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Tips
GregTips
欣赏每一个日出。
关注数: 155
粉丝数: 1,853
发帖数: 7,092
关注贴吧数: 9
重金邀请老师、大神们解释卧床3个月以上的道理 注释:临床愈合指骨折达到一定的愈合程度,可以支撑正常功能,骨折症状基本消失的状态。据权威骨科文献说明,最轻微的发丝骨折经过一级愈合,仅需要简单的成骨细胞作用,不经过骨折愈合的血肿,骨痂,和骨痂重塑期,仅需要数天时间,而其它类型的骨折则视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因素,愈合时间不等。图中标识的愈合时间为统计大概率愈合时间。 大神们,请看图识字,说明股骨颈骨折以后都必须卧床休养3个月以上。 一律卧床3个月以上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怀疑是我大脑里的四角。如果哪位老师,大神指点迷津,解释通了卧床3个月的必要性,在下会非常愿意省奉上1000元生活费酬谢。 请各路英雄参与,先谢。
呵呵,有感于早上群友嗨皮咱群真是好,人人情绪高。咱群真是旺, 呵呵,有感于早上群友嗨皮 咱群真是好, 人人情绪高。 咱群真是旺, 个个精神棒。 别人床上卧, 我们享生活。 别人屋内摇, 我们世界飘。 愉悦学康复, 快乐练走路。 别人花一年, 我们几十天。 骨折差别大, 身体有好差, 愈合有快慢, 渐进最安全。 走跑不攀比, 发挥我自己。 人生用心过, 做好就牛逼。
康复是一种态度(2)
股骨颈骨折康复,是一种态度(1)
创吧篇 - 说说非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在不久以前,骨折的治 创吧篇 - 说说非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 在不久以前,骨折的治疗很少使用手术方法。国内外有很多正骨的方法,使移位的骨头复位。复位的骨头多半会愈合,这是生物界的规律。 对于不稳固的骨折,也可以用夹板或石膏做外固定防止移位。通常,外固定需要使用一两个月或到X光片显示骨折位有骨性连接为止。 彼时,使用非手术治疗的骨折多半会良好的愈合。后来,因为少数骨折难以手法复位或通过外固定维持对位,就出现了手术复位和手术内固定的方法。手术,使大部分难以用非手术方法治愈的骨折得到了良好的治愈。 然而,后来,手术就变成了大部分骨折的首选疗法,包括一些很容易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的骨折。因为手术的创伤性和资源浪费使得大量骨折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负担。 在股骨颈骨折,这一点尤甚:ZG大多数骨科机构的原则是遇到股骨颈骨折就开刀。 股骨颈骨折康复和对付后遗症很复杂,需要对人体医学有深入的甚至跨学科的了解。 在我17年4月刚刚股骨颈骨折等待手术的时候,百度到一家北京的中医医院网站,称多数股骨颈骨折不需要手术,会很快治好。我当时的感觉是这家在吹牛。 后来,在深入研究股骨颈骨折康复中我建立了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帮助了数以千计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深入了解以后,我发现有很多稳固性的股骨颈骨折其实不需要手术内固定,而且很多移位型骨折在复位后也不需要打钉子内固定。这样算下来,有半数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是不需要手术的。 过去一年多时间内,我也成功地说服了二十几位犹豫在手术和保守治疗之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放弃了手术,而且全部都愈合良好。 骨科医生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如果不手术病人就要严格卧床3-6个月。很多人难以忍受长时间卧床,于是多数人被吓得接受手术。 事实上,我从早期开始指导过的患者无一例外地在骨折后一个月内下床,包括70、74、80岁和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找到我时已经卧床超过一个月的,在我的鼓励下也都立即坐起、下床、和负重活动。这一点,我会专帖详述。 那些经受了很多天痛苦折磨的患者说遇到我以后便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阳光。 中医在被边缘化。当我越来越确信那家北京的医院的宣传不是吹牛的时候,却再也找不到那个网页了。 悲哀。 令我欣喜的是,今天,一位新加我的折友说他是被正骨复位以后保守治疗的,引起了我的兴趣。 了解到一家南通的镇医院只复位不打钉! 其实,吧里多数折友都是手法复位以后微创手术内固定的。那些未需要复位和手法复位的很多都可以不打钉而得到良好愈合的。 说到这里,会跟骨科医生有激烈的辩论。多数骨科医生不会来辩,因为我的观点影响不到他们;他们照样日复一日地动刀开钻,做着那些他们认为需要我认为不需要的手术。 这篇感想是想发表在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的,但写到这里,突发奇想 — 开一个股骨颈骨折非手术疗法的吧。
西方人也曾经热捧过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应该晚负重的观点 股骨颈骨折术后应该是早负重还是晚负重,国内医学界争执不下。 一提到骨外,大家都知道国外医生都认为应该早负重。 那骨外的医学界是不是研究过早负重和晚负重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影响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找到一篇半个世纪前的文章。这篇由芬兰Turku大学中心医院的外科临床部Seppo Nieminen 医生发表的文章题为: 股骨颈骨折传统内固定术后早期负重 文章显示在50年前西方医学界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早负重和晚负重的观点和研究结果。原来西方人也曾经热捧晚负重 - 养好伤以后再走路! 摘要如下: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比较困难,一些影响因素至今依然不完全清楚。骨不连和后遗症时有发生(Barns1970)。被广泛使用的关节置换术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Gossline & Hardy 1969, Lunt 1971, Evarts 1973,Hunter 1974)。虽然用钉子内固定可以提高骨折股骨颈的稳定性(Spotoft 1944, Kuntscher 1954, Backman 1957, Garden1961, Bonnin &Cashman 1963),在人体的失败仍然很常见(Ainsworth1971, Massie 1973)。 长达6个月不负重,已经成为传统的内固定疗法的一部分。理由不仅仅是因为此类骨折缺少稳固性,而且早期的挤压被认为会导致股骨头坏死(Rokkanen& Slatis 1967)。然而,早在1937年Moore观察到内固定术后早负重并不会增加合并症。之后,多人进行了负重时间的对照研究(Gibson 1964,Brown & Abrami 1964, Haggqvist 1969)。早负重通常指在术后2周左右使用伤腿。遗憾的是这些研究的随访时间都没有超出1年。Graham(1968)做的研究随访了3年时间。3年以后,早负重组合晚负重组(内固定12周后)在内固定失败和假性关节炎方面都没有发现有差异。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在晚负重组比早负重组更高。Graham 报道找到真正的对照组做这样的研究并不容易。 在Garden (1961), Bonnin & Cashman (1963), Smyth 等(1964), Hullinger (1967),Ainsworth (1971) 的研究中,也都发现低角度螺钉内固定以后早负重的病人的坏死率没有提高。 Turku 市立医院的内科部为老年常住患者设置了一个专门病房。因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会导致精神和身体的崩溃,于是他们自1960年规定髋关节骨折的病人尽快走路。所有骨折病人都在3周内被允许逐渐负全重行走(Ruikka 1972)。如下的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得益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研究早负重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康复后期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数据包括过去8年内(1964-1971),大学医院服务的25万人社区内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收录的436病人来自446名股骨颈骨折患者,占全部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56.3%。其中男性占17.5%,平均年龄66.3岁,女性占82.5%,平均年龄为73.9岁。总体平均年龄为72.6岁(16.7-96.7岁)。413人(92.6%)做了非急诊内固定手术。49.4%使用了螺钉加钢板,45.4%仅使用了螺钉。10个(2.2%)做了置换术。 30天总死亡率是12.3%,手术死亡率为9.4%。3.2% 患者发生了深度静脉血栓。16人(4%)发生了术后感染。 术后处理 所有Turku市立医院内手术的病人均在术后2周允许负重(EW组)。其它的病人为在就近医院或病人家里手术的,则在12-24周以后才被允许负重(LW组)。 检测指标 在此回顾性研究中,所有病人被分为两组– 早负重(EW,术后两周)和晚负重(LW,12-24周)组。对骨折做了Garden (1961)和Paowels(1935) 分型。对于存活但随访少于2年的病人,请到医院来做X-光检查。所有骨连接,假性关节炎,和坏死均基于x-光影像来判断。坏死的定义是后期塌陷(Barnes 1962, Bohr & Larsen 1965,Catto 1965b)。 结果 术后30天内死亡和事故死亡者被排除在外。两组在年龄上午显著性差异(P>0.05)。早负重组有63人(52.5%),平均随访时间为4.7年(2.1-9.4). 80名晚负重(30.6%)的随访时间为4.2年(2.0-9.9).LW组的移位骨折和不稳固骨折的比例明显高于EW组。然而,表3和表4显示,EW组病人的愈合优于LW组。统计学上较大样本亚组的区分更为显著。在Garden4 的病人中,EW组的愈合率明显高于LW组(P<0.01). 同样在Pauwels 2 和3型的对照中,骨连接的比例仍然以EW组明显高于LW组(P<0.01)。 内固定类型的比较:在使用钉+钢板的患者,LW组的内固定失败率明显高于EW组(P<0.001)。 骨连接率EW组为70.8%,相比LW组为51.4%,骨不连率EW组为15.8%,相比LW组为27.2%。 数据的瑕疵是LW组的随访率明显低于EW组。 两组间的总坏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在随访超过2年的病人中LW组坏死率(20%)略高于EW组(15%)。 在骨折后1-3天和3-7天内手术的愈合率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超过7天手术的病人中,EW组的愈合率明显高于LW组,骨不连率明显低于LW组。 **************** 按:对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早负重和晚负重的一段西方历史,从此可见一斑。当然,除了本文提到的多个报告,后面还有其它国家和其它医院的对比研究。可见,在经过对比研究后发现晚负重并没有带给病人好处,所以西医普遍摒弃了术后晚负重而采用了术后早负重的策略。彼时的手术环境,技术和材料略有不同,具体的数字的直接参考意义不大。 匆匆翻译,笔误见谅。
讨论一个折友共同关心的问题股骨颈骨折术后,应该怎样看待负重锻 讨论一个折友共同关心的问题 股骨颈骨折术后,应该怎样看待负重锻炼。 请大家表达观点,欢迎引述文献。 禁止无思考的站队和恶意攻击。 1. 3个月或更长时间不下床,之后三个月货更长时间双拐不负重,再过渡到单拐和脱拐。有条件的,一年以后再脱拐。 2. 3-3-3 原则,即三个月卧床不下地,三个月双拐,三个月单拐。 3. 无所谓,跟着感觉走,不疼或能坚持就尽量早负重,早脱拐,减少骨折对生活的负面影响。 4. 听主治医生的,不要听其他人的。 5.. 到康复中心按照康复理疗师的指导康复。 6. 因人而异,按照自己的骨折和治疗情况和愈合进展,渐进式负重锻炼。早自理,早回归,减少损失。 也可以提出其它方式。
专门说明一下康复中三个月的事情本来不想再解释,因为已经写过多 专门说明一下康复中三个月的事情 本来不想再解释,因为已经写过多次。两天前的帖文《用进废退话骨折康复》中也又详述了。但是没有几个人看,所以今天还是有折友前来“探讨”。 因为我在一位一型骨折的折友分享后面留了句“通常1/2型骨折不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康复”,来探讨的是,""三个月内走路的是极少数吧""。 这是很客气的说法。有人更直接地说我误导,说瞎话,也有人说三个月内脱拐是逞能。 这是因为视野;如果你的视野只有你的保守群,那三个月走路是奇观,是怪胎,是逞能;如果你的视野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三个月内走路就是少数,是冒险。 我看的是全世界。受三个月的教条影响的只有中国人。而中国人只是全世界的一丢丢,你却以为你看到了全部。 3/4人口的外国人群,股骨颈骨折康复不包含长期卧床,不受三个月、六个月的教条影响。多数(不是全部),在三个月已经脱拐走路了,包括3/4型股骨颈骨折的。 看了这篇以后,请你不要再说三个月脱拐是极少数,或事情逞能,是你缺乏了解。
用进废退话骨折康复 昨天, 一个大学生折友在卧床一个多月后,走几步晕倒了。还好旁边有家人在,没有出差错,类似的例子很多。我以前写过很多次“养病”的伤害,比多数人以为的严重得多。何谓用进废退 就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锻炼使之强大,闲置使之萎靡。原理在于机体内的分子和细胞。当组织的功能得以发挥,得到锻炼,分子就会在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说明这个功能在被利用,细胞就会变得活跃,发挥更大的功能,久之还会产生更多的细胞以保障功能的需要。于是在身体上就表现为肌肉越练越大,骨骼越练越硬越粗壮,人越练越健硕,野兽越练越凶猛,军队越练越强盛。反之,闲置下来,肌肉就会萎缩,骨骼就会缩小变弱,人就会变得颓废,野兽就会失去野性,军队就会失去战斗力。 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锻炼分为局部和全身。实际上大部分锻炼对全身都有影响。我专门写过一个贴文讲锻炼的“顺带效应” - 锻炼肌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锻炼关节周围肌肉可以增进关节组织和骨内的血液循环就是这样道理。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对提高免疫力,预防多数局部性疾病有好处,包括骨伤愈合和预防股骨头坏死。肌肉的恢复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固性,有助于快速康复和预防二次受伤。 骨折后做不加重骨伤的运动 比如,上肢骨折,通常要用绷带固定胳膊,以限制胳膊摆动。对严重的骨折还要用夹板,石膏等。腿骨骨折和脊柱骨折通常要卧床休息。 然而,不代表就要全身制动。比如在我中学时期,班里同学锁骨骨折的时候就停学了几天,后来家里就有人来照顾衣食住行。而之后我锁骨骨折,就没有告诉家里,没有修课,只是停了几周的体育课,单臂挂一条绷带,步行去上课,生活自理,手照样可以写字,也可以穿衣,吃饭,洗衣服,收拾房间。上个月,家里有人在车祸中有一段脊椎被压骨裂压扁。多数情况下,患者会长期卧床。而我研究了片子之后,让她买一个护腰带,辅助支撑和限制大的弯腰动作,尝试走动。受伤两三天以后她就正常生活,两三个星期就基本恢复到了受伤之前的状态,只是用护腰带继续保护。 这种貌似激进的做法第一要基于科学。一根骨头骨折,其它影响不到的关节照样可以活动,这是最简单的科学。更深一点的科学则是活动和锻炼可以加速愈合,减少合并症。 反之,动辄卧床,影响健康。时间长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前面那位大学生的例子不会有大碍,因为他意识到了骨折后卧床不是好的选择,他会尽快锻炼起来。生物界多数伤害在早期是可逆的,遵循用进废退,但是身体的弹性是有限的,伤害久了也会过度到不可逆,或者不全部可逆。 内固定的目的是同时使骨折部位得到固定和保持一定的活动自由。有极少数的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被打了石膏。多数是不必要的,或过度固定,而几个星期后拆除石膏的关节完全没有活动能力,需要比较痛苦的康复阶段。正确的方式是在内固定术后保持关节灵活度锻炼。 在康复中尽早使伤骨受力 急什么呢?因为适当受力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对骨折面施加压力,增加断面间的接触,防止移位和骨不连。二是受力促进骨小梁的形成和排列,增强骨质。 渐进式负重锻炼 渐进的目的是以尽量发挥锻炼促进愈合和加速康复的功能。在康复早期,由于骨折造成的制动已经使得局部肌肉萎缩。渐进式锻炼可以延缓肌肉萎缩和加速肌肉恢复。肌肉功能能既可以增加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也增加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据纽约关节病医院骨科的一个试验结果,平均年龄77岁的老人在内固定术后一个星期,伤侧负重可以达到健侧的51%。 到12个星期的时候,这些老人的平均伤侧负重达到了健侧的87%,也就是说多数人达到了自由行走的程度。事实上,世界上股骨颈骨折的人,多数是在3个月内脱拐走路的。 相比之下,国内很多人在12个星期还没有下床,已经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大部分脏器功能已经严重下降。在没有伤筋动骨100天和“养”伤的先入为主的国家,大多数股骨颈骨折的康复到脱拐的时间为6-20周,而中国大概在10-40周。 锻炼不利于愈合的信息会明显影响康复的过程。据美国一家机构的临床研究结果,对髋关节置换以后的病人告知术后不要做直抬腿,仅此一项就使病人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延长2天。 不要蛮干 适度和渐进式锻炼,因人因伤而异。 骨折康复中常见的问题 1. 过于强调“养” - 多吃少动。其实营养适度即可,营养过度造成肥胖,血脂增高对股骨颈骨折的愈合不利。适当运动,优于静养。 2. 过度制动 - 严格卧床。有的连坐也不坐,甚至翻身都不做。再次说明,内固定的目的就是允许动。对于僵尸不需要打钉,骨头是不会分家的。术后尽早活动起来,保持关节灵活,逐渐增加负重锻炼。 3. 享受伺候 - 多数人可以在内固定术后实现生活自理。拄拐活动,坐马桶,洗澡,和简单的家务都是极好的康复锻炼。这些,多数人可以在术后两三天实现。 4. 一概而论 - 多久应该做什么,多久不应该做什么,不能绝对化。最轻的股骨颈骨折不需要手术,也不需要卧床,甚至对一般的工作影响不大。严重的骨折则可能需要复杂的手术,而且难以实现理想的愈合。有人可以三五个星期恢复正常生活,有人需要一年以上;有人可以完全回到从前,有人只能部分恢复;有人可以回到重体力劳动或重返赛场,有人难以脱拐行动。 结语 康复就是重拾功能,就是要进。进则需要用。
折友参与管理请大家提供好的分享。另外,欢迎对优秀帖文举荐加精 折友参与管理 请大家提供好的分享。 另外,欢迎对优秀帖文举荐加精。 对不好的帖文提出反对或向吧务举报。吧务将酌情处理。
逛吧必读 - 不可错过的重要信息 欢迎!您已经进入的是股骨颈骨折聚心吧(聚心吧)与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快速吧)共同组成的巨大信息库,从这里可以获得任何有关股骨颈骨折疗愈和康复的信息。请花几分钟读本帖,会使您逛吧的体验得到大大的提升。
逛吧必读 - 重要信息! 欢迎!您已经进入的是股骨颈骨折聚心吧(聚心吧)与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快速吧)共同组成的巨大信息库,从这里可以获得任何有关股骨颈骨折疗愈和康复的信息。请花几分钟读本帖,会使您逛吧的体验得到大大的提升。
分享贴子 请先读此文
感谢大家的信任 本人不才,近几年在贴吧分享了自己骨折康复的经历和心得,未成想得到诸吧友的厚爱。在吧主选举中,又高兴见到很久不见的老吧友前来支持。也有不少吧友,尤其是新吧友不够投票资格的,前来表示心意上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从我自己在3年多以前骨折后体会到贴吧对股骨颈骨折折友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开始便分享,所创建的快速吧意在不打扰聚心吧的交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探索。后来形成的观点逐渐获得折友们的认可。自己对前来取经的多位折友的指导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肯定。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交了几个好朋友。甚感欣慰。 今天,是在看到这两个贴吧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日渐落败,决定出面担任吧务,清理不良发帖,恶意拆吧拉群的现象。 股骨颈骨折的疗愈非常复杂深奥,在折友中出现了很多群和热心的指导者,其中有人具有一定的医学背景,或聪明好学的,在某些方面懂得多一些,结合自己康复的体会,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也有很多只是偏听偏信形成了片面的观点。我本人虽然具有数十年相关领域学习和工作的经验,仍然在康复中遇到过难题,也做出过不当的判断,幸好没有酿成大错,公开向折友们道过歉,修正自己的观点。在此善意建议折友们多读多分析,既然医生的说法都可以相去甚远,既然连自己的医生都不完全相信,对折友就更要分析着听,到最后,折友不对建议负责,责任是由自己承担的。 贴吧管理将继续以开放的形式,将聘请多名吧务对贴吧巡视监督,对个别用心不良者进行警告和必要的删帖和封禁处理。管理靠大家。欢迎大家积极谏言,共同维护贴吧秩序。
几个新帖非常开心看到这些骨折后三五个月脱拐的,看看他们脸上的 几个新帖 非常开心看到这些骨折后三五个月脱拐的,看看他们脸上的阳光,他们周身的溢彩。 竟然有人天天咒这群人要怎样怎样。什么三个月一定不要下地,六个月以后再负重,央越久越好。 头脑决定生活的高度。口口声声正能量的家伙们,查查字典何为正能量!
了却竞选中的遗憾,7D4PtJV和Xbx请接 1. 第一次竞选快速吧群主是在放羊两年之后,因为不想操心,也没想到需要操心。结果证明自己错了,贴吧有点名声之后就开始乱了。不得已出面。 2. 第二次就是这次,贴吧出新规,炒掉了小毛驴和我这样占着吧主位置不尽职来签到的人。聚心吧空了2个多月,快速吧空了十来天。我第一次了解还是开始出现乱象的时候,也没想搭理。可是,近几天贴吧已经不像样,要被你们给拆散了。没有人站出来,我只好迎战。联系了小毛驴,竟然还没有露面。 3. 做好准备是要跟某些人竞选的。 愿赌服输。结果遗憾的是喊着要竞选的都还没有露面。 那个胡说八道我放过言他要参选我就举报他的自恋狂:你感觉那么特么好,那我请你出来。如果你得5票,吧主我让给你,而且磕头敬你为师,输了你也别给我磕头,只给全体折友道个歉完事。如果没胆量赌,给我永远滚球子。 还有那个新出的XX,我公开怼你实属被你逼的。你反复到我自己的快速吧来撒野。不要扬言竞选,又喊没兴趣,又自己去建群, 请你出来竞选,如果赢了,我给你磕头。 输了同样对全体折友道歉,不再来扰就够了。 你拉的二百余群友中,应该有十几人有投票资格赢过我,怕什么呢?我还可以让你十票! 此声明之后,你们若继续装熊,让我平平淡淡地获选,以后就闭嘴,不要去乱说闲话! 一日烦心,为今后安宁。
不锈钢钉与钛钉,取与不取 老折友很多在考虑取钉了。 有关钢钉材料的区别专门查了几篇权威的文章 1. AzoM 是一个有关材料的专业网站,其中一版专门谈用于外科内置物的不锈钢与钛合金材料。 2. 国际矫形和肢体四肢延长中心有关内置物的作用和是否取出。 3. 美国国际卫生部收录的文章,有关取不锈钢和钛合金内置物手术。 等等。 下面是Azom有关内置物用的不锈钢和钛合金的详细技术信息。百度翻译供理科生有兴趣的长长知识。 我摘出来几个重点:1. 现代内置物用的不锈钢是316L型,含有16%+的铬和14% 的镍,不含造成腐蚀的硫元素,在体内环境极其稳定,而且经过钼处理后更加稳定。2. 不锈钢内置物不含磁性铁元素,那些不锈钢钉在核磁共振检查中会移动是留言。3. 钛合金比不锈钢的优势主要是强度更高,重量更轻,更不易引起免疫反应。植入物是一种用来帮助替换因创伤或骨和软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而受损的生物结构的装置。医学植入物也可用于美容目的,如隆胸。本文的重点是外科金属植入物及其应用。 最常用的外科植入物包括: 不锈钢 不锈钢自20世纪早期用于外科手术以来一直在继续应用。从302型不锈钢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开始,不锈钢有多种形式。316L型不锈钢通常用于外科手术,以取代生物组织或帮助稳定生物结构,如骨组织,以帮助愈合过程。 316L型不锈钢在外科手术中很受欢迎,因为它与生物流体直接接触时最耐腐蚀。重要的是外科植入物放置在人体内时不易受腐蚀,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如果植入物受到感染,则应移除该装置,以防止对周围生物组织造成进一步的创伤。这种不锈钢在冷加工条件下作为外科植入物特别有效。316L型作为一种理想的植入设备的原因是这种材料中缺少夹杂物。含有夹杂物的材料也含有硫,这是促使金属腐蚀的关键成分。 不锈钢是一种金属合金金属。通过在不锈钢中加入铬(16%)元素,这种金属就变得耐腐蚀了。在不锈钢中加入碳和镍(7%)有助于稳定奥氏体到不锈钢。用于外科植入物的316L型不锈钢含有大约17-19%的铬和14%的镍。如前所述,金属植入物不易受腐蚀是最基本的。在外科植入物中,钼被添加到不锈钢合金中,形成保护层,保护金属免受酸性环境的影响。碳元素也可以达到耐腐蚀性,但只有当碳处于固溶状态时。 必须强调的是,铁素体元素不应被纳入不锈钢中,因为这会赋予金属一种磁性,这是绝不能用于外科植入物的,因为它会干扰磁共振成像(MRI)设备。使用磁性植入物最明显的问题之一是它们对加热的敏感性,这可能会改变这种金属植入物的形状或结构位置。 钛合金 与不锈钢合金相比,自20世纪初开始在医疗实践中,钛作为替代生物组织的医疗植入物的应用相对较新。钛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它的强度-钛保留了与钢一样多的强度,而且重量特别轻(大约轻50%),使这种材料成为外科植入物的理想材料。 不幸的是,如果暴露在氢、氮和氧中,钛很容易受到污染,这会影响这种金属的腐蚀过程,并可能影响其在某些医疗程序中的使用。20世纪60年代,外科植入物中最适合的金属选择发生了变化,钛是一种流行的选择。医学植入物也可用于美容目的,如隆胸。本文的重点是外科金属植入物及其应用。 钛合金的结构成分分为三类:合金、合金和合金。包括铝、氧、锡和锆在内的元素都成为稳定铝基合金的关键。镁、钼、铁和铬成为基合金的良好稳定剂。最常见的钛是由铝和钒或铝和铌的混合物制成,通常用于制造杆和脊柱夹。钛的高抗拉强度和轻量化特性使其成为重建手术的理想材料。 不锈钢与钛 与不锈钢相比,钛更坚固、重量更轻。 钛对反复载荷有很大的抵抗力,使其成为理想的植入物应用。 钛在反复的载荷应力下具有更高的强度,使这种金属能够承受内固定时的应变。 弹性模量比不锈钢低 与不锈钢相比,钛的弹性模量较低,硬度较低,减少对骨结构的应力。 钛不太容易产生免疫反应,因为这种材料比不锈钢植入物耐腐蚀。 国际矫形和肢体延长中心有如下观点: 重点是:1. 内固定不会伤害免疫和造血系统,2. 使用内置物可以早负重,促进愈合。3. 内置物可以取,如果还需要它继续支撑,可以不取。最后一点适用到股骨颈骨折,我个人认为,在没有把握股骨颈和股骨头不会弱化的情况下最好保留内置物辅助支撑。译文: 使用棒或钉子有什么好处? 当骨头愈合时,棒和钉子支撑着骨头,这使得病人可以更快地把重量放在腿或手臂上。增加骨骼的重量可以促进骨骼愈合。 插入棒或钉子会损伤骨髓吗? 它会损伤骨髓,但不会影响人体产生新的红血球或免疫细胞(如T细胞)的能力。人有许多含有骨髓的骨头。拔出杆/钉后,接受治疗的骨骼中的骨髓将自行再生。 治疗后有必要拔掉杆钉吗? 一旦骨头完全愈合,杆/钉就不再起作用,可以取出。这通常是在最初的手术后一年完成的,也可以是门诊手术(即,患者在手术后不必在医院过夜)。在某些情况下,潜在的骨病会使骨骼终生处于骨折的危险之中(佝偻病、成骨不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最好将杆/钉永久留在骨内,以防止再次骨折。 在取钉术方面的区别:下面这篇文章报告的临床结果发现取出不锈钢钉比取出钛钉稍微容易,耗时短,出血少。可能是钛钉与骨头的融合性更好的原因。问的比较多的另一个问题是能不能带钉做磁共振检查 这个我很久以前就专门检索过,答案是:无论什么钉都不带磁性,都不会在磁场中被吸出或移动。只是不锈钢钉比钛合金钉对图像的干扰更大一些,伪影更大些。有折友带钉做过磁共振。 医院不愿意为带钉者做磁共振是他们自己的规矩问题。 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收藏了我股骨颈骨折康复的全部过程心得和分享的国际权威观点,对股骨颈骨折后诊治和康复各个阶段有借鉴意义。 请结合自身情况。 祝康复顺利。
致“”正能量”们最近,总听到这个词,听到心生逆反。一些所谓正 致“”正能量”们 最近,总听到这个词,听到心生逆反。 一些所谓正能量实际上只是居心不良者的一面招牌,似一股股邪风令从众的人不假思索地跟着他们做着恶事。 疫情中有不少流氓以正能量殴打没有佩戴口罩的老人,闯进百姓家里怒杂麻将桌、抓人。 那个老师以不够“正能量”之由”把可爱的10岁小学生逼到跳楼。 多数人还是有定力的,没有被欺骗。 我们的贴吧,是一个折友互助的社区。 这里需要的是经验和知识的分享,喜见的是一个个骨折的人站起来、回归生活、走向社会。 其它挑拨是非、拆群、恐吓折友的“正能量”不属于这里! 多数折友能够判断。
负重,愈合,不连,熟为因熟为果 骨折的缝隙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愈合是否会顺利 - 缝隙大愈合慢,不连的机会大,反之,缝隙小则愈合快,不练的机会小。 但是骨折缝隙往往不仅仅是X光片上看到的。1. 与拍片角度很有关系。2. 断端表面还有死骨,厚度因人而异,X光难以检测得到。 这样,就有加压螺钉,就有解剖复位之说。 随后还有要不要早期负重。有的不适合,有的必须要早期负重。接骨类似于嫁接果树 - 把断骨(枝)接起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创面间保持密切的结合。 施压至少在有些时候是必要的。错过早期施压,对有些人意味着骨不连或延迟愈合。在那种情况下,不是因为还没有愈合所以不要负重,而是因为没有适当负重所以还没有愈合。 骨折康复中功能疗法要求在骨折或内固定后立即大力度负重。 临床研究证实有好处。
我为什么自己有折友微信群还要反对人来拉群有人质问,所以公开解 我为什么自己有折友微信群还要反对人来拉群 有人质问,所以公开解释一下。 第一,对于分享和帮助折友,贴吧是最有效的平台。这里的帖子可以常年保存,可以评论和辩论。微信更适合即时交流。number one! 第二,建微信群群不是我的初衷。在康复摸索了两年以后,几乎不在关心股骨颈骨折,不断有折友来问候并反复建议建群的情况下,我才为与自己交流较多的折友建了群。后来发现有新折友进来比较不合场景,我就设置了门槛,对于不认同观点者谢绝入内,对个别人劝退,对捣蛋者踢除。 第三,助人决不能在意人气!偏了。我对折友一向平常心待之,该帮帮,该怼怼,不适应的请自退,井水不犯河水。我不建人气,越简单越好。 第四,骨折了,逛逛吧聊聊群,看几篇文章,发现自己懂了,激情似火要当老师,挑旗建群的折友比比皆是,是好意,但十之八九对折友无益。这样的群是人都可以建。 你来到我的吧,拉走我的折友,我当然要关注。 断章取义,攻击者多为不了解就先入为主,或为之误解,或轻信流言,但是,请原谅,我也不会客气。
请善待贴吧在我股骨颈骨折以后从度娘那里找到贴吧,受益匪浅。虽 请善待贴吧 在我股骨颈骨折以后从度娘那里找到贴吧,受益匪浅。虽然才过三年多,那时候的网络世界比现在简单一点。贴吧很热闹,大家分享,共同探索,还交了几个好朋友。 贴吧里有不少珍贵的帖文,来自折友真实的康复历程,在书本里或医学文献里找不到,医生那里也没有。 可是,后来慢慢变了。一览无人打理的贴吧,满目疮痍,死气沉沉。痛心。 1. 卖“神药”的不停地来搅和。虽说上当的是极少数,但有人被骗得很惨。 2. 装模作样,吓唬每一个人的家伙,还满口正能量,令人扫兴。 3. 还有,不断贴微信号拉人的,这样不好。如果你真的想帮人,认真地发文分享,惠济众折友。如果折友认为你的文章有内容,愿意私聊你,无可厚非。如果你连发个有用的帖子都做不到,就不要来拆台。你拉走了的人也多半被你耽误坑害。 经历过的股骨颈骨折微信群不下几十个,因为建群的门槛太低,我的圈子里就有几个人,无医学背景,对股骨颈骨折还没学到皮毛就去挑旗建群的,自己还躺在床上就给人看片子,指导人康复! 来贴吧的折友被医生吓唬过的不少。来到贴吧再被恐吓、误入药贩子、烂微信群被耽误的也是倒霉。 这个贴吧是很多人用心经营过的,她不说话,但是也有灵魂。你关注了她,每天进来是来维护她,还是来拆她侮辱她?请带上你的良心,善待贴吧。 这里是折友的空间。闲杂人等不受欢迎。 折友们睁开眼,多读、仔细分析,贴吧里能吸收到营养。不少好的帖文是经过辩论和推敲的。 祝康复顺利。
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请善待贴吧在我股骨颈骨折以后从度娘那里找到贴吧,受益匪浅。虽 请善待贴吧 在我股骨颈骨折以后从度娘那里找到贴吧,受益匪浅。虽然才过三年多,那时候的网络世界比现在简单一点。贴吧很热闹,大家分享,共同探索,还交了几个好朋友。 贴吧里有不少珍贵的帖文,来自于折友真实的康复历程,在书本里或医学文献里找不到,有的信息是只有折友才了解、才理解的,医生那里也没有。 可是,后来慢慢变了。 1. 卖“神药”的不停地来搅和。上当的是极少数,但有人被骗得很惨。 2. 装模作样,吓唬每一个人的家伙,还满口正能量,令很多人扫兴。 3. 还有,不断贴微信号拉人的,这样不好。如果你真的想帮人,认真地发文分享,惠济众折友。如果折友认为你的文章有内容,愿意私聊你,无可厚非。如果你连发个有用的帖子都做不到,就不要来拆台。你拉走了的人也多半被你耽误坑害。 经历过的股骨颈骨折微信群不下几十个,因为建群的门槛太低,我的圈子里就有几个人,无医学背景,对股骨颈骨折还没学到皮毛就去挑旗建群的,自己还躺在床上就给人看片子,指导人康复! 折友被医生吓唬过的不少。来到贴吧误入药贩子、烂微信群被耽误的也是倒霉。 这个贴吧是很多人用心经营过的,她不说话,但是也有灵魂。你关注了她,每天进来是来维护她,还是来拆她侮辱她?请带上你的良心,善待贴吧。 这里是折友的空间。闲杂人等不受欢迎。 折友们睁开眼,多读、仔细分析,贴吧里能吸收到营养。不少好的帖文是经过辩论和推敲的。 祝康复顺利。
要不要信不可相信包治百病的神棍,更要远离标本兼治的骗局。都是 要不要信 不可相信包治百病的神棍,更要远离标本兼治的骗局。都是扯淡。 如果你看过医生,做过规范的检查和治疗,大概你不需要看更多的医生。来贴吧跟折友交流下康复心得,辨别吸收信息。 小心坏人。
要不要手术很多折友纠结于要还是不要,拖着伤腿还要奔波,从医院 要不要手术 很多折友纠结于要还是不要,拖着伤腿还要奔波,从医院到医院地问。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五都被手术。 遇到鞋破了个小口, 去问补鞋的,他会说该补, 再去问下一个和下下一个,他们也会说该补。 于是得出结论,该补。 如果去问买鞋店,他会说该换, 再问下一个和下下一个,他们也会说该换。 于是得出结论,该换。
要不要手术很多折友纠结于要还是不要,拖着伤腿还要奔波,从医院 要不要手术 很多折友纠结于要还是不要,拖着伤腿还要奔波,从医院到医院地问。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五都被手术。 遇到鞋破了个小口, 去问补鞋的,他会说该补, 再去问下一个和下下一个,他们也会说该补。 于是得出结论,该补。 如果去问买鞋店,他会说该换, 再问下一个和下下一个,他们也会说该换。 于是得出结论,该换。
要不要负重骨折若折枝,断口需要对合方可愈合,而密切的对合,时 要不要负重 骨折若折枝,断口需要对合方可愈合,而密切的对合,时常需要些力,而自身重力最为便利有效。 先贤早已发现骨折愈合同接回树枝,可以对接口适当施压,促进愈合,有时候可以避免不连。
要不要负重骨折若折枝,断口需要对合方可愈合,而密切的对合,时 要不要负重 骨折若折枝,断口需要对合方可愈合,而密切的对合,时常需要些力,而自身重力最为便利有效。 先贤早已发现骨折愈合同接回树枝,可以对接口适当施压,促进愈合,有时候可以避免不连。
要不要吃接骨药骨折的愈合是生物界万年不变的生理功能。树枝折断 要不要吃接骨药 骨折的愈合是生物界万年不变的生理功能。树枝折断了,把它摆正还会长回去。如果药物可以接骨,药物也可以接回树枝。
要不要吃接骨药骨折的愈合是生物界万年不变的生理功能。树枝折断 要不要吃接骨药 骨折的愈合是生物界万年不变的生理功能。树枝折断了,把它摆正还会长回去。如果药物可以接骨,药物也可以接回树枝。
享受骨折人数最少的春节。
新春快乐,康复顺利!骨折第三个年头,祝愿折友平安。感恩吧主和 新春快乐,康复顺利! 骨折第三个年头,祝愿折友平安。 感恩吧主和一起走过的朋友。 鼠年吉祥🙏
192 如何翻拍X光和核磁片子不是每位折友都是摄影师,但是看 192 如何翻拍X光和核磁片子 不是每位折友都是摄影师,但是看到有些无法看的翻拍作品很无奈。 很多时候需要要看到细节,要看到蚂蚁腿。 髋关节的X光片有哪些有用 1. 正位双髋片(用于观察整体髋和两侧比较观察) 2. 病变位置特写(用于观察病变细节) 3. 患侧侧位片 (换角度观察病变或手术情况) 4. CT/MR断层片和CT三维重建
乳胶带促进愈合这算是我经过反复摸索,完成的创作之一。对很多股 乳胶带促进愈合 这算是我经过反复摸索,完成的创作之一。 对很多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非常重要。 图1所示,人在直立时,如果骨折线过于垂直于地面,骨科界称之为不稳固型骨折,或Pauwels 3型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愈合慢、很容易造成移位(哪怕是内固定后)。 折友中因为此型骨折造成延迟愈合、骨不连、移位的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就是骨折线的方向与自然应力方向不垂直,因此违背应力刺激愈合的生物学原理。 经我考察,目前的商品髋关机支具只起到限制活动或辅助稳固的作用。对于侧向施压增加骨折稳固性缺乏效果。 一个十几块钱的乳胶带可能会彻底改变某些折友的愈合结果,改变人生。 侧向施压也可以通过大粗隆按摩,或侧卧等方法实现,但是没有一个方法比这个简单的乳胶带更加简单、高效、持续。 卧位、坐位、和立位均可。 早期折友参照图4(多谢折友阿宝提供)。 愈合中后期折友可以参照淘宝盗图5、6、7的姿势锻炼。 此种方法适用于一半以上Pauwels 2、3型折友。 使用10-20磅乳胶带,自行调整压力,在舒适范围内使用。 请小心活动,预防摔跤。 多谢阅读,欢迎反馈和转发。
骨折康复期可以XX 流传的一些说法,给股骨颈骨折披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股骨颈骨折后,不可以,不能,不要。有些不字标示的禁区束缚了折友康复的步伐,影响到心情和生活质量。 常听到的有:不可以坐起,不可以前屈90度,不可以直抬腿,不可以下蹲,不可以抽烟、喝酒、吃辛辣、喝可乐、喝咖啡、不可以XX。其中XX被表述得隐晦,同房、啪啪,加班)。 现以科学和实例一一予以评述。 1. 坐起 在我17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次日早晨,查房的医生俯视着对我说,不要老一个姿势躺着,坐起来活动有好处。 后来了解到很多人坚持几个月不坐起来,愈合结果却没有比我们坐起的更好,反而落得腰酸背痛,胸闷气短。也想像不出是如何完成了吃喝洗漱打喷嚏之类的动作。 吾类不是直立数万年了吗?摔一跤,就回到史前恐怕不好过。 我写过一帖,长时间保持卧位对脊柱的伤害很大。 科学上,上半身的重量通过脊柱压在骨盆和坐股上。股骨基本不受力。也就是说,坐与卧,对股骨颈来说没啥区别。 2. 前驱90度 很多人不敢坐起是因为不能前屈90度的禁忌。 初期,我曾绘了下面的图用来解释。 解释:图1的姿势,坐直或后背有个依靠,股骨颈不受力。图2的姿势超过90度,手撑在腿上,股骨颈也不受力或轻微受力。图3的姿势,只有瑜伽教练可以做到,身体大幅度前倾,腿与上身形成回形,重心在大腿上,股骨颈比较明显受力。问题是有几个人会去那样做呢,又有几个人做得到呢? 事实上,股骨颈骨折以后,几乎每一个人髋关节都有些受限,坐直都成问题,此时的瑜伽老师也未必可以前屈。 一言以蔽之,不要对股骨颈骨折的人说不可以前屈90度。说就是因为你没有股骨颈骨折的经验。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官方的文件会写前屈90度或抬腿90度为禁忌呢? 没有找到任何一篇文章告诉我个中的机理,但我发现这个“科学谣言”是从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南那边生出来的(貌似担心前屈过度会造成脱臼)。 因为有的康复指南把内固定(IF)和关节置换(AP)合在一起写成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指南。后来就把髋关节骨折术后不可以前屈90传成髋关节IF后不可以前屈90度。 终于,某天让我抓到2017年1月6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学术物理学家协会(AAP)的一个调查报告。一位很有名的Noel Rao教授讲: 通过研究发现,我们对于弯腰超过90度这件事是过于谨小慎微了。 对31位髋AP患者不给予90度前屈警告而对另37位年龄相仿的髋AP患者给予90度前屈的警告。结果发现,警告组和对照组术后健康状况达到出院水平的时间分别为9天和7天。 也就是说,90度前屈的警告只起到减缓康复、延长两天住院时间的作用。坑爹! 3. 直抬腿 在我康复的早期,很长时间没敢直抬腿。因为有人说这是个禁忌,也是因为想象会对股骨颈造成很大的剪切力。 后来有比较严重骨折的折友说术后直抬腿了,而且恢复很好,我才开始研究直抬腿的安全性。发现只要是稳定型骨折,直抬腿是比较安全的,而且会对股骨颈纵向施压,相当于明显的负重,对愈合有好处。 莫名其妙的是,有的医生允许直抬腿不让负重,有的允许负重,不让直抬腿。道理啊! 少数不稳固骨折不宜过早直抬腿。切勿一概而论。 4. 下蹲 18年,在微信群里有一位康复中期的折友分享了下蹲的视频。有人马上制止,说太危险,不可取。 我解释说按章法下蹲不危险。并且在18年6月制作了录像帖说明这一点。这个观点曾引起不小的争论。但无数康复中的折友以深蹲实践证明了是可行的。 蹲起是个很好的锻炼方式。 蹲起的时候两条腿用力,比单腿交替持重的脱拐走路受力要低很多。 深蹲锻炼对股骨颈的压力并不比蹲马步更严重。因为蹲下去以后上身的重量被悬吊在髋关节上,而不是压在上面。 一周前,同为股骨颈骨折折友的好友Perry 跟我讨论过深蹲的问题,他也发现深蹲时肌肉悬吊的现象。把它活用到骑矮车(蹲骑)锻炼。很赞。 悬吊力量靠的是肌肉,而非骨头,所以深蹲对股骨颈是比较安全的。 很多医生警告折友不可以蹲。导致不少年轻折友因为这则禁忌不敢用蹲厕而不能去上学。 我指导过几个脱拐前的大中学生使用蹲厕,返校,都很成功。因此而得出结论: 年轻人只要可以拄拐走路就可以蹲厕 原因是年轻人身体条件好,可以在扶物和伤腿辅助的情况下靠健腿单腿蹲和起。这样,早期轻负重阶段的年轻折友也可以尝试深蹲。 深蹲还是很好的腿部肌肉锻炼方式。 从扶物深蹲和健侧多用力开始,慢起慢落,渐进式使伤腿负重深蹲,是渐进式康复锻炼中极好的形式。
又一年 借词发挥🙏
又一年 借词发挥🙏
初步例证股骨颈骨折后结果与渐进式锻炼康复的关系 在自己骨折近三年的过程中跟很多折友交流过股骨颈骨折康复的事情,数以百计的折友表示感谢我的指导。然而,我创立的渐进式康复理念的效果到底怎样。刚刚股骨颈骨折的时候与医生的指导背道而驰,设立这个方案是基于自己总结的理论,并且冒险以身试验。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例证。 于是我问自己一个问题,那些锻炼相对胆大激进,脱拐早的折友一两年后到底怎样了?于是,我做了个简单的调查。这几个人都非常配合,提供他们各自的康复情况。要做到公证,不以偏概全。下面概述的是折友中康复好和不好的所有情况,分析其与早期渐进式康复锻炼的关系。 最近又懒于打字,搁置至今。今天,还是受到下面第一位尚处于康复早期的折友的启发决定写这篇稿。 例1:今天收到旅居美州的折友Susan(459,191102)3-4型骨折,三颗空心钉内固定,术后48天的信息:梁老师,开刀医生搀着我的手让我走路了。 这是一个独自一人在异国带着两个年龄不大的孩子的妈妈。环境要求她不仅要自立,而且还要照顾家人。幸运的是,在一个多月前,她的异国医生让她术后立即下床自己去洗手间。从那以后她就坚持自理,出院以后拄拐洗衣做饭,照顾孩子起居,学习。40天的时候自己开车接送孩子。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她的片子。在两三个星期前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我仅从她所描述的医生的指导和她自己的感觉情况估计她的骨折比较稳固,一直在鼓励她继续。当时,她说,在百度国内折友发表的信息以后被吓到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也要放下手中的事情,放下拐杖,躺到床上去。我鼓励她不要被那些负面信息影响。她坚持得很好。今天的结果让她异常开心。 注 1:股骨颈骨折以后,有一半的患者被医生吓到夜不能寐,抑郁绝望。进入百度贴吧或股骨颈骨折群之后另一半没有被医生吓到的人被折友吓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例2:不禁联想起来,居住在美的另一位折友Helena(294,190330)同样在术后立即下床。然而,Helena受到国内保守群体的影响,很长时间仅维持在拄拐轻负重活动,不敢渐进加大负重量和活动量。直到三四个月以后,脱拐大力踩下去以后,才诧然感受到自己多日以来的不适在大力锻炼以后消失了,感慨自己被那些负面信息给害了。记得她术后两个月的时候,有人私下里告诉她:要相信中国传统医学,前期没有卧床不好,要补回去。我直批荒谬。但是这些荒谬的信息总和起来对折友是有影响力的。 注2:国内很多人认为疼痛和不适是因为负重或拖拐的时间未到。事实上有时候是相反– 躺久才是造成的问题的根源。 尽管反复讲有很多人可以术后立即负重,昨天在我自己的群里有一个月的折友要下床还是得到好几个热心折友的警告–“太早了吧”“等复查以后吧”,“脚不要着地”… 我对此的回复则是:不顾骨折情况,一概而论。不怀疑是出于好意,但是你传递的是负面信息。 折友就是在众多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言语中被吓到。 连国外的折友都被国内的声音所影响,身在国内的折友就很难幸免了。然而总是有少数的折友幸运遇到不一样的医生,或者坚持自己的理念,在康复的路上摆脱这些负面的干扰。 例3:贴吧里很多人熟悉的董老师(002,170717)就是其一。医生比较前卫,自己悟性也好,个性比较高能好动,想早日康复。于是坚持各种锻炼,这个2-3型的骨折在三个多月就拖拐走路,开始跳舞,踢毽子,旅游,晒抖音录像激励其他折友。我时长拿毛毛的愈合和康复作为完美级别的例证– 早期锻炼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例4:设计师陈培(165,18,07,23)的经历也颇为感人。4型骨折对一个家里的顶梁柱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术后,我给了他一些鼓励。他从沮丧中走出来,坚持锻炼。在术后2个月的时候刊登过广告,招设计师照顾顾客,但出于他和我意料的是3个月就上工了。脱拐前坚持直抬腿,仰卧起坐,拖拐后做蹲起,平板支撑,过度到蛙跳,倒立…几乎都是很多网上的流行观念成为禁忌的锻炼方式。然而,一年以后,我问他的感觉的时候,得到的是“跟骨折前没啥区别”。 例5:小鱼儿(X03,180511)是另一个中年撑家的男人,在北京术后10天便沿着贴吧信息找到我。他在北京大医院被专家吓到“万念俱灰”。把哥哥从遥远的地方调来照顾他。后来路过上海来跟我喝茶的时候表示对得到“误导”而导致“绝望”感到气愤。话到深处,说得很动情。 小鱼儿是个好钻研的人,事无巨细。拿他自己的话说“不信邪”每天都在尝试新的康复锻炼。给我的千字留言令我无暇读完或回复。一个月的时候,他竟然跃跃欲试要骑室外自行车了。两个月刚刚,已经脱拐,甚至在沙滩上歪歪扭扭地跑步,很快全国跑着做生意。最近,问到他的情况,得到的回复也是非常好,自述恢复了99.9%,在坚持常规跑步、爬山。 例6:小柯(189,17年11月30日骨折)是个体重不足90斤的大学生。骨折后在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允许随便行动。聪明的孩子把我的信息分享给家里人。感觉有道理,就开始渐进式锻炼。她的骨折移位很明显。我曾经有所担心能否顺利愈合。但是她胆比人大,拖拐、深蹲、跳舞都很早。今年上半年顺利取钉。现在竟然在每天几个小时地跳街舞。一两个月前在跳舞时尚觉腰部有些不对称,无大碍。朋友圈晒出的舞姿美丽动人。呵呵,前途无量! 例7:翼(048,18年4月20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收篇之前又想到这个大小伙子,年轻有为的媒体工作者。术后立即找到了我。当时的描述是“感觉万念俱灰。一整天都在看您的帖子。和您素不相识,但您加我的这一刻,我觉得有点想哭”。在他家人和我的鼓励下,在经历几个星期的调整之后,翼逐渐从心理上走出来。之所以想到把翼的故事分享出来,因为他有专业的康复理疗训练。渐进式增进锻炼,到术后3个月开始拖拐。 刚刚跟翼聊了一下。他说,拖拐后又用手杖保护了几个星期。问到目前的情况时,他说:非常好,除了没有参加超剧烈的竞技运动,完全正常生活,无影响。他补充了一句:虽然我和康复师的观点认为要早锻炼,与骨科医生的卧床3个月的观点相悖,认为早期锻炼是正确的。 例8:梦璃,(112,18年5月31日股骨颈骨折)再增加一个保守治疗的例子。这位年轻的妈妈在骨折后没有采纳医生的内固定建议。自己回家,而且三个星期没有严格卧床,坚持做家务。之后,被“必须严格卧床”的信息吓到,躺了三个星期,但一直保持拄拐自理,而且在一个月内乘车跨越几千里从贵州来到黑龙江。第一次跟我交流是骨折后近两个月。给我看了轻负重走路的视频,问我是不是活动太早了。我的回答是,既然一个多月都没有移位,而且感觉越来越好,就没有太早。之后,梦璃的康复锻炼越来越大胆,进步随之加速。三个多月脱拐。现在正常生活,工作,多半时间跟正常人无异,偶尔有腿部不适,不影响生活。 例9-13:有没有结果不好的?在六百余微信折友中,有4例内固定失败的。其中一例为年轻女性(041,171019),内固定为三颗钉加外侧钢板。术后渐进性三钉前突,直至穿钉。一年后去钉,后渐进式康复恢复良好,至几个月前可打羽毛球。另有2例为中年男性,其中一例男性(X01,180315)为双螺纹螺钉,骨质疏松,导致负重前穿钉损毁髋臼,5个月后行置换手术。另一类中年男性(X02,180811),双螺纹空心钉内固定后,前突穿钉。3个月时联系到我,说看了我的贴文洗了3个月第一个澡。一年后取钉,并经过医疗事故鉴定,由医院负责赔偿。第四位内固定失败的是女性,63岁的张母(160,180902内固定)明显骨质疏松。她的骨折为4型,空心钉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早期轻负重活动,在三个月内钉子渐进性前突和后退,股骨颈移位。在19年7月联系患者儿子时,他表示骨科医生说张母骨质疏松明显,刚刚做置换手术。原本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术后骨密度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内固定不牢或穿钉。尤其在全螺纹或说螺纹钉或使用外置钢板时,容易造成内固定失败。 例14-25:更不好的。在微信折友中有13位被医院诊断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包括3位后来在其它医院否定股骨头坏死的。这些折友当中,多半是在发现股骨头不好以后联系到我的,包括046(17年12月26日)术后一直疼痛,不能拖拐至今。折友X04,161001(在我骨折之前),术后17个月发现轻度股骨头塌陷。一个月以后,18年4月,去除内固定。至今一年多无明显不适。骨折术后即用渐进式康复锻炼后被诊断疑为早期坏死的目前只有一例。总之,这十几例折友中多数没有进行早期的渐进性锻炼康复;有约1/3为假性坏死或误诊;诊断明确的三四例至今维持无进展。 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需要专题讨论。明确的是,骨折后因为股骨头坏死明显影响到生活的几率并不像传说的那么高。 总览股骨颈骨折贴吧,多半折友坚持术后严格卧床1-6个月不等。其中有不少折友报告长期卧床后发生多关节受限,不得不在康复中心被掰疼得生不如死。一些折友在卧床两三个月后发生严重移位,一些人穿钉,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更严重的是在严格卧床1-8周后有4个折友发生严重的肺栓塞,深度静脉血栓,进入ICU抢救。在渐进式康复的折友群中,这样的案例不存在或极少见。 更加数字化的结论要在日后才能得出,但是两年多的经验表明,股骨颈骨折术后渐进式康复的好处是康复顺利,合并症少,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会因此而提高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的几率。 积极参与渐进式锻炼康复的折友数以百计,有些在“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的贴文中已有报告。比如能歌善舞的涓涓,健身不止的彩姐等等,均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一一描述。 骨折的情况和治疗情况不一,同样的康复方式不会适合所有折友,渐进式基本原则,但是渐进的起始点和增幅和锻炼方式因人而异。 感谢所有参与探索科学康复和提供信息的折友。 仅供折友参考。有兴趣的请浏览我的百余篇康复贴文。
骨折复查的时候拍平片要记着拍侧位片或CT 近日有几位折友说医生不给拍侧位片,说侧位片没有用。 这是骨折术后从来没有拍过侧位的,我嘱咐他们拍侧位片的。 下面举例说明原因。图1图2 图一和图二是两个年轻的骨折折友,都是在三四个月以后才去拍CT,才发现有严重的手术瑕疵 - 穿钉影响髋臼。 而同样地,正位的平片看不出有任何问题。图3 而图三是个二十几岁折友的片子。平片的正位片上看不出有问题,直到术后四个多月她请教过多个专家都说手术做得很好。康复师也说没问题。找到我的原因是在四个多月仍然受限严重,外旋严重。看到她的侧位片,我断定手术没做好 - 股骨颈弯曲,股骨头后倾,极可能穿钉,会有严重的功能影响。 因为之前受多位专家评估的影响,她对我的说法感到不可思议。但是按我的建议立即拍了CT。 CT断层片证实了我的说法。我也按照CT结果做了模型给她 (图4)图4. 遗憾的是CT报告和她找的其他专家看了CT以后都不同意我的说法,认为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 折友将信将疑,坚持继续做康复锻炼。我也只好建议她不要让人硬掰关节,以防损伤髋臼。 几个月后,患髋仍然明显受限, 外旋和不能下蹲。她再次拍了CT。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附带三维成像 (图5)。图5 终于在三维图前面,医生同意有穿钉和弯曲。 结论:股骨颈骨折复查的时候有必要拍侧位片或CT。患者可以要求按照标准格式拍片,或到不同的医院拍片。阅片需要认真深入了解异常图像的含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祝康复顺利。
当很多其它折友还躺在床上被人伺候的时候...
股骨颈骨折以后怎样做会再移位 有很多人会说下床会、负重会、坐马桶会、开车会、坐车会... 这些想当然的东西请打住。我还说睡觉、僵尸躺会移位呢。 今天要真实的。请股骨颈骨折诊断之后又移位了的来分享一下。 我遇到或听到过的: 1. 我同期骨折的一个小妹弒神族就是在床上老实躺着移位了的。 2. 与我同期的山西老好人兄弟是骨折45天以后跑步去医院复查,发现嵌插移位了的。 3. 我咨询过的折友中有3位因为内固定失败而移位的。两位男折友基本没下床。一位女折友下过床活动。内固定失败是因为手术不当或骨质疏松。 4. 前几天吧里有两个小兄弟,23和24岁的,都躺了近三个月,第一次去复查,发现移位了。要重新手术。 在我目前的统计里,还没有没有没有因为正常谨慎的下床活动而移位的,但是躺在床上移位的 大有人在,大 有 人 在。 我了解过的折友以千计。僵尸躺的和骨折后很快下床走路、自理的、两三个月去上学上班的都很多。可能还不够多。 请其他确定诊断以后再次移位的折友出来分享。谢谢大家。
骨折之后怎么样才会移位 有很多人会说下床会、负重会、坐马桶会、开车会、坐车会... 这些想当然的东西请打住。我还说睡觉、僵尸躺会以为呢。 今天要真实的。请股骨颈骨折诊断之后又移位了的来分享一下。 我遇到或听到过的: 1. 我同期骨折的一个小妹弒神族就是在床上老实躺着移位了的。 2. 与我同期的山西老好人兄弟是骨折45天以后跑步去医院复查,发现嵌插移位了的。 3. 我咨询过的折友中有3位因为内固定失败而移位的。两位男折友基本没下床。一位女折友下过床活动。内固定失败是因为手术不当或骨质疏松。 4. 前几天吧里有两个小兄弟,23和24岁的,都躺了近三个月,第一次去复查,发现移位了。要重新手术。 在我目前的统计里,还没有没有没有因为正常谨慎的下床活动而移位的,但是躺在床上移位的 大有人在,大 有 人 在。 我了解过的折友以千计。僵尸躺的和骨折后很快下床走路、自理的、两三个月去上学上班的都很多。可能还不够多。 请其他确定诊断以后再次移位的折友出来分享。谢谢大家。
站在了墨守陈规着的对面 站在了墨守陈规着的对面
好奇地问一下折友们:在床上和在马桶上,哪个对股骨颈作用力更大?
股骨颈骨折康复日志 我的股骨颈骨折已经过了两年四个月,取钉半年多。自己的过程都在这个“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记录分享了。估算有千余人表示受益了。 现在开始一个康复日志莫不奇怪? 事出有因,首先,我的骨折康复还在继续。对多数人,股骨颈骨折康复是个持久战。 另外,我的因在于好事。我自骨折之初至今的康复之路,充满与圈中占主流的愚昧的过度保守观念的斗争,可谓是荆棘密布,障碍层叠。 因为对面阵营人多势大,时常有波涛汹涌,吞没我和我的不信邪的折友们的气焰。比如前些天就有几个被“早负重是禁忌”洗脑的伤者,在经过两三个月的僵尸躺之后,移位了或坏死了,便发帖说“千万不要早负重”,仿佛是拖着伤腿僵躺在榻的人的呐喊。因为惧怕下床,心里已经把下床妖魔化。三个月没有下床,腿坏了。你以为该自然醒悟的时候,他却喊出妖魔实在可怕!自然地为要么呐喊却全然不知。 自然地跟帖的不乏一众“说的太对了”,“不能早负重啊”。 与不讲理的人讲理,难辩是非,有时会显得姿势不雅。不如退到自己的领地,写写心得。有缘看到的新折友也会了解得实实在在。 庆幸自己建了这个吧。 祝有缘读到的折友好运。 Good luck to all.
股骨颈骨折康复后期的折友说 折友你好。 康复后期 - 指的是经过急性期,和过渡期,达到拖拐以后的,通常骨折6个月以上的。 骨折以后到底应该怎样治疗和康复应该因人而异因骨折而异。 我曾经发文论证过一概而论和过度保守的弊端。当然过度激进也是恶劣的。只是因为多数折友都不敢激进,所以过度激进不多见。 今天在隔壁贴吧瞄一下,发现三个帖子: 1. 折友红XXX,从内固定术后三个月发现移位,骨缝明显加大已经一年,毫无愈合的迹象。 2. 折友醉XXX,术后八十几天发现严重移位,取钉,另4颗钉内固定。 3. 折友幻XX,内固定术后3个月发现深度静脉血栓,用药半年后仅部分消除。 见到移位,马上就有人猜想“过早负重,体力劳动...” 事实上,这三个人的共同之处是: *年轻人 *严格卧床 *发现问题时还没有下床或刚刚下床,符合过度保守之列。 昨天那个吧里更有一位确认坏死的大海XX的折友分享“一定不能早负重,......不然坏伤太多了,...本人切身经历”。 深究才知道,也是严格卧床3个月的!逻辑混乱了,却有不少折友跟帖“说得对,不能早负重”。可见,偏见让人分不清黑与白。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康复有很多迷惑人的地方。折友和医生之间都有不少的辩论。最有帮助的莫过于折友们经历的事实。 我想设这个贴文,让热心分享的老折友如实地描述一段自己的骨折和康复经历。回复好的,坏的,之后不好了的, 保守的,激进的,全部欢迎。请大家监督,吧管理绝对不因为个人观点删帖。 请热心折友,引自己认识的老折友来分享自己的经历。 为了版面清晰,请集中在一贴内分段描写自己的骨折、治疗、康复锻炼情况。包括片子,卧床,下床,负重,拖拐的时间,目前情况。言简意赅。 如果将来有变化,可以自己跟帖更新。 重事实,少评论。 吧主将删除不相关的评论。 不会跟帖致谢,所以预先表示感谢!Good luck to all.
骨折后最初几个星期负重锻炼可以预防股骨头缺血的证据? 多次寻找骨折愈合期间负重锻炼对预防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报告无果。今天意外遇到一篇1991年的骨科学报的论文。挪威的科学家在做成大鼠股骨骨折模型后立即进行4个星期的负重锻炼。和不负重活动大鼠比较,负重大鼠的骨折部位骨痂内的血管分布更加丰富,平均血流增加70%! 这是否意味在骨折后早期负重锻炼可以提高愈合后通过骨折部位的血运更加畅通?
股骨颈常见畸形愈合之一,大腿内旋或外旋
如何在骨折康复中以瘸走减负和保护伤腿
打好你手中的牌 – 利用好股骨颈骨折后的可控因素 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分型和移位的程度,是不可控的。与其纠结既成事实,不如把精力集中在治疗和康复上面,极尽所能实现尽快尽好的愈合,最大限度地预防后遗症才是更有意义的。 17年4月16日的一次意外把我带入了股骨颈骨折这个特殊的群体。 像股骨颈骨折群里的多数人一样,我也经历了紧张和彷徨的阶段。不一样的是我以前经历过的骨折和学到过的知识,使我几乎在瞬间作出计划– 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这个计划显然包括探索和实施的阶段。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开始注意到百度贴吧这个东西,发现了折友社会。于是开始学习和分享,于是发现很多折友比我更不知所措,更需要帮助,有人饥渴得在与我这个新折友交谈几句以后便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保持联络。于是决定把自己这段特殊的历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不少人给我留言,表示在阅读我的康复心得中受益。 进入18年,我康复得跟平常人无异,开始全心投入工作。但是时不时地会收到几个铁杆折友的问候和咨询。偶尔回到贴吧,也要回答几个新老折友的问题。 后来,一位因为家人股骨颈骨折的医生朋友留言给我:“你的出现是折友们幸运,不妨建个群,继续帮助那些人”。 于是大概在18年5月建了个折友微信群。很多新折友加入进来,有时候让我感觉力不从心,几位热心的折友在维护微信群上帮了不少忙。坏事变好事,不知不觉中身心投入到这件助人为乐的事中。 与折友的交流也是我继续探索和学习的一部分。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对股骨颈骨折后的康复,取钉,和股骨头坏死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有两次发现,康复初期说的某些话不正确,又回到以前的帖子更正,向折友道歉。折友们都很宽宏,清楚折友间的分享的信息仅做参考,对于其中的对与错不太追究。 久而久之,感觉有必要写一篇概况性的文字,尽量给股骨颈骨折后不同时期的折友粗略的指导。经过反复斟酌,便觉得如标题所示,写给折友的东西即是提示折友把控自己所能做的,达到尽可能理想的康复。 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避免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本文的着重点在于在康复中尽量少犯错误,达到最好的愈合,延缓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本文将在此标题下以回答折友关系的问题的形式分段贴出。内容排序将粗略按照骨折后到康复后期的时间顺序。 图解:心向阳光,把影子留在身后。
血运、血液循环、健康 缺血会造成负面的后果,包括组织坏死,脑死亡,心肌梗死,等等。增加供血呢? 早上查阅资料的时候撞见一个题目“神奇的蓝片片(韦格的代名词)可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这些人指的是其基础成分PDE-5的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刺激血液循环除了为爱带来明显的效果,也顺带带给其它器官组织好的效果 - 血供增加,供氧和营养充分,清理(垃圾)快速,改善其它药物的分布,促进免疫杀伤,和组织修复、愈合。。。 对于身体器官组织来说所有的好事。 因为我在六月九日在贴吧写过一篇‘运动的顺带效应”’时,恰巧思考过同样的事情 - 运动刺激血液循环,即改善血运,对身体的正面作用即容易理解,也容易证实。二者在启动的机制方面有别。运动的顺带效应指的是身体的某些肌肉运动,通常指大块的骨骼肌,会刺激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进而惠及全身所有的器官和组织。而蓝片片是通过影响酶活性发挥作用。两者异曲同工。 经过粗略的检索,发现我猜对了 - 科学家们扩展PDE-5类药物的思想的确是基于其刺激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供氧和提高药物分布,提高免疫反应效果等等。 目前所做的临床试验包括cancer, heart failur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circulatory disorders and even infectious diseases (癌症,心衰,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循环障碍,甚至感染类疾病)。不谋而合,我的运动的顺带效应也提到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是皮肤光亮等等。 无论是使用韦格类药物,还是运动,血液循环都会使这样的好处推进到包括股骨头在内的每一个角落。 仅仅靠增加供氧,比如高压氧舱治疗,就可以治疗很多诸如煤气中毒性休克,神经损伤,顽固性感染等疾病。 运动时可以增加组织供血,或血运,多达几倍。 相反,宅、病后过度卧床或制动,导致血运严重下降。 下面一个插图的题目就是Brain and Weights /大脑与举重(锻炼)Good luck to us all. 在“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记录了我股骨颈骨折以后两年多来的经历和对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认识。仅供借鉴。不当之处欢迎批评。如果需要进一步联系,折友可在翻阅中找到我的微信号。
股骨颈骨折后需要维持血运。有人提出只能用偏方中药。我的折友里 股骨颈骨折后需要维持血运。有人提出只能用偏方中药。我的折友里有人花了百八十万,有人花了六十几万。
取钉半年后再谈股骨颈骨折术后取钉 股骨颈骨折后27个月,取钉后五个多月了。一路以来,在不断学习,摸索。经历过一些沟沟坎坎。总结下来,给后面的折友提供些许借鉴。这次完全围绕取钉。 1. 该不该取钉,和取钉的风险 这个是股骨颈内固定的折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经过十几二十几个月以后,内固定物与骨头已经形成默契。把钉子拔出来,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破坏包括两方面:对钉道周围骨组织的破坏和打破在愈合过程中形成骨头内部的秩序。 首先,对钉道周围骨组织的破坏: 在正常情况下,破坏的骨组织会重建,愈合。只不过这一步需要的时间比很多人认为的要长。相比骨折复位后,断端的骨缝一般是两点几到一两好米的距离,尚需要三五七八个月达到基本的愈合。不难想象一个六七毫米直径的钉道,需要更长的时间达到骨愈合。传说的“取钉后需要三个月使钉道愈合”显然是不当的。 然而,内固定钉所处的位置基本是在髓腔内,而股骨颈的承重主要靠坚硬的皮质。内固定钉子对皮质的影响不大。所以,术后卧床等待钉孔愈合更是不当的说法。 髓腔内微小血管的破坏也会随着时间得以修复。但这里可能会比较微妙。取钉前囊性化或处于早期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在遭受取钉破坏之后可能会加剧局部缺血性改变。然而,也有可能数周之后再生的血管会为原来不健康的骨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所以取钉对这种情况是一把双刃剑。 其次,取钉对于骨头内部的秩序和承重力的影响: 钉子与骨头共同承担承受行动中的压力。股骨颈和股骨头的骨小梁结构也与没有内固定物的状态有别。按照应力刺激原理,与内固定物共栖的骨小梁在脱离内固定物以后会显得排列不合理,也就使骨头的承载能力会差一些,需要重新调整。也就是说在去除钉子以后,会有一段时间骨小梁按照新的受力情况重新排序和强化,提高骨头的承重能力。 2. 取钉后的康复 康复基于生理改变。 如前所述,钉道的损伤不可能在三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所以卧床三个月没有道理也没有用途。取钉后不需要卧床也不应该卧床休养。 基于取钉对骨皮质的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取钉后的股骨颈可以立即持重站立和走路。 但是因为骨小梁排序不合理造成的股骨颈和股骨头承受能力差,折友应该进入渐进式提高负重的过程。在前几个星期可以考虑拄拐,辅助髋关节的稳固性,减少股骨颈和股骨头受力。愈合好的可以不拄拐,但需要尽量轻步活动。在三五个月或更长时间内逐渐提高力度,给骨组织足够反应的时间。 在取钉后,髓腔内会发生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会有髓腔水肿。髋关节在撞击综合征也会引起髓腔水肿。取钉后过度使髋关节受压,也容易合并类似撞击综合征的反应,延缓取钉后的愈合时间,甚至引发股骨头坏死。图1. 取钉前图2. 取钉后图3 . 取钉五个月后磁共振显示骨内水肿。当时股骨沟、大腿内侧、和膝盖有痛感。 教训:取钉后,感觉良好,使我一度忘记取钉之初为自己制定的渐进负重的计划。在术后一周左右曾跑步和高负重,以及在一个月后恢复到了去钉前的运动水平。后来发生几次疼痛,磁共振检查发现有髓腔内水肿。上面的分析或许符合这几个月的骨内变化。如果当初更保守一点,估计结果会更好。 当然这也因人而异。 可以说,如骨折后一样,取钉后,需要继续胆大心细,谨慎前行。 这是我取钉近六个月的一些认知。不一定全部正确。进一步探索中。 最近取钉和询问取钉的折友较多。希望此文有所帮助。 Good luck too all of us. 在“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记录了我股骨颈骨折以后两年多来的经历和对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认识。仅供借鉴。不当之处欢迎批评。如果需要进一步联系,折友可在翻阅中找到我的微信号。
感谢贴吧,让我记录并分享自股骨颈骨折至今的历程 - 有点意思。像是经历一场风雨,爬起来,在泥泞中谨慎移步,沐浴雨后的阳光,一天天好起来。 感谢父母给了我善用脑的性格,没有屈服命运的安排,没有停下来呻吟。 感谢令我骄傲的八年顶尖的医学院教育和二十几年的工作经历,给我足够的底气面对身体里一个小部件的折断,以科学的方式配合骨折愈合的过程。 感谢身边亲人的关爱与支持。虽然我尽量不打乱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存在给予我最大的力量,使我没有经历孤独。 感谢合作伙伴和同事。你们是最亲近的朋友,让我感受到关心、理解、与支持不仅仅是一句话。 感谢无数的骨折折友,包括几位医届的折友。你们的信任与鼓励使我从一个伤者瞬间变成一个医者。感谢你们对于我在摸索中做出过的错误判断完全的原谅,感谢你们给予我成长的机会。 感谢诊断、手术的几位医生。你们精湛的技艺和助人的态度让我感觉到是折友中最幸运的人。 感谢以前的几次骨折经历,为我沉着应对这次麻烦一点的骨折做了足够的铺垫。 感谢这次骨折,让我对人生增加了一点点感悟。 P.S. 在贴吧详细记录了本人的股骨颈骨折康复历程,对股骨颈骨折与大家最关心的愈合、康复、与股骨头坏死的调研与理解,提出了一两个以科学康复加速愈合和预防后遗症的观点。不少折友表示受益,请到个人主页查询和批评指正。 阅读之前,请不要要求添加微信和加入微信群。 GOOD LUCK TO US ALL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运动的顺带效应与骨折愈合 一早醒来,想到把我坚守的运动康复理念的机理比较清楚地概括出来。 驱动肢体的是肌肉。剧烈的肌肉运动会释放加速血液循环的信号。心肺协同作用使得血液循环成倍增加,把营养和氧气提供给直接参与运动的肌肉,也把代谢垃圾清除。这是血液循环加速的直接效应。 加速的血液循环惠及身体每一个角落的每一块组织,使那些未直接参与运动的组织营养,氧气,和免疫细胞供应充分,垃圾得以加速清除,损伤得以快速修复,使组织更加健康。看得到的是运动员的肤色红润,皮肤更亮泽健康。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他们的内脏和骨骼内。 运动加速的血液循环带给直接肌肉之外的脏器和组织的顺带效应带给全身健康。以运动的顺带效应加速骨折愈合,预防股骨头坏死实实在在。 骨折后应该适时适当地运动。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运受损的患者有必要充分利用其顺带效应,保持股骨头健康,预防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康复 - 适当相信本能反应 什么是本能?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婴儿出生后自会吸允母亲的奶。不需要智商,不需要学习的本领,是身体内部最原始的沟通。 本能有多强大?除了吃奶,我们还知冷暖,会呼吸,会使用四肢行进,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些本能才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和最强大的力量。离开这些本能,动物和人类将其不会存在,世界将不可想象。 骨折以后,我们自然地感受到疼痛、无力、危险等。这些便组成本能的伤后保护机制。 同样,在伤后或手术以后,我们的身体也拥有本能的康复指导机制。比如,虽然疼,身体还是有活动的冲动,而且,长时间不动以后身体就会有不舒服的反应,很多人肢体会发抖,心情会烦闷。在康复中后期,身体会感觉到骨折愈合后逐渐有力量,原本骨折的肢体变灵活,心理会有适当负重使伤肢受力的冲动。 而伤后这些本能的不动与活动的本能指令是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愈合情况密切相关的。比如,多数严重骨折的人在骨折发生的瞬间,身体就会获得不能动的信号。而多数一二型骨折的人感觉就没有那么明显,很多轻度骨折的人是自己走路乘车去医院的。 早期的人类和没有人类照料的动物,在骨折后,正是依靠这些本能反应随着伤后愈合的进程而逐渐康复活动的。多数情况下靠本能康复的结果也还不错。当然,这里一直强调“多数”和“一般情况”。因为单纯凭本能康复毕竟具有局限性。 好在,人类作为高智商物种,还拥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主观意志。与本能反应相反的思维给我们的指令弥补本能的不足。 如果把动物本能的反应给我们的原始指令称作第一种指令,完全凭借思考给出的就是第二种指令。 比如,在骨折后的康复过程中我们强制自己多卧床几天,确保骨折不会移位。之后又在愈合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强制自己适当地拄拐活动和适时地脱拐走路等等都属于主观意志行为。决定这样的行为的机制通常很复杂。现代人通常依赖科学。比如我们借助X光诊断和医生的指导等等。 然而,科学也具有局限性。比如,同样一个股骨颈骨折有的医生说可以保守治疗,有的却建议做内固定手术甚至建议关节置换手术。凭借同一个X光片,有的医生说还要卧床三个月,而有的医生会说可以负重走路了。科学变得糊里糊涂。 处于这种情况下的骨折患者便不知所从。往往在按照保守的指导在床上躺着的时候忍受着每况愈下的身体折磨和精神上的烦闷,还要担心是不是那个比较激进的医生说的才是对自己更有利的。 偶尔会有一两个骨科医生或康复师如此指导患者:自己谨慎屈膝、抬腿,只要不是剧痛或撕裂疼痛就继续活动。这样可以在不造成骨折移位的情况下保持关节的灵活,防止组织粘连。 这样几句话中包含了作为高智商动物的人聪明地利用身体的本能反应。在本能反应和主观意志这两种不完美的指令之间负责任地做出第三种更合理的指令。这便是更高级的科学。 于我自己,在股骨颈骨折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在坚持利用第三种指令进行康复。以后也会继续如此。 医生之所以会给出相差甚远的指导 - 第二种康复指令,究其原因,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和思维也具有局限性和个性,尤其是他们无法接收到患者本人才具有的身体的本能反应,即第一种指令。 多数人在骨折康复中结合自身感受到的第一种指令,结合医生给予的第二种指令,做出自己的第三种康复指令。也有不少人在过度地依赖第一或第二种指令,对抗第二或第一种指令,造成很多不利的后果。 越来越多的情况是,我们过于依赖科学,忘记了本能才是动物界最强大的力量。 我的股骨颈骨折康复心得多数发表在自创的“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吧”。欢迎谨慎借鉴和指正。仔细阅读帖文的人会找到我的微信号。如有需要,可以微信联系。本人不是医生,谈不上指导,愿意分享对股骨颈骨折康复的体会和理解。 股骨颈骨折没有很多人描绘的那么可怕。 祝康复顺利!谢谢。- -GregTips 于19年5月3日
股骨颈骨折患者是否得到了错误的康复指导 每次有新的折友联系,或打开贴吧,我都会期待类似的言语: “躺了三个月”,“还没愈合,医生还不让负重”,“担心会坏死,还在保守”。多半时候笑笑,毕竟半数的人都在那样做,习以为常了。 然而,当有的时候看到诸如“严遵医嘱,卧床两个多月,差点儿丢了性命”之类的,会很气愤。 首先,过渡保守不合常理 - 受伤后的骨头的愈合是渐进的,股骨颈的承载力也是随之渐进增加的,而不是卧床三个月以后咔嚓一下就接好,从此可以负重走路了,而在此之前一点也不能受力。 其次,违背现代医学已经发现并遵循一个多世纪的Wolff 规则,骨小梁的排列和骨骼的应力方向需要通过应力训练来实现。应力训练也有助于激活成骨细胞的活力,促进愈合,降低骨不连的机会。 第三,正常股骨颈的承载强度高出负重行走所需承载力的数倍。完全愈合以后才能负重行走的观念大错特错。 第四,无论是使用常用的加压螺钉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设计的初衷均包含早期负重施压以加速愈合和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这一项。大量的临床报告显示这一设计思想的合理性和预期结果的真实性,而非很多人说的早负重增加股骨头坏死的机会。 第五,普遍认为的保守治疗的折友需要卧床三个月以上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保守治疗的都是因为骨折轻微稳固的情况,愈合速度快。一个月左右,都建立了较好的骨性连接,允许谨慎的下床活动。我的数个折友中,男女老幼,保守治疗的,在30内下床活动者均愈合很顺利。股骨颈骨折后很多可以保守治疗的,被过渡地手术治疗了。保守治疗的只需要卧床一个月左右。 第六,年轻患者需要休养更多的时间更是滑稽。越年轻,愈合越快。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少年儿童骨折患者更需要早期负重锻炼。现实中的情况却往往相反。 第七,不乏骨折患者卧床不动几个星期以后,造成了威胁生命的副作用,后悔晚矣。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犹豫不决而采取保守的康复方式,几个月以后遭受全身多种副作用的折磨,才开始理解早运动积极康复的重要性,随之亡羊补牢。 很多走在前沿的医生指导患者早期积极康复。也有不少医生还墨守陈规,把股骨颈骨折一概而论,广泛使用卧床三四个月,双拐三个月的处方。专业的骨折康复机构则一律施行积极锻炼,科学康复的理念。当遇到这类矛盾的指导的时候,股骨颈骨折患者应该听从外科医生的,还是遵循康复医师的指导?这个问题,就像在问,孩子生病以后应该去看产科医生,还是儿科医生。毕竟手术是外科医生的专长,而康复属于康复医师的专业范畴。
股骨颈骨折21个月后取钉 取钉理由: 前不久拍过一次X片,感觉情况还可以。 自从骨折术后,不适感逐日减少减轻。到后来主要问题是大腿侧面和前面肌肉酸胀,另外还有跑跳时外后侧刺痛。因为运动比较多,钉尾刮擦肌肉会形成长期的炎症反应。感觉取了钉会更舒适一些。 也担心取钉的破坏带来坏死的风险。认真对待,科学康复吧,必然取钉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不是很强。 取钉过程: 一月24号入院做基本检查,采血、尿、胸片、心电图。 25日早晨第一台手术。从开始腰麻到缝合结束共一个半小时。7点40出发,10点半回到病房。 术后: 下午三点麻醉感全消,患侧负重运动无不适,遂下床活动。晚七点停药后到次日上午无明显疼痛或其它不适。订26日出院。 将从谨慎全负重独立、行走、骑行开始,渐进式锻炼。
大腿骨折脱拐后为什么会瘸?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