的机芯,那瑞士表的品质是不是会更加出色?1958年诞生,只有2.15MM的厚度,却比很多比它厚的芯厉害的多。动力储存有38小时。 8.GO:CAL.49: 我认为德国表的近年复苏,其魅力绝对是自动芯无法体现的,那K金套筒,蓝钢螺丝,古典的锣丝摆轮和让人心跳不已的鹅颈微调,都被那德国风格打磨的3/4夹板衬托的淋漓尽致(有的人,分不清瑞士风格的日内瓦条纹和类似的德国式的打磨)。假如多了自动陀,遮住了岂不大刹风景?
机械表必须知道的知识 1.误差 机械表每天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或多或少的误差,普通机械表日误差30秒以内属于正常范围,通过天文台认证的高精准度机芯的日误差一般控制在10秒以内,石英表的走时比机械表更精准,日误差在0.5秒以内。除了机芯导致的误差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会使机械表产生误差:运动量少导致动力储存不足影响手表走时快慢、机械表游丝受磁导致误差变大、外力导致的内部零件松动老化,因此买机械表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出现以上的时间误差问题可以试着上发条试试看。 机械表上发条: 表冠处A位置,顺时针旋转表冠,有磁磁的声音,有阻力的感觉即为上发条,通常旋转30圈左右即视为上满。自动表在出柜时一般处于停止状态,收到表后,首先需要上足发条(顺时针旋转表把25圈),之后只要每天佩戴足够的时间,自动陀就能给发条源源补充能量,从而使自动表正常走时。 2. 调校 除了因为误差而需要调校时间外,当手表拥有日历、月相、星期等功能时,也需要我们自己手动调校才能保证其准确性,避免出现当天是7月1日而手表却显示6月31日的乌龙日期。时间调校只需要拔出表冠,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表冠达到标准时间刻度即可。 3.保养 机械表属于精密仪器,每佩戴三年左右就需要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定期保养,每次保养的费用少则三四百,多则三四千,所以并不是传闻中的“一劳永逸”。手表保养工作包括镜面保养、表壳保养、表带保养、洗油保养、发条保养等等一系列复杂的保养工序。 除了定期保养外,平时也需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包括表面的清洁、防水防震防磁、定期检查手表潜在的问题,所以说手表保养是一项既复杂又繁琐的工作,延长手表的寿命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小心维护
动力储备(Power Reserve)是定义腕表特性和限制的功能之一,它决定了腕表(每次满弦后)的最长运行时间,换句话说,也就是从腕间取下后(自动机芯,依靠佩戴者运动无间断上弦),或两次上弦间隙(手动机芯,每隔一段时间手动上弦),腕表持续运行的最长时间。根据佩戴习惯,动力储备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 Chopard萧邦L.U.C Heritage Grand Cru腕表,可提供长达65小时动力储备 谈论腕表动力储备的增长幅度之前,首先需要意识到这些数字都应带有保留地看待。随着发条盒不断释放能量,腕表会逐渐失去精准。机械机芯依赖恒定动力供应以保持精度,最后四五个小时,动力供应衰退,腕表的精度也会大幅受损。所以,我们需要在给出的数字中减去部分,以确保腕表在动储耗尽后继续显示正确的时间。 Urban Jürgensen The Alfred腕表,可提供长达72小时动力储备 30多年前的机芯往往遵循传统规范,也即提供38或42小时动力储备,对应为期六天的工作周,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随着双休周末变得越来越普及,38或42小时的动力储备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1960至1970年代,制表行业还有其他关注点,主要是尽可能快地以实惠的腕表装备发达世界公众的手腕。随后,1980年代,机械制表品牌又苦于应对石英冲击。因此,腕表机芯的动力供应长时间停滞不前。另外,内在摩擦、尺寸减小和成本限制,也是导致进展缓慢的原因。 Rebellion T2M腕表,可提供长达83天动力储备 待到世纪之交,腕表直径扩大,发条盒数量、尺寸、及其存储的能量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拥有多枚腕表的理念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客户选择购买两枚腕表,其中一枚用于工作,另外一枚用于休闲。工作用表需要提高动力储备,确保从本周五晚到下周一晨持续运行。于是,60或65小时动力储备开始出现,实际上这已成为过去五年开发最新一代机芯的标准。 IWC万国表柏涛菲诺手动上弦月相腕表“150周年”特别版,可提供长达8天动力储备 买家对更高级功能的嗜好催生了许多具有8天、9天、甚至10天动力储备的机芯。该标准继承自长壳钟和怀表,相当于满弦后可持续运行一周多,非常方面。这些机芯通常配备多个大型发条盒,并采用手动设计,毕竟额外增添自动机制会使它们显得过于笨重。 朗格(A. Lange & Söhne)Lange 31腕表,可提供长达31天动力储备 对高性能的追求促使动力储备不断突破极限。朗格(A. Lange & Söhne)Lange 31腕表尺寸硕大(直径46毫米,厚度16毫米),几乎不再适合佩戴。这款腕表具有长达31天动力储备,配备专属上弦钥匙,以节省指力。 Hublot宇舶表Big Bang MP-11 3D立体碳纤维腕表,可提供长达14天动力储备 Hublot宇舶表借鉴布加迪气缸设计,增加MP系列腕表的发条盒数量,提供10天、16天、40天、甚至50天等一系列极端动力储备。品牌甚至开发出专属电动Torx触针,用于超长动力储备机芯的上弦操作。Rebellion T1000腕表具有长达1,000小时动力储备,而硕大的T2M腕表(直径58.7毫米)则能持续运行83天,然后才需激活隐藏在表圈里的上弦柄轴。显然,追求性能通常会影响人体工程学的考量,极端腕表往往如此。
当接触的手表越多,戴表时间越久就会明白手表其实挺脆弱的,手表属于精密仪器,是精密仪器就应该爱惜保养,在腕表界中也有很多手表以耐用著称,例如我们都知道劳力士耐用、防水、保值,“一劳永逸”是它的代名词。但是,你知道劳力士最怕什么嘛?手表日常佩戴怕什么,佩戴应该注意什么。 1.专业防水表依然怕水 劳力士的表壳是当代制表史上创下重要的里程碑,防水性能算得上是一流,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劳力士进水呢?我见过维修劳力士机芯的大部分都是进水造成的,或者间接因为水引起的,曾经一块劳力士受潮后当时没有反应出来,直到五年后保养洗油才知道陀片生锈被腐蚀,所以说手表如果摔坏了放着不修理没问题,一旦进水了不处理后期会越来越严重。还有一位迪通拿的小白表友,游泳时在水下练习憋气,按动计时功能结果悲哀了。 虽然是多重防水的表冠,但是在不锁紧的状态,还是非常容易造成水从表冠处进入,有部分水汽没有上升到表盘,使表主发现不了,在水的腐蚀能力下,非常快的使机芯生锈。这就是我常说的,有些进水发生在无形中,新表在锁死把头的情况下偶尔潜水、游泳还可以承受,佩戴多年的腕表防水圈老化,在泡水很容易进水,水是大部分腕表的克星,无论什么防水级别的腕表最好不要总泡水。 2.蓝宝石镜面也怕摔 手表另一个克星就是碎镜面,大部分手表镜面都采用人造蓝宝石,莫氏硬度为9。高硬度能防止被大部分东西划伤,但是缺点是脆,如果碰到撞击很容易碎裂,镜面由于外力损坏后第一件是就是先拔出把头,让机芯停止运转,以免碎玻璃卡住机芯零件造成二次损伤,不要乱动,表面朝下平放以免碎玻璃划伤字面盘。下图欣赏一下 3.不保养,好表变废表 机械手表机械传动,是需要依靠油来润滑减小金属的摩擦损耗,在密闭相对稳定的空间中,油散失变质的较慢,不像汽车需要一年保养一次。但是如果六七年下来都不保养生什么事呢,欣赏下图7年的劳力士。 自动陀钉磨损后,导致自动陀倾斜,从而刮擦机芯夹板,镀层掉落,露出黄色。这也是一直被众多劳力士31系列型机芯表主所诟病的地方。如果是滚珠轴承陀片的话会好很多。 所以无论是多耐造的手表都应该重视保养,首次保养的劳力士可以延长到5年,但3年时需要观测走时,检测是否有异响。首保过后要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经济条件允许的最好三年一洗油。
{知识}如何通过细节区分N的劳力士和正品 很多朋友问尚品水鬼做到了什么程度,今天给大家详细说明下, 1、表面字体 因为我们知道劳力士从冶金到装配是纯手工操作,并且字体的打印是非常精致的。有报道就曾经说过,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只有劳力士这样的腕表品牌还在坚持一块手表生产周期超过一年。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坚持。 字体方面,最明显的就是粗细程度的不一致。眼尖的朋友们可以看出一个字体瘦却有神,另一个偏胖,整体横向拉伸。 2、日历数字 这个非常直观的一点就是数字上的描绘程度明显不同。数字1的上下两节非常明显的做到了错落分明有致,图2我们看到数字1在上下两端完全连接在一起,显得非常不严肃。 3、激光防伪 稍微懂得潜航者系列的表友应该知道最核心的防伪技术就在6点位置的激光小皇冠。劳力士官方提出的概念是在蓝宝石镜面的内侧用最好的激光雕刻技术镶嵌,这就把小皇冠藏的非常好,不影响视觉观感。所以被称为隐藏式防伪技术。但是仿品的皇冠过于明显,稍不留神就会看到。非常的影响观感体验,只能说聊胜于无。 4、表把头 这一点上主要看的抛光程度。像把头这样小的部件是特别容易不受到关注,很容易被忽略不计。两块表存在巨大的亮度差距,一个光亮感十足,另一个就有万全不发光,因为没有做抛光和涂层,割裂感十足。 5、表带,表壳连接处 什么叫做人工装配和一年的制造周期,劳力士不允许表带和表壳之间连接处存在任何缝隙,都是带几十年的表,一点缝隙都会有非常大的伤害,腐蚀和松动都是有可能的。另一个缝隙非常大,装配不仔细。 6、机芯 N的3135机芯这个自润滑齿轮、游丝、避震器全部都是不一样的,稳定性比较一般。
老生常谈,手表防水那些事 夏季到来,出汗、淋雨、玩水,手表亲水的几率增加,大家对防水的疑问也增多,例如:“写的30米防水,是不是就能潜水30米?”、“手表洗个手就进水了,是不是质量问题?”、“手表进水了,该怎么办?”、“应该买什么防水级别的手表?”等等。所以今天的《知识》,我们来讲讲防水。 写的30米防水,是不是就能潜水30米?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手表的防水等级划分。国际上对手表防水有两套标准,一套是针对普通防水表的ISO2281,另一套是专门针对潜水表的ISO6425。两套标准都要求防水手表在销售前进行一系列防水能力的测试,其中核心的方法是: 利用专业仪器,将手表置入模拟水环境中,并施加不同气压的压力,要求手表在一定时间内实现防水。不同的防水等级,要求可以抵抗的气压值不同。最低的防水要求是能在10分钟内持续承受2个标准大气压而不进水(2ATM,ATM=atmosphere),这样的手表,才能在产品上标注或者宣称“防水”。能承受的气压值越高,手表的防水等级也就越高。 瑞士的手表防水检测设备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其实手表的防水等级跟“米”没有直接关系,但为何现在通用的等级描述是用“米”呢?原因是这样的: 标准大气压(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就物理现象而言,水下深度每增加10米,便会增大1 大气压,所以1ATM=10米水深,3ATM=30米水深,以此类推。所以,手表的防水等级,就这样跟“米”扯上了关系。 但30米防水,不是能在30米水下使用,而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手表在短时间内能承受3个大气压的理论值。用“米”来描述防水等级,确实很容易让人误解,所以很多手表上用“ATM”值来表述防水等级,虽不如“米”直观,但比“米”要更加科学。 此外,也有不少手表的防水等级是用压强bar来描述的,3bar=3ATM=30米防水
手表腕表知识科普大全 如果您对钟表有着特殊的热情,或者渴望更深的了解这些腕上的小玩意,就来看看这些与钟表有关的小知识吧!也许您已近对它们了如指掌,不妨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1、陀飞轮与飞返计时 飞返式指针 它的特点,在于令指针到达刻度终点时能重新返回原来位置。一般的表针均作圆周运动,旋转一圈时刚好返回原位,所以终点总是下一轮的起点。而飞返式指针的功能则不同,到达终点的指针不在继续前进,立即弹回起点,从而使不断地转动变成一种往复运动。它主要用于60分钟刻度和日历指示等方面,但最近有的表开始在秒指示方面也别开生面地采用了这种方式。 飞返启动时计 飞返启动时计,就是“瞬即回到原位开始下一次计时”之意。在一般的计时表中,要进行下一次测量时,必须经过“停止”、“回零”、“开始”三次按钮操作。在配备了飞返式计时功能的表上,人们只须要按一次“回零”钮,就可以使所有的表针立即回到原点,重新开始测量。这本是法国海军航空兵为了节省操作时间而开发的一种特殊功能,现在只有极少数厂家在手表上配备这一功能,因此备受瞩目。 陀飞轮 陀飞轮是钟表大师宝玑发明的一种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有“漩涡”之意,陀飞轮是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宝玑发明陀飞轮,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造成的机件误差。 机械式时计之所以能按一定的节奏循规蹈矩地走时,全靠擒纵装置的精确控制。如果擒纵调整机构本身的动作不准确,时计便随之失准。造成擒纵装置动作不准确的罪魁祸首是地心引力。调速装置中的摆轮是利用游丝的弹性来完成摆轮运动的。由于游丝总是以一定方向卷动,所以时计的放置位置姿势(上下左右的位置)变化时,这一部分所受到的重力作用也会使轴承的摩擦力发生变化。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称为“位置差”的精度误差。例如,将手表放置在平面上是,就和戴在手腕上经常摆动时不同,产生了或快或慢的差异。十七世纪末,人们对钟表精度的要求显著提高,再无法容忍这样的“位置差”。于是,宝玑便挖空心思,寻求解决的绝招。他想:擒纵装置之所以受重力的影响,是因为它的机件处于固定的运动状态,如果使这一部分的位置不断地改变,方位不同会导致绝大多数情形下抵消重力的作用。根据这一构思,宝玑想出了一个巧夺天工的办法。他把这个擒纵调速系统安装在一个框架(Carriage)中。这框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打转。当摆轮在某一位置受到某一方向的重力影响时,到另一位置将会受到另一方向的重力影响,框架不断地转动,摆轮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从而接受各种方向的影响;换言之,在宏观上,各种方向的影响将相互抵消,等于没有影响。即使在当今的手表上,陀飞轮也属于机械式复杂时计的豪华配备。它代表了最高水准的技术,因此,能生产这种时计的厂家并不多。
简单腕表功能知识介绍 月相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有的表在表面上设有指示月亮圆缺的小口,这种设计被称为“月相”指示。那么就和大家科普一下,月历也叫阴历,它也是表示自然界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中国,我们过年逗过的是阴历,所以其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 小三针 小三针在表面上再加设一个小圆盘用来指示秒的表,俗称“小三针”。该秒针,直接安装在四轮的轮轴上。它通常位于表面的6字处。在个别钟表上也有位于10字、9字、8字、3字等处者,但很罕见。至于秒针与时针、分针位于同一中心轴上的,称为“大三针”。 飞返启动时计 飞返启动时计,就是“瞬即回到原位开始下一次计时”之意。在一般的计时表中,要进行下一次测量时,必须经过“停止”、“回零”、“开始”三次按钮操作。在配备了飞返式计时功能的表上,人们只须要按一次“回零”钮,就可以使所有的表针立即回到原点,重新开始测量。这本是法国海军航空兵为了节省操作时间而开发的一种特殊功能,现杂只有极少手表上配备这一功能,因此备受瞩目。 飞轮 陀飞轮可是有背景的,它是钟表大师宝玑发明的一种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有“漩涡”之意,陀飞轮是音译与意译相结合。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存在地心引力的,那么如何让地心引力不影响表的准确性就变得备受瞩目,宝玑发明陀飞轮,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校正地心引力造成的机件误差。 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我上面说的地心引力的事,下面详细说一下为什么地心引力会影响计时。 准确性机械式时计之所以能按一定的节奏循规蹈矩地走时,全靠擒纵装置的精确控制。如果擒纵调整机构本身的动作不准确,时计便随之失准。造成擒纵装置动作不准确的罪魁祸首是地心引力。调速装置中的摆轮是利用游丝的弹性来完成摆轮运动的。由于游丝总是以一定方向卷动,所以时计的放置位置姿势(上下左右的位置)变化时,这一部分所受到的重力作用也会使轴承的摩擦力发生变化。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称为“位置差”的精度误差。例如,将手表放置在平面上是,就和戴在手腕上经常摆动时不同,产生了或快或慢的差异。 十七世纪末,人们对钟表精度的要求显著提高,再无法容忍这样的“位置差”。于是,宝玑便挖空心思,寻求解决的绝招。他想:擒纵装置之所以受重力的影响,是因为它的机件处于固定的运动状态,如果使这一部分的位置不断地改变,方位不同会导致绝大多数情形下抵消重力的作用。根据这一构思,宝玑想出了一个巧夺天工的办法。他把这个擒纵调速系统安装在一个框架中。这框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打转。当摆轮在某一位置受到某一方向的重力影响时,到另一位置将会受到另一方向的重力影响,框架不断地转动,摆轮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从而接受各种方向的影响;换言之,在宏观上,各种方向的影响将相互抵消,等于没有影响。
顶级手表复刻吧吧规 1.本吧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或联系方式信息 2.严禁发黄色暴力恐怖等危害社会的信息内容 3。严禁使用非法软件进行顶帖,水贴,爆吧等 4.严禁辱骂,诽谤他人及发布与本吧无关的内容 5.楼主有权删除自己的帖内违规信息,发现请及时删除 凡违反以上吧规,均会被删帖封禁,严重者拉入黑名单。请大家遵守吧规,文明交流。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表走快了。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会快了?这便要先回顾一下整个机芯的运作流程。机械表的原理:如果要一言以蔽之,就是借着擒纵系统来管束发条游丝所释放的动力。但要有效管束,便先要给力,要有足够动力让摆轮游丝上链放链,要有足够动力让摆轮大幅地摆动。如果不够动力,那么只能轻轻替摆轮游丝上链放链。摆轮游丝只能微微收缩扩张,接下来摆轮也只能有气无力地左右摇摆一下。摆幅小了,摆轮摆动的节奏就快了,擒纵臂的活动又快了,更快地拨动急轮,结果令秒轮也转得快。最后,腕表就快了。所以最容易令腕表快的原因,就是不够动力。不够动力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不够链。没怎么上链,自然就不够动力。这是自动表最常出现的问题。很久没戴,套在腕上,以为随便摇几下手就能替腕表上链,这是不够的。记着,即使是自动上链,很久没戴的话,还是应该先行手动上链的。 第二,受磁。摆轮游丝是金属制的。凡是金属就有受磁的可能性。磁化了的金属,简单来说,就好像变成了一块磁石磁铁。一圈一圈磁化了的游丝由于像磁石一样会互相吸引,这使得游丝扩张的幅度大减,继而减低摆轮的摆辐,接着就是令擒纵臂拨快了,急轮转快了,最后秒轮也转快了。 现在很多运动表都加了防磁的软铁内壳,能减少摆轮游丝受磁化的影响。但一般纤薄的斯文古典款式没有附加防磁的装备。不过万一受磁了,处理也很简单的,你只要把表交回购买处,他们的维修中心有一台消磁机,很容易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要预防受磁的话,尽量别把机械表放到一些电子器具的附近,例如电视机、喇叭、电脑、手提电话等。
手表知识:什么是机械腕表油丝,有什么作用 游丝是钟表里的弹性元件,用以控制摆轮做等时往复运动 游丝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基本结构是固定的。一共就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游丝,内桩,外桩。 内桩固定在摆轮轴上,外桩固定在夹板上。摆轮跟游丝配合共同产生的振荡周期,决定着手表的走时精度。所以,游丝出现问题,走时必然也会随之出现问题,这是个因果关系。反之,走时如果出现问题,游丝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会影响走时的部件。透底的手表不需要开盖就可以直接观察到。有写较明显的现象直接就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游丝跟摆轮的基本工作原理。 1、摆轮偏离平衡位置时,因为游丝是固定在摆轮轴上的,所以会跟随摆轮产生一个偏转形变。 2、就像弹簧一样,游丝产生形变后,会有一个弹性力,阻止他偏转,随着偏转角度越大,弹性力随之增大,直至静止。 3、当达到静止时。弹性力最大,此时弹性力引导摆轮反向偏转。 这是个往复运动。实际工作起来还要有其他系统参与协同。我们简单化说明一下原理就可以了。 游丝的基本要求: 1、游丝要平。平包含两个方面,游丝本身要平,要跟摆轮垂直。整个阿基米德线也要平。 2、游丝要圆。除最外圈外,其他各圈间距要相等。 3、游丝静止的时候,最外面的游丝应该在快慢针内外夹中间。动起来的时候,游丝能交替贴近内外夹。 4、不能偏心。
橡胶表带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在珠宝行业有一种说法,钻石恒久远。在制表行业,不夸张地说,金属链带(主要是金、钢、钛和铂金)也享有类似的声誉。但这并不完全准确。近年来,橡胶表带不断取得发展,高附加值使它已经追上金属链带。就强度、耐用性、创意、性能、甚至开发成本而言,橡胶正在成为越来越有价值的材料。 在制表世界,没人能否认Biwi公司在橡胶渐进式变革中发挥的核心作用。这个位于瑞士Glovelier的家族公司已经赢得了行业知名品牌的尊敬。似乎,审慎是其关键属性之一。Biwi供应的主要品牌,我们知之不详。但一直以来,RICHARD MILLE里查德米尔与这家公司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成果包括耗时两年开发的透明橡胶表带。 Chopard萧邦Mille Miglia Race Edition腕表 橡胶表带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和技术成就,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可塑性,其二是可“融”性。可塑性包括形状、材料和颜色,还包括抗菌和防臭处理。一切,或者说几乎一切,皆有可能。可“融”性,也包含无限可能。例如,Hysek Kilada 41毫米精钢自动计时码表在橡胶表带中插入“H”嵌件,以此致敬品牌标志。“H”嵌件材质各异,钢、钛或金,具体取决于型号。 雅典表潜水系列Deep Dive千米潜水腕表 橡胶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与汽车轮胎的紧密关联,而这也适用于几乎所有从汽车世界寻求灵感的制表品牌。在这方面,Chopard萧邦堪称行业先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拥有与1960年代的邓禄普轮胎相同轮廓的表带。当时,邓禄普轮胎被视作市场上最好的轮胎,Karl Scheufele(Karl-Friedrich Scheufele的父亲)的汽车收藏选用的就是这种轮胎。1995年,Chopard萧邦决定以Mille Miglia系列重现时代风尚。 Eberhard & Co. Scafograf GMT "The Black Sheep"腕表 两年后,另一家日内瓦制造商百达翡丽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品牌为Aquanaut系列腕表特别设计出著名的“Tropical”表带。这种表带的开发耗时超过一年,制造中需要经过多个特定步骤,利用各种各样的机器,包括150吨压力机。 Hysek Kilada 41毫米精钢自动计时码表 轮胎与表带融合的最新范例,来自罗杰杜彼。作为合作的一部分,罗杰杜彼以倍耐力装配赛车的轮胎为材料制造表带。在这个非常独特的系列中,每一款腕表分别与倍耐力七种著名配色方案对应。该系列中甚至有一款Excalibur Spider Pirelli Sottozero腕表,其表带镶嵌钛合金饰钉,呼应倍耐力著名的雪地轮胎。 百达翡丽Aquanaut腕表,装配“Tropical”表带 橡胶表带正在迅速发展,但是鉴于较为新颖,所以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一种可能性是添加荧光材料;另一种可能性是在强度和厚度上做文章,开发出一种性能稳健的超薄橡胶表带,就像超薄腕表一样。例如,RICHARD MILLE的表带能够承受20公斤的牵引力。 罗杰杜彼Excalibur Spider Pirelli Sottozero腕表 最终,毫无疑问链带将遵循另一个主要趋势:定制。我们可以期待看到品牌常用调色板中尚未发现的某些颜色(具体什么颜色,要看客户需求),嵌插或多或少特殊的材料(圣巴特的沙子、哈瓦那的雪茄叶子、阿联酋的原油),以及前所未见的形状(比如橡胶袖带)。前景非常广阔,但暂时橡胶表带的生产还掌握在分包商手中。日益增长的关联性可能会改变现状
计时功能一直开启,会对腕表带来什么危害? “你给它上链,它就告诉你时间”。 很多表友喜欢搭载手动机械机芯手表的原因,正是每天可以和手表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作为有生命的东西,当你给它能量时,它会以走时的形式给佩戴者“反馈”。而手表对人的“反馈”,除了通过上链得到以外,还可操作“计时”或“三问”功能可以感知到。比如按下计时按钮,计时秒针马上开始运动;向上拨动拉杆,音锤敲击音簧发出阵阵响声。 三问表离普罗大众太远,计时表自然成为最合适的选择。因为涉及到复杂的机械运作,不少表友对计时手表的使用存在了一些误区和不解,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相关的小故事。 有次,一位表友向我吐槽到他刚买的手表出现了奇怪的问题。手表的秒针不走了,但是分针和时针都可以显示正常的时间。让他拍了小视频给我看,我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秒针、分针、时针明明都在正常运作。接着一问才知道,他所指的“秒针”其实是位于计时手表中央的“计时秒针”,他把计时表给当成了普通的大三针。 因为计时表通常是基于手动基础机芯而叠加机械零件而组成的,所以我们常见的计时表表盘通常是这样的布局:9点钟小表盘为走时秒针,中间的为走时分针和走时时针。作为强迫症,肯定受不了这样的布局,所以后来也出现了走时秒针从9点位置移到6点钟位置的。 “计时”作为计时表最为重要的功能,自然会更加地重视。首先为了方便读取时间(表针越长、表盘越大就越方便);其次方便秒针同外圈、表盘上的刻度进行对比得出测试结果;最后,秒针计时的使用频率高。所以几乎全部的计时表都是将计时秒针放置于最中间。而对于常见的大三针,这个位置放置的是走时秒针。当没有开启计时或暂停计时,中央的“计时秒针”自然是处于静止状态。 不少戴过大三针手表的表友在换到计时表时,就会感到非常地不适应,看着中间的大秒针没走,就以为自己的手表停掉了。哪怕后来知道中间的大秒针是需要单独使用的计时秒针,但心里面还是很不爽。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遇到很多表友会将计时功能开启,把计时秒针当成走时秒针使用。那么,这样做对手表到底有没有伤害? 精度 大部分的计时表,当开启计时功能以后,同时要带动两套齿轮,就相当于一匹马之前是拉一车粮食,现在变成拉两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手表走时会变慢。 我们实地用仪器测试了一块新款的劳力士陶瓷迪通拿,未开启计时功能,手表每天会慢0.6秒,开启计时以后每天会慢1.6秒。 但除了这一点以外,计时功能开启以后最大的影响还是手表摆轮的摆幅,因为驱动的齿轮变多、摩擦增大,所以摆幅就会下降。比如上面这块迪通拿在开启计时以后,摆幅就下降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摆幅变低,就意味着手表更容易受到外界震动的影响,导致出现精度误差。 值得注意的是,摆幅降低,并不意味着手表变慢。在实际佩戴中,降低摆幅的手表受到外界干扰以后可能会变慢,也可能会变快。但不管怎样,计时功能开启以后,手表肯定是较之前是更容易出现精度误差的。 动力储存 大部分的计时表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齿轮轮系,但是能量源都是同一个。计时功能启动以后,在能量源总量不改变的情况下,自然消耗得越多。打个比喻,就像之前家里面是一个人吃饭,现在在家庭总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一人后,自然每个月的生活费会消耗得快一点。 也就是说,开启计时以后,在没有能量持续补充的情况下,手表会提前停止运转。 齿轮磨损 计时表的计时传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平离合”,一种是“垂直离合”,其中水平离合是最为常见的。水平离合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走时秒轮(上图红色)和传动轮(绿色)相耦合,当按下按钮启动计时功能时,传动轮就按照黄色箭头的方向去再耦合计时秒轮(蓝色)。一旦耦合成功,就代表走时秒轮的能量被传递到了计时秒轮这边,计时功能被开启。 这种水平离合装置最大的缺陷就是它会将一个持续运转的齿轮和一个静止状态的齿轮突然耦合在一起。当齿轮轮齿耦合成功的时候还好,可如果齿轮轮尖刚好撞到了一起,那就很容易磨损齿轮。同时在撞击的瞬间,还会导致正面的计时秒针出现轻微地颤抖。 为此,我们特意拍了一个手动计时机芯在启动的齿轮耦合小视频,可以清楚地看见两个齿轮的轮尖撞到了一起,在卡住了一小会以后,才耦合成功。 前面提到,采用水平离合装置的计时表会导致齿轮磨损,甚至轮齿发生变形和断裂。可能有表友会问到,垂直离合装置的计时表不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吗? 对的,使用垂直离合装置的计时表不用担心齿轮磨损,但是它依旧有弱点,那就是用于切换的钢件在频繁地使用后会发生断裂。 对于计时码表,如果你不在意走时的精度和动力储存时间,那是可以一直将计时功能开启的。但是千万不要频繁启动、暂停、归零,长期这样玩,会导致齿轮磨损或者钢件断裂。
这样的你,才可以拥有一块爱表 The watch was broken and took my time stagnant. 手表坏了 也带着我的时间停滞不前 买表容易养表难 不懂表的时候觉得它只是个附属品 懂表了之后才知道 原来 我才是它的附属品 有很多时候 它不能长期放在我的电视柜上 我也尽量的让它远离我的电脑 打麻将的时候我也必须记得把它取下来 甚至打火锅的时候我也尽量不使用电磁炉 只有把它安置好 它才不会闹 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 剧烈的震动和冲击 也会导致它的不适 我不能带着它去泡温泉 不能带着它去焗桑拿 更不能带着它去游泳 除非它是潜水表 不然 它也会溺水 时不时的 我需要给它进行美容 简单的是擦拭表壳表镜表盖 尽量的让它感觉舒服一些 给它放假的时候 把它放在我的柜子里 但是柜子里的樟脑丸要先取出 把柜子打扫干净之后 将它放入我的腕表盒子里 让它一直保持干燥、清洁、不受阳光的直射 可能看完你们会觉得它很娇气 是不是贵一点的就会硬气一些? 但据所有的数据显示 其实 越贵越娇气 以上的情节 如果你们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为它的一生负责 那么 亲爱的你们 可以买表了 但是当它遭遇长期走时不准 甚至零件脱落 请你们务必带它到诚信专业 且正规的维修点进行治疗
劳力士为什么没有陀飞轮腕表? 表友圈私下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三种表,百达翡丽、劳力士和其他”。这句话高度总结了百达翡丽和劳力士两个品牌在钟表界的地位,一个是高端制表领域的王者,一个是销售额总额最高的奢侈钟表品牌。可不少表友都会疑问到,既然都已经是“奢侈钟表品牌”了,可为什么劳力士还没有陀飞轮? 陀飞轮这种设计是非常“完美”的。但是由发明设计到实物的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宝玑在1801年取得了专利,但是他当时只有实验品。直达四年后,才将陀飞轮怀表正式推向市场,并且还不是量产版,而是定制的。从1805年到1823年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去世,18年间宝玑仅售出35枚陀飞轮钟表。这样的销售成绩和搭载宝玑游丝的钟表一比,差别太大。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依靠当时的钟表加工技术制作陀飞轮难度实在是太大。怀表机芯发条里面的动力本来就不多,现在还要带动一个活动框架。于是陀飞轮的活动框架必须做得非常地轻巧,整个陀飞轮框架的重量都不足1克,这样机芯的轮系才能带得动。如此轻巧的框架是难以在那个车床加工技术不完备的年代制作而成的,并且,即使做出了框架的外形,还要考虑到整个游丝擒纵系统的平衡。所以陀飞轮的加工制作一直是难题!据记载,陀飞轮发明后的200多年间,只有200名左右的制表师掌握了这门高深技术。 因为数量少、难以加工,加上价值不菲,陀飞轮被不少表友们奉为“神器”。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有陀飞轮的品牌才厉害,没有陀飞轮的品牌就是低端”。 至于为什么劳力士没有陀飞轮?其实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探究原因,第一阶段是1905年到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第二个阶段是1953年到90年代左右,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至今。 第一阶段:1905年到1950年代左右能力不够,劳力士做不出陀飞轮 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于1905年创办劳力士公司的前身,以后的日子里面凭借两大法宝“蚝式防水表壳”+“自动上链机芯”打开局面。但是这个时候劳力士的机芯研发、生产能力并不强!劳力士当时的机芯是委托Aegler代工生产的。所以说,当时的劳力士做不出来。 不仅劳力士做不出来,当时也鲜有品牌能独立生产陀飞轮怀表、手表。包括百达翡丽、江诗丹顿、芝柏、雅典这些大牌的陀飞轮怀表不少是找制表师订购加工,然后再打上自家的商标出售。 第二个阶段:1953年到90年代左右定位明确,劳力士不用做陀飞轮 劳力士最为出名的运动款莫过于源于1953年的‘Submariner’潜航者系列,俗称“水鬼”,但是其却并不是劳力士运动款是开山始祖。1953年,英国探险队员佩戴了劳力士蚝式恒动腕表,首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巅。劳力士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推出了“ Explorer”探险家系列。之后,劳力士的潜航者、格林尼治、MILGAUSS、迪通拿、海使、探险家、游艇名仕型等专业用表相继被推出,并且赢得了市场的接受。 这个时候劳力士的产品定位逐渐明确,要做精准牢靠的专业腕表。 第三个阶段:90年代至今品牌地位确立,劳力士不屑于,也不能做陀飞轮 陀飞轮对于劳力士来讲没有任何一丁点的意义。上世纪70、80年代由日本Seiko精工引发的石英危机,让整个世界制表业大洗牌,瑞士机械制表工业受到重创。不少的品牌在那时破产、倒闭、兼并、出售、降级,幸运的是劳力士挺过这一场危机。并且,在危机时期,劳力士并没有降低自身的生产水准,还完成了从30系机芯到31系机芯的换代升级。于是乎在危机过后,劳力士的品牌地位开始确立,品牌定位也逐渐清晰,要生产精准牢靠的腕表。 陀飞轮在1801年的时候可以算作是最先进的技术。为了提高钟表精准度,于是宝玑不得以使用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弥补游丝重心偏移的缺陷。但是实验证明,陀飞轮手表的走时精度并不比普通手表优秀,同时复杂的机械结构带来的成本高、不稳定、易损坏、维修难、调试慢、保养贵等缺点,过了200年还是没有改变。 对于追求精准牢靠的劳力士来讲,陀飞轮是一种落后且高风险的技术。与其现在生产“娇贵”的陀飞轮,不如“稳中求胜”。
这些做法会对你的腕表带来很大伤害 腕表是一种较精密的计时工具,不少表迷会把腕表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但是有的时候一些错误的操作可能会使你的爱表产生不必要的损害,甚至导致腕表失灵。今天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表友们的那些“毁表”瞬间。 1、带着3ATM的防水表游泳蒸桑拿 不少小白会误以为腕表防水级别就是把腕表放在多少米的水下不会进水,于是可以随时随地在游泳或桑拿的时候给朋友炫耀自己新买的腕表,但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事故”了。腕表防水级别可分为:30米日常生活防水,可以抵挡少量溅水和雨水;50米防水,可以抵挡少量冷水冲刷;100米防水,可用于浅水区域的游泳使用;200米防水,可用于深水区域游泳或潜水使用。 因此要看清腕表的防水等级才能决定是否能在游泳时使用,而且要切记的是任何防水腕表都不宜在洗热水澡或蒸桑拿等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使用,因为腕表中的防水胶圈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引起老化,导致内部器件损坏。 2、用你的蓝宝石水晶表镜开核桃 虽说蓝宝石水晶玻璃表镜的硬度仅次于天然钻石,硬度达到莫氏9级,坚硬且不容易磨损。但是并不能代表它永不磨损。在凹凸不平的混凝土地面,尖锐石块的碰撞、摩擦下容易在表镜留下划痕。蓝宝石水晶玻璃表镜虽然抗磨损,但不能承受过重的外力撞击,容易被打碎。 除了开核桃式的猛烈撞击外,不少表友会带着机械腕表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高尔夫、赛车等。挥臂和赛车振动时所给腕表带来的冲击力不容忽视。剧烈晃动会使内部的螺丝松动或伤害零件,影响腕表的寿命。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和撞击,以免伤害表镜和内部零件,或者选择避震能力更高的腕表。 3、这么贵的腕表肯定不需要保养 有的人认为自己买了一枚昂贵的腕表,质量就一定杠杠的,并不需要做保养和维护。当然,这个想法是错误的,除了个别腕表的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机械腕表的正常运转外,其他腕表一般在佩戴1~3年后就需要送往专业的维修机构进行保养。 为什么说保养是必要的?因为机芯摆轮在每分钟运转时都会经过上万次摩擦,需要表油的润滑作用才能减少零件的磨损,但随着使用年份的增加,腕表内的表油会被消耗完毕,零件磨损程度会进一步加强。因此需要定期做全方位的保养,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爱表。 4、睡觉前调校腕表日历 当腕表日历显示为4月31日的时候,又或者出现中午变化日历的情况时,我们就需要手动调校日历。但是一般日历调校存在一个禁区,就是指针在晚上8点到凌晨2点之间(视不同的机芯设计而定)时不能调校日历。 因为在这个禁区时段,日历拨字轮上面的尖角就会与日历圈内侧的齿间相触。如果这个时候使用日历快速齿轮调节,可能会导致齿轮磨损或断裂。所以最好是指针在白天的时候再对日历进行调整,如果非要在这个时间段调校,可以将腕表的指针调节到禁区时间段外,再进行日历调整。 5、随意把腕表放在电视机上 不少表友会发现新买的机械表莫名其妙地会增加误差,这可能是由于平时不戴手表时把它随意放置在电脑、电视机、收音机旁,导致机芯受磁。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身边的电子设备不断增加,电磁场强度也不断增强,导致腕表磁化,因而误差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要避免把腕表放在靠近磁场高的地方,腕表一旦受磁产生误差,可以放置在未经磁化的铁块上进行简单消磁,如果效果不佳就需要送往专业的维修机构进行处理。
超级天文台认证!劳力士自产机芯的强大 作为一个实用为主的奢华品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劳力士都具有不一般的地位。而劳力士之所以让很多人着迷,主要还是因为对腕表基础功能的精益求精,在腕表的精准度和防水方面都做的非常出色。 在瑞士,钟表品牌和表厂绝对不在少数,但能够像劳力士这样生产自制机芯,每年还能数十万的数量远销国内外,绝对是屈指可数!钟表品牌大部分都是直接在ETA的基础上,稍加调试,就可以走时精准。 1、1965年,劳力士制造出1570自动机芯 纵观一下劳力士机芯的发展史,将“精准、方便、耐用”这种思路贯彻到底。在1965年,劳力士就制造出1570自动机芯,这是很多人熟知的劳力士最坚固、最耐用的机芯,而且是自动上链效率极高的一款机芯,它和欧米茄的564机芯并称为当时最好用的两大机芯。 2、劳力士3135型机芯 2015年的时候,劳力士推出由3135升级而来的3235型机芯,等到2016的时候,开始将此机芯运用到腕表中去,从中高档次的腕表开始普及。全新升级的3235机芯依然秉承着劳力士“精准、方便、耐用”的思路,比3135走时更加精准,使用更加方便耐用好修。 3、劳力士3235机芯 我们都知道瑞士天文台认证COSC误差的标准是-4/+6秒,也就是说,每天机芯的快慢标准必须在这一区间内,慢不可以超过4秒,快不可以超过6秒。而劳力士这几年直接将天文台标准提高了一个档次,每天-2/+2秒。其实对于劳力士的精准度,戴过的人都知道,它本身已经很精准了。 劳力士的吊牌也从以前的天文台红漆吊牌更换成绿色的超级天文台吊牌,每只劳力士腕表均附上此吊牌,并附有全球五年保用保证。 而这种高精准度,是用了很多专利,很多细微的装置堆砌而成的。3235机芯拥有的14项专利,里面就包括了最新的“镂空擒纵装置”,以前的机芯大多使用杠杆擒纵,大概只有1/3的力量是可以从发条传到摆轮的,而这个新的装置可以将近一半的能量传到摆陀,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能量,采用镍磷制的擒纵还不容易受到磁场的干扰,更好保证走时精准度。 原来的3135机芯动力储备大约48小时,而新机芯3235机芯则是达到了70小时,这就意味着周末将它闲置在家中完全没问题,满足很多***常需求了。动力储备能够增加二十多个小时,主要是3235机芯采用了一个非常精密的机器,这种机器在发条盒的切削过程中,可以把发条盒的内壁厚度减少一半,再加上发条整个的薄度也有所增加。 和之前主力机芯3135不同的是,3235自动上链的结构现在变成了轴承式。这样在运作过程中会避免它蹭到自动夹板,摆陀不会蹭到自动夹板,就不会发生蹭伤,寿命也因此更高。而以前的削杆,如果用的时间长却不进行保养的话,削杆系统会产生松动,导致摆陀蹭到自动夹板。 4、劳力士3235机芯 3235机芯内部还采用了自主设计的避震器,我们经常会谈到车子的避震器,腕表中的避震器不知道你听过没?没听过也很正常,因为这种装置制作起来难度不多,几乎大同小异,很多表厂认为没必要花时间精力在研制这个方面,所以很少听到,不过劳力士确实是一个以实力来说话的品牌,向大众宣告:没有什么是我劳力士做不出来的! 通常在晚上7点到凌晨6点,这个时间段腕表的日历功能正在运作,进行跳转,所以此时最好不要调整手表。而劳力士这回将日期调整的功能重新修订,现在可以随时设定时间,调整日期和星期的速度也就更便捷了。
机械表避震器就是吸收冲击带来的能量。凭借避震器的托钻与底座以及避震弹簧的相互配合,尽可能的保护摆轮。 1、鹅颈避震器 2、三角避震器 3、降落伞式避震器 4、KIF避震器 5、Nivachoc避震器 6、双Y字型避震器 7、Paraflex避震器
如何分辨欧米茄同轴机芯 2007年,欧米茄推出了第一款自产的同轴机芯,代号8500。在以后的十余年时间里面,不断地改版和产生衍生型号、兄弟型号,最终构成了庞大的自产同轴机芯家族。因为物美价优,成为市场上非常畅销的自产机芯系列。 面对欧米茄自产的同轴机芯,复刻一直在想办法进行“攻克”。 复刻最新的8500同轴机芯,已经配备了黑色的摆轮+双T外形的Nivachoc避震器,不过就算如此还是有一些破绽,下面尚品给大家简单分析下。 鉴别点一:真表机芯采用的是无卡度微调,摆轮夹板上只有一个固定游丝的外桩。而假表目前采用的还是有卡度微调,摆轮夹板上除了外桩以外,还有一个快慢针。 鉴别点二:拔出表把,将秒针、摆轮暂停,使其静止易于观察。真表机芯采用的是无卡度微调,依靠黑色摆轮上的银色微调螺丝来调节手表的走时精度。而复刻表只是做了假的微调螺丝,不能移动,然后取巧直接用油漆整体涂抹,所以看上去全是黑色的,没有银色。 同时在真表的摆轮臂上用银色标注有“OMEGA”和“Ω”字样,而复刻表并没有。(值得注意的是,真表拥有四个摆轮臂,只有其中的两个才有字) 鉴别点三:真表机芯摆轮夹板上的编码 和 表壳上的编码是一致的。 这次为了方便普通表友,所以只挑了其中最容易学习和理解的几点来解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怎么让你的腕表焕然一新 手表时间长了就和人老了一样,看上去显的特“沧桑”,也许在表玻璃、表壳、表带上布满划痕、坑、毛道甚至是汗液的脏垢,很不美观。这时就进行对表壳打磨抛光和对其它外观件进行修整,这和首饰戴久了要重新打磨一样,这便就是所谓的手表保养了。 现在对手表的养护,一般只有清洗和加油,基本上是对手表机芯的。而手表美容主要是外观上的,当然,也包括必要时更换被划损的表玻璃,用旧的表把头和皮质的表带等等。最普遍的手法是用高速布轮抛光机来打磨手表的表壳和表带。当然,视原来的工艺的不同,还有拉砂的方式。通过这些手段,磨去表壳上的划痕、坑和毛道,就可以把手表翻新,使它旧貌换新颜,看上去就好看多了。 表1 可惜,这个手法现在国内还基本上没有开展,曾有个台湾人在10多年前就告诉我,手表美容在台湾很普遍。特别是比较大的手表,用K金壳的最容易被划伤,所以有必要定时修整一下。尤其在典当或拍卖的时候更应该这样做,那无疑能有助卖出个更好的价钱,我接触过国外通过拍卖买来的手表基本都是这样做,外观上都经过了细致地重新打磨。可以说,手表的美容在欧洲是很流行的方式。 表2 给手表表壳做抛光可是个“脏活”,干完了活,人也变的脸上沾满污渍,十个指头也黑了。因为在抛光的时候要加抛光皂,要看被抛光的东西的材质,挑选不同类型的抛光皂,(常用的有白色、绿色和棕色的)。抛光皂会随着高速旋转的布轮甩到操作人的脸上。这个活完全是靠人手的熟练的技术工作,设备投入也不是很大,特别是早期塑胶的表玻璃,最容易被抛亮。(但蓝宝石或矿物的表玻璃,不能打磨) 表3 金属表带的翻新也很麻烦,有时候需要给它统统分离,一节一节的来做,金属表带也会有磨损。佩戴地时间长了,就会变的很松懈,翻新的时候要更新变形的穿钉,重新做紧锢。在所有的工序完成后,要放到加洗涤灵的水中用超声波做最后的清洗,然后烘干,才算完成。
腕表类型及常用术语q 1、机械表 机械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动力机构,即主发条及上条机构;(2)传动轮系;(3)调速机构,即擒纵系统和摆轮元件。(4)指针和校时机构。包括手动上条机械表和自动上条机械表两种。.发条是机械表运行的动力。手动上条机械表是通过人手旋转表冠,推动上炼装置而旋紧发条,自动上条机械表是通过佩戴时手腕自然摆动而驱动自动上条机构来旋紧发条。 2、石英表 包括指标式、数位式和混合式等几种。通过电池电力和石英震荡来实现时计功能。指标式石英表,是电池电力使石英产生震荡,利用IC板控制步进马达,使其推动齿轮系及转动指针运行。数位式石英表,是以液晶片来显示时间。 3、天文台表 高度精密、精准的手表。经过不同角度、不同温度下测试合格,并取得官方颁发的正式证书的手表。 4、多功能表 手表上加装额外功能的手表,例如:计时码表、第二时区、闹表、万年历、三问….等。 5、大复杂表 至少拥有万年历、三问报时与计时码表(双追针),甚至陀飞轮这些功能的复杂表。 6、三问表 原称为报分表。通过拨动报时滑簧,根据要求,报出时、刻与分的表。 7、计时码表 具有计时功能(计时,停止及归零的功能)的手表或袋表。 8、音乐表 根据要求在整点时能发出音乐声音的机械表。有圆碟式和滚筒式两种机芯结构。 防水表 9、防水表 手表上有防水装置,包括表壳、表冠、表镜等都具有防水及防尘功能,并能再指定深度之水裡保持防水功能,此功能需要定期检查。 10、跳时表(或称为独眼龙) 用一个标示有1~12个数位的数位盘代替时针,数位盘每小时向前跳一个格,也就是每小时相应变换一个数,表面盘上有一个小视窗,用来显示小时数。 11、防磁表 不会受磁场影响的手表,因为平衡摆轮的游丝发条是用非磁性的镍合金制造而成。 12、潜水表 为深海潜水所特别设计的腕表,一般都装有旋紧式表冠,并可承受20ATM,即可潜至200公尺深的海底。 陀飞轮 13、陀飞轮 是指机械鐘表中的旋转擒纵调速器结构。其最大特色在于不受地心引力影响,可长保表机行走之精准度。它的擒纵系统除具备一般机械表中擒纵调速器的所有功能外,还会围绕着一个轴心,不停的作360度旋转,藉此不断调校系统的位置,令不同方位受地心吸力导致的走时误差得到补偿。 14、镀铑处理 铑为银白色贵金属,价格昂贵。镀铑工艺復杂,技术要求高。镀铑处理后,可形成坚硬、耐磨、光亮的表面,且耐腐蚀性能、化学稳定性均大幅提高,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5、日内瓦印记 "日内瓦印记"制度是1886年12月6日立法通过的。1975年,制造规範更新,设定11项守则。1994年12月22日,日内瓦印记守则进行最近一次修正,变成12项。各表自愿送检,符合守则的表在机芯上打上代表日内瓦印记的徽章-"鹰与匙"的标志。 16、日内瓦条纹 在镀铑之前,将机芯中外露出来的条板和桥板雕以优雅的装饰性平行波纹,即日内瓦纹。通常高级表款才有。 17、月相 腕表月相功能是通过传动轮系转动机芯上的月相盘(moon disk),通过表面盘上半圆形视窗来显示月亮活动变化(例如:新月、下弦月和满月)。一个阴歷月(lunation)的正确时间是29天12小时44分又3秒。月相盘表面绘制了两个彼此相对的月亮,边缘有59个齿,59天运行一圈,也就是两个阴歷月。 18、格林威治平均时间(GMT) GMT是Greenwich Mean Time缩写。GMT也称为格林威治子午线的时间时间(UniversalTime,简称UT)。格林威治是英国天文台所在,是世界各地经度的起算点。
月相功能在手表中也算比较常见,实在的讲,这功能的结构也并不复杂,也就是说月相不算手表的复杂机构,只是按一定的传动比增加了一些齿轮及调校装置而已。在表盘上开一“半月形”窗口,月相盘通常是做成深蓝底色的,上面有两组对称的图案,两个圆圆的月亮,中间还会夹杂着满天星空。与表盘窗口配合,随着月相盘缓慢移动,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依次发生。最典型的月相盘轮齿是59个,每天会被拨动一个齿,这样每一组月相图案的运行周期是29.5天,象征着月相周期。 实际上29.5天的月相周期只是一个近似值,朔望盈亏的周期(朔望月),为29.53059日,这样,一般有月相的手表会每隔32个月,就会出现一天的误差。 月相手表在表壳侧面都有个调整按钮,用于调整指示误差,最容易参照和调整的时期,应该就是在满月的时候,要把满月的图案调校至窗口的中心。像日历和星期历一样,月相盘也是单向旋转的,它不能逆向调整。 月相功能在钟表里,算是个古老和传统的功能,在古董的钟表、怀表里面很常见。在手表上,近年来应用的也越来越多了,有了它自然价格就会更高,月相在手表上也不单纯只是个花哨的功能,也有实际应用意义。
月相腕表功能介绍 月相功能在手表中也算比较常见,实在的讲,这功能的结构也并不复杂,也就是说月相不算手表的复杂机构,只是按一定的传动比增加了一些齿轮及调校装置而已。在表盘上开一“半月形”窗口,月相盘通常是做成深蓝底色的,上面有两组对称的图案,两个圆圆的月亮,中间还会夹杂着满天星空。与表盘窗口配合,随着月相盘缓慢移动,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依次发生。最典型的月相盘轮齿是59个,每天会被拨动一个齿,这样每一组月相图案的运行周期是29.5天,象征着月相周期。 实际上29.5天的月相周期只是一个近似值,朔望盈亏的周期(朔望月),为29.53059日,这样,一般有月相的手表会每隔32个月,就会出现一天的误差。 月相手表在表壳侧面都有个调整按钮,用于调整指示误差,最容易参照和调整的时期,应该就是在满月的时候,要把满月的图案调校至窗口的中心。像日历和星期历一样,月相盘也是单向旋转的,它不能逆向调整。 月相功能在钟表里,算是个古老和传统的功能,在古董的钟表、怀表里面很常见。在手表上,近年来应用的也越来越多了,有了它自然价格就会更高,月相在手表上也不单纯只是个花哨的功能,也有实际应用意义。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手表镜面知识,蓝宝石亚历克你知道多少 表镜是手表中相对较为脆弱的配件。一块好的表镜,关系到手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而且表镜跟手表的防水性能关系也很大。对于爱表人士来说,了解表的大致发展历程,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表镜材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表镜面材质分以下几种:塑料(亚克力)镜面(也被人称为有机玻璃镜面)、普通玻璃镜面、矿物质(矿物玻璃)镜面、人工合成蓝宝石镜面。 塑料镜面 塑料(亚克力)镜面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金灿灿的20元“ROLEX”手表流行期间,塑料表镜常常能见到,尤其是童表上。在那个年代,手表还是稀罕物品,属“三大件”之一,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房子。戴块手表上街,袖子都会挽得老高,亮出腕表来。那时,一两块钱的童表和只能戴上一两个月的便宜表,用的就是透明塑料的表镜。这种表镜耐摔,但用不上几天,就花得不成样子了。这种镜面,也被人称为有机玻璃镜面,但在小编看来,它其实就跟透明塑料差不多。因此归为塑料镜面之列。 普通玻璃镜面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谓的有机玻璃(塑料)镜面渐渐退出市场,普通玻璃镜面渐成主流。相对塑料镜面来讲,普通玻璃镜面不耐摔,也容易花,但透明度和耐磨度提高不少。 矿物质(矿物玻璃)镜面 这种镜面在普通玻璃里加入了矿物质,提升了抗垂直打击,其耐磨度也比普通玻璃镜面要好,但仍旧不如人工合成的蓝宝石镜面。这种镜面,多用在军表上,因为军表相对其它表来讲要耐糙一些。 人工合成蓝宝石镜面 也就是蓝宝石水晶。蓝宝石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抗腐蚀、抗磨划,所谓的刀刮不花,就是指的蓝宝石水晶镜面。高档手表基本上全用这种镜面。不过随着市场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很多国产手表都用上了蓝宝石水晶镜面。 那么,怎么分别这四种表镜呢?首先是掂重量:塑料(亚克力)镜面非常轻,玻璃较重,蓝宝石最重。其次是听声,塑料(亚克力)镜面轻敲会有塑料般的回声,玻璃声音则比较闷,有厚实感。最后是触摸,蓝宝石镜面非常光滑,而且比普通玻璃更冰凉。
手表为什么要保养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定期保养,是延长用品寿命,体现其价值的一项重要工作。再好的东西都需要保养,越好的东西越需要保养。 手表是精密仪器,方寸之内的大小零件上百个,独有的复杂结构和使用环境,使它的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手表密封 手表的密封是靠防水胶圈与底盖和表壳严密配合形成的防水效果,如温差或外部压力变化大时,会加速胶圈的老化,使其防水性能下降,同时内外气压差会将带水蒸气的空气挤入手表中,对机芯零件造成腐蚀。因此,要定期做手表防水性能测试,更换防水胶圈,才能保证手表的防水性能。 延展知识 防水XX米,不代表真的可以在XX米的水下使用。手表的防水性能来源于压力测试,然而所谓的压力测试是静态的,当表戴在腕间使用或是游泳潜水时,所承受的压力却是动态的,手表所需承受的瞬间压力远大于静态时。 一般来说,防水30米,仅供洗手溅湿;防水100米,可供浮潜或游泳;防水300米,才可供水肺潜水。但是无论防水多少米,都不能戴着洗热水澡或者焗桑拿! 机械运作 手表是靠齿轮转动来运作的,为了降低磨损,装配时会在机芯内多处点上润滑油。 维修保养技师使用油笔来点润滑油,其尖端极细,可以想象每次点油的油量有多微少。 每天几万转的转数,就靠这几滴油来润滑。润滑油会逐渐损耗,润滑不足的齿轮互相摩擦会产生碎屑,与残余的润滑油混合在一起,进一步影响润滑效果。 因此,要定期带爱表去专业的服务中心做洗油保养。一般来说,机械表建议每3-5年做一次保养,石英表建议2-3年更换一次电池。 延展知识 专业的维修保养技师需要根据手表不同零件之间的运转和摩擦关系,选择不同的油品,加上合适的油量。 专业的维修中心保养手表都需要用到至少6种以上的油品,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工作,需要在3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辅助下,在直径约1mm的宝石(支撑齿轮的轴承)中心1/2面积上,加注不同型号的表油,此时的机芯运转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如果加油不到位,就容易出现干磨,零件和宝石的摩擦系数增加16倍,严重缩短手表的使用寿命。 外观保养 日常佩戴中,汗水、污垢会腐蚀手表外观件,散发异味,引起皮肤过敏,所以需要经常清洁,而且建议到专业的维修保养中心,避免不正确的操作造成进水。 另外,如果因为磕碰造成手表出现划痕,可进行抛光打磨,焕然一新。不过,镀金手表不建议做抛光,如果划痕较多,换一条新的表带吧!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腕表中什么是小三针,什么是大三针 “小三针”和“大三针”是两种非常常见的指针在表盘的布局形式,比如下面这两款表,你们猜猜哪一款是大三针,哪一款是小三针? 首先说,大小三针的区别和表盘大小,手表大小,以及指针大小都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指针在表盘上的布局形式,比如上面那款,时分秒针同轴的就是“大三针”,而下面这款只是时分指针同轴,秒针独立出来的形式则是所谓的“小三针”。 虽然看上去其实很好分辨,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很多表迷朋友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小三针和大三针哪一种形式是最先出现的?相信会有不少朋友会想当然的回答是大三针,因为平时我们见的大三针表款确实太多了,但是见得多不等于历史早。 其实,小三针最早问世于钟表的表盘布局当中,甚至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指针分布都是小三针形式,因为当时的技术因素,如果那个时候就让秒针和时分针同轴分布,则会增加零部件和更改部分设计,而且这种修改也未必能提高时间精准度,就算出现修改后的“大三针”形式也主要是出于不同审美的要求。 后来随着制表技术的不断变革,时分秒针同轴分布的机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时机芯的结构相比以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机芯的结构越来越蜕变为纯粹适合“大三针”显示的布局。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小三针”形式的腕表,和历史上刚好相反,它们基本都是在“大三针”机芯的基础上做了些微改造而成。 另外,还有一种时分秒针都分开运行的表盘布局形式,这种形式被称为“规范指针”(上图)。这是在小三针的基础上,把时针也独立出来单独显示,一般会出现在表盘上部12点钟位置上,这样从上到下,时针,分针,秒针都分别独立显示,因为有时候刚好三针一线,所以这种形式也被称为“三针一线”。
手表防水小知识 一般手表的防水规格分为以下几种:30米、50米、100米、300米、500米。 30米:指一般的生活防水,就是洗手时溅上的水滴,还有下小雨时飘落的雨点, 但是注意都不能时间过长,不可在桑拿房里佩戴。 50米:和30米没有什末区别,可以忽略. 100米:你可以带着他洗车,淋浴,但是不可浸泡在水中。 300米:可进行游泳的活动,但是只适用于浅泳。(千万不要理解为可 在300米处。) 500米:这个级别的才可以潜入水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也就是1、200左右的样子, 可能还会多一些,但是不要照着既定值那样去做,可能那是你手表所能承受的 极限了,所以不要用这种方法测试表性能。 最后。不要把防水深度理解成在水里的深度,大家说的压强的道理是对的,但是其 他的就不对了,还有,这些是对于钢带、塑料、橡胶表带的表而言,如果皮表带不要让 他站到哪怕是一丁点儿水,包括你的汗水! 补充说明:目前任何一款防水手表,无论是标明防XX米的,均不可于热水(>40C°)中使用。 原因有二: 1、水分子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渗透性大大增强,而所有的防水手表均是基于冷水设计的。 2、根据热胀冷缩,在热水条件下手表的一些组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导致可能的缝隙增大。
「手表小知识」手表机芯的宝石一般指什么 在钟表发明之初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面,机芯里面并没有红宝石,也没有其他的宝石。当时钟表里面的擒纵轮轴.齿轮轴.发条轴都是直接安放在机芯夹板的孔洞之中。由于擒纵轮轴.齿轮轴.发条轴都是直接安放在机芯夹板的孔洞之中,所以两者的摩擦非常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增加动力消耗和磨损轮轴,这样会对钟表的走时精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1704年,NicolasFatio di Duillier, Peter Debaufre 和Jacob Debaufre首创宝石轴承,他们将宝石钻孔,然后将齿轮轴安放在孔洞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机芯中齿轮与夹板之间的摩擦力。当时使用的宝石并不局限于红宝石,而是有钻石.蓝宝石.石榴石等。之所以选用宝石,就是为了机械性能。 天然的宝石价格昂贵,大小不易调整,1877年法国化学家弗雷米将纯氧化铝粉末、碳酸钾、氟化钡和少量重铬酸钾作原料,在坩埚中经高温熔融8天,获得小颗粒红宝石晶体,这是人造红宝石的开端。1930年代后,人造红宝石轴承大规模应用。到了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钟表里面搭载的红宝石轴承百分之99.999999都是人造的。之所以现在还是称为红宝石,不过是历史的延续 和 商家的宣传噱头。有的商家在宣传中会使用'机芯里面有27钻 19钻"等术语,这些钻也都不是钻石,也不是天然红宝石,而是人造红宝石。人造红宝石坚硬.耐磨.化学性质稳定.摩擦系数小.热膨胀系数小,价格低廉,制作容易,性价比高。是减少机芯内部摩擦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机芯宝石的分类: 一、是作为轴眼用的,俗称“钻眼”,它镶嵌在一定部位上,使轮轴和钻眼相接触; 二、是作为盖板用的,俗称“托钻”,它相当于机械中的轴承,可 限止轴榫的上下晃动; 三、是做摆钉用的圆形钻石; 四、是做卡子瓦或骑马脚的长方柱形钻石。 功能钻是作为手表机芯中 轮系的轴承、圆盘钉、叉瓦等摩擦频繁运动件的最佳材料。 一般说来,宝石轴承越多就代表机芯越复杂。不过复杂并不是一切,所以也不能单凭宝石数目就去判断一枚机芯的高低好坏,表内拥有的红宝石数体现出表在设计上的风格,精湛的工艺与鬼斧神工的技术。 25钻之内都是功能性钻石;只要功能到了,上链,自动上链,日历,双日历;就没有差别 二轮、三轮、秒轮、擒纵轮; 2 X 4 = 8钻 摆 轮上下防震器各二钻; 2 X 2 = 4钻 擒纵叉、叉瓦各用二钻; 2 X 2 = 4钻 圆盘顶一钻; 1钻 这是标准基础机芯的17钻 在上述标准配置下, 要是给条盒轮 加二钻就是19钻 自动系统再加四或六钻,就是21钻、23钻 自动加日历系统再加2钻,就是25钻 以上都是功能钻。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谈谈手表的快与慢|知识 手表都有误差么? 严格来说,任何手表都有误差。机械表由发条驱动,完全靠机械系统传动,受组件摩擦、动能损耗、地球重力等影响因素较多,误差值最大;石英表由电池驱动,主要组件为集成电路板以及模拟指针所需的少量机械组件传动,集成电路板相对稳定,误差值较小;数显式电子表,也是石英表一种,由于完全没有机械传动损耗,误差值最小。 另外还有一种能实现零误差的电波表,也是石英表的一种,只是将石英表的误差通过电波信号进行了及时的纠正。 怎样的误差值符合要求? 对于“符合要求”的界定,确实众说纷纭,因为腕表目前还不是需要被国际统一标准限定的产品,现存有据可依的标准是我国的行业质量标准和瑞士天文台标准,此外还有一个虽无据可依,但在行业内外普遍认可的通用标准。
史上最全的手表知识百科大全,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全在这儿! 机械表和石英表有何区别?机械表依靠发条上弦提供动力,通过齿轮传动来计时。机械表分为手动上弦和自动上弦。由于结构较为复杂,表型较为厚重。因为走时原理的特点,要受地心引力、机械摩擦、温度变化、使用情况等原因的影响所以误差相对石英表要大。石英表依靠电池提供动力,以石英晶体的极其稳定的高频振动作为时间的基准,所以石英表的走时较为精确,成本也相对较低,可谓物美价廉。当然,石英表的出现虽然对传统的机械表的冲击很大,但仍然无法完全替代机械表,很多像三山表业一样的男士或者收藏者依然很喜欢机械表的传统美感。
很多朋友问“我的手表皮表带为什么那么快坏了?”简单来说,皮表 很多朋友问“我的手表皮表带为什么那么快坏了?” 简单来说,皮表带是属于易耗品,在汗水、化学物品等液体的腐蚀下,皮制的表带腐蚀后变硬,老化,断裂,发臭等。就不能使用了。 无论是牛皮表带还是鳄鱼皮表带都只有1-3年的使用寿命。特别现在是夏天,天气炎热,如果你本身就是出汗量很大的话,那你手上的皮质表带在汗水腐蚀下,寿命就会短很多了。 那么在夏天的时候,如果你还是喜欢戴皮带腕表,可以买多个价格比较亲民的牛皮表带代替原装的表带,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既然说到了这个关于表带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详细来说说这个,以便大家能选择到更加适合自己佩戴的表带类型。 冬戴皮 夏戴钢 腕表的表带,是最影响佩戴感受的部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还是金属链和皮质表带,其他还有一些另类的表带。钢带最适合夏天佩戴,比较冰凉舒服,而且不怕汗水腐蚀;有表友也戏称冬天带钢带,起床带上的那一刻,真是抖了个机灵!连闹钟都省了。 明白人都知道高档手表大多都是皮质表带的,皮质表带质地柔软、质量轻、佩戴舒适温暖且不易伤及皮肤或衣物。而且一款手表配置皮带能够展现出手表整体典雅的气质,让你的个人气质更上一层楼。 维修保养怎么办? 至于在维修和保养方面就不要想太多了,不耐用、不用修理、不用维护。皮表带不可回收,坏了、烂了,扔了再买条新的,鳄鱼皮平均寿命一年半到两年。 想要延长皮表带的寿命,就尽量不要在出汗的时候佩戴,不要碰水,液体会让它烂得更快。但也没必要藏起来当作装饰品,该用还是要用,该带还是得戴,毕竟买来就是要用的。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吧主又发对比啦,来围观 吧主又发对比啦,来围观
这个好帅 这个好帅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欢迎大家关注顶级手表复刻吧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