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去 偷鸡去
关注数: 34 粉丝数: 78 发帖数: 6,612 关注贴吧数: 20
刚看小破球回来 总体非常满意。 剧情比较完善,是国产片里难得把故事讲好,讲完整的。相对于这么宏大的叙事关于联合政府方面基本没有正面表现,不过还是通过间接方式表现了,比如安排一百多万的救援队,表现救援只是单纯的数千辆车在原野奔驰驶过,有点单调,救援应该也是多工种,多部门配合吧,总体不算十分影响剧情。在最重要的科学家方面也没怎么表现,不过后来提到以色列科学家已经计算过了,算是填了一个小坑。 虽然有天地两条主线,还是以地面这个救援小队为主,更偏向单主线。 人物更偏向多主角模式,几个主要人物塑造得都比较丰满,救援小队整体表现都不错,队长印象深刻,刘启和朵朵一开始想逃到地面上有点莫名其妙,后来性格和行为转变都还比较自然。朵朵的最后呼吁一开始看有点尴尬,后来觉得还可以,应该是我自己有点尴尬综合征。 其实我很不喜欢3d,看着累,光线也比普通效果暗。特效还行,特别是表现地球在太空中的整体画面很震撼,木星效果一般,那种吞噬星球的恐怖感觉不是很强烈。其它地球发动机局部,运矿车奔驰等画面特效只能算中规中矩。但是对我来说特效我真的不是很在意,所以流浪地球的特效已经是完全超出我预期的好了。 要我评分8分以上毫无压力,不过我估计不会2刷,主要还是主线比较单一。其次中国人感情比较内敛,整部戏在表现男人之间友情,关键时刻煽情方面还是有点尬,不过真的不影响观影感觉,只会感觉到好青涩好可爱。 其次整部剧完全充满中国特色,包括什么交通委,什么土得掉渣的宣传语,要我说太棒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假模假样学洋人,拌洋气看着才叫难受。我看美国大片也不喜欢所谓中国元素,我就喜欢看原生外国片。
哪种口罩防雾霾效果最好? 口罩并不是越厚越好。 虽然此轮雾霾即将散去,但防霾口罩已是家中必备之物。防雾霾口罩该怎么选,华商好奇心告诉你答案。   近日,华商报记者在网上和实体药店购买了8种最常见的口罩,并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中心老师和学生进行测试,哪种口罩防空气颗粒物效果更好?   ■实验时间:12月8日   ■环境状况:重度污染(AQI:276;PM2.5:158μg/m3;PM10:276μg/m3)3℃,微风<3级   ■实验地点: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中心   ■指导老师:微纳中心张朋诚老师   ■实验人员:西安交通大学2013级“钱学森实验班”学生蔡亚辉、徐志敏   ■实验原理:   在一个10升容积的密封保鲜盒内放置小型气泵,并在保鲜盒前后两端开口。进气口外用胶带密封粘贴固定实验用口罩,气泵的气管从保鲜盒另一端出气口接出,加速密封保鲜盒内空气流动,使保鲜盒内空气由口罩进入再由气泵排出,模拟人体呼吸过程。   先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放置在户外静置30秒,测试雾霾天气平均污染物颗粒数,然后再将此计数器放置在保鲜盒中,打开气泵换气,盖好保鲜盒盖子,将其置于户外雾霾环境中,测试通过口罩过滤后进入“模拟人体呼吸箱”的污染物颗粒数。   20分钟后,将仪器测得保鲜盒内外颗粒数数据加以换算(20分钟内,室外的颗粒物浓度变化差异是可以忽略的),得出每个实验口罩对各种粒径的微粒污染物的过滤效率。同时对每种口罩进行透气阻力测试。
吞食电子维生的细菌,原来我们居住的世界就是科幻世界。 有一种细菌与地球上的其他任何生命都不同,这种细菌靠最纯形式的能量——电子为生,它们吃的、呼吸的都是电子!它们无处不在。在地上插一根电极,输入电子,它们就会赶来:它们是以电为食的活细胞。   找到它们的方法很简单,把一些灰尘放在盛满水的浅盘子里,轻轻旋转,尘土就会分开。如果没有分开,很可能就是被细菌生成的“电缆”连接在一起。虽然经由通电而复活的弗兰肯斯坦只是科幻小说,但这种“食电细菌”却是真真实实的, 随处都可能蹦出来。   泥浆中的食电细菌   食电细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几年前,生物学家发现有些食电细菌长出了毛发状的细丝,就像电线,能在细胞和它们的环境中来回传输电子。他们把这种电细菌叫做“微生物纳米线”。   目前已知的食电细菌有两种:希瓦氏菌和地杆菌。它们能用一点电液吸引更多岩石和深海泥浆中的电子。研究人员在电池的电极上培养这种细菌,结果发现,从本质上说,这种生物吃入的和排出的都是电。   在上个月加利福尼亚召开的“戈德施密特地球科学大会”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肯尼斯·尼尔森实验室的李雪林(音译)汇报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雅米妮·杨格汇报了另一项独立实验,他们的细菌样本来自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死亡峡谷的一口井。杨格的导师穆·厄尔那伽说,迄今他们已经培养出了食电细菌,只用电子而不用任何其他食物。   尼尔森指说,他的博士生安妮特·罗威已经识别出8种不同的食电细菌,每一种都与其他菌种截然不同,与已知的希瓦氏菌和地杆菌也毫不相像。“这意味着还有一个整体的微生物世界是我们从不知道的。”   无需电子“中介”的生命   尼尔森小组在加利福尼亚圣卡特琳娜海港收集了一些沉积物,带到实验室,插入电极进行培养实验。他们检测了沉积物的自然电压,然后施加了一个略高的电压和一个略低的电压,用以提供额外电子和吸收释放的电子。这样一来,沉积物中的细菌既能从高电压处“吃入”电子,又能向低电压处“呼出”电子,并产生电流。能否检测到电流,是研究人员判断沉积物中有没有这种细菌的信号。   “基本上,这就像拿一块沉积物,插入电极,然后问一声‘好了,谁喜欢这个’?”尼尔森说。只用电流就能让它们生存,不需要糖及其他任何营养物质。对人类来说,这就像我们直接把手指插进电插座去充电,是极其危险的。   对这种细菌,人们也不用太吃惊,因为生命本来就是电子流,尼尔森说:“你吃入糖,摄入了过量电子,你呼吸氧气,再把多余的电子排出去。”我们的细胞分解糖,电子流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与缺乏电子的氧结合。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合成了三磷腺苷酸(ATP)。ATP是几乎所有生命中都有的一种贮存能量的分子。电子循环是合成ATP的关键步骤。“生命非常聪明。它能算出怎样从我们吃的食物中吸出电子,控制电子平衡。”尼尔森说。在大部分生命中,身体把电子“打包”在分子中,携带它们安全地通过细胞,再交给氧气。   “这是我们制造能量的方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尼尔森说,“电子必须流动才能获得能量。这也是为何一个人掐住另一个人的脖子让他无法呼吸,他会在几分钟内死去。切断了氧气供给,电子就无法流动。”   食电细菌的发现表明,某些最基本的生命形式可以省去作为中介的糖,直接利用最纯的能量形式——电子,从矿物表面收集。“这是真正的外来物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异形。”尼尔森说。   实际与研究用途   对于下一阶段的实验,纽约伦塞勒工学院微生物学家尤利·乔拜说,细菌应该不是在一个电极上生长,而是在两个电极之间生长。这些细菌能从一个电极上很快吃下电子,并在另一个电极上释放电子,所以它们可以作为一种能源。   乔拜相信,人们会很快发现既能吃下电子,又能呼出电子的细菌细胞。“一种生长在两个电极之间的食电细菌,事实上就能将自身生命永远维持下去,只要没什么东西来吃它或破坏它的话。从理论上说,我们能把这种生物永远养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对这些地下生命很感兴趣,因为这种生物通常只需要极少能量就能生存,它们代表着太阳系中的另一种生命模式。   在地球上,食电细菌也有着实际的用途,比如创造用于清洁下水道或地下污水的生物机器,它们能从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尼尔森将这种生物机器称为自供电有用设备(SPUDs)。   除了实际用途以外,另一个有前景的方面是用食电细菌来研究生命的基本问题,比如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最小绝对值是多少、需要多少电液就能让一个活的电细菌继续生存?“对食电细菌来说,所需的能量是维持生命,维持生存。”乔拜说。在这一状态下,细胞不能生长或繁殖,但还能修复细胞器。比如改变实验电压,从细胞上榨取能量,以找到这个最小绝对值
婉儿生平及墓志新发现 上官婉儿一生跌宕起伏,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童年的悲惨身世,因受家族牵连,在出生的那一年即连同母亲被贬入掖庭。少女时代开始受到武则天的提携,《新唐书·上官昭容传》云:“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又有:“自圣历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俨然成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成年时代在中宗一朝权倾一时,《旧唐书·上官昭容传》记载:“中宗即位,又令(婉儿)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上官婉儿成为后妃之中皇后之下九嫔的第二级,仅次于昭仪,与此同时中宗还在赋予婉儿更大的权力,《太平广记》记载:“其军国谋献,杀生大柄,多其决。”此时的婉儿也处于其政治生涯的高峰。上官婉儿的晚年,由于婉儿虽然屡次成功站队,并且地位愈来愈稳固,但是政治进程的曲折复杂,远远不是一介女子可以完全左右的,在李隆基于景云元年发动的政变中,上官婉儿被叛军抓获,虽然她出示了向李隆基示好的中宗遗诏,《资治通鉴》记载:“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最终依然没有逃脱一死的命运,时年47岁。 2013年9月上官婉儿墓在今咸阳市,故唐长安城西北的洪渎原出土,墓内棺椁无存,仅遗一合墓志刻982字。这成了《新唐书》《旧唐书》《唐会要》等史书之外关于婉儿生平轶事最翔实可靠的资料。墓志记载的内容大部分和史书记载相互印证,但是也有部分内容和以往史学家的认识不同,根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唐昭容上官氏墓志》文本,有以下四点新的发现。 1、上官婉儿为高宗、中宗两代皇帝的后宫嫔妃, 据墓志披露,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品级为正五品阶,从时间推算为676年,正值唐高宗在位的仪凤年间。前文所述,中宗即位即册封婉儿,为“昭容”,昭容正二品阶,是皇帝后宫“九嫔”之中的第二级,仅次于昭仪,中宗即位是705年,等于时隔23年两度封为后妃。在墓志披露之前,史书上只记载了上官婉儿嫁给唐中宗。 2、 关于从“昭容”降为“婕妤”的原因 《新唐书·上官昭容列传》记载:“郑卒,谥节义夫人。婉儿请降秩行服,诏起为婕妤,俄还昭容。”意思是说因为其母亲郑氏故去,婉儿请求按礼法降低品级并且居丧,中宗允诺降为“婕妤”,但很快又恢复昭容的品级。而据墓志披露,上官婉儿是因为强烈反对立安乐公主当“皇太女”的,并且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最终以喝毒药这样激烈的方式以死相谏。唐中宗“惜其才用、慜以坚贞”,广求名医,终于将处于死亡边缘的上官婉儿救活。此事之后又应上官婉儿的再三恳求,将她从昭容降为婕妤,婕妤比昭容底一级,为正三品阶。 3、 上官婉儿祖籍 两《唐书》上官仪本传皆曰:“上官仪,本陕州陕人也。”也就是今河南陕县。但墓志中却说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人也”,即今天的甘肃天水。 4、 关于上官婉儿身后事 上官婉儿被杀后其事迹记载简略,《旧唐书·上官昭容传》记载:“玄宗令收其诗笔,撰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为之序。”墓志里面则记载的更为详细,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并以唐睿宗的名义,为其篆刻墓志铭,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够获得谥号)。又据墓志载:“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看来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够相对风光的下葬,太平公主在其间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