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rowe1026 cherryrowe1026
偶尔逛逛
关注数: 2 粉丝数: 7 发帖数: 718 关注贴吧数: 4
原来校长实名推荐资质学校是每年申请的啊 @家住河师大附中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du.qq.com%2Fa%2F20130105%2F000110.htm&urlrefer=8149ca6003570dd967753e474efb80e0 北大回应有中学“退出”校长推荐制 2013年01月05日07:24 新京报 [微博] 郭少峰 我要评论 (3)字号: T| T 1月4日,就 部分2012年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中学2013年未继续推荐考生一事,北大招生办负责人表示,此因 部分中学并未申请2013年的资质,部分中学则是北大基于往年的推荐生源表现未审核通过,也有部分中学曾提前通报北大招办称,今年无合适人选,暂不推荐。 对照北大公示的2013年和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中学和学生名单,记者发现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16所中学拥有2012年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但在北大公布的2013年校长实名推荐考生候选人所在中学名单中,并没有出现这些中学的名字。 将向未推荐学生学校了解原因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些未申请2013年资质的中学,招办会向这些中学请教具体的情况和理由。同时,也有中学主动跟北大招办沟通称,今年没有合适生源,如果明年会有合适生源的话会继续申请。 有些中学之前有资质后再申请而未被北大审核通过2013年的资质。另外,由于公示名单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候选人,这并不是说有些中学并未参与推荐,而是未能通过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评审和面试。 据北大招办提供的数据,2013年共292所中学获得2013年推荐资质,推荐学生425人,其中424人初审通过进入面试,最终确定417人为北大2013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候选人。候选人在高考 (微博)录取时分别获得不同幅度的政策优惠,最高可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 校长实名推荐学生表现优秀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根据北大对在校学生的追踪调研,“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的学业成绩积点比其他学生平均高出0.18(积点最高值为4),在社会服务和获奖方面高出近20个百分点,在本科生科研方面高出8个百分点。该负责人称,学业成绩积点是一个综合评价,每差0.1就需要在学科成绩上高出很多。 对于有人质疑的暗箱操作,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基本上没有违规现象发生。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现在北大内部已基本形成共识,仅仅通过分数高低来选拔的学生不一定适合北大的培养特点,“越是按分数来选拔,越说明你没有本事来选拔人才,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如果按分数高低来选拔,完全靠计算机就可以做到了。”(记者郭少峰) (新京报)
来自小说的学习方法——《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回家后,我把初中的英文课本都找了出来,决定每天抄写十个单词到纸片上,来回放学的路上要花费将近一小时,正好充分利用。   然后,又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背诵英文课文,但是和陈劲告诉小波的方法略有不同,我不打算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语感,而是以流利的背诵为目的。   以后的关键不是在于一天花费了多少小时学英文,而是在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是否每天能早起半小时,背诵英文;是否能每天坚持记忆十个英文单词。   从今天开始,坚持到高考前,如果我的英文成绩还不好,那么我认命!   在分析完自己的弱势,优先规划了英文学习时间后,我又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各科老师的状况,制定了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校里的时间。   比如,我觉得物理老师讲课很混乱,我就不听他讲,自己看书做作业,基本物理课下课的时候,我的物理作业已经全部完成,还有余力总结一下思路。化学也基本如此,虽然老师讲得不错,但是我不觉得我需要听她讲。数学老师虽然是学校出了名的邋遢鬼,经常上课时,不是两个裤子口袋翻在外面,就是扣子完全扣错,头发更是好像从来没梳理过,同学们都对他很绝望,觉得自己怎么遇到这么差的老师,可我觉得他讲课讲得非常好,是我迄今为止遇见的老师中,逻辑思维最严密、发散思维最敏捷的老师。他的课我则有选择地时听时不听。   三门理科,我从不记笔记,虽然化学老师要求了多次上课必须做笔记,我也尝试过几次,可发现笔的速度太慢,记笔记是在压抑思维,拖慢了我思考的速度,而且全神贯注地思考时,根本会忘记记录。   但是,我对待英文课的策略却完全不一样,我是从上课铃一敲响,就如吃了兴奋剂,两只耳朵竖着,两只眼睛冒光地盯着老师。因为基础差,很多东西听不懂,没关系,先死记下来,课后再研究,笔记一笔一画地记,连老师说的口水话,我都一字不漏地写下来,因为我的英文能力不足以去判断老师讲的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没用,那么笨人的方法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记下来。   我还时常研究林依然和杨军的笔记,学习他们各种记录的方法,分析哪点好,哪点不好,哪种更适合我的思维方式。博采众家之长后,我的英文笔记,简直可以拿去做展览。   在英文课上,我的头脑基本完全锁定老师,因为太过专注,下课铃敲响的时候,我经常有疲惫感,所以课间十分钟一定要到户外休息,这样才能让大脑为下一堂课高效率运转作准备。   语文则把林依然锁定为目标,她的每一篇作文我都会看,又买了一本高考作文范文大全,把它当小说看,闲着没事就翻一篇,琢磨一下作者的思路。   历史、政治什么的,我觉得就是靠死记硬背,所以从来不听课,经常偷偷地背每天新学的英文单词,或者巩固数学物理,如果这些都干完了,我就看闲书。   地理课是例外,周老太是老一代的大学生,教了一辈子地理,虽然古板严厉,知识却很渊博,旁征博引,我很喜欢听她的课,感觉是一种眼界的拓宽,可以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宇宙,听课本身就是一种放松。   我尽量高效率地利用学校里的时间,充分利用上学、放学这些点滴时间。时间经过这样分配之后,除了每天早上要早起半小时背诵英文,其实每天都很闲。   我从不熬夜,也从不放弃玩乐的时间,因为我坚信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好的休息基础之上,不能充分休息的人,也不能有效率地学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