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N意外 纯属N意外
关注数: 53 粉丝数: 143 发帖数: 2,962 关注贴吧数: 32
发个帖子,证明我来过 我的家乡在陕西留坝县,也许你不知道,因为我们县上陕西省倒数第二小县。倒数第一是佛坪,我们县上的领导经常以超过佛坪为荣,经常会为一件事高兴好几天。当然我没见过,一般都是道听途说来的。 人们在夏天激情,选择在秋天沉默。 其实,秋天真的很委屈,他本来和夏天是很要好的朋友,却被抛弃后推给了冬天。 于是,秋天和冬天就有点暧昧了。 在很多年以前,留坝县的冬天枯燥无味,人们甚至很讨厌。 那时候留坝街上的麻将馆生意十分的火爆。打麻将即可以消磨时间,最主要的是麻将馆里面的火炉总是烧得很红很红,开水定时给添,有时还能混一碗免费的杂酱面。 话又扯远了。 紫柏山下的红水河孤独寂寞的流淌了千年,从春夏再到秋冬,从来没人注意过她,哪怕是轻轻的一撇都没有。因为她既不华丽、也不强壮,她太不起眼了,就像一个没有成熟的黑柿子,挂在枝头任由风吹雨淋。 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气馁,她依旧默默无闻的坚持着,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她在等待,一直在等待那位冥冥中的有缘人,等待着完成上天交给她的一次历史使命。就像一个闺中待阁的大家闺秀,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其实也没人去烫他。 2013年寒冬。她终于等到了那一刻。 涓涓细流,化作万千雪花喷泻而出,矮穷挫顿时变身高富帅。这次逆袭,让华阳惊颤,让黎平汗颜,让汉台艳羡。紫柏山,又一次站在了梁州之巅。 洋洋洒洒,把大地抚摸;卿卿我我,为你倾情诉说。 这是一次震撼的专场演出,这是一场蓄势千年的绽放,这是一次啼血的哺乳。 在这个冬天,你不再寂寞;在这个冬天,你不在懦弱;这个冬天,你[url]http://轻舞飞扬[/url]我踏雪狂歌。 山笑了,水笑了,小孩也笑了。 麻将馆门前不在人声鼎佛,汉运司车站不在悲惨落魄,闸口石的土蜂蜜火火火火。 于是,这个寂寞的秋天我一直在期盼,暧昧的冬天,你可不可以早点到来。 留坝县也许你不知道,那我就说紫柏山。紫柏山是秦岭往南的的一个重要支脉,是秦岭第二大主峰。紫柏山就在我们县,山脚下有张良庙,也就是汉初三杰的张良、字子房的那个。这个庙已经有好几百年了,是西汉末年修建的。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祭祀张良的场所。每年都有很多人专门来这里祭拜,还有张良的粉丝穿着汉服来拍照的。他们悄悄地来,又悄悄地离去,只为来这里看一眼张良,感悟一回他的智慧人生。 还有千年栈道,就是张良个败家子烧掉的那个,韩信又假装修,话又扯远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紫柏山下的滑雪场。 因为我很喜欢滑雪,主要原因是滑雪摔在地上的那个惨状比较逗,大人摔、小孩摔、女孩摔、男孩摔,明目张胆的摔,悄悄地摔,慢慢的摔,闪电摔,只要你愿意看,一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
给今生,写一个灿烂的回忆 我叫任我行,2014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留坝县。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是春季,但是还下着小雪。天气寒冷,街上的行人不多。在政务大厅里,我接过自己的出生证明,没有惊喜和快乐的感觉,相反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浓罩着我。看不清前面的方向和目标,那一刻,我对自己的明天还是一片茫然。有很多为什么我还不很明白,既然已经出生了,这成了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我便不再去想。因为我出身贫寒,家庭条件太差,出生的时候没有奢华的灯光,没有美丽的鲜花,甚至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我只是悄悄的以自己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出租屋里,我安下了家。前面的房客是开麻将馆的,出租屋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四周昏暗破旧。我开始自己动手,一点一点的擦洗,一件一件的清理。因为条件有限,我只添置了几件必须的工作生活用品。其余的都是旧物改造后的在利用。在我的努力下,小家也有了一点模样。虽然不大,并不奢华,但是从心里面,我十分爱他。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中,我没有朋友,很多时候我都是自己玩耍。留坝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我孤独的脚印。来到大自然,那些花草、树木、小虫和我为伴。我对着他们说话,希望他们能懂,时间就在这种虚无中度过,虽然我的营养极度不良,但是我倔强的生长,慢慢的我竟然逐渐长大了起来。后来,我遇到了社会上的好心人,他们看我实在可怜,便把自己的东西与我分享,给我几件像样的衣服遮羞,也不至于光着脚板四处流浪。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度过了那段凄惨的时光,也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今后的路依然漫长,坚持是我唯一的希望。 感谢与我同行的伙伴,感谢对我帮助的朋友。 因为有你们,我想,我的前途依然充满阳光。
如此,方不负 8月,农历七夕,酷暑。 世界一团火热,伊拉克的战火还在熊熊燃烧,叙利亚的孩子们还没有饭吃。就连陕西汉中已经热得快要死人了。 但是,在秦岭腹地,一块被称为永远22度的地方,此时,正是山花烂漫,莺歌燕舞的世界。孩子们、情侣们、单身汉们、还有女单身汉们。相聚在一起,看繁星点点,品烧烤美食,把爱的诺言,放飞到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山绿水间,阳光虽然狠毒,照在身上,已经没有了明目张胆的呢刺痛。四周的空气,散发着大森林的气息。柔软的草地,适合小朋友们在上面打滚,或者做游戏。虽然帐篷各式各样,大小不一。但每一顶下面,都有一分值的回味的故事。 在这群人中,有的已经度过了几十个春秋的伴侣,有的是热火朝天的青睐,还有的是幸福的一家三口。也有如我一样,特意游走的灵魂。时间如水,去留无影。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一路行走,几番风雨,人们被带走的是青葱,留下的是岁月沧桑。成长两个字扣人心弦,永恒两个字鬼话连篇。云淡了,花谢了,我们才发现。其实,是我们忘记了那一夜曾经的笑颜倾城。留坝,22度的夏天,带给人们清凉,带给人们喜悦,带给人们一生难忘的回忆。一业突破,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夜,我们的生活在这一刹那绽放的万紫千红,留坝,也因为你们而更加美丽。 此时,我们不去想生命的路途谁去谁留?不去想下一站的我们是否还会同行。不去问,那些真真假假的诺言何时实现。我们在这里欢呼,我们在这里畅想,我们在这里让爱得到延续。 这里,给你故事,这里,给你快乐,这里,给你回忆,这里,给你一个新的开始。 如此,幸哉。 如此,方不负留坝。
樵夫 虽然我住的小县城人口不过两万,去年才安装上红绿灯,估计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有公交车站牌而没有公交车停留的城市,但是它好歹有点城市的模样。 我也是最近才搬到这里来居住的,小县城更像一个小镇。外地人来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清净。一到夜晚,街上连狗都看不到,更别说是人了。 近日,因亲戚小孩结婚,我便回农村一趟。农村顾名思义就是家乡。如果说你出生在城市的话,是很悲哀的,因为你没有家乡,那么你就没有根,因为城市有家没有乡。所以城市的居民一般都被称之为小市民,这有点带有贬义的词,也是对自以为比农村人高一等的城市居民的讽刺。 冬天的天格外蓝。沿途很多老乡在打柴。冬天是农闲的季节,人们最大的任务就是砍柴火,一个冬天下来,基本上能够第二年用了。在过去,回家的路上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牛。有的是刚收回来,有的是正要往山上赶。这几年农村的种地的少了,机械多了,养牛的老乡就更少了。我忽然觉得,牛的数量的多少,和计划生育是有极大关系的。因为孩子少了,都去上学了,家里便没人放牛,没人放也就不养了。过去家里孩子多,养牛也是给不好好上学的孩子找了一份固定的职业。不至于他们没事干到处惹是生非。 樵夫,在过去是一份职业。记得金庸老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描写过段王爷有四大弟子,就是耕、读、渔、樵。现在基本上已经灭绝了。在过去,这份职业也是可以养活老婆孩子的。一个力气大的樵夫,还可以发家致富。那时候,山林好像也不怎么分,樵夫可以到任意一个林子里去砍柴。回家的路上,很意外的碰见了一个老樵夫,我很惊奇。老头拉着架子车,老婆在旁边搭手推车。他们尽量很小心的靠着路边走。老头的表情很僵硬,更多的是麻木。身上穿着已经很久没洗过的衣服。老婆穿的倒还鲜艳,这估计也是她为了上街,特意的一番打扮吧,最起码不能丢了老头子的脸嘛。不过她的打扮真让人无法喜欢,滑稽的想笑,可是我一直没笑出来。车上装满了已经劈好的柴火。用蛇皮袋装的整整齐齐。柴火上面还坐着两个小孩,男孩估计有5岁,女孩估计有3岁,手上拿着棒棒糖。穿的倒还暖和。我好奇地看着他们,这两个小家伙也好奇的看着我。 我看着他们从我身边经过。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一年交通还没有这么好,只是那种上坡下坡的泥巴道路。那一年我还是个小孩纸,小到我都记不得自己到底是多大。那一年也是个冬天,我拉着架子车,车上面放了几捆柴火,到9公里以外的小镇上去。究竟走了几个小时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到了街上,把架子车往那里一放,我坐在车子上等买主。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吧,来了一个女的。问我:这柴火是你的吗?我说:是我的。她又问:要卖多少钱啊?我说:5块钱。她说:给我拉家里去吧。 当时那种感觉就像把自己卖了一样,感觉自己就是一头被人牵着鼻子的牛。往街道上去的时候是下坡,虽然拉的有东西,一路上不用太大劲。可是往回来走的时候,全部是上坡啊,把哥差点没累死。那个时候小啊,一直没弄明白,怎么去的时候是重车,还不累。回来的时候空车了,反倒累得要命,今天算是明白了。 冬日残阳下,远处的农家升起了炊烟。应该是吃中午饭的时候了,我不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久了,得钱后会不会去小饭馆吃顿饭在回家呢?或者是给老婆买件衣服?这一家子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走到街上呢?等到回家,怕是也要到天黑吧。
古道关山 古道营盘,天高云淡。 时光如水,默默无言。 悠悠岁月弹指间,怎抵那英雄潸然长叹! 这是一个明亮的秋日,我翻越仙山,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来到了曾经千军万马的古营盘。远山如黛,碧水清凉。路旁的鲜花争奇斗艳,不是那即将收获的玉米,我还真以为时光转换。 营盘,又名铁炉川。是留坝县留侯镇的一个小村庄。《留坝县志》记载:古营盘。位于境内西北方,距县城35公里,为古陈仓道险要关隘。诸葛亮曾在此建城,名曰:保宁城,设南北2门。并在南关建校场练兵。 行走之前,我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我想看看那时的地理山川,体味那时的杀声震天,看如潮的旌旗漫卷。我还想走近夜色,为你执戟抵御风寒,听你诵读那出师一表千古名篇。 此时的小村庄,似乎还是那是的模样。一条马路像城墙环绕村庄四周,清清的溪水恰似护城河。一草一木,一房一舍,一缕青烟,恍如世外桃源。 在这里生活的都是在此世代繁衍的村民。老一辈大都没读过多少书,脸上依然保存着原始的粗狂和质朴。随便问起一个,大都不知道祖上是何时何地来自何方。世代相传的只有这刀耕火种以及翻不完的犁沟和看不尽的花开花落。 扶梨的老人今年已经63岁,身板依然健硕硬朗,做得一手好庄稼,干起活来并不比年轻人差。因为干农活既辛苦又不赚钱,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宁愿出去打工,老人今天是被邻居请来帮忙。打下手的这些妇女都习惯了这种持家过日子的工作,也并不着急。 最快乐的当属这几位玩着泥巴的小家伙了,树荫下的一块塑料布,他们就安了家似地,随手能抓起来的都是玩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对他们最贴切的诠释,过去发生在这里惊天动地的故事,他们并无需全部知晓。 阵阵秋风吹过,吹皱了那一河溪水,激荡了那一枝碧柳。这座荒芜的空城,曾经留下多少传奇,走过的何止是千军万马。更有那肝胆想照的兄弟情怀,还有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志雄心。 据史料记载,古陈仓道路线分两条,东线经龙潭子、箭峰桠,进入留坝界,循黑河下行经闸口石的铁炉川(营盘),出百丈破与金牛道相接。 《留坝县志》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铁炉川。这里也成为当时北伐蜀军连接前线与后方的大本营。一代名相诸葛亮在这里挑灯看剑,操练兵马,抚琴遥思,泪洒青山。 穿过历史的沧桑,遂想起那段驰骋在中华文化之中,犹如灿烂明珠的三国故事。那位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风流人物,时至今日依然余音未决。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共存盛德,应叹古今无! 元微之的一首五绝诗《叹 卧 龙》又将我带回了那个曾令我魂牵梦萦的三国时代。遥望刀光剑影,倾听鼓角铮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鼎足之战”似乎展现在了我的面前。犹记得你隆重一对分天下,出师一表显忠心的凛凛气质,犹记得你发自肺腑的“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真实,犹记得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名于诸侯”的淡泊,都为后世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英雄史诗。 先生你清雅的气质、广博的学识、博大的胸怀、卓识的远见,古往今来谁人能比? 陆游在 <<书愤>>中为你发出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慨,杜甫更是为你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名句。 同样是秋天,你火灭上方谷,星落五丈原。自此后你再也没有回来过。这里,可是你呕心沥血的大本营啊!这里,有为你赴汤蹈火的铮铮白骨,这里,有为你默默守候的古道茅庐。而如今,时光荏苒,此处已是人去城空。我只能与你隔着时空对话。我在这里等你,为你开山架桥,为你储量备草。我在这里等你,为你劈柴牧马,追随你坚定的步伐。 我不觉动了情,向村庄的深处走去。因为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迅速兴起,这里的大部分群众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办起了农家乐。一条马路平整宽阔,横贯村庄,便形成了街道。两旁整齐的排列着白墙灰瓦的民房,门前大都栽植着盛开的鲜花,各式各样,没有春天的娇艳欲滴,更多了一份秋天的厚重和坚强。粗壮的木桩上挂着各家做生意用的招牌。 由于是起步阶段,农家乐的生意也不是全部都很好,大部分还是要靠运气和人脉关系。黄金艳夫妇经营的铁龙山庄在这一地比较有名,因为明天要接待一个团队,两人不用商量,各自按照不同的分工忙碌起来。 准备好第二天烧火用的木材,刘丹海到菜地里去转了一圈,看看有没有成熟的蔬菜。虽然做生意还不到几年,但是老刘也有了他的心得。他说,农家乐讲究的就是天然和实惠。一般他能用自家地里的蔬菜,绝对不用市场买的蔬菜。能在家里做的,绝对不买超市的。只要在这上面把文章做好了客人保证能满意。 营盘在上世纪,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成为了留坝县最偏远的地方之一。村民进出一趟县城少则三天,多则半月。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丞相你在天之灵是否能感受到? 我来这里,不是感伤,因为喜悦。我来这里,不是逃脱,是聆听大自然的赞歌。此时一首《垄上行》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我从乡间走过,总有不少收获。田里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微笑在脸上闪烁……
古道关山 古道营盘,天高云淡。 时光如水,默默无言。 悠悠岁月弹指间,怎抵那英雄潸然长叹! 这是一个明亮的秋日,我翻越仙山,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来到了曾经千军万马的古营盘。远山如黛,碧水清凉。路旁的鲜花争奇斗艳,不是那即将收获的玉米,我还真以为时光转换。 营盘,又名铁炉川。是留坝县留侯镇的一个小村庄。《留坝县志》记载:古营盘。位于境内西北方,距县城35公里,为古陈仓道险要关隘。诸葛亮曾在此建城,名曰:保宁城,设南北2门。并在南关建校场练兵。 行走之前,我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我想看看那时的地理山川,体味那时的杀声震天,看如潮的旌旗漫卷。我还想走近夜色,为你执戟抵御风寒,听你诵读那出师一表千古名篇。 此时的小村庄,似乎还是那是的模样。一条马路像城墙环绕村庄四周,清清的溪水恰似护城河。一草一木,一房一舍,一缕青烟,恍如世外桃源。 在这里生活的都是在此世代繁衍的村民。老一辈大都没读过多少书,脸上依然保存着原始的粗狂和质朴。随便问起一个,大都不知道祖上是何时何地来自何方。世代相传的只有这刀耕火种以及翻不完的犁沟和看不尽的花开花落。 扶梨的老人今年已经63岁,身板依然健硕硬朗,做得一手好庄稼,干起活来并不比年轻人差。因为干农活既辛苦又不赚钱,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宁愿出去打工,老人今天是被邻居请来帮忙。打下手的这些妇女都习惯了这种持家过日子的工作,也并不着急。 最快乐的当属这几位玩着泥巴的小家伙了,树荫下的一块塑料布,他们就安了家似地,随手能抓起来的都是玩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对他们最贴切的诠释,过去发生在这里惊天动地的故事,他们并无需全部知晓。 阵阵秋风吹过,吹皱了那一河溪水,激荡了那一枝碧柳。这座荒芜的空城,曾经留下多少传奇,走过的何止是千军万马。更有那肝胆想照的兄弟情怀,还有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志雄心。 据史料记载,古陈仓道路线分两条,东线经龙潭子、箭峰桠,进入留坝界,循黑河下行经闸口石的铁炉川(营盘),出百丈破与金牛道相接。 《留坝县志》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铁炉川。这里也成为当时北伐蜀军连接前线与后方的大本营。一代名相诸葛亮在这里挑灯看剑,操练兵马,抚琴遥思,泪洒青山。 穿过历史的沧桑,遂想起那段驰骋在中华文化之中,犹如灿烂明珠的三国故事。那位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风流人物,时至今日依然余音未决。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共存盛德,应叹古今无! 元微之的一首五绝诗《叹 卧 龙》又将我带回了那个曾令我魂牵梦萦的三国时代。遥望刀光剑影,倾听鼓角铮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鼎足之战”似乎展现在了我的面前。犹记得你隆重一对分天下,出师一表显忠心的凛凛气质,犹记得你发自肺腑的“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真实,犹记得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名于诸侯”的淡泊,都为后世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英雄史诗。 先生你清雅的气质、广博的学识、博大的胸怀、卓识的远见,古往今来谁人能比? 陆游在 <<书愤>>中为你发出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慨,杜甫更是为你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名句。 同样是秋天,你火灭上方谷,星落五丈原。自此后你再也没有回来过。这里,可是你呕心沥血的大本营啊!这里,有为你赴汤蹈火的铮铮白骨,这里,有为你默默守候的古道茅庐。而如今,时光荏苒,此处已是人去城空。我只能与你隔着时空对话。我在这里等你,为你开山架桥,为你储量备草。我在这里等你,为你劈柴牧马,追随你坚定的步伐。 我不觉动了情,向村庄的深处走去。因为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迅速兴起,这里的大部分群众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办起了农家乐。一条马路平整宽阔,横贯村庄,便形成了街道。两旁整齐的排列着白墙灰瓦的民房,门前大都栽植着盛开的鲜花,各式各样,没有春天的娇艳欲滴,更多了一份秋天的厚重和坚强。粗壮的木桩上挂着各家做生意用的招牌。 由于是起步阶段,农家乐的生意也不是全部都很好,大部分还是要靠运气和人脉关系。黄金艳夫妇经营的铁龙山庄在这一地比较有名,因为明天要接待一个团队,两人不用商量,各自按照不同的分工忙碌起来。 准备好第二天烧火用的木材,刘丹海到菜地里去转了一圈,看看有没有成熟的蔬菜。虽然做生意还不到几年,但是老刘也有了他的心得。他说,农家乐讲究的就是天然和实惠。一般他能用自家地里的蔬菜,绝对不用市场买的蔬菜。能在家里做的,绝对不买超市的。只要在这上面把文章做好了客人保证能满意。 营盘在上世纪,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成为了留坝县最偏远的地方之一。村民进出一趟县城少则三天,多则半月。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丞相你在天之灵是否能感受到? 我来这里,不是感伤,因为喜悦。我来这里,不是逃脱,是聆听大自然的赞歌。此时一首《垄上行》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我从乡间走过,总有不少收获。田里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微笑在脸上闪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