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关注数: 6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3,375 关注贴吧数: 12
one对人情和心态的刻画真不是一般人看的来的 刚看见有个8u说的挺到位,村田是生活一帆风顺的阳光大叔,阅历比不上one,所以创造的角色脸谱化。而one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贴近现实。 其实叙事最难写的就是人的心态,如果没阅历,你写的人物只有开朗,邪恶,温柔等等片面化特征。但真正的人都是复杂的,明暗交错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同样的,也必须有些阅历才能读懂one的巧思,如果没经历过心态的跌宕起伏,是不会对饿狼的挣扎,黑光的恐惧感同身受。 简单举个例子吧,在B站看过一个职场大姐的解析,说饿狼对于英雄和恶的理解现实很多人都会犯,饿狼原本和其他人一样抱有天真幻想,英雄就应该是无条件帮助弱小,不会自私自利和欺凌他人。但实际上没有,所以他就进行了妥协,妥协现实之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而现实中很多年轻人也是,小时候和上学时觉得人与人互帮互助,和谐友善。进社会后被坑了几次,发现现实与理想不符,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对待他人咄咄逼人,自私自利。 但问题就在于,你原先的路已经很难走了,妥协之后难道会比之前好吗?饿狼原先向往英雄,后来想施展极致平等的恶,可他施展恶的道路难道比英雄的道路走的通顺吗?并不会啊。同样的,现实中你互帮互助的话可能会被坑,但你自私自利也同意会招很多人讨厌,进而吃很多亏啊。所以,妥协的路是一条难走的路。 那么解决方法是什么?琦玉给出了答案,我做英雄只是兴趣罢了。简单一句话却蕴含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即便世界不可能到达理想的互帮互助的乌托邦,但我仍然心怀向往,不因为路途艰难就放弃,只因我开心就好。 你可以因为自己开心而有些自私,但不能因为对这个社会失望和对他人的恐惧而自私,那样的话你的选择就并非本心,而是恐惧之后的自我保护和妥协,饿狼也是如此
关于十日终焉和日本智斗作品的立场问题 先要说明一下,我忘了我把帖子的评论给关了 有心的现在可以在我帖子下面讨论了 自从十日终焉爆出来大部分设定和创意搬用日本智斗作品后,由此引发的立场问题讨论开始变多。对此,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之前在分析贴中放出了一张日本网友的评论图片,看过原图,可信性很高。不存在有人自导自演的可能,当然了也没人有那个闲工夫。有一说一,原先对抄袭的指责可能是有些打抱不平,现在则是有些窝火 因为之前部分8u所说的“丢脸丢到国外”还真就应验了。熟悉日本动漫作品的都知道,有多少漫画家因为盗版问题在外网社交平台上发表逆天言论,颇具代表的就是钢之炼金术师作者居然拿那个打败无数敌人的老人做文章,这就相当过分且不可容忍了 虽然很生气,但是也要好好想想,是什么让人家剑走偏锋,破罐子破摔?我国的文化遗产被小西八无端申遗,还丝毫不知廉耻地对历史进行扭曲。我们难道不气愤吗,对小西八的讨伐言论和敏感玩笑难道少过吗? 要知道,谁都不是泥捏的,你得寸进尺,不顾他人感受,换来的必定是反击。无关于人种,地域,民族,国家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真理 可能就很多人要说了,你管人家说什么呢?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这么在乎他们的看法你怎么不移民? 真是好笑,没有见过老鼠让主人滚出屋子的。老鼠干了偷鸡摸狗的事情,结果还要指责他人做不到那么不要脸。家里有老鼠就要清扫,群众出了叛徒就要清理 那么,这算得上是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妥协和软弱吗? 显然不是。你家邻居上你家门前骂街,说你大晚上的不睡觉扰民。结果你从始至终都没有做出格的事情,也没有干过扰民的事。那好,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官司告到天边我也有理。骂我?不好意思,我权当狗吠。拿我家敏感问题开玩笑?那我就拿你家的开,谁还没个痛点了 现在又变了,你家邻居抓着一只老鼠拿去给大家展示,而那老鼠这是你家养的,把他家米面油吃了个精光。这时候,你当然可以依旧眼睛一闭,耳朵一捂。但是这里那就不叫洒脱和淡然,那叫不要脸,是阿Q精神,是自欺欺人,但凡是个正常人都做不出来 不是我的事情我不会承认,是我的事情我绝不逃避,这是正常人的做法,放到国家民族上,这是大国风范的体现,也是维护中外友好关系的桥梁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我当然可以不把与邻居的关系当回事,当然可以无视他的骂声。但是为了老鼠?犯不上
对于高智商角色设计的讨论 一个人说他百米跑进了10秒,我会说真牛逼 一个人说他百米跑进了3秒,我会觉得他是*** 要知道的是,智斗游戏和博弈情节完全是作者设定的,比如以下几个场景 ①主角遇到了其他人创作的规则复杂的智斗游戏,在这之前他没有接触过 ②主角遇到了有权有势的对手,对手表面笑嘻嘻,背后准备捅刀子 在现实,不可能有人在不进行推理不获取信息的情况下破解智斗游戏,也不可能在没有蛛丝马迹的情况下推断出一个人是否会阴他 可是小说可以,作者知道他自己的游戏的解题关键在哪,知道他笔下的人物有什么阴招,他可以直接赋予给主角。这就出现了主角和现实的偏差,就好比出现了百米跑进3秒的人 关键的地方是,作者要怎样以符合现实逻辑的情况下把这些赋予给主角。就好比数学题,做的时候绞尽脑汁想不出来,看答案过程的时候恍然大悟,越想越觉得巧妙。这样的智斗游戏和主角就是佳作了。 而不是你在高考压轴题加上一个猜猜我有几根头发,然后全校第一猜出来了,这样的无论看少遍都觉得你是智障 所以想塑造高智商人物有两个要点: ①智斗游戏要有普通人能做到的通解,不能无解或纯靠运气瞎蒙 ②主角的推理过程清晰且符合现实逻辑,任何一个普通人拿着他的过程都能完美还原 这就和数学题高度相似了 接下来看《噬谎者》的斑目貘是如何在空气扑克中推理出规则的,空气扑克规则,其实就是朔望月,应该是噬谎者抄袭的十日终焉,但是不重要 首先给出初始信息 ①每人五张数字牌,双方加起来十张 ②游戏进行五回合 ③每回合双方各打出一张牌进行比较,比较规则需要自己推理 最开始先对规则进行分析,三条规则中,②无疑是最有用的一条。游戏总共进行五回合,是什么意思?根据反证法和假说演绎,可以反过来思考,“游戏如果超过五回合无法进行”,那么是什么因素限制了游戏回合?暂且按下不表 所以,这里暂时推理出了“可能有某种因素将游戏限制在五回合内” ③是游戏基本玩法,暂且不去深思。①的信息和②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可能有某种因素限制了游戏卡牌数量。 此时斑目貘拿起了五张金属数字牌,惊奇地发现一张数字牌的厚度十分熟悉,至于是什么一会再说 那么还有哪些信息可用?已经过了一回合,根据双方结果,肯定不是比大小,直觉来讲如果是质数或者无意义拆分也说不过去。根据场外启发和自己推理,重新思考起游戏的名字“空气扑克” 为什么叫做“空气扑克”而不是“空气卡牌”?明明数字牌跟扑克一点都不像?那么可以大胆猜想,数字牌与扑克有着必然联系,根据第一性原理,扑克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牌型!如果规则是对数字仅仅进行数学上的计算,那它只能称作数字牌,而不是扑克。 还有一个铁证,将己方五张牌数字相加来看,点数是一百七十多。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52张扑克牌数字和为4✖️13✖️0.5✖️(1+13)=364,己方数字和与扑克牌数字和的一半182十分相近,那么这不就说明双方在用一副扑克牌进行游戏么? 此时推理出了“数字牌的数字与牌型有关”。到了这里,又可以捡起前面发现的一个事实。卡牌厚度到底象征着什么?没错,每张数字牌就是五张扑克牌的厚度,五张扑克牌?那不就是德州扑克么! 这个猜想过于大胆潦草,没有证据支撑,又要捡起前面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前面①和②“某种因素限制了游戏的回合数在5,每人5张数字牌,双方总计为10张牌。否则游戏不成立”,想一想,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是52张,如果是德州扑克,不重复用牌情况下,双方最多进行五回合游戏,每人25张扑克牌,总计50张扑克。这不对应上了①和②的规则么?如此简洁! 那么这些数字是怎么和德州扑克牌型联系起来的? 在观察自己五张牌和对方打出的一张牌来看,数字并非完全没有规律。这些全部是整数,包含一位数和两位数,两位数居多。说明这些数字应该被限制在某个区间里。 在德州扑克中,包含数字的只有各牌点数了,那么是五张牌数字点数之和还是什么?前面可计算过数字和与扑克数字和的关系,那么就从这里入手。德州扑克数字和最小牌型为四条AAAA2,数字和为6。最大牌型为KKKKQ,数字和为64。等等,场上所有卡牌的数字可都包含在这个区间里! 此时完全可以给出结果“游戏进行的是德州扑克,每张数字牌对应德州扑克的五张牌组成的牌型,对数字进行拆分,可拆分成不同的牌型” 至此推理完毕。 上面这些复杂严谨的推理过程,换成低质量作者笔下的主角可能就是“注意到”“稍作深思”,然后直接给出了结果。 就好比是市面上劣质的数学教辅,给出的答案开头便是“注意到xx与xx公式相关”“发现可以用xx解法”,你的注意力怎么就那么惊人? 我也可以创作出一个角色,对于高考涉及奥数竞赛和大学内容的最后一道压轴,他可以两秒钟思考出解题思路,别问,问就是智商高。甚至可以睡觉悟道,不借助教材直接悟出量子力学和拓扑学。这样的角色,无非是作者自娱自乐地意淫罢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