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xqq1 qqxqq1
关注数: 14 粉丝数: 0 发帖数: 304 关注贴吧数: 0
转帖:“银川到太原5小时,至北京8小时”的来龙去脉 西方失败/文 1,人民群众失望了 老家在山西临汾的田燕,如今已在银川安家落户,她曾无比期盼着太中银铁路的通车。这条被媒体称为通车后,“银川到太原只需要5个小时,银川到北京只需要8个小时”的铁路,在田燕看来就是便捷快速的回家之路。“5个小时就可以到太原了,然后3个小时就到临汾了”。在2009年春节,她和丈夫孩子回趟临汾,先要坐14个小时的火车到西安,然后还要坐8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回到临汾老家。 可随着太中银铁路的正式建成,以及从2011年1月11日起,运行线路进行调整后,田燕却发现,之前“银川到太原5小时”、“银川到北京8小时”根本就没有实现。 2, 银川北京还是熬夜吧 按照最新的时刻表,银川—北京西的K175/8次列车,银川站始发站时间为18:42,到达北京西站时间为次日13:29,全程用时18小时47分钟。相比之前途径呼和浩特的K178/177次列车全程的19小时16分钟,只缩短了29分钟。 而无论是K175/8次列车,还是银川-郑州(途径太原)的1625/1626次旅客列车,银川到太原的用时都将近11个小时。 那么,在太中银铁路建设中的“5小时到太原”、“8小时到北京”的时间概念,到底从何而来? 3, 新闻媒体造谣吧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10年8月15日,《太原晚报》在其二版头条位置刊登《太中银铁路年底将引入太原站》一文,文章在最后提到“(太中银铁开通之后)太原市民从太原坐火车至银川只需5个小时。”这是目前可查到的最早阐述“银川至太原5小时可到”的报道。 第二天(2010年8月16日),山西各大媒体纷纷加入到“5小时”的报道中,包括《三晋都市报》、《山西晚报》、中新社山西分社在内的多家媒体,都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的口吻,刊发了太原到银川5小时可到的消息。而山西的《发展导报》甚至在头版,用一个整版加大标题“从太原坐高铁,5小时到银川”,宣布银川“被高铁”了。 同年10月7日,新华社山西分社正式刊发新闻通告,除了再次强调,太中银铁路通车后太原到银川只需5个小时以外,还加上了“太中银铁路与石太客运专线相接,进而与京石客运专线相接,实现北京到银川8小时。” 至此,银川到太原5小时可到,至北京8小时可到的概念,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读者的大脑。 4,记者的数学太好了吧? 记者观察到,在这些报道中,在描述“5小时”、“8小时”概念的时候,几乎大部分媒体都以“据悉”二字开头。那么消息源到底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呢?记者联系到了最先报道的《太原晚报》记者,据她回忆,当时是太原铁路局一通讯员提供的数据,里面确实有“太原至银川5小时可到”的确切描述。而联系该通讯员,他则说这是铁道部门经过计算后得到的时间数据。 记者查到,太中银铁路全长944公里,设计时速最高为20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最高时速计算,太原至银川确实只需要5个小时就可到达。但是问题在于,设计最高时速是指车辆在平道,无上坡下坡,没有大风的阻力,排除自然气流的阻力的最高时速。列车不可能在太中银全线按照设计的最高时速奔驰。 5, 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实在网络上,针对太中银铁路开通之后,银川至北京8小时,至太原5小时的新闻报道,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很早就表示怀疑。网友“tony_lord”就认为,以银川到北京的距离,“k字头的(列车)肯定是不能实现8小时的”。也有网友注意到了新闻报道中的乌龙。“设计最高时速200公里,除非用理论上的距离除以最高时速,才能得到5小时到太原的数据”。 而在现实中,山西临汾人田燕已经接受了5个小时到不了太原的现实。让她聊以自慰的是,“至少有到太原的直达车,倒车去临汾还算方便一些吧”。记者告诉她,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铁道部表示,到2012年底北京到银川5小时可到。按照这一时间概念计算,银川到太原到时候可能3个小时就到了。 她笑了笑,说我不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