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残雪 Moon残雪
关注数: 637 粉丝数: 1,493 发帖数: 6,045 关注贴吧数: 42
考级的限制。 时间和年龄限制   备注:   (1) 所有申请者必须达到最少间隔时间和年龄限制。   (2) 从品开始的人在5段之前可以享受更短的时间限制。 一二三品的持有者在十五岁以后,转换为相应的段位持有者(四品持有者,到了十八岁以后就成为了四段持有者)。   (3) 当一、二、三品持有者到了十五岁以后,如果希望晋升更高的段位,他可以申请参加段位考试。然而三品持有者到了十八岁以后可以申请四段,但是在十八岁以前只能申请四品。   白 带 (10级) —— 必修:基本动作或太极一章   白黄带 (9级) —— 必修:太极一章   (因这级别是给予一些学习时间较久而不能升上黄带之学员,例如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因为动作还没能规范等原因升不上的,可授予此级别,但一般现在的道馆已经把这级别取消了)   黄 带 (8级) —— 必修:太极二章   黄绿带 (7级) —— 必修:太极三章   绿 带 (6级) —— 必修:太极四章   绿蓝带 (5级) —— 必修:太极五章   蓝 带 (4级) —— 必修:太极六章   蓝红带 (3级) —— 必修:太极七章   红 带 (2级) —— 必修:太极八章   红黑带 (1级) —— 必修:太极一至八章   黑 带 (1段 / 1品) —— 必修:高丽 升级年资:1年 年龄:15岁或以上,以下者为1品   黑 带 (2段 / 2品) —— 必修:金刚 升级年资:2年 年龄:16岁或以上,以下者为2品   黑 带 (3段 / 3品) —— 必修:太白 升级年资:3年 年龄:18岁或以上,以下者为3品   黑 带 (4段 / 4品) —— 必修:平原 升级年资:4年 年龄:21岁或以上,以下者为4品   黑 带 (5段) —— 必修:地跆 升级年资:5年 年龄:25岁或以上...
单旋(360单腿落)的一些关键点 看来到处有人对这个腿法感兴趣,这里稍微讲一下几个关键节点,不少人在这些地方卡到了瓶颈。 可能最关键的应该是在踢的部分,所以记住这句——单旋是踢过去的,不是摆过去的。 是不是落地总是来不及?是不是旋转摆腿很吃力?好像抡一根大木头?是不是踢在靶子上没有抽打的感觉?造成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由于出腿方式错误导致的。 很炫的单旋,看起来很猛速度很快,再留心一点你们就会发现,它有一个特别快的地方,而不是全程匀速旋转。这个特别快的地方会出现在踢腿的瞬间。 当转身完成,已经腾空,就差出腿的时候,记住,就像横踢一样,出腿前先夹紧,然后踢出去、旋转,而不是一条腿硬生生直挺挺地用猛力拉起来摆过去。 踢出去之后,记得下扣,这样才能转回来,否则直线往上踢,后空翻差不多可以练起来了。 然后是支撑腿的关键点。许多人对旋风踢的要求真的很低,转一圈能踢出去就算“学会了”,这种程度,可以说根本没会。旋风踢为什么要转身?从战术上说,有迷惑性,从技术上说,转身加速度,力量不会小。然而你脱节了,衔接不上,先转个圈,没有借助转身力,出腿,这种腿比横踢还无效。这个不理解不会的话,先去学会了,再谈单旋。好,那么在单旋里,由于起跳需要一定的高度,这就需要蓄力,很多人喜欢加个上步,再旋转,这个可以有,顺劲儿大,容易做,但问题就在于你上步后的这一步。这一步,应该是下沉的,这样转身的时候,腿才可以微曲,然后转到位了,刚好蹬地起跳,衔接点不会断开。有些人就是上步的这一步,反而垫高了,这时候腿是直的,然后旋转,腿是直的怎么有爆发力起跳呢?所以转一半的时候才开始下蹲,下蹲好了已经转身到位了,这时候已经脱节,起跳就借不到转身力,于是起跳变得很吃力。 先讲这两个,已经很要命了。有疑问再问吧。 另外,这不是写给完全不会的学员看的,旋风踢至少要有差不多的水平,对单旋有一定了解,这需要你跟自己的教练面对面学一学,有人指导才可以,然后再来看,这样看起来才不会有太不靠谱的歪曲。 记住所有的技术,言传不如身教,尤其是自己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单看文字,是很容易被误导的,很多看视频自学的人,看着好像自学成才,其实很多技术他们都非常的粗糙,这使得他们只能停留在一定的水平,非常难再往上走了,再加之基础已经打歪,要改很难。强烈建议,不要随便上网查资料就开始学,很多细节,不是你可以看到的,而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最终水平。 祝成功!
单旋(360单腿落)的一些关键点 看来到处有人对这个腿法感兴趣,这里稍微讲一下几个关键节点,不少人在这些地方卡到了瓶颈。 可能最关键的应该是在踢的部分,所以记住这句——单旋是踢过去的,不是摆过去的。 是不是落地总是来不及?是不是旋转摆腿很吃力?好像抡一根大木头?是不是踢在靶子上没有抽打的感觉?造成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由于出腿方式错误导致的。 很炫的单旋,看起来很猛速度很快,再留心一点你们就会发现,它有一个特别快的地方,而不是全程匀速旋转。这个特别快的地方会出现在踢腿的瞬间。 当转身完成,已经腾空,就差出腿的时候,记住,就像横踢一样,出腿前先夹紧,然后踢出去、旋转,而不是一条腿硬生生直挺挺地用猛力拉起来摆过去。 踢出去之后,记得下扣,这样才能转回来,否则直线往上踢,后空翻差不多可以练起来了。 然后是支撑腿的关键点。许多人对旋风踢的要求真的很低,转一圈能踢出去就算“学会了”,这种程度,可以说根本没会。旋风踢为什么要转身?从战术上说,有迷惑性,从技术上说,转身加速度,力量不会小。然而你脱节了,衔接不上,先转个圈,没有借助转身力,出腿,这种腿比横踢还无效。这个不理解不会的话,先去学会了,再谈单旋。好,那么在单旋里,由于起跳需要一定的高度,这就需要蓄力,很多人喜欢加个上步,再旋转,这个可以有,顺劲儿大,容易做,但问题就在于你上步后的这一步。这一步,应该是下沉的,这样转身的时候,腿才可以微曲,然后转到位了,刚好蹬地起跳,衔接点不会断开。有些人就是上步的这一步,反而垫高了,这时候腿是直的,然后旋转,腿是直的怎么有爆发力起跳呢?所以转一半的时候才开始下蹲,下蹲好了已经转身到位了,这时候已经脱节,起跳就借不到转身力,于是起跳变得很吃力。 先讲这两个,已经很要命了。有疑问再问吧。 另外,这不是写给完全不会的学员看的,旋风踢至少要有差不多的水平,对单旋有一定了解,这需要你跟自己的教练面对面学一学,有人指导才可以,然后再来看,这样看起来才不会有太不靠谱的歪曲。 记住所有的技术,言传不如身教,尤其是自己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单看文字,是很容易被误导的,很多看视频自学的人,看着好像自学成才,其实很多技术他们都非常的粗糙,这使得他们只能停留在一定的水平,非常难再往上走了,再加之基础已经打歪,要改很难。强烈建议,不要随便上网查资料就开始学,很多细节,不是你可以看到的,而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最终水平。 祝成功!
跆拳道与空手道的区别 很多同学曾经提问:空手道和跆拳道有什么区别?诚然,对从未接触过这两者的同学来说,都是差不多的“武道”,往往被混淆。下面由主页君简介空手道与跆拳道的差别。l 1、道服的差异 空手道道服一般为纯白,左胸绣有道场组织名,下摆处有时会出现一些诸如所有者姓名的小字。衣形为开衫,左侧衣襟压右侧衣襟,由腰带系紧。袖长一般在手肘附近,不同会馆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腰带一般为纯色,各流派及会馆的分级有差异,中国拳士会的分级从低到高分别有白、橙、红、蓝、黄、绿、蓝、咖啡、黑,段前共8级。跆拳道(WTF)道服一般为白色,领子为黑色,带有胸标,上衣下摆后侧可能印有会馆名、国籍等字样。衣形为套衫,由腰带系紧。跆拳道有“间带”概念,即腰带可能是两种颜色同时存在的,几乎所有WTF跆拳道馆都实现了带色分级的统一。从低到高分别有:白、白黄、黄、黄绿、绿、绿蓝、蓝、蓝红、红、红黑、黑,段前共10级。由此可见,不能因为跆拳道和空手道带色一样就可判定两者参加训练的资历相同。 2、技术侧重点 空手道对抗竞技中往往手脚并用。套路(型)中总体以手法为主,腿法以直线为主。以拳士会为例,黑带前必须掌握的八套型中仅出现过前踢等简单直线腿法,高级型中可见侧踢(公相君大)等,也以直线腿法为主。跆拳道WTF对抗竞技中一般多用腿法,拳法较少。套路(品势)中腿法较多,从第一套套路开始即出现腿法攻防。 3、对抗竞技规则 空手道实战规则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全接触(特征是拳不击头,一般较少穿护具)、寸止(一击得分or击倒制,不穿护具或只戴少量护具)、防具(穿戴全身护具全力击打)等等,规则较多较不统一。我社对练时采用的规则可参见拳士会主页中的说明。跆拳道(WTF)实战规则较为统一,基本上为腿法击打有效部位得分或者击倒,需穿戴全套护具,且低段腿法(踢击对方的腰带以下部位)不得分。 4、历史渊源 空手道的起源与中国武术关系密切,早期空手道被称为“唐手”,可见中国对空手道的影响。据记载,空手道最早是由琉球传统打斗术“手”与中国南派拳法及少林拳等结合演变而来。后从琉球(冲绳)传入日本本土。跆拳道的起源为古朝鲜传统打斗术。跆拳道创始人崔泓熙将军曾于日本空手道松涛馆取得黑带二段资格,后回国结合本土武术,在政府推动下创 立跆拳道(ITF),后由于特殊历史原因,韩国在ITF跆拳道的基础上创立WTF跆拳道并流传至今。'
纠正一下大家对教练的看法 很多人都认为,其实只要有段位,技术好点,甚至打赢几场比赛,就可以做教练了,其实不对,你的运动好,最多说你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但是不能说你是好教练。想做一个合格的教练,除了最基本的段位,技术之外,对于理论要求更重要,因为你是教课,不是上课。这么举个例子吧,我给你5秒钟,你能马上说出来太级八章的第12个动作是什么吗?也许很多人会说,不就是背吗,那我回去背就是了。好,那么现在我要让你说出所有基本动作的韩国口令,你能说出来吗?也许有人又会说,这是中国,不是韩国,不需要韩国口令,但是,别忘了,高级别的跆拳道考试你要亲自到国技院去考的,这些你都不知道,怎么进行考试。还有一点,在四段的时候,每个教练都应该去考教练证,相信国内是没有几个道馆知道的。因为中国的跆拳道太不正规了。考教练证时,题目完全是韩国话,如果你不知道,你怎么考?除了这个,教练还要知道跆拳道的原理学,问一下现在有哪个教练知道力等于速度乘以质量?有哪个教练注意到运动中呼吸的作用?甚至有哪个教练知道运动中对于损伤的即使救治?也许有些教练知道,但是这样的教练太少了。教练不是那么容易就当上的。有些人抱怨教练的钱太少了,如果以上的内容他们都知道的话,他们的钱就不会少了,道馆需要这样的教练,但是不需要只有段位就翘着鼻子指挥学生的教练。教练不等于运动员,就像老师不等于主任一样。现在中国的跆拳道教练很多,但是,真正合格的跆拳道教练不多。希望在此的教练多完善自己。
跆拳道章程 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都要思考,跆拳道训练人的气息,思想,和行动,所以练习跆拳道也可以说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规范跆拳道练习者的行为,创始人崔鸿熙将军制定了以下章程: *1.跆拳道的练习是为了练就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要用练成的力量站在正义的立场,保护弱小。提高伦理和道德观念,创造充满爱与和平的乐土。 *2.为将人类从对死亡的恐惧和悲伤中拯救,要竭尽全力研究跆拳道技术和精神,努力使跆拳道技术和精神不断精进,永久流传。 *3.上天给了人类一颗纯洁的心灵,但有的人被金钱蒙蔽,抛家舍业,跆拳道要将他们拯救出来。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遵守跆拳道章程,这是很不好的。 *4.所以人,不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不分民族,国界,宗教信仰,都有权得到跆拳道同样的训练和关照,万人平等。 *5.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任性,自私,通过跆拳道的训练,要严格纪律,培养起人们的集体主义感,还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和社会公德。 *6要以良心为指导爱护弱小,不畏*,发扬尊长爱幼的优良品质,铲除阿谀奉承和背信弃义的恶劣行为。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说到做到。这样一生才不会虚度。能遵从这样原则去做事的人,一定会有所成就,他的名字也会被后人流传。
什么是腰马合一? 武道思考:关于下盘动作和基本站法的重要性 什么是腰马合一? 武道思考:关于下盘动作和基本站法的重要性 上次谈到了练法、演法、打法的不同。练法在初学者看来,似乎完全和实战没有关系,但练法是经过无数代人的总结和提炼保留下来的好东西,并不是随便谁都能看懂的。就我自己来说,也只是领略了一点皮毛。在此想谈谈练法中下盘和标准站法的重要性。以便交流学习。 练法中的弓步大马上次已经说了,其实就跆拳道和类似的一些北拳系的武道来说,类似传统的长拳、八极拳、炮锤等,类似空手道首里手系松涛流最基本的站法,无非就是马步、半马步(ITF中称为三七步)、弓步这三种基本站法。在南拳系列拳种中除了一些南拳特有的站法外(类似三战步、猫足立、四股立),其实也还是以这三种基本站法为主。 一些初学者就会想,传统武道中为什么要练习这三种看起来不是那么实用的站法那?甚至一些初学者压根就没意识到这些站法的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手部攻击动作和腿法上,打起特尔来,脚下飘飘,站出既不是三七也不是弓也不是马的站法,打得不亦乐乎。为什么所有的武道都要强调站法,尤其是传统的武道,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我最早也在这个问题上困惑过。 曾经感觉这种站法其实是从战场起源的,因为在陕西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看到过秦弓箭兵,在准备射箭前,站出了标准的三七步,接着在很多大规模的战争片中,长枪兵方阵中的士兵,在拿起长枪准备迎击骑兵冲击的时候,也是标准的弓步。由此,我感觉到这几种基本站法,虽然不能很确定地说直接来自战场,但肯定和古人在冷兵器战阵上积累了千年的经验有关系。 再后来,接触了其他武道后,对这个站法问题上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说白了,就一句话,这些站法就是为了练“腰马合一”。说具体一点就是,这些基本站法,有助于我们锻炼下肢、胯部、腰部之间的力量、联系、协调性、稳定性,以便在发劲的时候腰、腿、胯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使出更加完整的劲进攻对方。 对于初学者来说,虽然有可能胳膊力量很大,但是如果腰马不协调不合一,那么他发出的力是有限的、不协调的。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因为缺乏运动,既不用干活也很少有时间做体育锻炼,所以普遍的都是腰胯松软,整个人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连基本的站法都没有力气站出,更何谈 “腰马合一”了。所以对现在的青少年初学者来说,强调基本站法的准确和有力有了更多重的意义。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蹬地、转髋、拧腰、顺肩”只是一个抽象的描述,具体怎样去实施是很困难的,也很难理解这个“腰马合一”的重要意义。所以再举个例子:人们都见过现代威力强劲的地面武器——大炮和坦克,它们发出的炮弹都是又远又准又有威力,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具有稳定、结实、灵活的底座。而对我们习武的来说最重要的正拳攻击,就相当于炮弹,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快准狠,而相对于炮台底座和坦克履带的就是我们的下盘,下盘不稳不行、和上身不协调不行、不灵活也不行,所以基本的站法就是用来加强下盘的。基本站法没练好,下盘不稳、不协调、也很软弱的人,相当于一门大炮,炮管炮弹都很好,但是按了一个朽木做的底座,炮台摇摇晃晃就要散架,打出去的炮弹既不准也不狠,还有可能落到自己营地或是炮台散架。所以通过这个比喻,也许小白们能够理解和重视起下盘的锻炼,也就是基本站法的准确。 但是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是,下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一对矛盾。在中国传统武术来说,对下盘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这就牺牲了一定的灵活性,这从长拳的弓步膝盖要超出脚尖就可以感觉出来;从空手道来说,空手道相对比跆拳道的下盘要低一些,但是比传统武术高一些,用弓步来说,空手道的膝盖要垂直于脚尖就能感觉出来,这和空手道比较重视拳的攻击和实用有关;就跆拳道来说,WTF的下盘是最高的,ITF下盘低于WTF但是稍高于空手道,这从ITF的弓步,膝盖与胫骨同时垂直于脚面就可以看出来,这和跆拳道注重于腿部攻击有关,如果像传统功夫那样保持很低很稳定的下盘,那么腿法的灵活性将大大受到限制,但我个人觉得WTF的下盘尤其是品势中的过于高了,基本上起不到锻炼“腰马合一”的作用,而ITF的下盘同时锻炼了稳定性和灵活性,比较有实际价值。 说了这么多。我想起了在传统武术中,扎马步要求脚有根、心气沉、身体正、长时持,是修习武术根本必修课,需要扎上几年。虽然李小龙说这是“扎死马”、“不能趋向灵活”,但是这种重视下盘锻炼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基本动作和特尔中站好每一个站法,把弓步、马步、三七步、虚步都分的清清楚楚、标标准准。李小龙还曾说过:“我长时体验,终获“腰马合一”。一经习成,动作灵活,速度力量激发,整体攻守有全新感受,明显感觉进入新层次,身心愉快,绝无滞涩感,体验到更大的自由感。”最后,愿诸位同仁都能达到此境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