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花扭820 叉花扭820
关注数: 9 粉丝数: 13 发帖数: 1,502 关注贴吧数: 10
中老铁路有望明年如期通车 2020年9月23日,记者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中老铁路建设已逐步恢复正常施工。全长414.332公里的中老铁路北起中老边境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项目总投资人民币374.25亿,截至8月底完成投资202.35亿元,占总投资的54.07%。云投集团持中老铁路10%股份,直接出资15亿,并为中老铁路项目贷款提供担保。项目于2016年开工,预计2021年12月建成通车,与云投集团出资101亿持有20%股份的玉磨铁路同期通车。 届时,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中老铁路,将使老挝仅有的3.5公里铁路延长至422.4公里;让只有60公里/小时的公路速度迈入160公里/小时的铁路速度。 来源: 昆明日报 目前,控制性工程全线设计隧道75座:2020年9月14日,由中铁广州局承建的中老铁路Ⅱ标努瓦山隧道(全长8161米,位于乌多姆赛省孟塞县境内)贯通。 9月23日,由中铁八局磨万铁路Ⅲ项目施工的福格村隧道(全长8936米)贯通。已贯通72座;全线设计桥梁164座,开工164座;2020年3月27日,在老挝万象铺轨基地首根500米长的钢轨铺设。由中铁二局承担万象至磨丁 老挝全境内铺轨任务。正线轨道完成铺轨107.8公里,占设计的25.4%;完成接触网支柱安装4016根,占设计的65.4%;全线11个中间站,10个车站站房已进场施工,占预设的91%。
中老铁路有望明年如期通车 2020年9月23日,记者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中老铁路建设已逐步恢复正常施工。全长414.332公里的中老铁路北起中老边境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项目总投资人民币374.25亿,截至8月底完成投资202.35亿元,占总投资的54.07%。云投集团持中老铁路10%股份,直接出资15亿,并为中老铁路项目贷款提供担保。项目于2016年开工,预计2021年12月建成通车,与云投集团出资101亿持有20%股份的玉磨铁路同期通车。 届时,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中老铁路,将使老挝仅有的3.5公里铁路延长至422.4公里;让只有60公里/小时的公路速度迈入160公里/小时的铁路速度。 来源: 昆明日报 目前,控制性工程全线设计隧道75座:2020年9月14日,由中铁广州局承建的中老铁路Ⅱ标努瓦山隧道(全长8161米,位于乌多姆赛省孟塞县境内)贯通。 9月23日,由中铁八局磨万铁路Ⅲ项目施工的福格村隧道(全长8936米)贯通。已贯通72座;全线设计桥梁164座,开工164座;2020年3月27日,在老挝方象铺轨基地首根500米长的钢轨铺设,由中铁二局承担万象至磨丁 老挝全境内铺轨任务。正线轨道完成铺轨107.8公里,占设计的25.4%;完成接触网支柱安装4016根,占设计的65.4%;全线11个中间站,10个车站站房已进场施工,占预设的91%。
玉磨铁路双喜临门 一日贯通两座隧道 2020年8月31日上午,中铁十八局玉磨铁路12标段控制性工程大尖山隧道、太达村隧道相继贯通。至此,玉磨铁路93座隧道已贯通79座,隧道工程已完成97%,为全线明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大尖山隧道位于普洱市,全长14.2公里,全隧穿越3个断层、2个浅埋段,是全线贯通的第7座万米长隧。其围岩是典型的“滇西红层”软弱围岩,岩体破碎,强度极低,遇水软化、膨胀,突泥涌水频发,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由于围岩稳定性差,开挖后极易出现变形、掉块、坍塌, 自2016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隧道先后发生软岩变化16次,累计变形达320米,最大变形量0.8米,突泥涌水8次,涌突量2万多方”。中铁十八局集团玉磨铁路项目部经理李小丰说。 为安全如期完成施工,参建各方不等不靠,主动创造条件,狠抓安全质量管理,采取“长隧短打”方案,全隧设三座斜井,2个平导 、10个工作面分段同时施工,施工中采取深炮孔、弱爆破、勤量测、快支护等工艺安全顺利完成掘进,确保了隧道了顺利贯通。在大尖山隧道贯通的同时,与其相连,全长5.8公里的太达村隧道也同步实现贯通。该隧道围岩差,涵盖滑坡、浅埋、断层、膨胀岩等诸多不良地质,堪称“西南地质博物馆”。其中最大的“拦路虎”是180米长的富水粉细砂地层,遇力变成粉砂,遇水变成泥浆,施工困难。据介绍,2019年5月16日,太达村隧道掌子面开挖以后,施工人员在初支之前,听见哗哗的水声,随后掌子面开始掉块,股状的水柱带着砂粒往外冒,由于有预警,人员和机械及时往外撤离。最终统计突涌量达到500多方,把作业台车往后推了6米多。 针对上述施工难题,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先后16次邀请专家论证,采用洞内帷幕注浆、地表深孔注浆及多项支护措施,实现隧道安全快速施工,并创造了国内类似地质条件隧道施工速度的新纪录。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刘一乔介绍,截至2020年8月底,玉磨铁路年累完成投资75.7亿元,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39.2亿,完成投资计划的85.9%。每天有2.5万人昼夜施工,抓落实、稳投资、赶进度。目前,路基土石方已基本完成,桥梁工程完成96%,隧道工程完成97%,铺轨、站房、四电等工程正按施组计划全力推进,年内将实现桥隧和站场施工全线拉通。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源于普洱,明时有“普茶”记述,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玉磨铁路从普洱穿境而过,是普洱人民期盼已久的大通道,两座隧道顺利贯通,使普洱人民捎上普洱茶,坐着火车奔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昆明日报
大临铁路大保山隧道安全贯通 2020年8月21日,十二局集团公司承建的大(理)临(沧)铁路的大保山隧道(全长5483米)贯通。 大保山隧道位于滇西南的无量大山中,最大埋深达570米,隧道围岩为云南特有的“滇西红层”地质,围岩以强风化泥质砂岩夹薄层泥岩为主,岩体软弱破碎,遇水软化易崩解,开挖后在地层压力及地下水作用下极易出现软岩大变形。此外,隧道还存在地热难题,洞内温度常年在40摄氏度以上,每天用于隧道降温的冰块就达10吨,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 据介绍,大保山隧道2237米全部为Ⅴ级加强围岩,开挖后洞身初期支护随着地下水的渗出,短时间内极易变形,10天内最大收敛变形量达1.5米以上,钢拱架被地层挤压扭曲变形,常常是“前方开挖,后方变形”,对施工造成很大挑战。面对“滇西红层”伴随高地热的世界级地质难题,建设者全面开展“软岩隧道快速化施工管理”技术攻关,打出了一套软弱围岩快速化施工的“组合拳”。 针对单线铁路隧道极易收敛的特点,建设者将设计70平方米的隧道断面扩大到98平方米,为围岩变形留出空间。同时,他们按照“以效率保安全”的思路,将隧道每循环施工时间缩短到12小时以内,实现了挖、装、运等各工序的无缝衔接,月掘进突破100米,刷新了国内单线铁路Ⅴ级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纪录,攻克了穿越“滇西红层”地质难题,为后续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大临铁路大保山隧道安全贯通 贯通仪式 大理讯(丁明明 李金山 刘国占)8月21日,集团公司承建的大(理)临(沧)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5483米的大保山隧道成功穿越“滇西红层”地质难题,安全贯通。 大保山隧道位于滇西南的无量大山中,最大埋深达570米,隧道围岩为云南特有的“滇西红层”地质,围岩以强风化泥质砂岩夹薄层泥岩为主,岩体软弱破碎,遇水软化易崩解,开挖后在地层压力及地下水作用下极易出现软岩大变形。此外,隧道还存在地热难题,洞内温度常年在40摄氏度以上,每天用于隧道降温的冰块就达10吨,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 据介绍,大保山隧道2237米全部为Ⅴ级加强围岩,开挖后洞身初期支护随着地下水的渗出,短时间内极易变形,10天内最大收敛变形量达1.5米以上,钢拱架被地层挤压扭曲变形,常常是“前方开挖,后方变形”,对施工造成很大挑战。面对“滇西红层”伴随高地热的世界级地质难题,建设者全面开展“软岩隧道快速化施工管理”技术攻关,打出了一套软弱围岩快速化施工的“组合拳”。 针对单线铁路隧道极易收敛的特点,建设者将设计70平方米的隧道断面扩大到98平方米,为围岩变形留出空间。同时,他们按照“以效率保安全”的思路,将隧道每循环施工时间缩短到12小时以内,实现了挖、装、运等各工序的无缝衔接,月掘进突破100米,刷新了国内单线铁路Ⅴ级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纪录,成功攻克了穿越“滇西红层”地质难题,为后续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大临铁路北起大理,经大理州南涧县,跨越澜沧江经云县至临沧市,全长202公里,为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旅客列车时速160公里每小时,大临铁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云南临沧不通铁路的历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