颢之爷玩风筝
颢之爷玩风筝
勇于创新,做出独特风筝
关注数: 52
粉丝数: 1,157
发帖数: 46,363
关注贴吧数: 6
儿童口味风筝图片选 我喜欢孩子,纯洁无邪天真可爱,给他们做过很多玩具,做风筝选题材自然不会忘了他们。 有时候放飞遇见孩子,发现他们很喜欢这些题材的风筝,乐于和风筝合影,为我留下珍贵的纪念。最有意思的一次是:孩子看见小蝌蚪找妈妈风筝,就闹着奶奶说我也要找妈妈!奶奶哄她说妈妈一会儿就下班了,你先看爷爷放风筝吧。 哈哈哈~~~~~~~~~
搞笑风筝图片选 我是40后数理教师,习惯冷冰冰的逻辑思维,情商不高欠缺浪漫思维。但是学会上网以后受到小伙伴们的影响,变得有点“没正形”了。 自制风筝也表现出来了,不信你看图片——
搞笑风筝之一
“红人榜”也就那么回事! 刚来这里看到我排第二吓尿了,不明觉厉。现在排第一也没吓到,因为我知道了,排名每天都变,只要发帖回帖积极就靠前,谁都可以的。感觉红人=积极分子,不知道对不对?
NB风友发飙,冬天当成夏天
看了这个故事不感动,是否疑似冷血? 风筝友老李和老伴相濡以沫恩爱亲密,就像一对老鸳鸯,形影不离。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伴竟然突然驾鹤西去。老李悲痛欲绝,说起老伴每每热泪盈眶,很久不能走出阴影,令人心痛。 风友们经常劝他想开点,他渐渐恢复过来,脸上有了笑容,然而思念之情始终不断。这天他告诉我:想要我画一张老伴的像,他自己做成风筝,这样就好像老伴还跟他在一起。哇!老伴老伴,越老越需要“伴”。我感动,我眼热,我动容,一口答应。 啥也不说了,看图吧——
自编自演,庆祝一番
害怕数学没关系,现在玩语文 这5个字:刁,亚,开,舌,玉,每一个只加一笔变成另外一个字。 答对2个思维一般,答对3个大脑健康,答对4个比较聪明,答对5个非常聪明。 答对1个回家跪搓板去吧。 答对0个痴呆了。
一直在纠结,谁来救我? 玩吧伤了视力,不可逆转,曾经可以看见蚊子腿上的毛毛,现在什么都看不清了! 多次想退出又欲罢不能,试着停下来会感觉无聊。实在是很纠结! 想起香烟盒子上的字:吸烟有害健康!——可是依然买者甚众。莫非世上不仅有烟鬼,也有吧鬼吗?!谁来救他们呢?钟馗肯定不行,他会吃了他们而不是救他们,看来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室温12不冷了! 上次寒潮6度也过来了,没用什么嗳气。顺应时令天人合一是正道,这不5天后就要立春,该来的总会来的。 我家老美女说:爱惜自己吧!我说三九天敢出去凉快就是爱惜自己,龟缩在嗳气屋里是害自己。 冬天就应该冷,不怕!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哈哈哈😄!
这个属于潮玩吗?玩得太大了吧!
有人关心数学题吗? 给3,7,5添加运算符号形成数学题,不许改变顺序,使结果是1,2,3……9,10,共10题。 据说编对5题可以留任,7题可以升职,10题可以当教授。 我先编出第一题:3一7+5=1,剩下的就拜托大家了! 哦对了,同一个结果可能有不同的编法,看你的了……
为什么“春打六九头”? 今日五九开始,再过八天就立春了。 每年都是“春打六九头”,为什么呢? 因为:1,一个节气15天,冬至,小寒,大寒,立春历经三个节气共45天。2,一九到五九结束也是历经45天。 3,冬至日同时也是一九的首日,45天后立春和六九同时如约而至。可不就是“春打六九头”嘛!
小爷俩放飞,挂树上了! 西北湖过去几乎没树是风友的乐园,改为湿地公园树很多,据说人们感觉有幸福感获得感。 风友们什么感觉呢?
不吐不快! 那个“送面包”说我不是集邮者,哈哈哈!57年我揭信封时候不知道他在哪儿呢?
重回西北湖,旧貌变新颜 玩了7、8年的场地要开发,封闭了。只好重回西北湖,这里已经变成湿地公园了,没有过去那样适合放飞了,也还凑合吧!
含饴养孙,用废旧材料做手工 活动手指有利于大脑,对防止老年痴呆有作用。所以我用这些废旧材料做了很多手工,给孙辈玩。
“贴吧大神官方”不像是一个吧的名字。因为—— 1.我搜这个名字,得到的结果是“贴吧大神吧”而不是“贴吧官方大神吧”!是否说明“贴吧官方大神吧”不存在? 2.在电脑上可以看到他有级别14级。手机上可以看到他有神标,580关注,15.4W粉丝,104个吧,这些都是一个吧友才具有的东西。所以“贴吧大神官方”不是一个吧的名字,而是一个特殊吧友的昵称,有点官方代表的意思。 说他特殊,是因为:1.我并没有关注他,可是手机“消息”常显示他,说明他有特权。2.打着这个旗号和我联系过的有男有女都自称官方同学,各管各的事儿,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在使用同一个昵称“贴吧大神官方”,这是一个特殊的昵称,一呼百应很有号召力影响力,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 稀里糊涂多日,自以为总算明白了。——也许并没有真正明白?求赐教!
发帖后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是希望回帖热闹。所以选择发到哪个吧很重要。 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爱好,感悟很深,对于这个话题有说不完的话,遣词用句奔涌而出,找到相关的吧发帖。 二要选择人气旺的吧,人多热气高发言多。有的吧很冷清,几天不见动静那就敬而远之好了。 三要选择有号召力影响力大的吧,“借东风”发帖。 ——如果发帖后没人搭理,那是很郁闷的……
每天手机签到都有红包,真的假的? 已经累积200多了,一分钱没领过,我的手机不沾钱。我人老珠黄用不好手机,有时点几下都没有反应,把手指放嘴里哈一下气才行,大概是皮肤老化了不灵敏。有时一点出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穷于应付。再有就是用电脑疯玩贴吧严重损伤了视力,看手机很吃力不敢多看!我常想是不是该罢手了,哎……
给孙辈做的玩具,快20年了,当年是全身的……
大寒已过,立春还会远吗? 腊八祭灶,春节来到。牛年奋蹄,多得“神”标!
不就风雪交加吗,为了真爱不怕!
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很多没学好 来到本吧发现确实与众不同,这里海纳百川非常包容,各种不同爱好的吧友聚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来贴吧近四年了,涉足过十几个吧都是有着共同单一愛好的吧友聚在一起的,所以共同语言较多。 这里不一样!短短几天学到了很多。 因为疯玩贴吧,严重损伤了眼睛,曾经可以看到蚊子身上的毛,可现在什么都看不清了!为了视力本来想离开贴吧了,可是本吧又使我想要打消这个念头……
贴吧官方安排记者采访我,写了故事 和王祖贤一起玩贴吧的大神们原创 真是脸叔 苍衣社 苍衣社 微信号cang1she 功能介绍城市江湖,职业秘辛 2020-12-29 收录于话题大家好,我是脸叔。12月21日,叔逛贴吧的时候,看到了王祖贤在贴吧发贴与粉丝互动:“提前祝大家圣诞快乐和新年新气象。”女神还发了自己在街头的雪景照,照片中,女神眉目秀丽,风韵不减当年。王祖贤是许多人童年回忆中一抹艳丽的色彩,《倩女幽魂》里的聂小倩,《青蛇》中的白素贞,至今仍是经典的荧幕形象。她隐退娱乐圈后很少在网络上露脸,王祖贤吧成为唯一一个她和网友互动的平台。江湖上与她有关的神话从没停止流传,实际上,有许多电影发烧友们还坚守在百度贴吧,讨论女神的事迹。原来,王祖贤只退出了荧幕,在贴吧,她从未离开过。与王祖贤一样,贴吧也成为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小助手告诉叔,她上初中时最爱玩的是柯南相关的贴吧,在贴吧里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参与了吧内“十年之约”的活动,想等十年后,和数十个吧友“面基”。到了大学,她去上海、杭州旅游,只兑现了和三位好友见面的承诺,但通过贴吧联结的这份情谊,至今仍在延续。贴吧里有很多厉害的人,每当他们发贴晒作品的时候,吧友都会习惯性地在贴子下面回复一句ASDSTQL(啊是大神太强了),久而久之“大神”这个名号就延续了下来,贴吧干脆做了一套身份认证,为这些大神加上了显著的大神标。今天,叔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些大神们的故事。73岁老人的晚年乐园 73岁的许老师(ID:颢之爷玩风筝)在退休后找到了“风筝吧”。过去三年里,许老师每天早上玩贴吧到10点半,然后出门去离家300米远的场地放风筝。午饭后又逛几个小时贴吧,再找年纪相仿的老朋友们一起放风筝。他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风友”,贴吧这个平台,也是风友给他介绍的。贴吧分类细致,再微小的爱好也能在特定的领域找到同好。对于小众如风筝的兴趣领域,在其他问答、视频类社区互动量都难以上百,贴吧内聚集起的“风筝粉”却聊出了两百多万条贴子。第一次进入贴吧,老许对吧内的氛围非常意外:“我到风筝吧一看,有这么多年轻人一起讨论风筝,我就玩上瘾了,天天都玩。”上瘾“风筝吧”至今,许老师发布的主题贴有1900多条,回贴数超过30000条。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许老师的风筝由父亲手工制作,10岁的他在一旁看着,默默地记下制作方法。成年后他从事物理、数学的教学工作,鲜少有时间放风筝。2004年,许老师开始天天玩风筝。一开始,他按照传统做法,做些简易对称的风筝玩玩,后来渐渐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打破常规,几经探索尝试后,成功制作出“士”字形骨架的单片式盘鹰风筝、转盘风筝和不对称中国地图、横鱼样式的风筝。按照常理,一般风筝制作,描绘图案的面料需要对称才可以顺利起飞,但是许老师想做个不对称的横鱼风筝。他利用物理学中“力矩平衡”的原理,策划设计,制作方案,调整风筝骨架两边的风道,选取软硬度合适的竹篾,使风筝达到了“力矩”的平衡。成功放飞横鱼风筝后,许老师很是得意。于是许老师给自己提高难度,冲击中国地图样式的风筝,“地图肯定不能做成对称,中国版图本就不对称。”老风友们开玩笑称全中国只有许老师会倒腾这玩意。他反驳道,全中国这么多人,肯定也有其他高手。许老师在贴吧的几年,确实没见到有人做这种图案的风筝,但是从他的风筝成功放飞起,吧内的风友们慢慢也开始尝试起了挑战这类特殊风筝。有的老风友还会把老许风筝样品拿回家,1比1照着做。图 | 许老师制作的中国地图风筝 做过200多种风筝的许老师,在《风筝》杂志发表过文章,算得上把爱好做成了“专业”。“风筝吧”贴子太多,为了让风友们更好地查阅自己分享的经验和技巧,许老师便把制作风筝的贴子,转发到较为冷清的“自制风筝吧”,便于大家查找。有吧友戏称,那里变成了许老师贴子的资料库。除了技术上的创新,许老师还搞过“放飞我”的创意活动。2010年,他画了一幅自画像,制作成风筝放飞,8年后,又开始帮吧友画像。“贴吧是我的晚年乐园,吧友给了我温暖,我想给他们画点什么。”有一个老风友几个月前找他,想给自己去世的老伴画像,做成风筝,每次放飞风筝时,仍感觉老伴陪在身边。手艺过人的许老师渐渐在吧内有了影响力,吧友们称呼他为“老爷子”,一有不懂便发贴询问他。这些吧友则被许老师称为“小爷子”,小雪就是“小爷子”之一。小雪30余岁,爱制作手工,工作之余也带孩子一起玩风筝。此前他找许老师答疑时,说自己深夜睡不着,把许老师发的贴子全部拜读了一遍。小雪想做放飞的轮子,材料不足,许老师便把材料快递给他。目前,吧内只有小雪学会了制作不对称横鱼风筝。小雪是许老师玩贴吧以来印象最深刻的吧友,“虽然他是学文科的,但他悟性高,也爱动手。”他们拥有共同的理念,都喜欢动手做风筝,虽然年龄相差有40岁,还有着文理科的思维差异,但两人还是在无数次的讨论中成为了“忘年交”,被一根风筝线牢牢地连接在一起。虽然天各一方,但他们之间并没有距离。图 | 许老师制作的横鱼风筝 贴吧打破了几十岁年龄差的代沟,成为许老师暮年的第二个讲台。在这里他给自己从小的爱好找到了一个落脚地。而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许老师为自己的“老师”身份重新涂上的颜色,也闪着再度收获价值感后的微光。如今老爷子因为视力原因减少了玩电脑的时间,转而用旧衬衣改制八角帽和八路帽,并分享到贴吧。但仍然坚持回答吧友们提出的风筝制作问题,他期望能发挥自己的余热,把传统的风筝文化传承下去。 ~~~~~~~~~~~~~~~~~~~~~~~~~~~~~~~~~~ 文中图片没有显示,补发一下:
才来几天呀就第二了,吓尿了! 偶然发现本吧还有个红人榜,其它的吧都没有啊。点开一看我排第二,吓死老爷子了!一个破老头还是红人了,这叫什么事儿嘛。
搜索“潮玩”,惊出冷汗! 昨天求赐教无果就自己搜索一下,结果是:潮玩是指巧妙融合了潮流文化及内容的玩具。不同于传统玩具……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算什么潮玩大神呀?!我玩得最多的是风筝,它属于传统文化而不是潮流文化,再说了它是玩具吗?至于我参于过的其它吧比如电子制作集邮收音机股票会声会影吧等等,都和潮玩不搭呀! ——这真是一个国际玩笑!不由我惊出一身冷汗……
礼品到了。感谢吧友支持!感谢官方!
礼品到了。感谢吧友支持!感谢官方
礼品到了。感谢吧友支持!感谢官方!
“潮玩领域”包括哪些方面呢?求赐教! 潮玩,是否新潮玩法的意思呢?——提出这么幼稚的问题,有点不好意思啊!可能我太落伍了吧,有时候我会感觉贴吧不是老年人玩的地方,硬着头皮玩了三年多,见笑了。
梅老板新票就这样失去了,很揪心! 我50年代集邮都是揭信封,老爸从省城写信都特意贴大邮票给我揭。他好像很喜欢梅老板,竟然花一个月工资看梅老板巡演! 大概62年他给我买了一套梅老板新票,可是我不喜坏“咿咿呀呀”的戏曲只喜欢打仗的电影,所以就随手夹到一本书里了,没有放入我的“邮册”,其实就是日记本,老爸的奖品,给我了。那个年代时兴奖励日记本。 我即将高中毕业时文革来了,破四旧人心惶惶,家里很多书都卖给了收废品的,当时一点都没有想到里面夹着一套梅老板邮票!后来,也许它被人发现保存了,也许被打成纸浆了…… 你说揪心不?!
西游记邮票+自制风筝
【交流】我稀里糊涂成了大神 我人老珠黄看手机很吃力,所以用电脑为主,电脑上没有“大神”的消息提醒。在电脑上常有吧友说“大神”,我以为是开玩笑的,直到前不久我偶然从手机看到大神评选的消息才知道真有“大神”这回事。但是手机的“查看全文”我看不下来,眼睛受不了,就没理会。 过了几天,手机通知我已经被评为大神,点击一下即可,我一点击,头像上真的有了红色的“神”字。——就这样稀里糊涂成了大神。 再后来又通知我已经入选了“百大优秀大神”,邀请去北京聚会,安排记者电话采访等等~~~~~~
请教一下:百度所有贴吧总共有多少大神呀? 据说有10万之众! 我感觉——其中像我这样的古稀老人很少很少。 我猜测——选入“百大优秀大神”的古稀老人,我是唯一的。 哎!孤独~~~~~~~
被误删是长年以来心中的痛! 我年逾古稀视力不济,打字很吃力,2017.4.2.来到贴吧就遇见被误删问题,虽然申诉以后恢复了,但是因为过程很长,帖子已经沉下去看不到了。 误删有这几种情况:1.申诉后恢复了,说明真的是误删。但是可笑的是,竟然有过恢复后又被删,再申诉再恢复一次的情况!2.被删后一字不变地居然可以在另一个吧发表!这是否说明是误删?3.很早发表的老帖子,忽然消息提醒“因为违规被删除”,这是不是误删?4.最近发表的一个帖子,被盯上了:几乎所有回复都被删,只是残留8楼,9楼,12楼,这几个残留有的也是申诉以后恢复的!链接如下:https://tieba.baidu.com/p/7166823331?pid=137188214905&cid=0&red_tag=2617322479#137188214905 ——所以我强烈呼吁解决这个顽疾!
新风友的处女作,效果做工都不错! 他只比我小一天同年同月,哈哈哈哈!
对风筝空中效果的思考 一、从结构看 1、构图造型的轮廓和风筝边线完全一致效果最好。比如软体挂件、不对称异形、软翅鸟类等等。2、三角类因为斜杆在空中很显眼,所以怎么构图都看着像个箭头,空中效果欠佳。 二、从透光性看 1、阳光照射到风筝上,被反射到眼睛里,这时的色彩效果好,比如顺光放飞的情况。 2、逆光放飞时,阳光从板子风筝的后面透过风筝再射入眼睛就被削弱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昏暗的颜色而不是本来的艳丽的颜色。塑膜的透光性优于布料,所以昏暗的程度轻一些。 3、软体挂件类是立体的,阳光不会从后面透过来,我们只能看到从风筝上反射的光线,所以不管顺光、反光放飞,空中效果都很好。 三、从构图看 1、简捷明快的构图空中效果好,比如色块拼对的装饰画法、黑白分明的白描、剪纸手法等等。2、繁杂细致的工笔画法空中效果不好,到天上昏蒙蒙的一片灰色。适合在下面观赏。 3、设色的对比度大、饱和度大、明度大、梯度少,则空中效果好。色彩数量不宜太多。 4、颜料厚度要适当,其透光性不可忽视。 四、设计风筝时要考虑空中效果,不能只考虑放飞性能 1、商品三角印刷美丽,但是到天上往往给人“箭头”的感觉。比如这个蝴蝶,在空中看不出是蝴蝶,如果把上边空白处的蓝色改成白色就好一些。2、我们知道,黑色可以盖住其它颜色,但是其它颜色盖不住黑色。有些商品动物风筝缝纫了黑色的眼睛,为了表现瞳孔周边的白色眼球,就用一圈白色的布环缝纫上去,在下边看是这样的:白色眼球的中央是黑色的瞳孔,但是到了天上,因为白色盖不住黑色,所以白色的布环就看不到了,费工费料没效果。 解决办法是剪去白色布环压住的黑色部分,白色就可以显现出来了。我多次为别人做过这种“手术”。 3、这个丰字蜈蚣风筝的空中效果就像一把铁锨,如果把上边空白处的红色改成白色就好多了。五、这里说的是“空中效果”,不涉及风筝在下面时的观赏效果。
一、从结构看1、构图造型的轮廓和风筝边线完全一致效果最好。比 一、从结构看 1、构图造型的轮廓和风筝边线完全一致效果最好。比如软体挂件、不对称异形、软翅鸟类等等。【图片】【图片】【图片】2、三角类因为斜杆在空中很显眼,所以怎么构图都看着像个箭头,空中效果欠佳。 二、从透光性看 1、阳光照射到风筝上,被反射到眼睛里,这时的色彩效果好,比如顺光放飞的情况。 2、逆光放飞时,阳光从板子风筝的后面透过风筝再射入眼睛就被削弱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昏暗的颜色而不是本来的艳丽的颜色。塑膜的透光性优于布料,所以昏暗的程度轻一些。 3、软体挂件类是立体的,阳光不会从后面透过来,我们只能看到从风筝上反射的光线,所以不管顺光、反光放飞,空中效果都很好。 三、从构图看 1、简捷明快的构图空中效果好,比如色块拼对的装饰画法、黑白分明的白描、剪纸手法等等。【图片】【图片】2、繁杂细致的工笔画法空中效果不好,到天上昏蒙蒙的一片灰色。适合在下面观赏。 3、设色的对比度大、饱和度大、明度大、梯度少,则空中效果好。色彩数量不宜太多。 4、颜料厚度要适当,其透光性不可忽视。 四、设计风筝时要考虑空中效果,不能只考虑放飞性能 1、商品三角印刷美丽,但是到天上往往给人“箭头”的感觉。比如这个蝴蝶,在空中看不出是蝴蝶,如果把上边空白处的蓝色改成白色就好一些。【图片】2、我们知道,黑色可以盖住其它颜色,但是其它颜色盖不住黑色。有些商品动物风筝缝纫了黑色的眼睛,为了表现瞳孔周边的白色眼球,就用一圈白色的布环缝纫上去,在下边看是这样的:白色眼球的中央是黑色的瞳孔,但是到了天上,因为白色盖不住黑色,所以白色的布环就看不到了,费工费料没效果。 解决办法是剪去白色布环压住的黑色部分,白色就可以显现出来了。我多次为别人做过这种“手术”。 3、这个丰字蜈蚣风筝的空中效果就像一把铁锨,如果把上边空白处的红色改成白色就好多了。【图片】【图片】【图片】五、这里说的是“空中效果”,不涉及风筝在下面时的观赏效果。
大家新年快乐!查了放飞日志:去年放飞344天,因为阴雨缺席21
管它竹子苇子,反正可以削篾儿做风筝。
做梦都没想到,第五个是我 这是贴吧官方发布的
做梦都没想到,第五个是我
87年在北京南礼士路集邮公司买的,没用过几次。
分享资料
昨日去邮局问了,现在这样寄印刷品 平信8分的年代,寄印刷品的邮资很优惠,按重量分档计算,以至于发行过半分,一分,二分,二分半的邮票,如图片中第三行所示:90年时候,三分钱还可以寄一本杂志。现在怎么寄杂志等印刷品,邮局的回答是两个方法:1.四毛钱买一个信封,100克以内邮资4.2元,超重加钱。2.按包裹寄,重量按千克算,邮费10,8,6元…… 现在时兴快递,10元是起点,寄一张纸也要10元,超过1千克再加钱。
自制电动娃娃视频
给孙子辈儿做手工,玩得嗨! 基本不花钱,利用废旧材料即可。 一。当个文官二。做个武将三。西天取经:1.师父2.猴哥3.二师兄四。仙女五。头饰
利用泡沫塑料包装废料做手工 活动手指有利于大脑,对防止老年痴呆有作用。所以我用这些废料给孙子辈做了一些玩具,也给自己做了风筝的面料。
这么大信封,3分票就寄到了,90年真便宜!
这里真冷清啊!也难怪,都去划拉手机了,谁还费劲做手工呀!
一件衬衣改制3顶帽子 一针一针缝的,其中八角帽最难做,用料最多。五星用的旧警示灯罩,先锯下来再用锉刀修整。
我的“集邮”阶段 第一阶段——1957年开始从信封上揭邮票,开始也不计较品相。慢慢地从《少年报》,《集邮》学习了不少集邮知识。初中毕业全部送人了。这个阶段还谈不上集邮吧,但是已经认识到集邮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这种理念在心里牢牢地扎了根! 第二阶段——1985年重温旧梦,先是下功夫搜集老纪特信销,很快感觉到不可能集齐!比如43分的信销真的存在吗?那个年代这可是两天的伙食费呀!而且这个面值的邮件很少很少吧? 于是开始买新品,票封片什么都要,包括买书,订杂志,写资料,是花费过一番心血的! 90年意识到“集邮”搜集的内涵没有了,因为不经过邮路,新票“邮”的内涵也没了,只剩下“票”的涵义,搜集过程的酸甜苦辣、邮路传输的印记,都被简单的“买”取代了。眼看钻钱眼渐成风气,高尚的文化活动堕落成经济活动,加上发行量过大,我心中愤懑却回天无力,决定刹车!91年的新票是后来配上的,JT之后一枚票也没买过。 第三阶段——前些年身体欠佳,子孙都不喜欢集邮,担心邮品的未来,处理了一些。现在想开了不担心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多少好东西都消失了,我这一点点邮品九牛一毛也算不上呀!大不了像我一样也化作一缕青烟袅袅升空。——顺其自然好了~~~~~~~~~~
翻看普票,值得一提的是: 1.普8小方块,从小喜欢到现在。 2.普11大字一组的3分盖销,是87年邮友小刘从外地搞来的,8元给我一枚。我因为喜欢也不嫌贵。3.下图最下边的高面值,是邮局的人从包裹单上取下卖给我的——也是醉了。4.八几年路过一个县城,难免要去邮局看看,买了这些小面值,工作人员惊异地看着我,意思是说:这些用不上没人要的,你却要这么多?哈哈,我觉得很好玩又花钱不多挺好的!
50年代“集邮”,也不大计较品相 印象中当年邮局不怎么卖“大邮票”,都是卖这样的”小邮票“——当年小伙伴们把纪念邮票叫做”大邮票“,都是从信封上揭的。那时8分钱可不得了,因为5分钱就可以买2根油条1碗稀饭,比起啃窝头算是一顿美餐了!你想,谁有8分钱买邮票的财力? 既然是揭邮票,难免揭薄甚至揭破,至于剪下泡水,就嫌麻烦顾不得品相了。——这是一。 当年小伙伴们经常”来“邮票,”来“就是做游戏论输赢,输了给邮票。那时也没有硬化地面,就在土地上玩打四角,弹玻璃珠子的游戏,手上脏兮兮的,输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摞邮票取下一枚递给赢家,邮票品相可想而知。——这是二。 当年没有条件存放邮票,就是夹在旧书里面,为了按套排布,有时就用浆糊粘上,有变动就揭下也不计较品相。——这是三。 现在看来多么可笑,但是当年还是玩得很开心的!
西游记邮票+风筝
如此“邮票” 这是80年代邮友送给我的。他是军工厂的技术员,他们厂的集邮协会用铜箔铝箔自制了这些“邮票”——是不是太“作”了?
"公家的“邮票 50年代,公职人员手上会配发一些邮票,是寄公函用的。 当他寄个人信件的时候,他会自觉地自掏腰包去邮局另外再买邮票,而不会使用手上的邮票,因为那是”公家的“!这样做不是因为有人监督,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他的内心深处认为:占公家便宜是可耻的。 现在的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是那个年代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
曾经有人这样贴邮票 60年代知青下乡,经济十分紧张,8分钱寄信都吃力。于是就有人动了歪脑筋:邮票正反面都抹浆糊,收信人洗票时就把正面浆糊上的邮戳也洗掉了,邮票可以再次利用。 你可能感觉不可思议吧?告诉你:我在邮局见过有人吃贴邮票的浆糊,被邮局驱赶!更不可思议吧?——那个年代,哎!
自制应对微风的六角 不知道商品三角“微风”风筝到底有多么微风,但是我知道自制的六角极其微风。六角比三角杆子少,在减轻自重方面占优。看一下数据记录:1。黑脸风筝宽42厘米,4.4克。2。黄脸风筝宽45厘米,4.6克。从荷翼比的角度看,它们极其微风是必然的。从实践看,每当几乎无风大家都飞不起来的时候,我就会拿出它们来应对。即使在无风的时候,拉着它走而不是跑,也可以飞,边散步边“放飞”一箭双雕。稍微来一点风就可以给线了。 如果把握不住竹篾儿的刚柔度,可以用1毫米的杆子,碳杆最好,玻杆也可以。 为了减轻重量,我去掉了上面的三角部分,这样倒是更像“脸”了。正六角形的尺寸如下:先决定宽度即横杆长度,乘以1.15得到对角线即竖杆长度。竖杆均分为4份,上下1/4处和横杆交叉,2提线就系在这里,上夹角要大于90度,有时用到110度甚至还大。上夹角越大越易飞但是可能不稳,上夹角小则相反,可以在实践中调定。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