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明朗 楚钦崎
关注数: 3 粉丝数: 18 发帖数: 1,565 关注贴吧数: 36
三体人为什么不打掉两颗恒星以实现稳定轨道? 原著原文: 在望远镜的原始视野中,三体星系的图像看上去很平淡,只是太空背景上的一小片白色,像夜空中的一片羽毛,但图像经过处理放大至全屏后,显现出一片壮丽的星云。恒星爆发已经七年,现在看到的是爆发后三年的景象。在引力和原恒星留存下来的角动量的作用下,星云由凌厉的放射状渐渐变成一片柔和模糊的云团,然后被自转离心力压扁,显示出清晰精致的螺旋状。在星云上方,还可以看到另外两颗恒星,其中一颗显示出圆盘形状,另一颗只是更远处的一个光点,只有从它在群星背景上的移动中才能分辨出来。 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两颗恒星实现了三体世界世代的梦想,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双星系统,但现在没有生命能享受它们的照耀,这个星系已经完全不适合生命生存了。现在看来,黑暗森林打击只摧毁三星中的一颗,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还有着更毒辣的目的。在星系中仍存在一至两颗恒星的情况下,星云物质不断被恒星吸入,这个过程产生了巨量的强辐射,使现在的三体星系成了辐射的熔炉,对生命和文明来说是一个死亡之域。正是这强辐射的激发,才使得那片星云自身发光,看起来如此明亮清晰。 题主是不是觉得,引爆恒星就像是工程炸学校,只要我站在河对面就可以看教学楼化为齑粉啊?事实是,毁灭两颗恒星的同时还要保持自己行星不被波及,同时行星的轨道可控,这种难度可类比为一个广岛人怎么做才能靠两条腿跑出原子弹的爆心;一个炼钢厂的工人要怎么做才能从炼钢炉的钢水里爬出来。 不能说完全没可能吧,但三体人确定自己是那个微末的希望吗?
三体中为什么会有不图享受的降临派? 原著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降临派出现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类文明自身缺陷产生的异化力量,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现实主义者,只是需要三体这股从古至今都没有出现过的、全新的力量来解决掉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人类而已。 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人类文明自身缺陷”,这是个现实里不存在的东西:人类从来没有真正从人类文明的角度上发现过自身的缺陷,你所有知道的所谓“人性恶”之类的缺陷,都没有真正上升到整个人类的角度。这些缺陷只不过是人类内部各部分成员的横向对比与各部分自身历史的纵向积累的松散集合罢了。比如说一个唯物主义的中国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一个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和一个支持LGBT的白左,他们对“人类自身缺陷”的理解其实呈现出一种“家族相似关系”,即各自独立的同时有限重合,不存在一个共同的中心元素。 所谓的“共识”,既有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层次的共通点,又有各自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均衡而在意识话语权力上的分割和相互侵占,如英语在世界的普及;这种特殊的相似关系决定了一些所谓的“普世价值”及其解释是十分可疑的,它们从最表面的语言层次开始就不能代表人类世界。同样,对“人类自身缺陷”的认识,从大气层上往下看就是一个由强势文明的价值观为主干、其他各种文明拼凑成的一顶五颜六色的大帐篷。这顶帐篷的材料当然是各种布片,但这些布片只有颜色这种无实际用途的特征来证明其独特归属。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或许就是这种现象的通俗表达。
改善贴吧环境的办法就是拆掉“令和骑士”这个鱼塘局 注意只是改善,不是扭转,扭转骑士风评目前是不可能的,归根到底是东映这几年一直拍烂骑士炒噱头带头污染环境。 只是针对所谓的“超越圣刃成为令和第一”“令和第二毫无含金量”这种本身就是拐和遮羞布的论调,这对圣刃和歌查德都不公平,好的时候踩头烂的时候就拐,结果明明是烂剧配烂人,风评却一直连累或捧杀唯二还在底线之上的骑士,这不公平,同时只会让“令和骑士”这个招牌更加可笑。 同时,就客观的说,令和就没有一部质量上乘风评普遍优秀的骑士,甚至没什么槽点都做不到。歌查德的令和第二毫无含金量,圣刃的令和第一也没好到哪儿去——旧十年空亚龙、新十年W,DRIVE,EA,更别提第二梯队的佳作们,这显得圣刃的地位十分尴尬。 我的建议是:应该直接取消令和这个鱼塘局,不管东映这个“令和新时代”的噱头,不要这个什么令和第一第二。反正令和开局就是01耻辱柱,根本就没有一部挑大梁的能正名“令和骑士”的作品,更别提01前面是时王build,连起来就是烂作潮流更符合骑士棚的真实情况,只不过中间有一年改了年号。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时代的光辉应该是它的成就而不是一个数字能代表的,可悲的是令和目前没有真正能做这个代表的作品,那还不如取消这个半吊子的评价体系,让圣刃“佳守”、歌“烂作”这种旧体系的结论继续下去。
怎么让一个国家的人民爱他的国家? 作为三体粉丝,这个问题我记得刘慈欣在他的小说《光荣与梦想》中回答过: 十万人同时站了起来,同全世界一起注视着静卧在体育场中的那个小小的身影。一片死寂中,只有奥运圣火在暴雨前的急风中轰轰做响。当人们把一面五环旗和一面西亚共和国的国旗盖在辛妮已没有生命的身体上时,吃惊地发现她竟面带微笑。 她实现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 “这就是命运了。”克雷尔微笑着对主席说,然后转向所有人,“其实我早就预料到这一点,和平视窗计划只是个美丽的童话,竞赛代替不了战争,就像葡萄酒代替不了鲜血。”他走到舷窗前,看着外面的云海,“至于西亚共和国,她只是像辛妮一样,想跑到头而已。” 亚力克·萨里辗转回到战火中的祖国,已是战争爆发一个星期后了。 奥运动会闭幕式之后,在雷雨中的看台上,萨里站了很久,他凝视着辛妮倒下的地方,最后自语道:“我,还是回家吧。” 首都保卫战正处于最后阶段,城市已大半失陷,虽然大势已去,但从外地增援的部队仍源源不断地进入仍在战斗的城区,这些部队由杂乱的各种人组成,有穿军装的,更多的是扛枪的平民。萨里向一名军官要一枝冲锋枪,那人认出了他,笑着说:“呵呵,我们可请不起救世主了。” “不,普通一兵。”萨里微笑着说,接过了枪,加入了高唱国歌的队伍,在被火光映红了一半的夜空下,在颤动的土地上,向激战中的城市走去。 这段话生动地体现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即人需要国家是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永恒、光明的存在来排遣自己本无意义的痛苦。这在古代的载体是宗教和君主,近现代则是民族主义,他相信自己的民族是完美无缺的、或天然正义的,从而为了这个国家可以牺牲一切,牺牲一切得到的就是自己为人的价值。 这种牺牲意识归根到底是民族构建共同体以对抗自然环境和其他民族的客观需要,一个有所认同的群体,将这种认同感固化成无需质疑、无需理由的群体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个人的“光荣与梦想”融入到民族意志当中。《光荣与梦想》中,辛妮扮演的就是让西亚民族重新融合民族认同的角色。刘慈欣化用了“古希腊的跑者”这个经典的为了胜利、为了雅典的战争英雄形象,巧妙地将辛妮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命运重合,制造出了这样一种类似错觉的信念:一个并不参与战争、对美国民族更没仇恨概念,甚至会崇拜敌人的运动员的西亚女孩,却不得不依靠国家的名义才能在奥运会上实现梦想,代价是自己的梦想也永远绑缚在国家话语当中成为西亚民族反抗的象征,无论辛妮有没有意识到、愿意不愿意。相反,萨里的质问可能才更直接地道破了这种错觉: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证人民的生活、安全,甚至统治依靠的是压榨人民的食利者,那这个国家为什么还要存在?西亚没办法给予萨里最基本的抵抗外部威胁、寻求自身价值的条件,那萨里也没有义务去拯救西亚。 这就显得结尾萨里认同辛妮回到战场的行为其实不好理解:萨里既然有看穿错觉的本事,那他理应也能看出辛妮的死多少是个人意志多少是国家意志,怎么处理二者的关系他应该已经提前考虑清楚了,投奔他国的决定应该是能让他对这种情况找到自洽的辩护理由。 钥匙在克雷尔的那两句话:竞赛代替不了战争,就像葡萄酒代替不了鲜血;至于西亚共和国,她只是像辛妮一样,想跑到头而已。第一句话结合“想象的共同体”,我们会发现,战争作为维持民族团结的工具,并不是以往或书中联合国所认为的冰冷的、罪恶的东西——人不是、或从未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伊甸园,他生而与天战斗,后而与人战斗,全程都与自己战斗,这些都是战争,是处理自己与异己不可调和矛盾的最暴烈但也最必要的手段。竞赛能处理这次的战争,但它无法解决西亚最终被瓜分、美国仍然是敌人的困境,苦果仍然是大多数的西亚人失去一切,“西亚”作为一个国家概念逐渐消失,甚至为了逃避过渡阶段这个“人非人鬼不鬼”的状态,萨里们要更加彻底且迅速地洗刷自己的西亚身份,如果可以他们还得洗去自己的肤色,并将敌国的意志当做自己的意志:分割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换来的不过是从木头鸟笼到黄金鸟笼,而自己也就彻底被“异己”夺舍。克雷尔的第二句话“跑到头”,就是萨里们若拒绝“虚假的自由”“敌国意志”后的决定,也是国族认同和个体意志的终极胜利:世界公民始终是一个梦想的情况下,切割自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结果只能是丧失自己对个人命运的决定权,这是最坏的结果,即便原本命运的终点是奔向灭亡。 萨里因为逃避灭亡而抛弃祖国,却在辛妮身上发现就算是抛弃祖国也不过是将这种灭亡提前,并且更彻底地剥夺了个人自由,变成了“弃暗投明”的标签、和平视窗的“玩具”和西方舆论的喉舌,他的射击本领跟他自己也再没了关系,只是“一个西方人的射击技术”,他的光辉是西方的光辉,但他的痛苦永远不是西方的痛苦。于是他最后回到了西亚,成为了一名普通兵,选择跟西亚一同奔赴自己的命运。
虽然是个老问题了,也就是奥的三观下限高的问题 我查了下好像吧里没怎么提过,所以开个帖子。 坦白说,奥为什么不容易崩三观?(虽然这个“不容易”只是相对隔壁骑士来说的) 第一,奥的创作编排以单元回为主,尤其是最近几部单元回已经严重挤压了主线的创作空间,同时主线被压缩导致设计非常潦草。这无意中造成了就算有逆天剧情,它多半是单元回,跟主线的联系不大,而一旦跟主线扯上联系,又因为主线本身的设计潦草而很难真的形成一个三观不正但能够运转的故事。这点最突出的就是德凯、亚刻,德凯的阿加慕斯三观不正,而编剧为了强行“感化”阿加慕斯,且剧情没活儿让阿加慕斯和奏大的矛盾强行续命而水时长,但这种水时长的好处就是它纯粹没活儿,而不是要求奏大出于某个理由洗白阿加慕斯;亚刻单元回的逆天频出,每一个单元主角其实都有直接让亚刻跟隔壁三幻神一桌的水平,但他们的幺蛾子影响不到主线,比如吉巴斯后面就纯打手一个,最多也就背刺设定了,跟故事其实毫无关系。 第二,“巨大化”特摄要求更强势的子供向。奥最初是以巨大的外星人“机械降神”为基础展开世界观的,而现实里巨大外星人的出现天然地造成很大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贴合现实贴合青年向而不作出妥协,很可能会更早的爆雷而不能延续系列了,这些妥协就更偏子供向。比如奥与人的关系,这个问题其实直到迪迦那里才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而奈克瑟斯试图从更现实的角度解套结果是比较失败的,西条也成为了不讨喜的奥特人类方角色——真要考虑现实的话,奈克瑟斯还只是底线,绝大多数奥都是屏除了很多干扰剧情的现实因素才能存在于地球上的。而骑士等等身特摄,即便设定逆天世界观庞大,但实际表现和故事设计基本还是一个“超能力者”,它天生不需要防卫队、人类意志、外星人之类的强设定,所以创作空间大且更青年向,伤人害命也更容易,那么正向就是空我反向就是极狐也就很正常了——我们天然地认定奥不会也不需要针对人类,它若是伤了人只可能是巨大身躯的战斗本身导致的,而骑士作为人就很容易伤人。 最后,就是集数少了。新生代以来很多人都说集数太少不好发挥,然而新生代这么多年了也足够证明这个理由的荒谬了,尤其是德凯亚刻这种没活硬整的剧出来后——阿加慕斯已经造成奏大的塑造倒退,而剧场版甚至造成了唯千夏的人设也出现崩坏,而如果德凯是一部年番,以编剧的笔力和剧场版的表现来看,阿加慕斯线的拖沓可能就会造成“三观不正”了;布莱泽剧场版也是,小孩哥的悔恨明显是强行设计的,如果是正剧且不考虑体量,田口可能真的会让小孩的悔恨以一种“所有人都欠他的”的思路继续下去,那skard全体的塑造也会彻底崩坏;更别提亚刻了,所有的样板回没活硬整又要上价值试图解决终极问题的后果只有“三观不正”,隔壁骑士三幻神差不多就这原因。 总结就是,如果不是奥这个系列的底子在这里,令和奥三幻神的三观早就保不住了,甚至已经有苗头了,比如强行洗白卡尔蜜拉、强行让阿加慕斯悔悟、强行让小孩和女生报复社会又被原谅,这些都是因为奥的底子才没有造成整部剧的崩坏的,放隔壁卡尔蜜拉不得先直接整死半个世界再被特利迦拯救。以前特德时期、今天亚刻时期能用三观踩隔壁,真要论创作态度、水平和思想,也就差一个高桥,倒是李维斯更可能出现。 至于解决办法,归根到底是圆谷放弃了借力量攒形态填充剧情的模式后,重走旧平成这条路还能不能走下去,走不下去又该摸索出什么新的创作模式——欧布模式本质是经过银河和艾克斯的试水后,由田口代表的制作团队好不容易闯出来的,但在泽塔那里可能已经到了使用寿命了,而圆谷却选择了寿命已尽的旧平成模式:创作模式就像骨架,大家当然都是追求皮肉外貌,也就是剧情质量,但没有骨架皮肉就只是一坨,是不可能好看的。现在圆谷就是这种没有骨架,同时又皮肉没有新意,只能空上价值套模板的阶段,只能说前路漫漫了。
我的三体第四季观后感:对原著的三流改编,突出一个“草率” 我觉得本季最大的烂点是把六个执剑候选人全送了,这触及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凭什么认为程心当选执剑人是全人类的选择?这种无人竞争的无效选举导致所有支持“全人类选出程心”的论据都崩塌了。因为在现代政治里,一个国家内部存在各种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政党代表它自己的利益群体通过民主的方式得到执政权是非常普遍且一般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各方势力接受由这个势力代表整个国家。不讨论现实中有没有达成目的(比如美国),至少这种方式本身是被认同的。而我三这种草率的处理直接把程心绑架在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三体人,以及露面的这一小撮打灯牌的群众之间,变成他们的傀儡,那请问怎么让人相信程心是“全人类的选择”?不相信的话整个第三部就纯纯是一部低劣的政治阴谋小说了,完全上升不到“人类命运的讨论”。 另外,按原著,六个执剑候选人在程心看来是可能有叶文洁或章北海的。你可以说原著不写他们对不起这种猜想,但制作组要填上这一块儿也不是用泥巴填,六个候选人纯纯送了在我这个原著党看来是直接给叶文洁、章北海等代表冷酷狡猾的公元人一个大逼兜,前三季的人物传记全成小丑列传,是非常恶意的改编。所以不论这部剧我用多大的理智评判其中规中矩,要我打分我就只打一颗星,改编伤筋动骨了。 这一季的场景氛围也做得很糟糕,也许是剧情删改导致的吧,老李安乐死这一节病房还特意按原著布置了,结果“把坟墓装修成新房”的中式恐怖是一点儿没有,只知道云天明很难过生命如花随风而逝,说实话非常寡淡。这就是影视语言处理不了文本角色内心独白出现的缺漏,按道理是要补信息的,制作组却选择了这样一种浮于表面的“还原原著”,信息量“如有”。只能说就这清水里加葱花的改编要不是《三体》观众早跑光了。
有关刘慈欣所谓“价值观”的问题 看了看贴吧,也跟某位打了嘴架。我就直接说吧。 首先,原著第一部幸存派多为中国人,这个设定的确很突兀,结合全篇我能给出的解释只有大刘刻意要这样做来点醒读者,中国人在民族大义上是有“劣根性”的——这种认知在文学史上并不少见,如果看了几篇鲁迅的话应该就能有所感受,那就是“国民性”的问题。上世纪的文学先驱们基本上都接受“外国比中国更文明”这一前提,这个前提下就很容易把一些人类共有的缺陷给按在国人头上。 其实我们自己也有这种思维惯性,比如第三部地球治安军这一节,我看微信读书里书友都是直接对应到皇协军的,部分人会从皇协军转到人性缺陷,没有多少人会直接深入到说这就是人性的问题——我们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国家历史上的丑恶部分作为整个《人性》词典的注脚。 刘慈欣早年在创作《超新星纪元》时就有这种很深的“五四情结”,同时期正好是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五四史观重连,同时苏联红色阵营风雨飘摇的时代。空前的人文主义气息在中国文人自身的不理性解读下会出现非常肤浅的对“启蒙”的理解,比如最流行的“中日夏令营”,就是诞生在九十年代初并兴起了“大反思运动”。而他那时,刚刚结束了会在狂热的人群中向街头演讲的白痴比出v字的思想阶段。 所以《超新星纪元》的改动是非常频繁的,即便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版,也会发现中国孩子在国际政治上显得异常被动,完全无法应对美国孩子,甚至被迫接受了交换国土,即便反复强调了中国人的精神长存——残留的痕迹是能往回看最开始的一版能出现什么样的思想倾向的。而这时刘慈欣已经写出了《中国2185》了。 这就显出了刘慈欣等中国文人对待历史和当下的矛盾之处:用改革开放的“五四”视角去拥抱十七年,同时又在两极格局的终末试图找到自己价值观的立足点。很显然,这种调整非常漫长,以至于直到《三体》都能留有痕迹,但也只是痕迹了,刘慈欣整体上理性地回归到了科幻想象和文学创作上,深挖人类的命运,最后的终极答案是走向宇宙。 我们今天看来,五四史观是有问题的,但鲁迅那一代国民性批判有问题是很正常的。那么看待刘慈欣,和刘慈欣同代的科幻作家乃至所有文学家,恐怕都要同时思考这个时代背景下人的生活和思想是怎么转变的,全然包容地理解“十七年”和“四十年”两个时代,而不是互相否定。 说到底,时代是什么样子,刘慈欣的精神就是什么样子。他与其他人不同的一点是不背叛或忘记自己的过去,十七年和四十年是统一看待的,于是他的创作时期一直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整合——不然你没办法解释《中国2185》到《超新星纪元》再到《全频带阻塞干扰》《混沌蝴蝶》中的思想转变,也无法解释三体三部曲为什么会有创作风格上的巨大差异(详细的可以看我今天开的另一个帖子)。 不过我开这帖子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打了嘴架,所以想说的更多是:你说刘慈欣这些想法有不对的地方也很正常,大家交流意见,就像我说你有坏习惯≠你的价值观似是而非歪屁股。但很多“左”的言论动不动来个“似是而非”,找材料佐证自己那高度敏感的价值取向,甚至拿郭松民背书,最后还来装无辜说这些材料没问题你急就是你有问题这种典型的批判方式,我只能说适合左转科幻原神垃圾桶。当然还有拿社达、精英主义之类的垃圾往作者头上倒,比如知乎那帮子人,最好的归宿也是垃圾桶。 我反对刘骏《三体》突兀的红色插入,我也反对神游目前在我三第四季里的庸俗化,但我更反对用自己的政治口号来曲解、捧杀、猛踩原作和作者,甚至去开别人盒指控别人言论的行为,这反射出的不是大刘的价值观,而是键政小鬼自己的小丑鼻子。#刘慈欣#
澄清:云天明送程心一颗星星不是舔狗和白眼狼行为 “云天明给程心送星星”这段其实一直有个误解,也是很多人把云天明当舔狗,甚至因为不留钱给父亲是白眼狼的原因——云天明不是一开始拿到三百万就奉献给女神来祈求回报的。 原著里,云拿到三百万,先是问医生能不能治病,再是考虑到能不能给父亲,但安乐死这事儿卡在那儿他不想间接给姐姐,再然后是说自己想在人生最后时光做什么,比如环球航行,往湖里抛石子,到这里才跟程心搭上关系,最后看到新闻他才想到给程心送星星。所以实际上云天明只是刚好发现这三百万剩下的用途也就是给程心送颗星星了,这是他这个受过贵族教育却又没有贵族地位的人能想出来的浪漫和永恒的礼物,就像曾经流行一时的骨灰钻石一样,强调的就是一个永恒的纪念。他自己原生家庭的特殊使得他不能给亲人留这东西,那就只能给程心了,合情合理。所以很多人对云天明这种“浪漫”的不理解也是有偏差的,比如说还不如直接给钱;如果你把云天明的星星看作骨灰钻石这样的东西,那应该就好接受一点儿,何况星星还没有骨灰那样的不祥色彩,可以说是很适合给程心的礼物。 但原著出现了一个叙事错觉,那就是把云天明的原生家庭、精神涵养和个人经历等集中在后面的安乐死仪式上,这就导致了在下决定送星星时,读者是不知道完整的云天明的,前面提到卡夫卡也不能直接跟云天明形成一个固定联系使人能够意识到云天明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所以读到这里时,读者能接受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癌症患者因为姐姐对自己不好就不给父亲留钱而是给女神送礼物,但其实再仔细读下来才能意识到“不给父亲留钱”和“给程心送星星”没有任何关系,“不给父亲留钱”也存在原生家庭创伤中家庭关系冷漠的问题,读到后面安乐死时人们却都忘了回头给云天明做一个重新评价,就一直把云天明和程心绑定在一块儿,认为是云天明“重色”且白眼狼。 然而后面稍微想想都知道这有多离谱,答应阶梯计划是因为程心拿大义来逼他去死,这跟姐姐是如出一辙的,所以云的反应也是一以贯之的;后面再见程心和送礼物就更好理解了,因为未来云天明能够与地球产生联系的就只有程心了,同时你不可能让云去跟逼他去死的代表人类大义的政府去传递情报吧?至于最后,躲到小宇宙也是很简单的理由:他认识的就程心一个活人,但是结果还是错过了。既然错过了,他跟艾AA进小宇宙吗?一来不认识,二来礼物是不可以转送的。(当然最后这一男一女搭配太像圣经亚当夏娃了,从创作上可能受了这种影响大刘才把小宇宙成员严格限制在一男一女) 综上所述,云天明始终是独立,他不是为了爱情而成为程心衣服挂件的男人,始终这样想就把云天明给庸俗化刻板化了。#云天明#
《三体》三本书的创作风格都不太一样 主观感受,今天又想起来所以开个帖子。 仔细看的话三部曲其实追求的创作风格都不太一样。 第一部你当个“伤痕文学”都没啥问题,虽然我不是说三体一是伤痕文学。从始至终真正的主角叶文洁代表了疯狂年代的受害者逐渐堕落沦为她的反面的过程。题材可以说是知青小说,思想可以说是五四,历史观上有种周期律和九十年代人文精神的衰落大背景的意味,其中的科幻理念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核心,而是作为后面两部的铺垫存在的。 第二部则是黑森法则和未来史学推动整个故事,即罗辑线和章北海线,是典型的阿西莫夫式科幻,有明确的科幻核心和主角经历,世界观背景也扩大了一个量级并建立在整个宇宙背景之上。 第三部则从君士坦丁堡楔子登场展现整个文明不可避免地消亡,这几乎没有贯穿全部的以人物主导的经历了,哪怕是程心和维德都有非常多的故事空白,其中星舰地球故事线更是与主角无关,属于“人类文明的向外扩张”这一条以人类文明为主体的副剧情线,但其关键性甚至有与主线分庭抗礼的力量,缺失缺失了这一条整个主线甚至世界观会崩塌。人类文明各种力量各自前途各有命运,结局如何纯看人类自己如何选择但最终又因彼此联系而走向未知的未来,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网状结构,颇有种《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韵味,四大家族的主角们住在大观园内,他们都追求着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跟这家族和人世的衰落关系千丝万缕却从来不曾真正能左右。(当然我也不是说三体三能媲美《红楼梦》) 又换一种说法,读完三体三部曲,我感觉走过了一年四季:从旧时代的废墟上唤起新生,面对残酷的命运而不断奋斗甚至真的看到了希望,但最终还是高楼倾覆,成为废墟上的又一层废墟。仅个人主观而言,三体中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第八集吐槽 我只是来吐槽的: 1.毕云峰的“博爱滥情”和“稳重坚毅”这个用词有点儿蠢,但作为竞选策略能接受,能说出执剑人要“博爱坚毅”已经是威慑度低下的表现了,不过考虑到当时的人最高的容忍度也就是“执剑更稳的手”,为了选得上这样说无可厚非; 2.毕云峰提到雷迪亚兹也有点儿蠢且多余,现在的人类怕的是罗辑这个真正的独裁者而不是几百年前死去的雷迪亚兹,没必要再拿他作论据,且引用他来说明罗辑执剑甚至教训选民是真的不想选上了,威慑纪元的人类对公元恐怖分子的畏惧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哪里是“稳重坚毅”了; 3.智子的展示茶道和六个执剑人逼迫程心退选时间线倒过来了,这显得面对其他候选人时程心的圣母心很蠢,就为了后面改编的地球之子暴动跟茶道谈话同步,不过也算符合大众刻板印象,道理勉强说得通; 4.第一次茶道谈话和地球之子行动两条故事线同步进行,但进行的不好,于是半途就只能拿程心问“有几个水滴”这种背景来说垃圾话,显得程心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书中介绍这些背景,程心也有可能不知道,但这就是设为背景的原因,表现在对话上会显得说话人很无知),改编得一般吧,做不出茶道“和静清寂”的画面也能理解,但前面程心一行随智子进入庭院这一段就太水时长了,很多定格镜头意义不明没有升华; 5.地球之子真成正派了......不过设定也改了,不再是掌控引力波发射权,说得通吧,选择毕云峰作执剑人跟前面毕云峰的竞选言论差不多,不能真当恐怖分子增加竞选阻力; 6.机器人跟着一个人穿机甲干趴地球之子这剧情真是除了符合原著外表现又俗又烂(也说明了不是改不改而是改得怎样的问题),我就想说为什么有智子这么个玩意儿还要一个中校去炸来体现人和三体合作共赢啊......合作也就算了,三体机器人跟中校屁股后边的操作让人红温,三体人是装和平但不是傻,全透明战场的优势在剧中是一点儿没有,只有“一人反杀全队”剧情了,地球之子也成了小丑; 7.六位执剑人全送了,除了毕云峰全是背景板是吧?那后面程心被选上不是一人高票当选?这还是民主时代吗?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是政府授意操纵的结果吧,还把这个世界为数不多的清醒人投的票全无了; 8.结尾怎么说呢,很一般。原著把婴儿交给程心是有非常浓烈且明确的宗教意义的,也就是圣母怀抱耶稣,而且充分写明了程心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答应竞选执剑人的,但动画里就只有一个“众望所归”了,就显得非常单调。 总的来说:这一集的改编很普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下集预告看得我高血压,制作组是怎么写得出程心说“这是演习吗”这句话的,太弱智且神经了;还有智子挥刀劈向画面,什么网三镜头,希望下一集能够好好收个尾吧。
澄清一个关于执剑人的误区 先说事实:执剑人不是鹰派也不是鸽派,他不属于人类任何一个派系。 主要是有关执剑人选举总有人说能不能多人执剑然后说鹰派鸽派各自派几人,这个误解其实挺大的,所以发个澄清帖。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啊,鹰派和鸽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威慑纪元时期,在如何处理和三体人关系的问题上分化出的强硬派和温和派,也就是说先有了罗辑再有了这两派,不是对三体强硬派里有个叫罗辑的出来威慑,从时间和因果关系上哪有父亲管儿子叫爹的。何况原文也说过了两派的政策都只有利用罗辑的权力才能对三体人起作用,所以也看得出来执剑人是不偏袒任何一派的; 然后我们再考虑执剑人和威慑本身,终极威慑是对两个文明的同等威慑,明说了执剑人之所以威慑度高就在于他的利益是不和人类利益契合的,他有勇气一按毁灭两个世界。而鹰派和鸽派的主张说白了就是人类怎么对待三体,是明确代表人类利益的,只是争取人类利益的方式不一样,也就是说两派的威慑度都很低,他们的代言人代表人类利益威慑度就更低了,根本不是做执剑人的材料; 最后,韦德不是鹰派,“地球之子”原著也没有说过他们是鹰派,不能划为等号。韦德的出色在于他就是一个反人类反文明的禽兽,至少三体人眼中他是这么个家伙,艾AA的形容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韦德的威慑度是最高的,完全就是抛硬币,你不知道下一次是正面还是反面。这不是一个所谓的鹰派能具备的性格和素质,所以我并不赞同目前我三对韦德的塑造,威慑度太低了。
我三第四季剧情提问 因为不想给叔叔送钱充大会员,所以不知道目前的剧情了,但我很在意的是有没有“青铜时代号”的剧情? 这段剧情的有无直接决定了本季到底是《死神永生》还是《程心传》,没有青铜时代号被审判,后面的万有引力追逐蓝色空间,然后被夺取控制权启动威慑的剧情就不存在了,那么大移民就只有人类即将灭亡之际突然机械降神般被威慑所拯救,只有原著粉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光看剧的话观感会很不好(可以说四维空间和宇宙降维这一贯穿整本书的科幻点子是残缺的)。 但是从程心视角来说就是合理的,因为她确实跟万有引力没啥关系,遇见关一帆的时候已经基本脱离了星舰地球世界。即便这样后面展开世界观说宇宙降维也会显得很空。 此外,目前看了第七集预告,感觉大脑有些宕机——神游是不是人物传记王道故事做习惯了,不知道怎么搞维德这种疯子。维德当执剑人是不是为了保护地球暂且不论,问题是他此时的人物形象真的能说出来阻止程心毁灭世界这种话?说这话的人能有当执剑人的威慑度?还有把“失去人性失去很多”这种台词提前也挺难绷的,原著里维德说这话时正好是要全盘皆输濒临绝望的时候了,是维德一生的最后注脚,这时候说出来就把维德的人物形象定死了,后面就变成了一个类似罗辑的悲情英雄跟人类消磨垃圾时间。 总之我不是很希望维德被改编成一个王道人物,他的遗训是挺震撼的,但我们不是在写考场作文,需要时刻贴这个标签。
执剑人不能通过选举产生的原因 我们首先要澄清几个事实,程心是第一个选举产生的执剑人,罗辑是已经造成执剑事实的前提下当上的执剑人。第二,终极威慑对人类和三体都是同等的,执剑人罗辑与人类和三体的利益都不符合,如果有选举的途径,人类是绝对不会让罗辑执剑的。 多人选举乃至于选举本身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鹰派或鸽派都是全人类对三体政策和全人类利益的代表者,这违背了基本的威慑平衡。 即便是鹰派的合作者执剑,他的威慑度也不可能很高,或者说作为选举的代表,鹰派或鸽派想被选举上,都必须要让民众接受把全人类的生命权让渡给自己。那么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除非选上的全是鸽派,有一个鹰派且始终坚持高威慑度,全人类的性命就只能被鹰派控制,鸽派的存在根本毫无意义。这个结果就是绝对的比罗辑还要残酷的独裁统治,罗辑好歹因为第三者的身份不会过问人类社会。 至于多人选举,服从多数原则,如果大多数都是鸽派,那威慑度就太低了;如果大多数都是鹰派,其实依然没有改变独裁的本质,要怎么让人类接受自己的生命被交付给一群战争贩子和反人类者手上(注意,战争贩子也是可以代表人类利益的,或者说本质上是掌握权力)? 说到底,终极威慑的基本逻辑是有一个第三者把两个文明按在桌子上,这个第三者不可能通过选举产生。
令和通病(写了这个帖子后就不在贴吧划水了,以后顶多逛逛) 我在极狐完结那段时候就说过,三观不正除了高桥悠也脑子有问题外,说到底还是写得烂,写到最后甚至都不考虑人命问题直接踩底线了。 像令和这几年,最让人头大的就是什么共存、共存,一谈共存就褒姒,因为这个问题在当代社会根本没有回答,而你东映在高强度的带货和游戏宣传下还要谈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根本不现实。这就相当于要一个幼儿园孩子去创造理想世界一样抽象,浮世英寿后面成混子就这德性——反正有创世之力了,相信就完事了,相信就能共存,同时还什么愿望都能实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这个逻辑就非常幼稚且抽象,贯穿全剧就显得所有人都是邪教徒,怎么写都写不好。 歌查德相对来说还好点儿,他只用处理共存这一个哲学问题,且前中期一直是老老实实做事儿没搞别的,所以后面要是来个唯心大爆发让所有人能接受善意的凯米,顶多也就幼稚点儿土点儿的留白结尾,不会直接三观崩坏。但处理不好也会显得特别虚假,就目前令和编剧的生硬笔力,就非得要做到连奈克瑟斯都没做到的“理想世界”,同时凯米共存的大前提都特别潦草,远不如奈克瑟斯异生兽下是否应该让全人类共同面对危机那样的现实问题。说到底,正确大过天,其他靠两边,带货和哲学等噱头玩意儿比剧情更重要。 还有制作团队的整体创作能力是真的糟糕,感觉就是完全不知道取舍和整理,就很没脑子地往剧里塞固定桥段,要么带货要么塑造一个人,问题是你不能只带货或只塑造一个人而把其他人都丢了、神隐了。为什么风雅还躲着?为什么乌龟回光塑造一个前面就塑造过的学长而把炼金学院的三人给ban了?加埃利亚搞事儿了其他人就下线了,前面打冥黑王了就不谈共存了,这种只会往一集里塞一条线的创作模式到底是学谁的?整个剧本也就长谷川在穿多条线,但他也像闹着玩儿似的往后期塞加治木会塞感情线,硬是所有人都要有cp,要说跟主线也有关系可就是不直接推。歌查德目前就是除了主角外其他人都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人,包括这一周黑钢反水激发黑炎这么大行动前面完全没有动作就非常抽象。
理智点儿看目前的走向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一、剧情编排基本是崩了的,不用期待最后大结局能有什么表现了。 歌查德整部剧突出一个任务繁重,什么都有,占据的篇幅过大同时又编排极不合理。前中期还是单纯的传统骑士走向,也就是单元回带货和出强化,这个时候的编排还没有明显发病,而且因为主基调在,一个团结的主角团让人看得很舒服;但到钢铁和白金时就突出一个快,形态和战力堆的太多太满太仓促,恐惧后半程完全神隐了,白金出来的篇幅本来应该更长的,结果就突出一个草率。这些问题过早结束的后果就是挤压了其他该有的前中期桥段,同时又必须得赶紧塑造下一个BOSS,最关键的人和凯米的关系问题也没有足够的铺垫。所以到目前就出现了为了补上桥段而削弱最终战力,迟迟不肯打冥黑王,骑士内斗等问题; 二、造成这种剧情编排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编排能力不足的同时遇上了空前的剧外因素。 编排能力不足这是肯定的,但光是编排能力不足不能解释现在这种快要挤爆的局面。所以能让这种短板凸显成这部剧烂掉的最大可能,还是剧外因素,尤其是百张凯米搜集、金蛋回和人与凯米的关系这种哲学问题。 百张凯米搜集的任务不仅繁重,而且都要有所表现,这种硬性要求对剧情的限制本来就很大,遇上编排能力不足就凸显一个手忙脚乱,比如狐神回就一次性把几乎所有的星球凯米全收了,同时也存在像金蛋回第一集那样的一开始就收一个普通凯米那样的草率处理,突出一个待遇不均。同时又为了把凯米能力充分表现而极大削弱了本剧的炼金术要素,白金这种最终级别的形态成了过渡,而存在感偏弱的炼金术承担了最终,始终是个大背景而没有实际的能力表现,这就导致彩虹的存在非常尴尬:随心所欲的炼金术就是跟学长学姐们都能做到的那样使用周边事物攻击敌人吗?炼金术的表现太肤浅了,导致后面想凸显彩虹也不知道怎么安排打戏,就只能靠凯米和白金维持局面,这也是为什么白金这个形态如此保值的一个原因。 金蛋回绝对压缩了剧情空间。这个没啥好说的,尽管剧组已经尽可能往里面加主线了,实际效果还是微乎其微,基本是金蛋的主场,以至于白金像是陪金蛋打工的。不知道是东映的硬性要求还是剧组自己的问题,至少这一段虽然精彩但对主线没有什么作用,完全是插进来的,也导致主角团的最终不断延后,该有的塑造也迟迟出不来,二三骑变成了主骑挂件。如果能让金蛋参与进主线至少踢死一个冥黑王,这部剧到现在的观感就会好很多。 人与凯米的关系更是重量级,这是一个到今天都无法解决的哲学命题,即异种族的生存问题,而现代社会人类连同族都没有办法和平共存,哪来的方案解决这么小的一个人工生命呢?这也是为什么01的处理结果会那么难绷的一个原因。处理这个关系必须要足够的篇幅以及深刻的思想去讨论,而不是目前靠男主和男二的碰撞就能收尾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很大概率不好看,编剧本身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支撑不起篇幅。 三、目前可以给歌查德定性的话,我的评价是无功无过。 就目前的剧情及预期来看,歌查德不无聊,也不太可能三观崩坏,但它无论是艺术表现还是思想探讨上看都很难有出现新意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展现了一个高中生成为大梦想家的励志故事,作为骑士和英雄是非常合格的,但在骑士史上能够留下印记就很难了,只能是说“2023-2024年我们看了一部新的假面骑士”这样的记录,实在可惜。 总结起来就是,剧外因素压制的同时对剧内要素的运用过于生硬且浪费,融不起来,就非得要剧外的东西是一堆就,弄完后再搞剧内的,完全没有取舍和整理,造成了严重的编排堵车直到现在基本可以认定这部剧已经被挤爆了。考虑到编剧上,即便是长谷川做得够好了,他对整个主线的把握也存在着避重就轻的问题,比如纯爱要素太过明显以至于压制了本该有的剧情拔高,当然就他目前创作的回数也做不到拔高就是了。 现在能想到的就这么多,至少这是这部剧目前最大也几乎救不回来的问题,结尾多半跟白金回一样疯狂叠战力一股脑处理掉,二三骑如果有最终就是为了这种结尾准备的。
我个人以为的云天明以及纠正一些错误认知 不考虑云天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人格形成而只考虑他和程心的关系的话就会一些误判,比如说云是“舔狗”。这说法的可笑之处在于,批评者们理所当然地忽略了社会当中的局外人,认为局外人是他们自己不努力、没本事,社会不该惯着他们(这让我想起来曾经听过的,买不起房子难道是你的问题吗)。他们对局外人的批评生动地说明了这个社会对部分人的冷漠和排斥,然而这种冷漠和排斥都是为了遮掩自己的错误给局外人造成的不幸。 云天明的扭曲是社会冷漠的后果,他一直被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工作组成的整个社会逼迫到悬崖的边缘,然后程心又冠冕堂皇的“保护人类社会”的理由劝云天明献出脑子。这个陷阱的恶毒在于,社会给了云天明拒绝的权利,但实际上它已经把云天明塑造成了一头“习惯被捆绑的大象”,这种恶毒甚至让程心都意识到“这就是把妈卖给妓院”。 所以至少在作为绝症患者时,云天明对程心的爱就有寻求社会接受的成分,这在他面对胡文这个成功人士时自认为自己理应被抛弃的想法是能互相照应的。 后来云天明成为“三体人”后给程心的礼物说到底依然是这种寻求人类社会接纳的惯性,而程心作为云天明和社会的联系性人物凝结着云天明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看法,这也是往往分析云天明不是人类叛徒时,很多人会直接说“三个童话”就是证据的潜在原因。 说到底,云天明和程心的关系,就是一个局外人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关系,到最后渐渐因为星际间的距离而彻底断绝,这样想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云天明最后没有选择跟程心进入小宇宙了。
小孩和凛音两个片段都没有问题 所谓逆天小孩,请问贴吧里的人都成年了吗?就算成年了,请问做得到面对危险时都能保护自己不碍事儿吗?就算都做得到吧,请问作为子供向特摄,英雄保护以小孩为代表的人类,包容但不偏袒群众的错误,这到底有什么问题?连小孩都接受不了你看什么特摄啊? 这充其量就是一个过于套路的问题,属于创作技法上过于保守生硬了。又不像欧兹让小女孩出来就是让映司死的,也不像布莱泽那样把小孩的犯罪行为都包了导致创作用意和正方立场搞垮掉的,蝗虫一号可预见的要死,而小孩充当这个导火索而已,而他又不知道有假面骑士,请问碍事了有什么不合理? 至于凛音这一段更无语了,请问假设把人和凯米的定位互换,是怪人化的凛音去杀凯米,宝太郎会为了保护凯米杀掉凛音吗?就目前来看肯定不会啊,宝太郎虽然把凯米当朋友但在救援上是有明显的优先级的,整部剧现在的立意也都是:凯米如果要和人类共存,是凯米去适应人类,不是人类要供着凯米,甚至这一集都借凑老师直接说明了。在这个立意基础上宝太郎犹豫了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吗?你坐桌前做电车难题就是直接往人少的那一条轨道上撞,一点儿犹豫都不带啊?何况宝太郎是真的遇到了电车。 如果这一集你要讨论歌查德剧组写剧细节太糙想法太保守,那我陪你一起聊,非要无脑追求无脑主人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那我认为你适合抖音爽文小视频不适合讨论特摄,更不适合聊三观——你已经三观歪到一点儿人情味儿都不讲了。
关于假吧对铠甲勇士的清算(刑天为主) 我觉得现在假吧清算铠甲太过激了,一点儿问题都接受不了,有一点儿问题就得跟地板砖坐一桌儿,其他什么因素都不考虑。 首先,铠甲勇士不是假面骑士,何况铠一、铠二是这个系列的初创作品,也就是给系列英雄定型的,很多成文或不成文的特摄规定在铠甲上不适用,更别提骑士和铠甲勇士发展路线是各走各的,唯一能说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等身特摄。在我看来,铠甲勇士相比于骑士,变身者更加缺乏英雄意识。光影、刑天,甚至拿瓦,变身者们都是最纯粹的普通人,角色定位上没有硬性规定拿到铠甲就要全身心投身到保卫和平的义务中,他们都是可以随手不干的,在很多情况下也存在严重的消极情绪,比如弹钢琴的炘南、当少爷的小飞、坐牢的萧风,主动或被动地撂挑子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使得他们的成长下限极低,到最后救世时虽然是英雄,但是不是一个战士其实很难说(说白了铠甲勇士里真的没有五代雄介)。 其次,刑天是一个典型的宿命论作品。全剧都围绕着贪嗔痴三大罪塑造正反方主要人物性格形象,罪行更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符号,贴谁身上谁犯病。这使得刑天三人很多情况不是传统的随着经历增加人物逐渐丰满完善的塑造路线,而更像是跌宕起伏地犯错与不犯错之间游走,与情节推进、意能积累的剧情主线是分离的,同时又很受剧情需要影响。比如剧情要小刚丢召唤器了,而小刚暴躁易怒,就把罪贴他身上,于是唐完了。这样做虽然提升了整部剧的立意和宿命意味,但的确把主角团的人物形象给标签化扁平化了,把前面好不容易积累的成长弧光给归零,可以说毁誉参半吧(不过这跟德凯不一样,奥大多都是典型的王道剧情,人间体在打怪保护人类这方面已经跟获得召唤器死活都不说一样成为潜规则了)。 最后,小天没删除基因码就是典型的剧情需要与人物成长产生了不匹配而强行让他降智变痴儿。但在已有的水平下这样做该不该呢?该。既然已经确定正反双方都有贪嗔痴三大罪,就默认了这部剧不是王道的圣人打败恶人的剧情,而是两方都有正邪,不过占比多少的问题,真正分出正邪的是阿瑞斯军团的目的和已经犯下的侵略罪行(这就是宿命的起始)。所以刑天这部剧中的反派才往往出现让人同情的闪光点,而相反的正方这边就会出现让人很难接受的黑暗点,结局的不同归根结底还是立场问题,小天还是会说“邪不压正”,行为逻辑仍然是正常的。 至于极狐这部剧(主要是真有人拿铠甲比极狐),其剧情烂有哪一点是因为迫不得已吗?邪魔徒和麻雀有不该死的理由吗?霸牛、娜猫有必要人设混乱吗?剧情有必要到最后什么都没实现甚至正派骑士自己就是祸首吗?一个根本说不通的疯癫世界啊。 光影、刑天我只认为编剧们作出了取舍导致部分剧情和人物观感不佳,假吧动不动说什么剧情系列垫底实在是过了,更多是这几年被高桥闹麻了,讨论氛围实在太差。
有关网飞三体国内外评价不一致的一种推测 我在外网上查了一些影视评论,可以粗略地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这次网飞能超过腾讯大概是因为腾讯三体的海外宣传做得太烂,加上评价基本局限在国内,导致绝大多数外国观众根本不知道有腾讯版,而我们的评价又无法在外国评分网站形成足够大的基数。 一个例子,在X: 只有搜索"three body problem tencent"才能搜到腾讯三体,"3bodyproblem","three body problem"都是搜不到的; 而腾讯三体这几天的相关帖子非常统一地是贬网飞推荐腾讯的,有很多中国ID; 这些帖子里也有很多人是先看了网飞再看腾讯的; 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用户推荐,评论数都很少且只是私下分享的级别; 偶尔的评论较多的用户一定是国内的。 这种现象在烂番茄网站同样存在,烂番茄上腾讯三体被叫做“San-ti”,根本就没有开分。且网飞三体的评论区里也基本上没有知道腾讯版的,就算是差评也不会提到腾讯。 imdb现在外国评分已经趋向一致,为7.6左右,与中国区的分值存在0.5左右的分差;而腾讯三体的评分则相反,外国评分7.5左右,国内包括港澳地区的评分多在8.0,同样拉出了0.5分左右的差距。还有腾讯三体的名字叫"Three-body". 由此可见,时长、口味的差异或许很重要,但宣传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腾讯三体在海外基本没有知名度,且失去了自己的英文命名权,不特意搜索根本搜不到。
佈萊澤劇場版的問題實際是新生代近幾年創作能力不足而非三觀 我個人的想法是,結合最近幾部奧特曼,可以看出來其實是一個普遍毛病:過於看重一個標籤或設定而對情節和人物的刻畫嚴重不足。 就這劇場版的孩子來說,我個人認為是編劇寫的時候沒動腦子,直接把奧棚經典“孩子無罪”的刻板標籤拿來用,因為孩子是好的,所以他就可以拿來針砭現實,完全不考慮其實“孩子是美好的”這個標籤是過去的奧特係列花費心思塑造出來的。 但凡編劇稍微考慮到這點,就根本不會塑造這樣一個違反現實常識的孩子出來,以至於把佈萊澤真實的特點也給抹了。至於為什麼這麼不動腦子,說白了就是類似特利迦、德凱生硬地模仿迪迦、戴拿,過度消費過去的經典設定來博取熱度,把劇本創作當成一堆以往橋段的零碎拼接,使得人物、劇情只有設定沒有塑造。 包括佈萊澤結局其實也有點兒這個意思,為了“交流”而“交流”,不努力思考交流的前提是什麼,於是到結尾了才發現這個前提已經沒地方寫了,只能直接把結果寫出來導致出現了三觀漏洞。 說白了就是沒有老前輩的創作能力憋不出新東西,包括佈萊澤一開始被認為是令和奈克瑟斯走現實風,結果出來還是新生代的一套流程,虛有其表。沒有說佈萊澤質量很差,但《佈萊澤奧特曼》的質量也就只能在新生代裡打比賽,創造經典的能力是遠遠趕不上舊平成的(舊平成基本每一部都能留下一個經典主題或意象,迪迦的光、戴拿的向未來、蓋亞的地球、高斯的慈愛勇者、奈克瑟斯的羈絆、夢比優斯的友情[麥克斯實在太冷了導致我還沒看],足夠改變整個奧特係列的那種,新生代里程碑的銀河、歐布、佈萊澤幾乎都是創作套路的更新也就是整花活兒)。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