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楼兰不还 不破楼兰不还
关注数: 29 粉丝数: 462 发帖数: 2,264 关注贴吧数: 34
从倒钩舆论反应来看,人们对C罗的要求真的太苛刻了。 2018年之前,好多媒体新闻都会拿“进很多球却从来没有进过倒钩”去调侃甚至嘲笑C罗,还弄了很多集锦,说什么纳尼弄砸了C罗的倒钩进球等等。相信很多老球迷都有印象。 甚至在2018年初期,C罗在国家队有一个漂亮的侧身倒钩进球,也没有被承认C罗进过倒钩。直到那个欧冠对尤文的惊世倒钩,再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了,媒体舆论终于偃旗息鼓,C罗没有进去倒钩这个梗终于这去了。 也就是说,只有C罗做到了极致,C罗也能避免批评。 而梅西呢,从来没有人调侃过“梅西没有进过倒钩”,所以我一直以为梅西早就进去倒钩了。 可是直到这两天,铺天盖地的宣传标题是梅西打入生涯第一个倒钩进球,我才知道,原来之前梅西从来没有进去倒钩啊。那为什么没有人去调侃甚至嘲笑呢。特别是在C罗珠玉在前,应该更加有理由去说他啊。可是真的没见到过。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梅西连过5人进球之类的消息,而他比不过别人的地方,却总是被隐藏起来。而C罗就不一样,方方面面都要被苛刻要求,永远被拿着放大镜看。 如果换成梅西先进倒钩的话,估计C罗又被网嘲好多年了吧。 早上再看到这样一张图,说对比梅西和C罗的倒钩,哪个更漂亮。我第一反应是,这个有对比性吗?明眼人还用得着选吗?可是没想到C罗的投票数是2697,梅西的有1789,这差距也没多少啊…… 我魔征了。真的有那么一群睁眼说瞎话的人吧。
从倒钩舆论反应来看,人们对C罗的要求真的太苛刻了。 2018年之前,好多媒体新闻都会拿“进很多球却从来没有进过倒钩”去调侃甚至嘲笑C罗,还弄了很多集锦,说什么纳尼弄砸了C罗的倒钩进球等等。相信很多老球迷都有印象。 甚至在2018年初期,C罗在国家队有一个漂亮的侧身倒钩进球,也没有被承认C罗进过倒钩。直到那个欧冠对尤文的惊世倒钩,再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了,媒体舆论终于偃旗息鼓,C罗没有进去倒钩这个梗终于这去了。 也就是说,只有C罗做到了极致,C罗也能避免批评。 而梅西呢,从来没有人调侃过“梅西没有进过倒钩”,所以我一直以为梅西早就进去倒钩了。 可是直到这两天,铺天盖地的宣传标题是梅西打入生涯第一个倒钩进球,我才知道,原来之前梅西从来没有进去倒钩啊。那为什么没有人去调侃甚至嘲笑呢。特别是在C罗珠玉在前,应该更加有理由去说他啊。可是真的没见到过。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梅西连过5人进球之类的消息,而他比不过别人的地方,却总是被隐藏起来。而C罗就不一样,方方面面都要被苛刻要求,永远被拿着放大镜看。 如果换成梅西先进倒钩的话,估计C罗又被网嘲好多年了吧。 早上再看到这样一张图,说对比梅西和C罗的倒钩,哪个更漂亮。我第一反应是,这个有对比性吗?明眼人还用得着选吗?可是没想到C罗的投票数是2697,梅西的有1789,这差距也没多少啊…… 我魔征了。真的有那么一群睁眼说瞎话的人吧。
(原创)绝对干货!深度分析!金球奖的双标,得利的总是梅西! 2021年金球奖评奖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了,但是今年对梅西的得奖的质疑声比以前更多更大。其实,这并不是仅仅是对这一年度的质疑,所以才这么铺天盖地。而是,这是从2018年开始,年年评奖标准变更,而得利的始终是梅西的质疑的累积。经过2021年的评选,人们(除梅西的人迷们)彻底发现,这个金球奖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双标,多么的没有公信力。 请看一下我列出的分析。(我所列的数据都是主要数据,也许内容上有出入或者有遗漏,请见谅,但我尽最大努力收集整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010年。金球奖得主:梅西。竞争对手:斯内德。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斯内德:世界杯亚军、欧冠冠军、意甲冠军、意大利杯冠军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欧冠金靴、西甲金靴(欧洲金靴) 斯内德:世界杯最佳射手(与金靴并列的5球)。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依旧生猛 斯内德:下半年拉胯。 分析:我们把2010年当作首个分析的年份。从团队荣誉来看,斯内德是碾压梅西,主要个人荣誉方面,斯内德作为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员之一,且作为国米三冠王的中场大脑,应该来说分量也不轻。 但是为什么梅西最终获得金球?据说,斯内德在2010年的下半年拉胯了,而梅西下半年生猛无比,势头正盛,所以,下半年的情况成为左右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标准,也是不能忽视的。梅西在2010年世界杯进球0个,且在8强战中被德国4:0干脆利落地干掉。可以说梅西在世界杯的表现是非常不好的。 但是,最后的梅西得奖的结果表明,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2010年,虽然看起来斯内德整体上全面占优,但根据梅西获奖的结论,我们可以推论得出结论: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既然把2010年作为首个年份,那这个年份的基调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每个年份都是这样的一个标准,也没问题。但关键是,双标就出来了。 2018年。2018年是C罗和莫德里奇之争。之所以说到C罗,是因为C罗是梅西整个生涯荣誉的竞争对手。 如果组委会倾向于梅西的话,自然会制造各种不利因素给C罗。 这一年的主要对比。 主要团队荣誉: C罗:欧冠冠军。(备注:世界杯止步于16强)。 莫德里奇:欧冠冠军,世界杯亚军。 主要个人荣誉: C罗:欧冠金靴,世界杯进球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 莫德里奇:无明显个人荣誉。 其他情况: C罗:2018年下半年表现正常。 莫德里奇:2018年下半年略显拉胯。 对比2018年和2010年,综合各方面荣誉,C罗(2018) 〉梅西(2010),斯内德(2010) 〉莫德里奇(2018),梅西在2010年能够赢斯内德得金球,而C罗却不能赢莫德里奇,这不是双标了,这是什么? 而且莫德里奇在2018年下半年还拉胯了,怎么,2010年下半年还拉胯就能作为一个重要减分因素,到2018年就不适用了? 还有2010年世界杯有表现不好不减分的标准。但是到2018年就开始对比双方的成绩了。更何况C罗的表现怎么也比梅西强吧?对西班牙的帽子戏法不令人震撼?数据不好吗?世界杯亚军进5球的斯内德输给了8强进球0蛋的梅西,而世界杯亚军的莫德里奇就赢了打入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的C罗? 从2018年莫德里奇的得奖我们可以得出,2010年梅西得金球奖的标准的“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全部失去了效力。 如果一次这样也没关系,也许只是一种偶然,也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标准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是,2018年后接几年标准又反反复复了,而得利的无一不是他——梅西。 2019年。我们再看2019年, C罗虽然手握意甲冠军、欧国联冠军,但总体上似乎不如梅西和范迪克热门,所以暂且不花大笔墨书写。 这一年,金球奖变成了梅西和范迪克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范迪克:欧冠冠军(备注:另有欧洲超级杯冠军、创得分记录的英超亚军,欧国联亚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欧洲金靴)、欧冠金靴 范迪克:不明显(备注:欧冠决赛MVP,欧冠最佳后卫等) 其他情况: 梅西:美洲杯拉胯,只进了一个点球,并在三四名决赛中被红牌罚下。 范迪克:欧国联亚军,表现不错。 在说201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风向已经变成了团队荣誉,虽然C罗个人荣誉甩了莫德里奇一条街,但是2018年把团队荣誉炒得很火热,所以C罗最终饮恨。 如果这是一次评奖标准的转折,之后继续延续下去也许不会有很多争议!但是,这一年又生变了。 2019年,范迪克团队荣誉明显占优,而且范迪克所在的利物浦是直接大逆转梅西所在的巴萨进的决赛,也就是说范迪克是在直接交锋中踩着梅西上位的。这一点范迪克是无可争议的大占上风。 虽然个人数据上确实比不上梅西,但是一个后卫需要去跟前锋比进球吗?而且按照2018年的标准,范迪克也根本不需要去跟梅西比数据。 此外,这时候,大赛拉胯又不会成为减分因素了。怎么,C罗在2018年的大赛只是相对拉胯成为减分因素,而梅西在美洲杯上的一点红就不会减分了? 但是,但是,但是,梅西赢了。 赢得让人“看不懂”又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2018年重新确立对C罗不利的“团队数据>个人数据,大赛拉胯表现成为减分因素”又全部失去了效力。2019年的标准又恢复成“个人数据>团队数据,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这样一个标准。 为了让梅西的金球比C罗多,这个标准真的好摇摆不定啊! 2021年。2020年的金球奖因故取消了,个中原因也不细讨。我们再看2021年。这一年变成了莱万和梅西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美洲杯冠军、国王杯冠军 莱万:德甲冠军、德国超级杯冠军、世俱杯冠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美洲杯金靴、助攻王 莱万:德甲最佳射手(欧洲金靴)(备注:还有一系列记录,如2021/22 赛季进球最多的球员16 球、2021 年贡献进球和助攻次数最多的球员61 次等)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拉挎 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 分析:这一年梅西拿了第一个国家队冠军——美洲杯。但美洲杯频繁举办等原因(2015、2016、2019、2021频繁举办),含金量早就受质疑。 而且阿根廷作为南美传统二个豪强之一(这个应该没争议吧?),拿一个美洲杯难道这么难吗?就算是抓阄,碰运气也能轮到一次吧?这个美洲杯,这跟豪门林立的欧洲杯有得比吗?我都可以质疑美洲杯的含金量能够大于欧国联吗? 但是,今年美洲杯的含金量就变得那么高,因为梅西得了,有情怀、有梅西就有含金量。对于阿根廷来说,真的这么难吗? 我们看梅西和莱万,在实质团队和个人荣誉差不了多少的情况下,但是好歹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而梅西下半年拉胯了,按照2010年标准(斯内德下半年拉胯成为失去金球的重要因素),得奖的应该是莱万啊。 但是,他碰到的对方是梅西,没办法。标准风向都是倾向他的。 另外,说莱万欧洲杯小组没出线掉价的,怎么梅西2019年美洲杯一点红就没一点掉价。难不成莱万就应该掉价,而梅西就不用掉价的? 如果对手是其他人(包括C罗),真的,就是莱万的。但是,莱万遇到的是梅西,这个被双标规则护体的球星,在评分方面你怎么比得过他呢?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标准规则年年变,不变的最终得利的都是梅西。 也就是说,在团队荣誉和个人荣誉方面,只要梅西占优其中一项,那么这一项荣誉就是决定金球归属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在各项荣誉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下半年拉胯、大赛拉胯等)只对梅西的竞争对手有减分因素,而梅西是不用减分的。 就好像班级里评三好学生。评奖的因素包括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德育成绩等。如果梅西学习成绩好,体育成绩不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学习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不好,体育成绩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体育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体育成绩跟竞争对手差不多的情况下,那虚空的德育成绩就会成为标准。反正,最终受利的都是梅西。 你只有在学习成绩、体育成绩都碾压梅西的情况下,才能在评奖方面打败他。如果你一项落后了,对不起,你就没戏了。或者你会被抓住有一项要减分的因素,你也没戏了。而梅西,是永远不会被减分的,他的成绩永远是正面的。 这不就是事实吗?难道C罗说黑幕Factos,难道不是事实吗? 我并没有无脑黑梅西的金球奖,如果一直按2010年的标准,2011年至2017年,基本都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说2010年、2012年这两年梅西得奖就算有争议,按照既定的标准来,也没关系,因为当时最看重的都是个人数据表现。 相应的,在2010年、2012年没有问题的情况下,C罗2013的获奖也可以说没有问题。梅西的粉丝总黑C罗2013年获奖是黑幕。我不否认有争议,但是梅西2010年、2012年都因为个人数据占优获奖,为什么C罗2013年就不能因为个人数据得奖? 也不要说C罗偷了里贝里的金球,因为当年评选的第二名是梅西,如果不是C罗拿金球,也是梅西拿。 如果真的说是偷金球,梅西偷得更多!(我不针对梅西,我针对的是黑幕!)如果真的把有争议的金球拿掉,看梅西还有几个能够服众的金球? 梅西粉丝如果一定要双标的话,那我问你们,梅西有几个欧冠?4个还是3个?为什么C罗欧洲杯决赛受伤下场就被称为躺冠,而梅西在2006年欧冠决赛没上场且淘汰赛没出场几场的情况下,就能够心安理得地认为这个冠军属于梅西?!~特别是那些一边说C罗欧洲杯躺冠,一边说梅西4个欧冠的梅西人迷,你们玩的最好的就是双标。 近几年的评奖(2018、2019、2021年),真的是让我看清了这个奖项的本质属性,所谓的金球奖就是,摇啊摇,摇到梅西那。所谓的评选机构就是,都是我的人,你怎么跟我玩? 刚刚看了李老八的地上足球最新一期,斯坦福桥惨案。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金球奖,也是啊,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
(原创)绝对干货!深度分析!金球奖的双标,得利的总是梅西! 2021年金球奖评奖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了,但是今年对梅西的得奖的质疑声比以前更多更大。其实,这并不是仅仅是对这一年度的质疑,所以才这么铺天盖地。而是,这是从2018年开始,年年评奖标准变更,而得利的始终是梅西的质疑的累积。经过2021年的评选,人们(除梅西的人迷们)彻底发现,这个金球奖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双标,多么的没有公信力。 请看一下我列出的分析。(我所列的数据都是主要数据,也许内容上有出入或者有遗漏,请见谅,但我尽最大努力收集整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010年。金球奖得主:梅西。竞争对手:斯内德。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斯内德:世界杯亚军、欧冠冠军、意甲冠军、意大利杯冠军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欧冠金靴、西甲金靴(欧洲金靴) 斯内德:世界杯最佳射手(与金靴并列的5球)。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依旧生猛 斯内德:下半年拉胯。 分析:我们把2010年当作首个分析的年份。从团队荣誉来看,斯内德是碾压梅西,主要个人荣誉方面,斯内德作为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员之一,且作为国米三冠王的中场大脑,应该来说分量也不轻。 但是为什么梅西最终获得金球?据说,斯内德在2010年的下半年拉胯了,而梅西下半年生猛无比,势头正盛,所以,下半年的情况成为左右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标准,也是不能忽视的。梅西在2010年世界杯进球0个,且在8强战中被德国4:0干脆利落地干掉。可以说梅西在世界杯的表现是非常不好的。 但是,最后的梅西得奖的结果表明,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2010年,虽然看起来斯内德整体上全面占优,但根据梅西获奖的结论,我们可以推论得出结论: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既然把2010年作为首个年份,那这个年份的基调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每个年份都是这样的一个标准,也没问题。但关键是,双标就出来了。 2018年。2018年是C罗和莫德里奇之争。之所以说到C罗,是因为C罗是梅西整个生涯荣誉的竞争对手。 如果组委会倾向于梅西的话,自然会制造各种不利因素给C罗。 这一年的主要对比。 主要团队荣誉: C罗:欧冠冠军。(备注:世界杯止步于16强)。 莫德里奇:欧冠冠军,世界杯亚军。 主要个人荣誉: C罗:欧冠金靴,世界杯进球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 莫德里奇:无明显个人荣誉。 其他情况: C罗:2018年下半年表现正常。 莫德里奇:2018年下半年略显拉胯。 对比2018年和2010年,综合各方面荣誉,C罗(2018) 〉梅西(2010),斯内德(2010) 〉莫德里奇(2018),梅西在2010年能够赢斯内德得金球,而C罗却不能赢莫德里奇,这不是双标了,这是什么? 而且莫德里奇在2018年下半年还拉胯了,怎么,2010年下半年还拉胯就能作为一个重要减分因素,到2018年就不适用了? 还有2010年世界杯有表现不好不减分的标准。但是到2018年就开始对比双方的成绩了。更何况C罗的表现怎么也比梅西强吧?对西班牙的帽子戏法不令人震撼?数据不好吗?世界杯亚军进5球的斯内德输给了8强进球0蛋的梅西,而世界杯亚军的莫德里奇就赢了打入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的C罗? 从2018年莫德里奇的得奖我们可以得出,2010年梅西得金球奖的标准的“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全部失去了效力。 如果一次这样也没关系,也许只是一种偶然,也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标准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是,2018年后接几年标准又反反复复了,而得利的无一不是他——梅西。 2019年。我们再看2019年, C罗虽然手握意甲冠军、欧国联冠军,但总体上似乎不如梅西和范迪克热门,所以暂且不花大笔墨书写。 这一年,金球奖变成了梅西和范迪克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范迪克:欧冠冠军(备注:另有欧洲超级杯冠军、创得分记录的英超亚军,欧国联亚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欧洲金靴)、欧冠金靴 范迪克:不明显(备注:欧冠决赛MVP,欧冠最佳后卫等) 其他情况: 梅西:美洲杯拉胯,只进了一个点球,并在三四名决赛中被红牌罚下。 范迪克:欧国联亚军,表现不错。 在说201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风向已经变成了团队荣誉,虽然C罗个人荣誉甩了莫德里奇一条街,但是2018年把团队荣誉炒得很火热,所以C罗最终饮恨。 如果这是一次评奖标准的转折,之后继续延续下去也许不会有很多争议!但是,这一年又生变了。 2019年,范迪克团队荣誉明显占优,而且范迪克所在的利物浦是直接大逆转梅西所在的巴萨进的决赛,也就是说范迪克是在直接交锋中踩着梅西上位的。这一点范迪克是无可争议的大占上风。 虽然个人数据上确实比不上梅西,但是一个后卫需要去跟前锋比进球吗?而且按照2018年的标准,范迪克也根本不需要去跟梅西比数据。 此外,这时候,大赛拉胯又不会成为减分因素了。怎么,C罗在2018年的大赛只是相对拉胯成为减分因素,而梅西在美洲杯上的一点红就不会减分了? 但是,但是,但是,梅西赢了。 赢得让人“看不懂”又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2018年重新确立对C罗不利的“团队数据>个人数据,大赛拉胯表现成为减分因素”又全部失去了效力。2019年的标准又恢复成“个人数据>团队数据,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这样一个标准。 为了让梅西的金球比C罗多,这个标准真的好摇摆不定啊! 2021年。2020年的金球奖因故取消了,个中原因也不细讨。我们再看2021年。这一年变成了莱万和梅西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美洲杯冠军、国王杯冠军 莱万:德甲冠军、德国超级杯冠军、世俱杯冠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美洲杯金靴、助攻王 莱万:德甲最佳射手(欧洲金靴)(备注:还有一系列记录,如2021/22 赛季进球最多的球员16 球、2021 年贡献进球和助攻次数最多的球员61 次等)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拉挎 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 分析:这一年梅西拿了第一个国家队冠军——美洲杯。但美洲杯频繁举办等原因(2015、2016、2019、2021频繁举办),含金量早就受质疑。 而且阿根廷作为南美传统二个豪强之一(这个应该没争议吧?),拿一个美洲杯难道这么难吗?就算是抓阄,碰运气也能轮到一次吧?这个美洲杯,这跟豪门林立的欧洲杯有得比吗?我都可以质疑美洲杯的含金量能够大于欧国联吗? 但是,今年美洲杯的含金量就变得那么高,因为梅西得了,有情怀、有梅西就有含金量。对于阿根廷来说,真的这么难吗? 我们看梅西和莱万,在实质团队和个人荣誉差不了多少的情况下,但是好歹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而梅西下半年拉胯了,按照2010年标准(斯内德下半年拉胯成为失去金球的重要因素),得奖的应该是莱万啊。 但是,他碰到的对方是梅西,没办法。标准风向都是倾向他的。 另外,说莱万欧洲杯小组没出线掉价的,怎么梅西2019年美洲杯一点红就没一点掉价。难不成莱万就应该掉价,而梅西就不用掉价的? 如果对手是其他人(包括C罗),真的,就是莱万的。但是,莱万遇到的是梅西,这个被双标规则护体的球星,在评分方面你怎么比得过他呢?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标准规则年年变,不变的最终得利的都是梅西。 也就是说,在团队荣誉和个人荣誉方面,只要梅西占优其中一项,那么这一项荣誉就是决定金球归属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在各项荣誉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下半年拉胯、大赛拉胯等)只对梅西的竞争对手有减分因素,而梅西是不用减分的。 就好像班级里评三好学生。评奖的因素包括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德育成绩等。如果梅西学习成绩好,体育成绩不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学习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不好,体育成绩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体育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体育成绩跟竞争对手差不多的情况下,那虚空的德育成绩就会成为标准。反正,最终受利的都是梅西。 你只有在学习成绩、体育成绩都碾压梅西的情况下,才能在评奖方面打败他。如果你一项落后了,对不起,你就没戏了。或者你会被抓住有一项要减分的因素,你也没戏了。而梅西,是永远不会被减分的,他的成绩永远是正面的。 这不就是事实吗?难道C罗说黑幕Factos,难道不是事实吗? 我并没有无脑黑梅西的金球奖,如果一直按2010年的标准,2011年至2017年,基本都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说2010年、2012年这两年梅西得奖就算有争议,按照既定的标准来,也没关系,因为当时最看重的都是个人数据表现。 相应的,在2010年、2012年没有问题的情况下,C罗2013的获奖也可以说没有问题。梅西的粉丝总黑C罗2013年获奖是黑幕。我不否认有争议,但是梅西2010年、2012年都因为个人数据占优获奖,为什么C罗2013年就不能因为个人数据得奖? 也不要说C罗偷了里贝里的金球,因为当年评选的第二名是梅西,如果不是C罗拿金球,也是梅西拿。 如果真的说是偷金球,梅西偷得更多!(我不针对梅西,我针对的是黑幕!)如果真的把有争议的金球拿掉,看梅西还有几个能够服众的金球? 梅西粉丝如果一定要双标的话,那我问你们,梅西有几个欧冠?4个还是3个?为什么C罗欧洲杯决赛受伤下场就被称为躺冠,而梅西在2006年欧冠决赛没上场且淘汰赛没出场几场的情况下,就能够心安理得地认为这个冠军属于梅西?!~特别是那些一边说C罗欧洲杯躺冠,一边说梅西4个欧冠的梅西人迷,你们玩的最好的就是双标。 近几年的评奖(2018、2019、2021年),真的是让我看清了这个奖项的本质属性,所谓的金球奖就是,摇啊摇,摇到梅西那。所谓的评选机构就是,都是我的人,你怎么跟我玩? 刚刚看了李老八的地上足球最新一期,斯坦福桥惨案。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金球奖,也是啊,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
(原创)绝对干货!深度分析!金球奖的双标,得利的总是梅西! 2021年金球奖评奖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了,但是今年对梅西的得奖的质疑声比以前更多更大。其实,这并不是仅仅是对这一年度的质疑,所以才这么铺天盖地。而是,这是从2018年开始,年年评奖标准变更,而得利的始终是梅西的质疑的累积。经过2021年的评选,人们(除梅西的人迷们)彻底发现,这个金球奖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双标,多么的没有公信力。 请看一下我列出的分析。(我所列的数据都是主要数据,也许内容上有出入或者有遗漏,请见谅,但我尽最大努力收集整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010年。金球奖得主:梅西。竞争对手:斯内德。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斯内德:世界杯亚军、欧冠冠军、意甲冠军、意大利杯冠军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欧冠金靴、西甲金靴(欧洲金靴) 斯内德:世界杯最佳射手(与金靴并列的5球)。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依旧生猛 斯内德:下半年拉胯。 分析:我们把2010年当作首个分析的年份。从团队荣誉来看,斯内德是碾压梅西,主要个人荣誉方面,斯内德作为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员之一,且作为国米三冠王的中场大脑,应该来说分量也不轻。 但是为什么梅西最终获得金球?据说,斯内德在2010年的下半年拉胯了,而梅西下半年生猛无比,势头正盛,所以,下半年的情况成为左右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标准,也是不能忽视的。梅西在2010年世界杯进球0个,且在8强战中被德国4:0干脆利落地干掉。可以说梅西在世界杯的表现是非常不好的。 但是,最后的梅西得奖的结果表明,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2010年,虽然看起来斯内德整体上全面占优,但根据梅西获奖的结论,我们可以推论得出结论: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既然把2010年作为首个年份,那这个年份的基调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每个年份都是这样的一个标准,也没问题。但关键是,双标就出来了。 2018年。2018年是C罗和莫德里奇之争。之所以说到C罗,是因为C罗是梅西整个生涯荣誉的竞争对手。 如果组委会倾向于梅西的话,自然会制造各种不利因素给C罗。 这一年的主要对比。 主要团队荣誉: C罗:欧冠冠军。(备注:世界杯止步于16强)。 莫德里奇:欧冠冠军,世界杯亚军。 主要个人荣誉: C罗:欧冠金靴,世界杯进球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 莫德里奇:无明显个人荣誉。 其他情况: C罗:2018年下半年表现正常。 莫德里奇:2018年下半年略显拉胯。 对比2018年和2010年,综合各方面荣誉,C罗(2018) 〉梅西(2010),斯内德(2010) 〉莫德里奇(2018),梅西在2010年能够赢斯内德得金球,而C罗却不能赢莫德里奇,这不是双标了,这是什么? 而且莫德里奇在2018年下半年还拉胯了,怎么,2010年下半年还拉胯就能作为一个重要减分因素,到2018年就不适用了? 还有2010年世界杯有表现不好不减分的标准。但是到2018年就开始对比双方的成绩了。更何况C罗的表现怎么也比梅西强吧?对西班牙的帽子戏法不令人震撼?数据不好吗?世界杯亚军进5球的斯内德输给了8强进球0蛋的梅西,而世界杯亚军的莫德里奇就赢了打入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的C罗? 从2018年莫德里奇的得奖我们可以得出,2010年梅西得金球奖的标准的“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全部失去了效力。 如果一次这样也没关系,也许只是一种偶然,也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标准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是,2018年后接几年标准又反反复复了,而得利的无一不是他——梅西。 2019年。我们再看2019年, C罗虽然手握意甲冠军、欧国联冠军,但总体上似乎不如梅西和范迪克热门,所以暂且不花大笔墨书写。 这一年,金球奖变成了梅西和范迪克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范迪克:欧冠冠军(备注:另有欧洲超级杯冠军、创得分记录的英超亚军,欧国联亚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欧洲金靴)、欧冠金靴 范迪克:不明显(备注:欧冠决赛MVP,欧冠最佳后卫等) 其他情况: 梅西:美洲杯拉胯,只进了一个点球,并在三四名决赛中被红牌罚下。 范迪克:欧国联亚军,表现不错。 在说201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风向已经变成了团队荣誉,虽然C罗个人荣誉甩了莫德里奇一条街,但是2018年把团队荣誉炒得很火热,所以C罗最终饮恨。 如果这是一次评奖标准的转折,之后继续延续下去也许不会有很多争议!但是,这一年又生变了。 2019年,范迪克团队荣誉明显占优,而且范迪克所在的利物浦是直接大逆转梅西所在的巴萨进的决赛,也就是说范迪克是在直接交锋中踩着梅西上位的。这一点范迪克是无可争议的大占上风。 虽然个人数据上确实比不上梅西,但是一个后卫需要去跟前锋比进球吗?而且按照2018年的标准,范迪克也根本不需要去跟梅西比数据。 此外,这时候,大赛拉胯又不会成为减分因素了。怎么,C罗在2018年的大赛只是相对拉胯成为减分因素,而梅西在美洲杯上的一点红就不会减分了? 但是,但是,但是,梅西赢了。 赢得让人“看不懂”又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2018年重新确立对C罗不利的“团队数据>个人数据,大赛拉胯表现成为减分因素”又全部失去了效力。2019年的标准又恢复成“个人数据>团队数据,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这样一个标准。 为了让梅西的金球比C罗多,这个标准真的好摇摆不定啊! 2021年。2020年的金球奖因故取消了,个中原因也不细讨。我们再看2021年。这一年变成了莱万和梅西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美洲杯冠军、国王杯冠军 莱万:德甲冠军、德国超级杯冠军、世俱杯冠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美洲杯金靴、助攻王 莱万:德甲最佳射手(欧洲金靴)(备注:还有一系列记录,如2021/22 赛季进球最多的球员16 球、2021 年贡献进球和助攻次数最多的球员61 次等)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拉挎 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 分析:这一年梅西拿了第一个国家队冠军——美洲杯。但美洲杯频繁举办等原因(2015、2016、2019、2021频繁举办),含金量早就受质疑。 而且阿根廷作为南美传统二个豪强之一(这个应该没争议吧?),拿一个美洲杯难道这么难吗?就算是抓阄,碰运气也能轮到一次吧?这个美洲杯,这跟豪门林立的欧洲杯有得比吗?我都可以质疑美洲杯的含金量能够大于欧国联吗? 但是,今年美洲杯的含金量就变得那么高,因为梅西得了,有情怀、有梅西就有含金量。对于阿根廷来说,真的这么难吗? 我们看梅西和莱万,在实质团队和个人荣誉差不了多少的情况下,但是好歹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而梅西下半年拉胯了,按照2010年标准(斯内德下半年拉胯成为失去金球的重要因素),得奖的应该是莱万啊。 但是,他碰到的对方是梅西,没办法。标准风向都是倾向他的。 另外,说莱万欧洲杯小组没出线掉价的,怎么梅西2019年美洲杯一点红就没一点掉价。难不成莱万就应该掉价,而梅西就不用掉价的? 如果对手是其他人(包括C罗),真的,就是莱万的。但是,莱万遇到的是梅西,这个被双标规则护体的球星,在评分方面你怎么比得过他呢?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标准规则年年变,不变的最终得利的都是梅西。 也就是说,在团队荣誉和个人荣誉方面,只要梅西占优其中一项,那么这一项荣誉就是决定金球归属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在各项荣誉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下半年拉胯、大赛拉胯等)只对梅西的竞争对手有减分因素,而梅西是不用减分的。 就好像班级里评三好学生。评奖的因素包括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德育成绩等。如果梅西学习成绩好,体育成绩不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学习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不好,体育成绩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体育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体育成绩跟竞争对手差不多的情况下,那虚空的德育成绩就会成为标准。反正,最终受利的都是梅西。 你只有在学习成绩、体育成绩都碾压梅西的情况下,才能在评奖方面打败他。如果你一项落后了,对不起,你就没戏了。或者你会被抓住有一项要减分的因素,你也没戏了。而梅西,是永远不会被减分的,他的成绩永远是正面的。 这不就是事实吗?难道C罗说黑幕Factos,难道不是事实吗? 我并没有无脑黑梅西的金球奖,如果一直按2010年的标准,2011年至2017年,基本都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说2010年、2012年这两年梅西得奖就算有争议,按照既定的标准来,也没关系,因为当时最看重的都是个人数据表现。 相应的,在2010年、2012年没有问题的情况下,C罗2013的获奖也可以说没有问题。梅西的粉丝总黑C罗2013年获奖是黑幕。我不否认有争议,但是梅西2010年、2012年都因为个人数据占优获奖,为什么C罗2013年就不能因为个人数据得奖? 也不要说C罗偷了里贝里的金球,因为当年评选的第二名是梅西,如果不是C罗拿金球,也是梅西拿。 如果真的说是偷金球,梅西偷得更多!(我不针对梅西,我针对的是黑幕!)如果真的把有争议的金球拿掉,看梅西还有几个能够服众的金球? 梅西粉丝如果一定要双标的话,那我问你们,梅西有几个欧冠?4个还是3个?为什么C罗欧洲杯决赛受伤下场就被称为躺冠,而梅西在2006年欧冠决赛没上场且淘汰赛没出场几场的情况下,就能够心安理得地认为这个冠军属于梅西?!~特别是那些一边说C罗欧洲杯躺冠,一边说梅西4个欧冠的梅西人迷,你们玩的最好的就是双标。 近几年的评奖(2018、2019、2021年),真的是让我看清了这个奖项的本质属性,所谓的金球奖就是,摇啊摇,摇到梅西那。所谓的评选机构就是,都是我的人,你怎么跟我玩? 刚刚看了李老八的地上足球最新一期,斯坦福桥惨案。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金球奖,也是啊,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
(原创)绝对干货!深度分析!金球奖的双标,得利的总是梅西! 2021年金球奖评奖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了,但是今年对梅西的得奖的质疑声比以前更多更大。其实,这并不是仅仅是对这一年度的质疑,所以才这么铺天盖地。而是,这是从2018年开始,年年评奖标准变更,而得利的始终是梅西的质疑的累积。经过2021年的评选,人们(除梅西的人迷们)彻底发现,这个金球奖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双标,多么的没有公信力。 请看一下我列出的分析。(我所列的数据都是主要数据,也许内容上有出入或者有遗漏,请见谅,但我尽最大努力收集整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010年。金球奖得主:梅西。竞争对手:斯内德。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斯内德:世界杯亚军、欧冠冠军、意甲冠军、意大利杯冠军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欧冠金靴、西甲金靴(欧洲金靴) 斯内德:世界杯最佳射手(与金靴并列的5球)。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依旧生猛 斯内德:下半年拉胯。 分析:我们把2010年当作首个分析的年份。从团队荣誉来看,斯内德是碾压梅西,主要个人荣誉方面,斯内德作为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员之一,且作为国米三冠王的中场大脑,应该来说分量也不轻。 但是为什么梅西最终获得金球?据说,斯内德在2010年的下半年拉胯了,而梅西下半年生猛无比,势头正盛,所以,下半年的情况成为左右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标准,也是不能忽视的。梅西在2010年世界杯进球0个,且在8强战中被德国4:0干脆利落地干掉。可以说梅西在世界杯的表现是非常不好的。 但是,最后的梅西得奖的结果表明,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2010年,虽然看起来斯内德整体上全面占优,但根据梅西获奖的结论,我们可以推论得出结论: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 既然把2010年作为首个年份,那这个年份的基调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每个年份都是这样的一个标准,也没问题。但关键是,双标就出来了。 2018年。2018年是C罗和莫德里奇之争。之所以说到C罗,是因为C罗是梅西整个生涯荣誉的竞争对手。 如果组委会倾向于梅西的话,自然会制造各种不利因素给C罗。 这一年的主要对比。 主要团队荣誉: C罗:欧冠冠军。(备注:世界杯止步于16强)。 莫德里奇:欧冠冠军,世界杯亚军。 主要个人荣誉: C罗:欧冠金靴,世界杯进球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 莫德里奇:无明显个人荣誉。 其他情况: C罗:2018年下半年表现正常。 莫德里奇:2018年下半年略显拉胯。 对比2018年和2010年,综合各方面荣誉,C罗(2018) 〉梅西(2010),斯内德(2010) 〉莫德里奇(2018),梅西在2010年能够赢斯内德得金球,而C罗却不能赢莫德里奇,这不是双标了,这是什么? 而且莫德里奇在2018年下半年还拉胯了,怎么,2010年下半年还拉胯就能作为一个重要减分因素,到2018年就不适用了? 还有2010年世界杯有表现不好不减分的标准。但是到2018年就开始对比双方的成绩了。更何况C罗的表现怎么也比梅西强吧?对西班牙的帽子戏法不令人震撼?数据不好吗?世界杯亚军进5球的斯内德输给了8强进球0蛋的梅西,而世界杯亚军的莫德里奇就赢了打入4球(仅次于凯恩的6球)的C罗? 从2018年莫德里奇的得奖我们可以得出,2010年梅西得金球奖的标准的“个人数据>团队数据,且下半年拉胯将会成为失去金球奖的重要因素,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全部失去了效力。 如果一次这样也没关系,也许只是一种偶然,也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标准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是,2018年后接几年标准又反反复复了,而得利的无一不是他——梅西。 2019年。我们再看2019年, C罗虽然手握意甲冠军、欧国联冠军,但总体上似乎不如梅西和范迪克热门,所以暂且不花大笔墨书写。 这一年,金球奖变成了梅西和范迪克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西甲冠军 范迪克:欧冠冠军(备注:另有欧洲超级杯冠军、创得分记录的英超亚军,欧国联亚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欧洲金靴)、欧冠金靴 范迪克:不明显(备注:欧冠决赛MVP,欧冠最佳后卫等) 其他情况: 梅西:美洲杯拉胯,只进了一个点球,并在三四名决赛中被红牌罚下。 范迪克:欧国联亚军,表现不错。 在说201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风向已经变成了团队荣誉,虽然C罗个人荣誉甩了莫德里奇一条街,但是2018年把团队荣誉炒得很火热,所以C罗最终饮恨。 如果这是一次评奖标准的转折,之后继续延续下去也许不会有很多争议!但是,这一年又生变了。 2019年,范迪克团队荣誉明显占优,而且范迪克所在的利物浦是直接大逆转梅西所在的巴萨进的决赛,也就是说范迪克是在直接交锋中踩着梅西上位的。这一点范迪克是无可争议的大占上风。 虽然个人数据上确实比不上梅西,但是一个后卫需要去跟前锋比进球吗?而且按照2018年的标准,范迪克也根本不需要去跟梅西比数据。 此外,这时候,大赛拉胯又不会成为减分因素了。怎么,C罗在2018年的大赛只是相对拉胯成为减分因素,而梅西在美洲杯上的一点红就不会减分了? 但是,但是,但是,梅西赢了。 赢得让人“看不懂”又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2018年重新确立对C罗不利的“团队数据>个人数据,大赛拉胯表现成为减分因素”又全部失去了效力。2019年的标准又恢复成“个人数据>团队数据,大赛拉胯表现不会成为减分因素”这样一个标准。 为了让梅西的金球比C罗多,这个标准真的好摇摆不定啊! 2021年。2020年的金球奖因故取消了,个中原因也不细讨。我们再看2021年。这一年变成了莱万和梅西之争。 主要团队荣誉: 梅西:美洲杯冠军、国王杯冠军 莱万:德甲冠军、德国超级杯冠军、世俱杯冠军等 主要个人荣誉: 梅西:西甲金靴、美洲杯金靴、助攻王 莱万:德甲最佳射手(欧洲金靴)(备注:还有一系列记录,如2021/22 赛季进球最多的球员16 球、2021 年贡献进球和助攻次数最多的球员61 次等) 其他情况: 梅西:下半年拉挎 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 分析:这一年梅西拿了第一个国家队冠军——美洲杯。但美洲杯频繁举办等原因(2015、2016、2019、2021频繁举办),含金量早就受质疑。 而且阿根廷作为南美传统二个豪强之一(这个应该没争议吧?),拿一个美洲杯难道这么难吗?就算是抓阄,碰运气也能轮到一次吧?这个美洲杯,这跟豪门林立的欧洲杯有得比吗?我都可以质疑美洲杯的含金量能够大于欧国联吗? 但是,今年美洲杯的含金量就变得那么高,因为梅西得了,有情怀、有梅西就有含金量。对于阿根廷来说,真的这么难吗? 我们看梅西和莱万,在实质团队和个人荣誉差不了多少的情况下,但是好歹莱万下半年持续生猛,而梅西下半年拉胯了,按照2010年标准(斯内德下半年拉胯成为失去金球的重要因素),得奖的应该是莱万啊。 但是,他碰到的对方是梅西,没办法。标准风向都是倾向他的。 另外,说莱万欧洲杯小组没出线掉价的,怎么梅西2019年美洲杯一点红就没一点掉价。难不成莱万就应该掉价,而梅西就不用掉价的? 如果对手是其他人(包括C罗),真的,就是莱万的。但是,莱万遇到的是梅西,这个被双标规则护体的球星,在评分方面你怎么比得过他呢?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标准规则年年变,不变的最终得利的都是梅西。 也就是说,在团队荣誉和个人荣誉方面,只要梅西占优其中一项,那么这一项荣誉就是决定金球归属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在各项荣誉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下半年拉胯、大赛拉胯等)只对梅西的竞争对手有减分因素,而梅西是不用减分的。 就好像班级里评三好学生。评奖的因素包括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德育成绩等。如果梅西学习成绩好,体育成绩不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学习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不好,体育成绩好,那么这一年的获奖标准就是体育成绩为重。如果梅西的学习成绩、体育成绩跟竞争对手差不多的情况下,那虚空的德育成绩就会成为标准。反正,最终受利的都是梅西。 你只有在学习成绩、体育成绩都碾压梅西的情况下,才能在评奖方面打败他。如果你一项落后了,对不起,你就没戏了。或者你会被抓住有一项要减分的因素,你也没戏了。而梅西,是永远不会被减分的,他的成绩永远是正面的。 这不就是事实吗?难道C罗说黑幕Factos,难道不是事实吗? 我并没有无脑黑梅西的金球奖,如果一直按2010年的标准,2011年至2017年,基本都没有太大问题。也就是说2010年、2012年这两年梅西得奖就算有争议,按照既定的标准来,也没关系,因为当时最看重的都是个人数据表现。 相应的,在2010年、2012年没有问题的情况下,C罗2013的获奖也可以说没有问题。梅西的粉丝总黑C罗2013年获奖是黑幕。我不否认有争议,但是梅西2010年、2012年都因为个人数据占优获奖,为什么C罗2013年就不能因为个人数据得奖? 也不要说C罗偷了里贝里的金球,因为当年评选的第二名是梅西,如果不是C罗拿金球,也是梅西拿。 如果真的说是偷金球,梅西偷得更多!(我不针对梅西,我针对的是黑幕!)如果真的把有争议的金球拿掉,看梅西还有几个能够服众的金球? 梅西粉丝如果一定要双标的话,那我问你们,梅西有几个欧冠?4个还是3个?为什么C罗欧洲杯决赛受伤下场就被称为躺冠,而梅西在2006年欧冠决赛没上场且淘汰赛没出场几场的情况下,就能够心安理得地认为这个冠军属于梅西?!~特别是那些一边说C罗欧洲杯躺冠,一边说梅西4个欧冠的梅西人迷,你们玩的最好的就是双标。 近几年的评奖(2018、2019、2021年),真的是让我看清了这个奖项的本质属性,所谓的金球奖就是,摇啊摇,摇到梅西那。所谓的评选机构就是,都是我的人,你怎么跟我玩? 刚刚看了李老八的地上足球最新一期,斯坦福桥惨案。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金球奖,也是啊,如此双标,如此偏袒,如此赤裸裸,怎么能让人不出离愤怒?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