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1班DE孙健 我11班DE孙健
,没了。。
关注数: 314 粉丝数: 620 发帖数: 3,661 关注贴吧数: 10
对于现在满大街跑的你们所谓的死飞,科普一下吧 对于现在滁州满大街跑的某宝2000以下的所谓死飞 这JB就是个菜车,神车。跟死飞完全沾不上边。 哪天骑着骑着架子断了都不知道 成本价也就两三百块钱 破铁破钢管做的然后喷个7就TM成死飞了》?恶心!!别玷污死飞这项运动的名声了! 1.预算2000以下的 我建议就先放弃买车的念头,这个价格你买不到任何一台可以合理地称之为Fixed Gear的单车。大多来自江浙,广东一代的小工厂,随便喷上荧光漆,换上一个破铝合金死飞花鼓,实际上这种车卖1000都贵,要不是搭上了“潮流”的顺风车,根本无人问津。这种车如果你哪天骑着骑着前叉断了都不是没可能。 至于1000以下的,大伙津津乐道的“神车”。那根本不是死飞,是沙滩车,飞轮可以倒转,刹车方式即“后踩”,又称倒闸车。原谅我爆粗口,这种冒充死飞的道闸车是JB车。 好比大家都开汽车,出去自驾游,有人开路虎,有人开捷达,无所谓,都是汽车。但是你开个狗骑兔子来还应要大伙儿带着你就不对了。 总之,预算低于2000的,就不要发问了。二手另说。 ================================================ 2.2500-5000预算的 这个价格可以购回一台差不多的入门车,起步就是一些国产和台湾牌子,或是DIY入门车。最便宜的可能只有2000多。在这个级别,你会见到标准Fixed Gear应该有的东西,可以买到经典的水平上管钢架,一个合理的,自然的几何角度,好看的小配件,甚至一些国外大牌(通常在4500以上,如Gios,Masi,Fuji等等在台湾代工生产的)另外,不要扭曲对高碳钢的认识。由这个级别入门是最好的选择。通常国产这些牌子,是在淘宝上售卖,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颜色选择。那些自称大牌整车不能换零件的那都是欺骗新手。因为死飞的乐趣就在于伙伴,装备,升级,或是追求一些东西。 在此顺便普及以下单车的品牌概念,通常我们说一台车的牌子,是指它的车架,比如一台Bianchi,我们就是说它的车架是Bianchi品牌。在每个零配件领域都有各自的品牌,比如Mavic的轮子,Shinamo的花鼓,San Marco的坐垫等等。一个品牌不可能包揽全车所有的零件,当然如果随着时间你渐渐有欲望去了解和使用更多零配件,那么请再次提升你的预算。 ================================================ 3.5000-10000 如果的手头还算宽裕,由这个价位开始也是不错的(当然有人直接从2W开始,也无所谓,只是可能会损失一些乐趣)。 在这个价位里你有非常广阔的选择,面对名牌零件也不必太囊中羞涩。这个价位里基本就是攒车的开始,你需要自己搜罗零件,或由朋友和车店帮忙打造。无论你是想要复古纤细的钢架车,还是空气动力感的铝架车,都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中档产品。比如Leader ,Colossi,Cinelli的中档车架,NJS规格的手把,H+Son的轮圈,甚至是Aerospoke的经典五刀轮。 很多车友都是在这个级别(通常是他们的第二台车)开始发烧的。 ================================================ 4.10000-20000 相信由这个价格开始的车友不会太多,但是由我的观察看来,人数也确实不少。 在这个级别里,可以逐步开始选择真正的赛场级零件,经典的NJS钢管车,或者如Cinelli x Mash那样的热门铝车都没有问题,包括Bianchi Super Pista,甚至是Cervelo T1。轮组上可以选用职业选手热身使用的Mavic Ellipse,或者自编轮组,使用NJS标准的DA7600,Promax等等。如果特别喜欢碳轮,这个价位也是可以负担一个的,比如HED H3(5900元),Corima Trispoke(接近7000),或者是一对的辐条碳轮,比如Miche Supertype,FFWD的产品等等。当然其他高级配件比如碳的手把,千元级别的坐垫,五百块的Izumi SuperToughness链条都可以上了。 ================================================ 5.20000以上。 鉴于豆瓣上似乎没见过预算这么多的朋友,在这儿就不写了。而且我相信预算这么多的朋友肯定都是懂的,有自己的想法。 ================================================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发问前先看看。毕竟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价格是很重要的。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死飞。 ---Fixed Gear ,与Track Bike(场地自行车)是同类自行车,但骑行地域不限制在体育馆内,在日本则有古典赌博形式的场地自行车比赛,被称为“竞轮”,在中国被称为“死飞”或“固齿”,香港地区也有称为称“梗牙”,Fixed Gear Bike来自New York Old School单车文化,最初由Messenger快递工作者而起的快速单车文化,在日本原宿流行后,就开始快速在全世界蔓延,成为街头文化的代表。死飞是没有滑行能力的自行车,齿轮直接固定在轮轴上,不论后轮如何转动,踏板也随着一个方向转,骑手可以减慢车辆速度而不用刹车援助,并且如果你往后蹬脚踏死飞自行车将往后移动,没有上限速度,这也十分的疯狂。 而且FIXED GEAR包括着多种的车型和类别,不是单一的花花绿绿和盲从飞轮固定。 -----------------下面附买前先看,供新手了解 》》》》》》》》》》 鉴于重复性的问题太多,各位新人发问前看一下,这样有助于大家更快了解车子和自己的需要。 玩车是为了开心,理论上说,对一台车的爱是无关乎价格的,但是大家作为一无所知的新手,价格这个现实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那么我来以我的粗浅见识,大概给各位说一下: 注: 1.只讨论新车,包括整车和组装车。二手不在讨论范围内。 2.死飞使用700C轮径的轮组,车架大小有极限。150cm以下的人基本无法驾驭。如果硬要骑,结果是得到一台奇怪几何的车,并且随之而来的是你的肩膀,胳膊,颈椎的疲劳酸痛,以及一个难看的骑行姿态。各位买车的时候要学会选车架大小。举例:1.7米的人选择50-52cm的,1.8米的人选择53-55cm的(只是大概标准,不同品牌测量方法不同,不同规格车架的几何不同也会导致误差)。通常48cm是700C车架的极限(已经很丑了)。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发问前先看看。毕竟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价格是很重要的。 我想说的是,很多新人经济条件比较好,第一台车就买很贵的,甚至在基本不懂死飞为何物的基础上。这种情况我虽然看不惯,但是也实属正常。很多人第一台汽车也许就是百万级的,他也许驾龄都不到一个月,虽然消费观有点毛病,但这原则上没什么问题,因为他花他自己的钱。 但是现在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某些卖家为了宣传,开始为自己的廉价车造势。首先,我没有骑过这种产品,也完全没兴趣没胆量亲自去测试(因为我不想死)。但是我绝对有理由相信,几百块的产品是肯定不行的,不是说你拿着一个普通车的几何构造,用着库存的破管材,五颜六色的零件往上垒,最后再打着死飞文化出来就会真的有人认可你。我们单车社不欢迎这种卖家以及为此类产品宣传的任何人,这种危机安全的“假实惠”观点迟早会不攻自破。
对于现在满大街跑的你们所谓的死飞,科普一下吧。 对于现在滁州满大街跑的某宝2000以下的所谓死飞 这JB就是个菜车,神车。跟死飞完全沾不上边。 哪天骑着骑着架子断了都不知道 成本价也就两三百块钱 破铁破钢管做的然后喷个7就TM成死飞了》?恶心!! 1.预算2000以下的 我建议就先放弃买车的念头,这个价格你买不到任何一台可以合理地称之为Fixed Gear的单车。大多来自江浙,广东一代的小工厂,随便喷上荧光漆,换上一个破铝合金死飞花鼓,实际上这种车卖1000都贵,要不是搭上了“潮流”的顺风车,根本无人问津。这种车如果你哪天骑着骑着前叉断了都不是没可能。 至于1000以下的,大伙津津乐道的“神车”。那根本不是死飞,是沙滩车,飞轮可以倒转,刹车方式即“后踩”,又称倒闸车。原谅我爆粗口,这种冒充死飞的道闸车是JB车。 好比大家都开汽车,出去自驾游,有人开路虎,有人开捷达,无所谓,都是汽车。但是你开个狗骑兔子来还应要大伙儿带着你就不对了。 总之,预算低于2000的,就不要发问了。二手另说。 ================================================ 2.2500-5000预算的 这个价格可以购回一台差不多的入门车,起步就是一些国产和台湾牌子,或是DIY入门车。最便宜的可能只有2000多。在这个级别,你会见到标准Fixed Gear应该有的东西,可以买到经典的水平上管钢架,一个合理的,自然的几何角度,好看的小配件,甚至一些国外大牌(通常在4500以上,如Gios,Masi,Fuji等等在台湾代工生产的)另外,不要扭曲对高碳钢的认识。由这个级别入门是最好的选择。通常国产这些牌子,是在淘宝上售卖,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颜色选择。那些自称大牌整车不能换零件的那都是欺骗新手。因为死飞的乐趣就在于伙伴,装备,升级,或是追求一些东西。 在此顺便普及以下单车的品牌概念,通常我们说一台车的牌子,是指它的车架,比如一台Bianchi,我们就是说它的车架是Bianchi品牌。在每个零配件领域都有各自的品牌,比如Mavic的轮子,Shinamo的花鼓,San Marco的坐垫等等。一个品牌不可能包揽全车所有的零件,当然如果随着时间你渐渐有欲望去了解和使用更多零配件,那么请再次提升你的预算。 ================================================ 3.5000-10000 如果的手头还算宽裕,由这个价位开始也是不错的(当然有人直接从2W开始,也无所谓,只是可能会损失一些乐趣)。 在这个价位里你有非常广阔的选择,面对名牌零件也不必太囊中羞涩。这个价位里基本就是攒车的开始,你需要自己搜罗零件,或由朋友和车店帮忙打造。无论你是想要复古纤细的钢架车,还是空气动力感的铝架车,都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中档产品。比如Leader ,Colossi,Cinelli的中档车架,NJS规格的手把,H+Son的轮圈,甚至是Aerospoke的经典五刀轮。 很多车友都是在这个级别(通常是他们的第二台车)开始发烧的。 ================================================ 4.10000-20000 相信由这个价格开始的车友不会太多,但是由我的观察看来,人数也确实不少。 在这个级别里,可以逐步开始选择真正的赛场级零件,经典的NJS钢管车,或者如Cinelli x Mash那样的热门铝车都没有问题,包括Bianchi Super Pista,甚至是Cervelo T1。轮组上可以选用职业选手热身使用的Mavic Ellipse,或者自编轮组,使用NJS标准的DA7600,Promax等等。如果特别喜欢碳轮,这个价位也是可以负担一个的,比如HED H3(5900元),Corima Trispoke(接近7000),或者是一对的辐条碳轮,比如Miche Supertype,FFWD的产品等等。当然其他高级配件比如碳的手把,千元级别的坐垫,五百块的Izumi SuperToughness链条都可以上了。 ================================================ 5.20000以上。 鉴于豆瓣上似乎没见过预算这么多的朋友,在这儿就不写了。而且我相信预算这么多的朋友肯定都是懂的,有自己的想法。 ================================================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发问前先看看。毕竟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价格是很重要的。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死飞。 ---Fixed Gear ,与Track Bike(场地自行车)是同类自行车,但骑行地域不限制在体育馆内,在日本则有古典赌博形式的场地自行车比赛,被称为“竞轮”,在中国被称为“死飞”或“固齿”,香港地区也有称为称“梗牙”,Fixed Gear Bike来自New York Old School单车文化,最初由Messenger快递工作者而起的快速单车文化,在日本原宿流行后,就开始快速在全世界蔓延,成为街头文化的代表。死飞是没有滑行能力的自行车,齿轮直接固定在轮轴上,不论后轮如何转动,踏板也随着一个方向转,骑手可以减慢车辆速度而不用刹车援助,并且如果你往后蹬脚踏死飞自行车将往后移动,没有上限速度,这也十分的疯狂。 而且FIXED GEAR包括着多种的车型和类别,不是单一的花花绿绿和盲从飞轮固定。 -----------------下面附买前先看,供新手了解 》》》》》》》》》》 鉴于重复性的问题太多,各位新人发问前看一下,这样有助于大家更快了解车子和自己的需要。 玩车是为了开心,理论上说,对一台车的爱是无关乎价格的,但是大家作为一无所知的新手,价格这个现实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那么我来以我的粗浅见识,大概给各位说一下: 注: 1.只讨论新车,包括整车和组装车。二手不在讨论范围内。 2.死飞使用700C轮径的轮组,车架大小有极限。150cm以下的人基本无法驾驭。如果硬要骑,结果是得到一台奇怪几何的车,并且随之而来的是你的肩膀,胳膊,颈椎的疲劳酸痛,以及一个难看的骑行姿态。各位买车的时候要学会选车架大小。举例:1.7米的人选择50-52cm的,1.8米的人选择53-55cm的(只是大概标准,不同品牌测量方法不同,不同规格车架的几何不同也会导致误差)。通常48cm是700C车架的极限(已经很丑了)。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发问前先看看。毕竟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价格是很重要的。 我想说的是,很多新人经济条件比较好,第一台车就买很贵的,甚至在基本不懂死飞为何物的基础上。这种情况我虽然看不惯,但是也实属正常。很多人第一台汽车也许就是百万级的,他也许驾龄都不到一个月,虽然消费观有点毛病,但这原则上没什么问题,因为他花他自己的钱。 但是现在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某些卖家为了宣传,开始为自己的廉价车造势。首先,我没有骑过这种产品,也完全没兴趣没胆量亲自去测试(因为我不想死)。但是我绝对有理由相信,几百块的产品是肯定不行的,不是说你拿着一个普通车的几何构造,用着库存的破管材,五颜六色的零件往上垒,最后再打着死飞文化出来就会真的有人认可你。我们单车社不欢迎这种卖家以及为此类产品宣传的任何人,这种危机安全的“假实惠”观点迟早会不攻自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