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乐凡子
贝乐凡子
关注数: 137
粉丝数: 1,213
发帖数: 2,154
关注贴吧数: 31
从孵化出壳开始养到今天 今年是第七年(图是去年冬眠前拍的)
多变的鲁氏锦 有点爱好,让日子有趣,有点牵挂,让生活有念想,愿生活,不太拥挤,愿美好,不期而遇。
多肉被一场大雪埋了 一年四季露养多年
多肉被一场大雪埋了 一年四季露养
多年来一直喜欢这样种 美好的时光
即将进入冬眠期,冬眠前留影! 都是从苗养大的,一龟一图,一共6只,最后一只是魔眼,体色很暗,从苗开始一直墨化的感觉。
冬眠前的留影,感谢大家浏览! 都是从苗养大的,最后一只是魔眼,体色很暗,从苗开始一直墨化的感觉。
很久没来了 越养越喜欢
冬眠前记录一下 从孵化出壳冬眠后算起,已经长了四年了,腹甲最长处5.8厘米,年年自然冬眠,生长纹相对均匀,刻度明显,整体小巧精致,我很喜欢这只。
今年就这样了 从孵化出壳冬眠后算起,已经长了四年了,腹甲最长处5.8厘米,年年自然冬眠,生长纹相对均匀,刻度明显,整体小巧精致,我很喜欢这只。
今年第一只出壳的 有点开心
从苗起养生长纹是开心的 2019年的苗,一年长一道纹,今年第四年(今年生长纹才开始长),腹甲5cm,体型很小但生长纹刻度线明显,平时正常喂食,不控食,也不有意饿它。这只是我养的龟中小而精致的一只,特别喜欢,如果生长纹这样均匀的长十五年,应该很漂亮。
它小时候很丑 第一图,这只个体越长大越看不到小时候的影子了,它小时候丑的让人嫌弃。
简单的聊一下 从苗开始清水养到成体,到产蛋繁殖,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在这十多年里观察它们,了解它们,记录它们,形成了自己饲育方式,通过实践收获了一点饲养知识,但还有很多我想知道的秘密需要继续努力。如果把从苗开始用清水养到成体到繁殖算一个阶段,那下一个阶段就是想知道它们的后代对清水的适应性会不会更强呢?我需要继续实践。(蛋不是图中的两只龟产的,它们还小,我只是拿这两只清水养的拍个照)
3只人工生长纹 今年的生长纹还没开始
成长过程记录 从第一图到最后一图对比,长势明显,最后一图是今年3月份还没完全出眠拍的,体色还没完全出来。
这会温度还行 从泥里捞出来洗洗 之前没有泥养的经验,近几年才开始摸索总结。
从苗开始让它们适应环境,一年又一年,时间就刻在了它们的背上,积累了经验,又满足了饲养的乐趣。
新生长纹的形成 去年的生长纹(第五道) 从开始生长到形成 色发灰,边缘不清晰,第三张图是今天拍的冬眠后的样子,纹路变的清晰 发色干净,完美的一道生长纹已成型,接下来长第六道纹,今年的生长季马上到来。
8年前后对比 第一张图2014年5月拍的
从2017年的苗养起 这只苗生长后,背甲甲片间出现黑黑的粗线条的感觉,严格的说是腹甲,当时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只能交给时间了,如今它长大了一些。
抓三只看一下纹,今年就这样了,生长纹不再有变化了(从苗养大) 天气在降温,龟没了食欲,不吃也就不喂了,随着自然气候来吧。
好几年没发帖了 从苗开始清水养的,每年自然冬眠,每年都会从苗养几只,主要是喜欢它们的变化过程,好坏不重要,只要认真的对待它们,饲育,乐在其中。(以下6张图,5只龟)
健健康康的成长
休闲时刻
四只2017年苗养起的 生长纹比较满意 今年长第三道
浅水健健康康的过了个冬
浅水冬眠的细节
有苗不愁长 两年很快就过去了 第三年已经开始了
今年苗 继续记录成长过程
对比头色
今年纹路就这样了
2017年的苗至2019年成长对比 一只龟
目前腹甲5CM 成长对比
要吃的就这样的表情
干养一下
从苗开始养纹 观察总结纹路的形成 希望一次比一次好 养纹是个漫长的过程 想保持纹路的美观性 龟长的很慢 周期也长 之前从苗开始养到成体 花了些时间 (以前发的帖子里有成长图对比) 虽然有的个体纹路有形成 但总觉得不够理想 我2017年又买了喉苗 继续从苗开始养纹 一次次的总结 一次次的进步 希望我能养出漂亮的龟来 下图中的龟就是2017年的苗 养纹从自然冬眠开始这只苗2018年长了一道纹 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开始长纹 图刚刚拍的
说明一下 用此龟图的商家 都是盗用我的 盗图商业用 无耻!
2012年——2019年变化对比 这只龟是我2012年在花市一堆草龟里选的 刚买回来壳质不好 我放在楼顶养了一年 楼顶养一只龟养护麻烦 喂食来回折腾 时间久了就失去了耐心 有时很多天都不上楼顶看 去楼顶的闲杂人也多 胡乱给投喂饵料 我怕被人拿走 也怕喂出毛病 后来我就拿回室内清水养到现在 今天发现背甲好像变黑了 找出2012年拍的照片一对比 果然变黑了 龟的成长凭记忆看变化还是不太理想 拍照记录好一些第一张图2012年拍的 第二张图今天拍的 (母草)
雨天 拍几张
大晴天的时候 只有这个时间段能晒20分钟左右的太阳 但这样的天气一年没几天
高温季的雨后
高温季的雨后
和苔藓一起共生
我喜欢这只的头型
冬眠后散装龟粮试探性开食 左边水锈龟露天水池养成,其实背甲和右边一样黄,只不过是水锈掩盖了它本来的体色,我用各种方式尝试养龟,观察变化过程,多了解他们,养龟才能进步。(目前还是清水养喉为主,露天接地气水池,屋顶泥水养殖只是一种尝试)
那只黑的是我去年买的别的地方的,一起饲养,一起冬眠。
大家要看环境 刚拍的 目前水位就这么高 环境温度21度左右 水温会比环境温度低两度左右。
大家要看环境 刚拍的 目前水位就这么高 环境温度21度左右 水温会比环境温度低两度左右。
就喜欢它的眼睛
不同生长期对比,刚拍的!
兄弟姐妹们在一起
浅水冬眠的样子。
从生长纹里能看出我每年都在进步,了解龟需要时间! 当年从花鸟市场买的苗养起
冬眠期有这样的表现,我很满意!
泥水和浅水自然冬眠的对比 我从养第一只龟开始就是清水养,那时候没有学习渠道,对养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龟离不开水,也知道它有在泥里生活的习性,可是感觉找土麻烦,都不知道去那里挖,再加上本来在家里养,整天看着龟在泥里,我接受不了,干脆放弃泥养。买龟渠道只有花鸟市场,也是从巴西 草龟 珍珠龟这么养过来的,买龟同时跟老板要点龟粮,龟粮没吃完,龟没了,买了死 死了买,就这样重复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养活的,也不是自己会养了,结论是运气好。再后来就胆子大了,消费升级了,龟品种也多样,一路过来除过陆龟别的品种的龟统统水搞定。时间久了,就善于总结,深入了解龟,从来没尝试过泥养,从去年开始用泥冬眠了几只2017年的苗,大部分还是清水冬眠,2018年的苗也是实验性的用两种方法冬眠。今天拍了2只2017年用两种方式自然冬眠苗对比。 第一只泥水自然冬眠第二只清水自然冬眠
《食趣 》 就喜欢它。
从苗开始清水养的花草杂 年年自然冬眠 还没出眠
年年浅水冬眠的草龟,今天检查后拍照留影,说明健康。
清水养喉,浅水冬眠的纹。 2017年的苗自然冬眠,2018年长了一道,还在冬眠中,拍照记录。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