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yh
tsyh
关注数: 142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3,699
关注贴吧数: 68
如何能打出干净的中音? 鼓买来也有一段时间了,天天打也没啥长进,特别是中音,里面老参杂着高音,总觉得不太干净,谁有好的方法?
拍老徐的春栽上了 上次收到奖品忘拍图了,这次一收到就拍,细沙就是不一样,毛根很丰富,栽上了,等旺了再剪短左侧小枝,现在先这样。也给老徐还个图,一并表示感谢。
(转贴)浅谈盆景的意境 作者:兰之道 在盆景的评价上,我们常讲某一作品意境高远云云,实际上意境属于我国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意境表现了艺术美,故在创作欣赏和点评中常把意境作为艺术美的尺度。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它以意蕴情趣取胜,在意境中景是为了情思,情思也能化景,故意境也可以说是人的思想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产物。意境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自然,是艺术家在自然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新境,即不是重写实而是重写意,是有限的自然空间内展示的无限艺术空间,把握意境不仅要考察艺术家的创造,还应研究欣赏者的再创造。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说得好"境生于象外",这里所说的"境"是指创作者创造的意境和欣赏者把握的意境,这"象"就是作品本身.在盆景中它包括了作的"势""姿""形''''等,是具客观性的.有限的.较恒定。这里的"境"是主观性的.无限的.可变的.是对"象"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即产生的情思,所以意境能对欣赏者产生深刻的,持久的感染力。 二、意境中的情与景是交融的 现代意境概念中意和境的关系是物与心的关系,意属主观,境属客观,在意境中主观和客观是统一的,王夫之说"情和景名为二,实不可离,触景生情,情能化景。 作品'我欲乘风归去''''表现松柏在自然界中蜷曲 直挺,纵立斜长的奇观,以及顶风傲雪的气质,是作者性格的写照,也是对自然奇观的赞美,是情中景,景中情。在意境的形成中,境是基础,脱离了境也就没有了生活中的形象,情就无所依,因为意境中的情是景中情,情是消融在景中的,如果在盆中长几棵小白菜,长得再好也没有诗意,无情产生。境虽然是意境的基础,但在意境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情意,情意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情意虽然从境中产生,但在盆景中的景并不是自然中的景,而是情中景.意中景,景是作者特定情感被激发出来的情景,也就是在这种特定感情支配下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的景,它浸透了作者的情感.它与自然景的区别就在于它抓住了那些能唤起盆景制作者的情感的自然特征,而不是自然的照搬,它是作者根据感情需要来提炼的,含蓄的,而又实在的,符合自然一般规律的艺术形式,给人以感情上的强烈影响,如"黛色参天"就表现杜甫诗<<古柏行>>中"黛色参天二千尺"的意境,是情中景,意中景,作者没看过这棵古柏,只知诗中说"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作者就根据此意以及对诸葛武侯高尚品德的敬佩而生的情,由于此情而生此景。再如"和平云"表现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情感,作者在抗日战争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在这期间他目睹了伟大祖国经受了内忧外患之苦,渴望和平是他和同辈的最高心愿,而"和平云"正是作者为祖国强大而自豪的爱国主义情感而激发出来的景,是情中景,意是景。 三、美的境界产生的主要方面决定艺术创造 前面说情思是主导,说明了情意在意境的形成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是说情意是意境产生的源泉,否则就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意境的形成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这是前提,见景生情,再缘情而取景,这是构思中情与景的相互作用,但这不能简单地说意境就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结果。 意境是一种美的境界,它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它不等于生活。当人面对某一艺术品时而发出的惊叹,这引起惊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形象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智慧,才能,,而这个创造恰恰触动了欣赏者感受美的神经,使其动了情.故这个创作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产生意境,因为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包含了作者对生活深刻理解和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除了对生活或者说是自然形象进行取舍集中、提炼、整合外,还运用了夸张甚至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生活进行加工创造,如巍巍拥翠,它除了具有自然界中古松概念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黄山迎客松的神态气质,但它和迎客松异多同少,那夸张了的伸向远方的大枝比迎客松的枝似乎伸得更远,更具变化,当然这里的远是现实空间和艺术空间的比较,而干也比迎客松更具变化,树形也更完美,更具迎客之意,所以给人一种综合而又此又彼之美感。故艺术作品完全是客观自然的直接反映,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相结合而形成的意中形象,这个意中形象,不仅不同生活原型也不同于表象,它是客观形象与理想情感的结合体,而作品是经过作者娴熟的制作技巧和创造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把头脑中的意象转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形成具体的作品,也就创造出艺术美,即产生了情景交融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美的境界. 从上而知,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呢?首先意境的形成是生动的,意境中的景物都是情感的过虑,它集中了现实美的精髓,抓住了自然中能唤起人美感的特征,是情中景.其次,意境中饱含了盆景制作者的情感。李方有诗云"疏枝横斜千万朵,会心只有三二枝"这会心的几枝就是情变景.故意境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盆景制作者的情感,其形则为制作者情感者的化身,就如糖精不甜,水也不甜,但两者相溶就甜了,如"我欲乘风归去"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不满和文人清高而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悲苦的,而其作品则峥嵘有势,波澜起伏,姿态横生,是思想性和形象性的自然结合,是制作者感情的写照,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再次意境中包含了盆景艺术家的精湛的艺术技巧,它是一种创造,没有精湛的技艺,感情也不能很好地表达. 最后要说的是意境中的含蓄能激起欣赏者的美好想象,这就是使人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藏露结合则意境更深远.这是意境的特征所决定的,因为艺术是生活形象高度概括和体现,在盆景制作中,如要表现松的挺拔俊秀,则关键在于抓住自然界中很多名树的典型特征,而不是罗列全部细节,要留一个欣赏者想象的空间.故在意境中既要做到形象鲜明,又不能一鉴无余,不能剥夺欣赏者想象的权力,否则作品是不成功的。所以盆景形可以不让再创造,但盆景的意境一定要有让欣赏者再创造的余地,这个余地越大,意境就越高远.因而在创作中一定要抓住景物中那些 能唤起特定感情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调动 欣赏者的想象,让欣赏者想看透,而又不能看得彻底,始终保留一份好奇,这就是"迷",这就是美。 总之,意境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客观景物和艺术家情感的作用,是情中景,景中情,它能调动欣赏者丰富想象力并产生共鸣.是艺术家情感激发所创作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文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忘记在哪儿看到过,找不到了,贴上《故乡情》欣赏,图片源自网络。
今年栽活的几棵小品桩 全是小东西,阳台一族,养桩不易,逐步学习中。
水一贴 今年栽活的九寨小叶和天水大叶 阳台一族,瓦盆养桩,只要不缺水,养桩利器。
新鼓到手 开练 今年突然喜欢上非州鼓,于是疯狂地查找相关资料,由于本地玩这个的很少,度娘、贴吧、论坛成了获取资料的重要来源,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应该买只鼓了,什么西非原产,印尼,整木,拼接,羊皮等等又是一通学习,终于决定选一只整木12寸西非鼓,又是一通比较,其实也只是看外观,实物相对较少,看了吧主发的DSD鼓,确实心动,但购买不方便,再加上不知道能否坚持到底,放弃。 最近,看到一款马里林克木13寸鼓,眼前一亮,一天内定下,今天己到家,开练了。 希望和大家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一龙一虎一白一红 晒晒赚点经验。
晒点带色的 一花一果
今天栽的一棵 本地的品种,忙了一中午,累啊,大家看看中不。
看看我今天栽的一棵 本地的品种,忙了一中午,大家看看中不。
小叶独杆一棵 型还行。
又淘三棵小品生桩 中毒了,一去就想买。
今天花市新淘两棵迎春 今天有点时间去了趟花市,本来想没什么东西,没想到生桩还挺多,没找到合适的,正好拿下两熟桩,一棵龙爪,一棵圆瓣。栽的有点直,准备换盆时重新栽过,让它立起来如何?
紧急通知 紧急通知: 请今天晚上赏月的同志把赏月费于今天直接微信红包付给我,每人16元。 收费依据是按国家规定:十五的月亮16元。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花开正当时
繁花似锦
春节有花看了。 玩迎春上瘾,每周都想去花市看看,没忍住,又淘一棵独桩,应该养了几年了,含苞待放,春节看花。
吧主送的迎春桩收物还图 感谢吧主送迎春桩,很漂亮,谢谢!
没忍住又淘了一棵小桩 玩上迎春感觉中毒很深,每周都想去看看,唉,玩物丧志啊。这周又淘一棵小桩,看吧。
终于升到六级了 不容易啊。
和田玉籽料勒子 料子细腻油润,顶部保留原皮,有结构,中间已打眼,无其它缺陷。料子比较适合加工成财神头和鼓型勒子,或两个勒子。
淘一小春大家给点建议 小春一棵,准备花后定枝换盆,感觉中枝大直,但剪了可惜,比较纠结,大家给点建议,如何发展比较好!
两个小籽~哥俩好 籽虽小,但好玩,看吧。
周末淘几棵小迎春 准备泡水上盆,但愿能活。
原石一块给点建议 准备磨一个饼子玩,买了几块原石,这是其中一块,感觉磨饼子有点薄,大家给点建议,看怎么搞比好,同时也留个记录,磨完比较。
古巷深深春意暖 自由路 民国七至十年(1918—1921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曾先后两次加宽街道,新开辟了由中城直通西关的街道一条,当时称之为后街里,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自由路。口车水马龙,市声喧天,纵身步入深处,另一番天地展现在眼前。南面的一片古旧屋舍,成了北边重重叠叠现代楼群的背景,在现代文明的光泽冲动得指向蓝天时,古朴的院落更显得苍老和久远。鼎盛的两汉气息、浮华的魏晋风脉、繁荣的唐宋中遗韵交织在历史的新花边缘,让人们多了一份揣摩和品味、一份追忆和思索。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