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不及一人☞ zhulin5320
关注数: 9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2,086 关注贴吧数: 27
施工封路公告 施工封路公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为推进天义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优化人居环境,决定对宁城县天义城区道路实施综合改造。现将有关事项公示如下: 一、封闭时间:2018年9月6日至2018年11月6日。(后附具体路段) 二、为确保施工期间交通顺畅和市民出行安全,施工期间请相关单位和广大市民积极配合,车主有秩序的停放车辆。 三、对因道路改造施工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的诸多不便,敬请谅解和支持。 特此公告 宁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宁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宁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赤峰市金川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9月1日 封闭路段 1、朝阳街道路改造工程(大宁路-红领巾路)9月22日-9月27日 2、富强路道路改造工程(花园街-契丹街)9月12日-9月25日 3、高桥路北段道路改造工程(哈河大街-热水大街)9月24日-9月30日 4、高桥路道路改造工程(中京街-天马街)9月22日-9月30日 5、光明街道路改造工程(大宁路-红领巾路)9月22日-9月28日 6、哈河大街西段道路改造工程(富家路-老天旺线)9月26日-10月1日 7、花园街道路改造工程(蒙中-国税局家属楼;园区内)9月12日-9月25日 8、金融街道路改造工程、长青路北侧(长青路-天马线)9月6日-9月15日 9、坤都伦街道路改造工程(医药公司家属楼南)9月22日-9月30日 10、契丹街东段道路改造工程(塞飞亚路-高桥路)9月20日-9月28日 11、热水街道路改造工程(塞飞亚路-大宁路)9月23日-9月30日 12、双赢街道路改造工程(园林路-长青街)9月14日-9月25日 13、友谊路道路改造工程(金融街-坤都伦街)9月10日-9月25日 14、老天旺线西段道路改造工程(天元加油站北)9月9日-10月10日 15、富家路小巷道路改造工程(哈河大街-老天旺线)9月6日-10月6日 16、鼎盛家园东巷道改造工程(鼎盛家园东)9月6日-10月28日 17、第一实验小学巷道工程(大宁路-滨河路)9月8日-10月15日 18、第二幼儿园西巷道路改造工程(双赢街-明德小学南巷道)9月25日-10月23日 19、明德小学南巷道路改造工程(老园林路巷道-蒙中)9月20日-10月30日 20、老园林路巷道改造工程(双赢街-契丹街)9月15日-10月15日 21、林产公司巷道道路工程(哈河大街-天马街)9月6日-10月15日 22、第三实验小学北侧巷道改造工程(第三实验小学原址)9月10日-10月10日 23、第三实验小学南侧巷道改造工程(第三实验小学新址)9月20日-10月25日 24、中京广场周围人行道改造工程9月10日-10月31日 25、塞飞亚路道路改造工程(双赢街-契丹街)9月10日--10月31日 26、滨河路道路改造工程(中京街-天马街)9月20日--10月10日 27、天义第一实验小学北侧巷道改造工程9月12日-10月10日 28、宁城县长青路道路改造工程(哈河大街--双赢街)9月6日-9月23日
在内蒙古宁城地区发现一混元兽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吴月辉)日前,云南大学毕顺东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等单位合作,在内蒙古宁城地区发现一件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命名为混元兽。该重大发现表明亚洲可能不是有袋类动物的起源中心。   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凌晨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据介绍,现生的三大类哺乳动物,包括了单孔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单孔类的泌尿、生殖和消化都通过唯一的“泄殖腔”,包括我们熟悉的鸭嘴兽、针鼹等;有袋类的最大特点是雌性在腹部有一个育儿袋,幼体出生非常不成熟,必须在母体袋内长期哺乳,包括袋鼠、袋熊和袋貂等;而有胎盘类最大特征是雌性具有胎盘,幼体在母体的子宫中能通过胎盘吸收营养,包括鲸鱼和人类。   毕顺东说:“单孔类哺乳动物的数目十分稀少,只有3种。目前现存的哺乳动物中,99%是有胎盘动物或者有袋类。因而,有关有胎盘类和有袋类的分异时间是哺乳动物进化研究中关键性的科学问题。”   混元兽标本发现于内蒙古宁城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距今1.26亿年。它属于真兽类(胎盘类及其祖先)的早期类型,同时发育有真兽类和后兽类(有袋类及其祖先)的混合特征。新发现的混元兽保存完好、结构精美。研究人员利用数字化三维技术重建了包埋在岩石中的化石骨骼,基本上复原了每块骨头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历时3年,构建了一个包括有56个早期哺乳动物分类单元和400多个形态学特征的大型数据矩阵,确立了可靠的早期哺乳动物谱系树。分析结果表明,热河生物群中的4种哺乳动物都属于真兽类,包括之前被归入后兽类的中国袋兽。   毕顺东说:“中国袋兽常被认为是后兽类的最早化石记录。但我们研究发现,混元兽与中国袋兽同属一支,均为早期真兽类,而并非有袋类的祖先。因此,有袋类起源于亚洲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商榷。”此外,混元兽化石上还首次发现了中生代哺乳动物完整的舌骨器。舌骨器悬挂在头骨与喉结之间,是为舌头和颈部某些肌肉提供附着处的一系列纤细的骨头,是哺乳动物重要的进食、咀嚼和发声器官。   毕顺东说:“由于舌骨器不与其他任何骨头形成关节,因此在化石中很难被保存,是哺乳动物骨骼中知之最少的骨头。人类的舌骨是由一个U型的单块骨头构成,而混元兽的舌骨由7块骨头组成、其结构更为精巧。”   《自然》审稿人指出:“这一发现会为生物学与医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