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psfpxssfcydp shpsfpxssfcydp
关注数: 67 粉丝数: 42 发帖数: 599 关注贴吧数: 2
两种思维(一) 两种思维(一) 二十年前的一个傍晚,晚饭过后,倒在宿舍的床上看书,猛然想起来和女朋友还有个约会。翻身起来,狂奔到约会地点。女朋友说:又加班到那么晚,饿坏了吧?...... 后来,我就娶她为妻。二十年来,无论是天各一方,还是日夜相伴,一直以心相随。 何以形成这种结果?源于一种思维方式。 面对一件事,我们是先把它向好的地方想,还是先把它往坏的地方想,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结果也截然不同。想想你是用哪种方式去思维的? 这个世界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答案是明显的。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天下唯一的好人的话,自然会对别人处处设防,这种答案就像是精神病患者觉得别人都不正常一样,结果自己被送进了医院,我们也只能说那是一种可怜的病态,并无恶意。 既然我们都认为好人远远大于坏人,那么我们试用这两种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在一种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果你先把别人往好处想,可能会放过一个坏人,如果你先把别人往坏处想,可能会冤枉一个好人。从概率角度讲,前者可能性小,后者可能性大。 评判一件事,需要有足够的信息,严谨的思维,负责任的态度,这是一种做人的风格,这是最基本的责任感。 所谓足够的信息,需要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单凭某一个点上的信息,犹如盲人摸象,任你有多么智慧,很难评判一件事情的总体,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看见某人的一个行为,听到一句话,了解到发生的一件事,马上引起一堆热评,就事论事也未尝不可,也许那代表了一个群体中的现象,但你针对某一个人,那就是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代表了这个社会的浮躁。 为什么我很少在论坛里面发表文章,而是以博客的形式?主要的原因是上网时间有限,怕怠慢了跟帖的朋友。另一个原因就是怕自己提供的信息不够完全,不够全面,给别人引起误会。书写二十万字的实名博客,从时间和空间上展示一个整体的思想,任何一个言论有其自身的背景,可以从相关的文章里面找到佐证。而且也对我写过的东西负责。 为什么我不喜欢匿名的留言?而且一般也不去理会。因为我觉得对方给我提供的信息太少,我无法针对某一句话去做出判断。有人会说,实名了以后大家会戴着面具,你看,又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作怪,那么我宁愿相信一句实名下虚伪的赞扬,也不愿去理会匿名下的批评,因为即是我认为哪种批评是对的,我依然需要去深入探讨,你是匿名,我如何去探讨? 我们为什么处处设防?是因为我们被别人伤害的太多,所以我们怕了,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自信的表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智慧,利用别人提供的信息去做出判断。这种信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条。除了需要增加自己大脑的响应速度以外,还需要学会综合思考问题。 我们为什么经常赚不到钱?是你首先认为别人肯定会坑你,对于别人的利润耿耿于怀。而为什么不想想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不够?而别人已经对你手下留请。 我曾经写过一篇《在中关村说黑话》的文章,试图想说明,在一个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唯有自己掌握足够的信息,才有可能使双方的利益在达到均衡时,你会觉得心理平衡。别人赚钱,只是一种本能,其实并无恶意,多赚的那一块,只是你因为疏于搜集信息所该付出的那一部分。 改革初期,广东人特别能赚钱,原因是他们只算自己的帐,不管别人的利润如何。而某些地区的人却总是怕别人赚得比自己多,你若是把别人想成是好人的话,你怕什么?算你奉送的又怎么样?因为同时你也赚钱了。 为什么愤青的言论在网上几乎一点分量都没有?因为那些人在看别人的文章时首先对别人采取一种怀疑的态度,刚看上三句话就开骂。除了保留当年泼妇骂街的风格以外,根本不是一个讨论问题的态度,把论坛变成了骂坛。 真正有思想的人根本就不会理会别人的漫骂,骂多了最后连留言都不去看了,漫骂者最后只能起到一个自我发泄的目的,基本上是于事无补,丝毫不会有什么影响力。 为什么我还没有被别人骗过?虽然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怀疑别人,而是从一开始就先去相信别人,先去尊重别人。那遇到了真正的骗子怎么办呢?只要是抑制住自己的贪婪,就一定不会上当。因为骗子总会把信息传递出来,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判断。 举个简单的例子,路上有人对我说,你的钱包掉了。我说,那不是我的。他说,还不拣起来我们一起分钱吧。我说,我一分钱也不要,你先看见了,应该全是你的。你说如果是骗子,这戏还怎么往下演。我相信他不是骗子,所以钱应该全是他的。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国外,我们搬到新家,邻居就会从后院挖一枝花上门来看你,那你怎么想?他一定有求于自己?或是想偷东西,看看地形?还是感恩于别人的热情,改日回访一下?思维方式决定了将来与邻里的关系。 在国外生活久了,不难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针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上,西方人首先把别人往好的地方想。 比如说一个千辛万苦抓回来嫌疑犯,在法庭宣判之前,所有人都会先假定那个人是无罪的,经过足够的证据佐证,经由陪审团讨论,最后由法官宣判那人有罪。而中国人往往反过来,还没等法院判决呢,抓人的人就先把别人定罪了,由此刑讯逼供引出很多怨假错案,政府赔偿是拿纳税人的钱去抚平受害人的冤屈,而诬赖者却毫发无损。 一个睿智的人,胸怀可以容纳百川,因为他自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虽然我做不到,但我可以去努力。怎样去努力?就是从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