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b😁
我爹是温刚
关注数: 1
粉丝数: 389
发帖数: 8,943
关注贴吧数: 0
油腻古典乐迷最爱说的十大恶心话 1、提到小泽征尔就谈他跪听二泉映月 2、一提到马勒就说他X无能老婆出轨和X虐待 3、一提到傅聪就跟你扯傅雷家书 4、一提到肖斯塔科维奇就跟你扯斯大林 5、一说莫扎特就跟你说他喜欢翔 6、一说巴伦博伊姆就跟你说他出轨,杜普蕾可怜,然后说他巴世美 7、一说到马勒交响曲就告诉你要落地箱、大房子,或者得去看现场 8、一说到勃拉姆斯就跟你扯克拉拉 9、一说到瓦格纳就跟你扯第三帝国、元首 10、一提到古典音乐,就跟你说大师都死了,当今无大师,然后故作感慨万千,实则令人作呕
十几年买碟遇到的十大坑碟回顾 1、伯母布八 DG画廊版 真的不知道这张画廊制作出来后,DG的人有没有听过,我的天,又闷又硬,这怎么听?那时候我买了之后,耳朵听了都痛,到现在想起来都疼。听CD居然可以这么折磨,我也是服了。怎么能有那么难听的录音。其实演的还蛮好,而且单CD超过了80分钟,又是中价碟,貌似性价比爆棚,可真的买了就大呼上当。真的,如果你有条件,播放此碟的时候,什么卡达斯、古河,什么线圣、银彩,统统上去别犹豫,别怪我没劝你。后来听过这录音的日版,日版就算好些了又有什么用?我已经有心理阴影了,救不了了。 2、杨松斯拉赫玛尼诺夫交响、钢协套装 6CD纸盒装 EMI粗制滥造的典型代表。这套6CD买来拆开后纸盒子居然就会弹起来关不上的,真是郁闷。声音更是一言难尽,第三交响的第三乐章开头我已经魔怔了,又硬又冲又窄又闷,这特么是数码录音?以至于我后来测试器材还就用这段,哪个器材能把这段播的能入耳一些,我就觉得是牛逼器材,我还就跟这段杠上了。 这套里的钢琴协奏曲演的其实是非常好,可这稀烂的制作,声音一会儿粗又硬,一会儿糊又软,真是没谁了,后来不知道是扔了还是送人了,眼不见为净。 3、Naxos艾夫斯第二交响曲 艾夫斯第二交响是名作,那时候买不起DG的伯恩斯坦版或者sony的MTT版,便宜的拿索斯应该也不会错吧?可谁知,前四个乐章听得很嗨,到了第五乐章,怎么了这是?莫名其妙电平低了许多,一下子萎了,末乐章简直不能听!还有这种制作?一下子像开开心心煮了一锅汤,飞进来一只蚊子一样恶心。这也太业余了吧?还是说我买到的这张是残次品?简直让我要吐了。 4、哈农库特、阿格里奇舒曼钢协 我不知道是谁建议这俩位合作的,这人应该被拉出去打屁屁。这么荒唐的组合我是再没见过了,这组合可以说把不合适发挥到了极致。俩人理念完全不同,阿格里奇完全不顾哈农库特随心所欲搞她那套即兴味道十足的表演,哈农库特完全不顾阿格里奇就搞他那套严谨的表演,俩人都坚决贯彻了自我,毫不妥协,演出了一场奇葩的舒曼钢协,这是演小品呢?然后呢,然后就是立刻挂上咸鱼。 5、贝洛夫梅西安圣婴二十凝视 EMI双张 这是让我对贝洛夫一生黑的录音。贝洛夫,何许人也?梅西安弟子啊,很小就跟着老梅混,你倒是混到一点点东西了没?我的天,这套曲目,随便拿出梅西安老婆洛里奥的糟糕录音就可以把贝洛夫爆成渣,真的,再听贝洛夫简直味同嚼蜡!更何况后来买的Hakon Austbo,和Aimard这些录音,都可以把贝洛夫版按在地上摩擦。什么冥想意境、什么宗教神秘感,这套里统统是没有的,有的就是一味的粗制滥造大大咧咧,毫不负责任的演绎,哦,这也能叫演绎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套录音只配立刻挂上咸鱼,并且心里有了一个最讨厌的钢琴家名字:贝洛夫。 6、拉特尔马勒交响包子 EMI环保装 EMI,我呵呵!当初这套刚出来我兴冲冲买来花了五百多,然后呢,一个劲儿给我背刺:先是立马出了柏林爱乐版第九,让我这套里维也纳爱乐广播录音第九情何以堪?然后呢,这套开始降价,最低的时候两百多就可以买到,好吧这也就忍了;再然后呢,华纳接盘出了一套这录音的新包子,价格也就稳定在两百多,还都是漂亮的原封封面制作,看到这里我一口老血吐在屏幕。我做错了什么?买一套CD居然要被这么多次背刺,真是难怪你会完蛋啊EMI! 7、梅纽因巴托克小协 EMI双张 梅纽因,我看到这名字就想笑。当初和巴托克什么交情?就演出了这?这是演出吗?放到现在根本上不了场好吗?一串串音符都是散的,都在混过去,错音就更别提了,音准还经常保持不好,导致声音杂乱,像个大臭水沟。演不了就演不了,还硬要录音,干嘛呢?且不说穆洛娃、沙汉姆那些版本,哪怕早一些的谢林版,都把这个梅纽因版完爆。哦不对,放在一起比较都是不配的,因为我觉得这个版本根本不算是一个最起码的演绎,对,这简直不配称为一个版本,根本不该发行。这也是让我绝对不会再碰梅纽因唱片的重要原因(他DG的贝小奏我也想狠狠黑一把的,音准各种问题,简直业余失误)。 8、海丁克德彪西 飞利浦双张 这版本名气太大了,什么什么百大,什么什么奖,我就想说你们都是骗子。我还是学生时候零花钱没几个子儿,到中图花了132买了这套DUO啊,心想这下牛逼了,拥有如此有名的一套录音,可以和小伙伴好好吹嘘一番了,德彪西曲目我从此无忧了!可一听,啥?就这?这大海怎么死气沉沉的,毫无层次?别说切利这种奇葩版本,就是大路货卡拉扬、马蒂农都把海丁克爆成渣啊,是我不懂欣赏?后来又很迷恋意象集里的第三首《春之轮舞》,比较了许多版本,其中佼佼者是布列兹、巴伦博伊姆和拉特尔,海丁克我也拿出来听了下,毫无悬念继续让我失望,粗糙而缺乏细节,真的,我到现在也不懂为什么给这套玩意儿评奖的。 9、梅塔马勒第二交响 DECCA双张 又是个大名版,又是让我零花钱哭泣的坑爹唱片。真的,你知道吗,这套东西可悲到什么程度,有一度我就反复听CD1的舒米特第四交响,我觉得这也比马勒第二好听多了。是马勒第二不好听吗?你梅塔能演到这么无聊的程度,能好听吗?这么多激动人心段落统统一笔带过,我不知道这算什么风气,会不会还觉得自己演的很酷?从头到尾像一台复读机,哪怕到最后合唱也听了让我觉得心里发凉。可笑的是,那时候买的还是老烧称赞的PMDC压片,也有跳音存在,以至于呈示部结束的那一下我以后听到别的版本都会条件反射的心里啪一下。就这种制作,要质量没质量,要水准没水准。据说后来马二还单出了传奇单张,真是瞎了眼,应该出舒米特第四单张才像话。 10、伯恩斯坦BPO马勒第九 DG厚盒双张 有很多故事的版本,可又如何呢?这些故事再有趣,能换来哪怕演的稍微整齐一些吗?能换来哪怕演的速度正常一些吗?没有,都没有,从头到尾莫名其妙的宣泄,想搞些自由速度,也不会给后面的小节补回时值,导致很多段落气韵全部断裂,就像他的勃拉姆斯第三(DG)一样,从第一个音开始就让我炸毛,音乐的基本呼吸和节奏全部让我抓狂,对一首曲子音符和节拍最起码的尊重我不知道在哪里,多听一秒都让我觉得是在浪费生命。
罗严打的丰功伟绩 1、阿姆利扎战役中,遇到老头比克古,任由老头逃走 2、利普斯塔德战役中,遇到梅老头,被梅老头逼退 3、诸神黄昏战役中,遇到杨提督,不仅任由杨逃走,说什么猎人猎物的反动言论。之前手下吃了大亏,自己还没有发现要塞里送大礼,这样的划水将军怕是历史上罕见 就这样一路划水,靠一介女流和男闺蜜的劝说,偷袭敌国首都,当上了元帅 当上之后呢? 4、回廊之战中,站在黄毛旁边继续一路划水,居然还触摸御座大不敬 5、双壁之战,终于要自己雄起一把,兵力优势时候也就欺负拜耶兰这样的愣头青,对方两大将一来就撤退。要你露真沾的时候逃得比兔子还快?真乃当时用兵奇才。。 灰溜溜逃跑路上被自己人背叛,重伤,然后居然还能光荣死去。。实在无语 一生彪炳战绩,一路划水。综观全剧,最帅气的时候似乎是和男闺蜜喝酒吹水之时。 说到底,最早跟对了人是关键,后期改革军队是硬给贴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实际的战绩可以拿出来吹嘘。
有明确守城的兵种分配才是合理的 别扯什么全兵,哪有那么多机会给你全兵,基本上都是带适合的部队出去打,但也要考虑到防御问题,也就是老家怎么守,除非你有回城,否则这是个大问题,所以兵种里适合守城的兵很重要 1、速度慢、皮糙肉厚的。这一点壁垒就特别好,基本不会有人出门带矮人和树人,但这俩建筑又很便宜,可以囤积数量,对方来进攻的时候一招就是一大片。所以这一点来看,壁垒的兵种组合十分合理。相比之下,城堡就是1-7兵种都很出色,出门几乎都舍不得不带,这就很麻烦,没有明确留下来守城的角色。 2、肯定不需要招满的兵种。比如神怪主,这东西战斗力低下,但出征部队里带几个,放放魔法,抢速都是很管用的,这样就留了很大数量在家里,等到对方上门的时候可以是一股战力,配合肯定不会招募的铁人防守一波,效果也不错。类似的有鬼龙,出门带1-2只,博概率衰老+抢速足以,根本不需要多招,放在家里配合强哥守城,也是很好的分工。从这个角度来看,元素城也是不错的,很多元素平时根本不会去招,留着守城是合适的搭配。 3、注定很晚出场的。比如独眼巨人,这东西当然基本是不出的,但一旦比蒙招完了,家里没啥部队的时候,你也不得不造,好歹是一个战力。同样,食人魔王也类似,高兴就主力带几个放放嗜血,大数量还是留在家里防守会比较好。再比如蛮牛,大家都吹瞪眼如何厉害,但登场已经太晚太晚了,真的更多时候也就是守城角色了。 所以,不是说全兵强就一定多强,适合的攻防搭配反而会很要紧,也可以帮你省下资源,这也是很多种族被低估的原因之一吧。
人在做天在看黑子必遭报应 相信邪不压正!我们加油!
大多数人根本没玩对IE8系列的耳塞 IE8,8i,80这些热门货,其实很多误解了,又是换线又是平衡又是高推力,然后抱怨怎么低频重,中频空,高频碎的。其实这样玩已经扭曲了它,过推情况下才会如此。 我给8i,80搭配过HM603,801,DX50,DX90,还有米饭太子等,最终发现播放器提升,8i和80并没有太明显提升,反而高频的泛音和柔顺舒展度越来越不理想,而且这些也吃不了太多信息量,水平就摆在那里。 但是换上爱疯6sp,爱疯se和ipc这些,声音就自然鲜活了,在这些水果机上,8i和80三频就非常正常也很好听,类似HD600,650那种音染也出来了。 所以别再用生猛玩法qj这些耳塞了,只会适得其反。
因为防守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不买好后腰后卫就有理?破厂这么多 因为防守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不买好后腰后卫就有理? 破厂这么多年防守体系有了吗?阿吧有些人说的好像不买好的防守球员就可以防守靠大家了?买好的后腰就不能团队防守了?不太懂这是什么足球理念,大概太先进我无法理解。 好的防守,团队体系和个人能力兼具最好,至少二者有其一吧?从来没有形成好的防守体系,居然还自大到说什么不需要买好的防守人,我真不懂了。 但无论如何,丢这么多球这件事是活生生摆在那里的。
温格用人的三不原则 分别是:不用突破手;不要铁腰;不用刺头. 不用突破手: 虽然温一代甚至之前的阵容里亨利、奥维马斯这些突破不错,但都是球员自己的天赋。要看温格自己培养的如何,沃尔科特刚来几年突破犀利,慢慢连变相都不会了;范佩西本来是边路突破手,被改造成喜欢一脚触球的中锋;热鸟刚来突破不错,被温格打了中锋之后迷失被卖;阿尔沙文刚来突破什么水平,送走的时候又是什么状态?除了一个赫莱布是自带突击手属性的之外,温格手里会突破的几乎都不能持续这个能力。其实桑切斯的突破能力也是在不断下降的,这也是个例子。 温格赖以成名的进攻战术从来不依赖球员的突破,哪怕是亨利皮雷时期,依赖的是快速行进中的传切配合。温二代时期有一场我印象很深,赫莱布和埃布挨在后场摆脱对方逼抢都用二过一的方式,从后场就带起快速传切的节奏。所以温格最牛的一招其实是:快。当时就有慢看巴萨,快看阿森纳的说法。 然而温二代后期,温格和巴萨几次交手之后迷上了对方那种慢速控制的风格。把自己球队速度降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温格模仿巴萨的原因。有的温蜜说巴萨才是学阿森纳,这是不懂阿森纳之前的优势在于快这一点。这一点主动放弃,去学人家的慢,技术能力又没那么强,当然东施效颦。 所以温格之前不用突破手也成绩不错就是依赖这个快。温二代之后偶尔面对强队也不惧怕对攻也是因为速度带起来了,训练中的传切配合可以发挥威力。控球率越低反而还胜率更高其实就是给温格降速追求控制的最大讽刺。但这种打法也很好限制,收缩防守打你反击就行了。一旦对手收缩,阿森纳自己也不再提倡速度的时候,就看到围着弱队不断横传,被断打反击这种场面屡屡出现。这种情况下,打破僵局的就应该是突破好手,可问题是温格已经形成定式习惯,不爱用突破手,那打不开局面就是理所当然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