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蚁撼树 蝼蚁撼树
关注数: 9 粉丝数: 12 发帖数: 2,989 关注贴吧数: 8
苏联笑话系列 伊万看电视,是勃在演讲。伊万觉得无聊,换了一个,还是勃在演讲,又换一个,还是他。伊万一连拨了几十个台,最后累了,准备关电视。这时候电视画面变成一个KGB,怒气冲冲地叫:“你再敢换?再敢换?再换判你10年大牢!” 赫鲁晓夫视察农场,看到猪儿乖乖,一时兴起站在猪中间照了张像。 待到报纸准备发表时,编辑为照片的标题犯了难—— “赫鲁晓同志和猪在一起”不好 “猪和赫鲁晓同志在一起”也不好 …… 报纸出版后,照片下的说明文字是—— “左起第三位是赫鲁晓夫同志” 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瑞士开会,休息时间两个人很无聊,就开始比谁的保膘更忠诚。卡特先来,他把自己的报膘叫进来,推开窗(外面是20层楼)说:“约翰,从这里跳下去!” 约翰哭着说:“你着么能这样呢,总统先生,我还有老婆孩子呐。” 卡特被感动了,流着泪说是自己不对,叫约翰走了,然后抡到勃列日涅夫,他也大声叫自己的保膘伊万。 “伊万,从这里跳下去!” 伊万二话不说就要往下跳,卡特一把抱住他说:“你疯了?跳下去会死的!” 伊万一边挣扎着要跳下去一边说:“放开我,混蛋,我还有老婆孩子呐。” 一个莫斯科市民的鹦鹉丢了。这是只会骂人的鹦鹉,要是落到克格勃的手里可糟了。这人便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声明:“本人遗失鹦鹉一只,另外,本人不同意它的政治观点。” 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苏联人在一起聊天。 英国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冬天晚上回家,穿着羊毛裤坐在壁炉前面。 法国人:你们英国人就是古板,最幸福的事情是和一个金发女郎一起去地中海度假,然后我们好和好散。 苏联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半夜有人敲门,开门后:伊万,你被捕了。…:你弄错了,伊万在隔壁。
监狱内的犯人笑话 1、爽约与守约 两名罪犯在监狱里吃饭时有以下一段对话:甲:“喂,你犯了什么事?”乙:“单方面爽约而已。你呢?”甲:“守约而已。说明白点,你到底干了什么?”乙:“结婚诈骗。你呢?”甲:“职业杀手!” 2、监狱里好一名越狱犯逃跑不到一天就回监狱自首了。新闻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越狱犯说:“我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我老婆就对我说开了:‘死鬼!你从监狱出来后已经5个小时,这段时间你到哪里去了?’” 3、刚出去“13号犯人,快出来,你的律师来见你了!”狱警喊。在赢牌的13号犯人说:“告诉他不能见,就说我刚出去了。” 4、头颅破裂两个犯人在牢房里聊天。甲问乙:“你结婚了吗?”乙:“结过两次婚,但两个老婆都死了。”甲:“怎么死的?”乙:“第一个老婆吃了毒蘑菇。”甲:“那第二个呢?”乙:“死于头颅破裂。”甲:“太可怕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乙:“她不肯吃毒蘑菇。”5、怕痒 一名罪犯被判绞刑。他哀求刽子手把绞索系在手臂上,千万不要系在脖子上,他说:“我的脖子怕痒,要是把绞索套在脖子上,我自己会当场笑死的。”6、告发一个罪犯的妻子要求狱警能给他的丈夫安排一份稍微轻松的工作,她解释道:“他抱怨说他近来一直觉得很劳累。”“但是,他白天什么活也没干呀!”狱警说。“这我知道,但他对我说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挖一个墙洞。”7、没办法狱警对刚刚入狱的惯犯说:“我们又见面了。”惯犯:“有什么办法呢?我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如此便宜的住所。” 8、谁最聪明 三个死囚时常争辩他们三人之中谁最聪明,行刑的时间到了,第一个被叫了出去,可是他坐在电椅后,却什么动静也没有发生,于是典狱长把他开释了。第二个死囚的遭遇也一样,也开释了。轮到第三个死囚走上电椅,他坐下来之后,典狱长拉了一下开关,依然没有电流,典狱长还没来得及开口,那死囚已经兴奋得指指点点:“唉,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你只要把那条黑色的电线和黄色的电线接上就……” 9、好梦 一天早上,两个犯人起床了。甲对乙说:“昨晚我做了一个好梦!”乙问:“怎么个好法?”甲:“我梦见了我忘了交房租,典狱长生气地把我赶了出去。”10、全家坐牢监狱长对一囚犯说:“听说你来这里有6年了,怎么家里人都不来探望呢?”囚犯响亮答道:“这不能怪他们,他们谁也不能离开牢房一步,自然无法来看我了
日本“入常”之路严重受阻 外交两大支柱开裂 目前日本在“入常”问题上的受阻,说明其对美追随外交和金钱外交的失败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近几个月以来,围绕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主要就安理会的扩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其中,日本利用同美国的同盟关系和资金优势四处展开“入常”外交活动,争取选票,志在必得。然而,就在四国集团积极推进其议案在联大付诸表决之时,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中美两国表明将联手反对通过四国集团的议案,同时四国集团试图与非洲联盟达成妥协并共同提出议案的愿望也遭到否决,致使日本“入常”之路严重受阻,就连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也不得不表示,日本将认真考虑形势,然后再确定是否推进联合国改革方案的投票进程。 长期以来,日本外交一直依仗其两大支柱进行运转,即日美基轴外交和对外援助外交。在这次“争常”的外交活动中,日本也自认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同时利用对联合国的财政支持和对维和行动的财政援助以及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获得了一些国家对其“入常”的肯定。但是,目前日本在“入常”问题上的受阻,说明其对美追随外交和金钱外交的失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日本强化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成就自己政治大国的地位,于是紧紧追随美国,几乎在冷战后的各次重大国际事件中都站在美国一边,但是这次美国明确表明将阻止四国集团议案的做法,不禁使人们想起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采取“越顶外交”的“尼克松冲击”。在国家利益和国际政治权力面前,美国不可能同意削弱自己的权力而为日本火中取栗。面对美国的态度,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也抱怨说,美国的支持只是口惠而已。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长期以来已经在国际援助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即利用其充足的援助资金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定认可,但是在国际道义方面,日本却并没有长足的进步,至今仍然常常为否认或美化过去的侵略战争而与周边国家引发摩擦。在这次“争常”的过程中,日本四处活动,利用对联合国和一些国家承诺将增大资金援助来换取对日本的支持,但是这次非盟对四国集团议案的否决,说明仅仅依靠高额的联合国会费和庞大的对外援助资金也难以让日本美梦成真。 此次“争常”行动受阻或许会让日本有所反思,会促使日本对其政策重新进行调整,例如日本会继续争取美国的真正支持,尝试缓和与中韩等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力度,甚至会重新考虑与四国集团中其他三国的联盟关系等等。 但是,日本想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外交目标是不会放弃的,因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日本冷战后十几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外交目标,也是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标志。然而,日本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其中除去以上这些所谓的外交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确立自己和平独立的外交形象,并通过正确认识历史而在道义上树立崭新形象,这样才会最终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日本也才能够成为一个大国而为国际社会做贡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梁云祥)■《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月球双飞一亿美元,贵不贵? 作者: 质数 休假旅游,得花多少钱?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旅游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翻开报纸,就会对市场价格有个了解——深圳1日游48元,海南双飞5日游1080元,欧洲11日游12800元。 据英国《卫报》今年7月27日报道,就在2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的同一天,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宣布,将推出一项激动人心的“太空旅游业务”——月球旅行。任何人只要花1亿美元,就可以乘坐飞船前往月球“潇洒飞一回”。 中国人的脚步越走越远,有朋友从欧洲旅游归来,说在威尼斯看到景点旁边的小牌子上写着“说普通话,收人民币”,感觉相当亲切。据说在瑞士也是如此,很多名表的柜台都有讲中国话的店员,为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服务。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的。 当然还有更远的,今年2月,第一名中国人报名参加“亚轨道飞行”太空游,费用是2000万美金,这个钱相当于参加国内欧洲游的团队8000多次。这还不是最多的,昨天媒体报道,“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成功归来让美国人对“太空之旅”重燃信心,作为独家经营者的美国太空探险公司正式向公众开放“一亿美金月亮游”的太空探险项目。 一亿美元双飞月球贵不贵?也许物有所值,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太空游的价格,名副其实是天文数字。不过鉴于2000万美元的太空游中国人不但有人报名,而且也颇有几位有意向,估计这个双飞月球我们中国人也不会落在人后。 小家子的想法,不管是谁,花这一亿美元,我都有点替他心疼。想一想,如果月球离得不远,开车两小时就能到,那个寸草不生的地方,你会愿意去吗?花上1000多元,可以在海南看大海,住星级酒店,吃海鲜大餐,花上一亿美元,就看看干巴巴的火山口,吃航天飞机里的盒饭,如果单纯为了度假观光,月球是最好的选择吗? 显然,登上月球并不是一次普通老百姓的普通旅游。中国人能够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分享财富积累、科技进步的喜悦固然重要,但太空游项目有关负责人的一番话却似乎更有道理,“花一亿美金登上月球的人可能是个富豪,而能从上面带回来两亿美金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中国需要富豪,能让全世界甚至月球都能够“讲普通话,收人民币”,当然厉害。但中国更需要英雄,需要能从月球带回双倍的回报来的英雄。
国际先驱导报:普京女儿被迫放弃学汉语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古风报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母校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日前再一次成为焦点,因为普京的两个小女儿通过了该校的入学考试,即将成为其父亲的校友。不过,与普京30年前学习法律不同,她们选择了其他专业:大女儿玛莎要当生物学家;而由于汉语专业竞争过于激烈,小女儿卡佳被迫放弃汉语,改学日语。 据圣彼得堡大学校长、普京故交柳德米拉·维尔比茨卡娅说:“她们非常独立,自己做出了选择,她们肯定和父母商量过。两位姑娘都已受到很好的教育,掌握了几门语言。小女儿卡佳选择了东方语言系,学习日语专业(汉语她已学了多年),大女儿玛莎在医学系和生物系之间动摇,最后选择了后者。” 柳德米拉·维尔比茨卡娅说,“她们的试卷上姓名被密封,只填代号,密封规则非常严格,谁也无法关照她们,即使有人想关照,也无从下手。卡佳和玛莎考试时,父母都没来,她们着装显得很朴素。” 普京女儿入学考试事情全部由校长具体负责,就连她们报考专业系的主任事先都不知道,只是在报名表上看到了她的名字。大女儿入学申请表上填写的全名是“普京娜-玛丽娅-弗拉基米罗夫娜”,在父亲职位和工作地址栏上填写的是“俄联邦总统”。生物系主任戈尔林斯基在谈到普京千金入学之事时表示:“今年生物专业入学竞争激烈,录取比例为3:1”。 圣彼得堡大学招生委员会透露,普京小女儿卡捷琳娜·普京娜将在东方语言系学习日语,学期5年。至于为什么选择了日语而不是她最喜欢的汉语,不太清楚,不过,日语系入学竞争同样激烈,为3.2:1,当然,汉语专业竞争更激烈,为5:1。卡佳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被迫改学日语。 两个女儿早期都是普京夫人柳德米拉自己教导,到莫斯科后她们在德国驻俄罗斯大使馆附属学校就读,一直到1999年9月。后来转到私人学校就读,至于学校在何处,都被列为最高机密。普京把她们保护得非常严密,普京总统执政五年多,俄罗斯媒体只用过她们的背影照片,而且还是克里姆林宫总统办公室新闻中心提供的。所以这次圣彼得大学公开证实此事,让外界都感到意外。 俄总统新闻局拒绝就普京女儿考入大学一事发表评论。普京本人今年1月在会见莫斯科大学学生时曾经表示:“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她们大部分教育都是在家中获得的。女儿们如何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这是她们的选择,但她们想接受俄罗斯教育,这也是我对她们的要求。”■《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美军学汉语让人警惕 折射美军战略意图 美国人学习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中文热”甚至刮到了军营里,官兵如能考出好成绩,除了晋升占优势外,还 能多拿1000美元补贴。除了鼓励学习汉语之外,美军最鼓励的外语主要是一些亚洲地区的语种。 鼓励学习亚洲语言 据美国军方刊物透露,美军各部队已经接到国防部的通知,一项新的外语考试计划将从今年10月开始在全军实施,官兵中的双语人才如能考出好成绩,可获得加薪奖励。该计划涉及的外语多达31种,其中包括比较难学的汉语。 国防部负责审计的助理副部长麦克金发表讲话说,全军性的外语考核名为“第五代国防外语熟练程度测试”,目的是了解官兵的外语水平,对美军在世界范围内完成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麦克金表示,军方希望通过这项考核了解军中有多少官兵具有外语技能,以及他们掌握的程度,并借以鼓励官兵学习一门甚至几门外语。 麦克金还宣布,美国国会应国防部请求,最近已批准把军中外语人才的补贴上限从原来的3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当然还要看其掌握外语的熟练程度。 外语好比新式武器 美国防部官员称,外语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的作用决不亚于某些新式武器。经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五角大楼发现,掌握外语的士兵不仅能够借助外语在敌后较为顺利地执行任务,并有利于士兵在遇险时逃生。更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当地语言,有助于美军从当地居民中获得重要情报。 据美国驻伊情报官员透露,他们在招募伊拉克当地人充当他们阿拉伯语翻译时,多次受到欺骗。一名从伊拉克返回的陆军情报官员表示:“我们已经听到了数十个事例。当美军发现一些反美武装分子的行踪或他们使用的武器后,在行动之前向翻译进行了情况通报,结果这名翻译就失踪了。等美军展开行动后却发现反美武装分子或他们的武器早已无影无踪了。” 为了摆脱外语人才跟不上战争需要的窘境,美军加强了小语种的培训力度。据美媒体透露,目前,美军主要的语言培训中心———国防语言学院正在对学校教授的外语专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国防语言学院拥有1000名教师,每年可新招3800名全日制学生。 折射美军战略意图 为了满足驻伊美军的需要,美国防语言学院的阿拉伯语学生增加了40%。与此同时,国防语言学院还大大增加了波斯语学生数量,增加幅度为70%。 美国国防部安排今年10月先进行6门外语考核,包括印地语、波斯语、阿富汗的普什图语和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12月安排俄语和阿拉伯语;明年的考核安排汉语、西班牙语和朝鲜语,其他语种的考核时间未定。 可见,在美军要求士兵掌握的外语中,小语种众多的非洲一个“名额”也没有,所有“重点外语”基本集中在中东、中亚和东亚地区,尤其是中东和中亚一带。 实际上,美军当前的兵锋正是沿着这一路渗透而来,“外语学习”计划表明,美军在中亚、中东地区的野心远远不止当前所取得的“成绩”,更大的渗透和控制计划可能早已“有了安排”。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本报记者 石纯钧
比贞操更宝贵的是爱和生命 在BBS上乱逛,发现一个帖子,《只有女性应该注意的几件事》,文章不很长,说的都是女性在公众场合防止被侵害的方法。逐一往下看,有一条这样写:“随时准备安全套在身上,遇到歹徒时请求对方使用。”我的目光盯在这条上足足10分钟,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我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与几位女友吃饭,我问大家:“如果你们被色狼非礼,你会怎么做?”大家的回答不外乎是“逃跑”、“反抗”,甚至情绪激昂地回答:“誓死不从!”我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们有没有想过给他一个安全套,把自己的危险性降到最小?”我话音一落,大家都停止动筷,表情惊愕地看着我说:“你没病吧?”  上大学时曾听老师讲,过去,女子在河边洗衣服,如果撩起袖子的胳膊被男人看到了,她便会将那支胳膊砍掉。那时的我觉得这样的女性实在是太自尊自爱了。若干年后,我才发现那些中国妇女其实并不伟大,相反却十分愚昧无知,她们是贞操观的牺牲品。  中国古代有为妇女立贞节牌坊的传统,据说是死了丈夫,而独自守寡一生的妇女才能得到此牌坊,象征从一而终。现代虽已没有贞节牌坊,但贞操观却已经根深蒂固在一些人的脑中。随便上一个网络论坛都能看到有人大发感慨,“处女情结”是中国男人心中最敏感的神经,如果不是处女,任你温柔无限对方也总有说不出的遗憾。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遭遇性侵犯是很痛苦且很无奈的。痛苦是因为这件事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无奈是因为尽管有万分的不情愿可是自己却无力还手和脱身。在这种状况下,硬碰硬实在是下下策,甚至可能丢掉性命。既然无力还击,何不想想办法,把对自己的伤害力求减到最小程度?与异性发生了性关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怀孕或者疾病,我们掏出安全套请求对方使用,让自己被伤害的程度降到最低,这不是妥协,更不是合作,而是我们保护自己和爱护自己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方式。之后我们再报警请求法律的援助,给歹徙以法律制裁。  还想对男人们说,如果你的女友或妻子不幸遭遇侵犯,请去关爱并帮助她解除心理及生理上的痛楚,而不是进行语言和行为上的鄙视。  写这篇文章时我问小新:“如果我某天遇到了色狼,他欲对我施暴,你希望我怎样做?”小新想也没想就回答:“听他的话,然后回家。”“为什么?”“只要你安全回来,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其他的都可以重来。”我没动声色,但那一刻我真的很想哭,还想大声对小新说“我爱你”。我知道,失去的贞操是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但还有比贞操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生命和爱。
小到为人,大到治国可以参考的十个故事 强烈推荐 2004年就要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了,留给每个人的只有几许回味,几许留恋,还有几许收获。在这一年中,可曾有一些事情让你记忆深刻,可曾有一些经历让你回味无穷。在这里,精选了一些让自己感到深受启发的故事,送给所有的网友们,希望他们可以给你带来一些触动,一些思考。十大启迪故事第十名:生活到底是什么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  “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  “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  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  “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  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怒气冲冲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  “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那就不要悲伤呗。”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呆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  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号啕大哭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  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启示:  生活到底是沉重的?还是轻松的?这全依赖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它。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如果你摆脱不了它,那它就会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担子。“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太阳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吗?”放下烦恼和忧愁,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十大启迪故事第九名:心愿  有一个老母亲她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特别能干孝顺,一个儿子有些窝囊无能。  两个女儿常常塞钱给老母亲让她买好吃的,可老母亲又特别疼小孙子,于是常常把女儿给的钱又去塞给了儿子,让他给小孙子买吃的。  邻居气不过就去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女儿,大女儿说她给妈妈钱就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妈妈把钱省给儿子和孙子能够换来她的开心和尊严的话,那这个钱就算花得值得。老母亲听了大女儿的话特别高兴,她说看着孙子吃比自己吃香多了。  过了一个月,二女儿回来了,她知道了这个秘密后非常生气,于是她天天守在家里教训开导老母亲,规定她给自己买吃的买喝的,而且非要看着她吃下去不可,老母亲气得什么都吃不下,最后抑郁而死。”  一个人拥有他想拥有的是最开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启示:  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的时候,旁人考虑的可能是他这样做值不值得,这种付出有没有回报?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一个人拥有他想拥有的是最开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十大启迪故事第八名: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10个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文人( 主题:给3000年中国文人排个队 孔子排第一很悲哀却无愧  作者:好好说句话              给3000年中国文人排个队。有句古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特别像孔子说话的风格,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八卦,几近无赖。如果较这个真,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要活了,对他们来说,看不到远方,活着本身就是很无聊的事情。我以为,在今天,在无聊中寻找快乐是所有凡夫俗子神圣的使命。     因此,对今天吃饱了又有文化的我来说,给3000年中国文人排个队,是个自充的使命感,挺好玩的,甚至是件有挑战性的活儿。我现在有点欲罢不能了。彭希曦说:天才即祖国。要是没有李白、苏东坡,没有关汉卿,没有鲁迅,中国差不多是并不存在的。我赞同他这个观点,所以我写这个帖子有了支持。我希望写出一点意思。有了意思,就可能有意义。            第一:孔子(国际影响力6 ,本土影响力10 ,综合指数16)     从史料看,孔子IQ很高,书读的多记性又好,说话也有技巧,在当时代绝对是个高人,你不懂的事情,问他,都会有满意的答案。就是放在今天,孔子也有北大硕士研究生的水平。但是,这个人没有很高的学问,也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把他排到中国文人之首,怎么品味都觉得是件悲哀的事。论文学天赋,论文学成就,孔子都是三流的,而文学应该是文人的立身之本。他活了那么大年龄,本来完全有时间写点像老子《道德经》之类东西的。但是,他没表现出这个才能。     孔子的才能,一是善于说些经典的耐人寻味的大白话,然后被学生们搜集整理起来。应该承认,他的这些话在今天都有价值,都能在网上流传。比如“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二是他让自己很有人格魅力,低层人士喜欢他,贵族也尊重他,鲁国国君都认他做干爸。三是他会弹许多曲子。春秋可是个能公然吃人肉的野蛮时代,像孔子这样的雅士,绝对是个异类。     至于孔子编的诗修的史,成绩都不算出色,干巴巴的,一点都没有他说话有意思。最荒唐的是,他用了许多年的时间,用崇拜的心理去研究中国第一伪书《易经》(研究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王小波说过,把他放到孔子的同时代,不会去当孔子的学生,但喜欢和他交朋友,一起喝喝酒。     在中国本土,由于政治的原因,由于其他的因素,孔子历史性的坐上了神坛,没有任何争议的第一文人。1000年前他第一,1000年后他也第一。在世界,孔子也以"思想家"的身份颇有知名度,"孔子学院"已经在海外开了好几家了。但是,还是那句话,一个成天想参政而不是著书立说的孔子做了老大,怎么说都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孔子关键词googie129万条,百度174万条,列第三。)          第二李白(国际影响力4.5;本土影响力9.5 综合指数14)     李白列第二,得益于他在本土民众中的知名度,得益于他是中华第一诗《静夜思》的作者,得益于他嗜酒的美谈和一点傲骨。论文学天赋和文学成就,他都是一流的,在当时就是国宝级,搁到今天也高不可攀,贵不可言。李白的问题和老大孔子一样,太热衷参政,不塌塌实实做文人,否则成就会更大。     李白在国际的影响虽不如孔子,在本土的地位和孔子也有差距,但排第二还是合理的,不会有太多的争议。     现在李白第二,100年后李白也在前五,1000年后,李白也在前十。     (李白关键词googie90。7万条;百度95。2万条,列第四。)          第三鲁迅(国际影响力4.5 ;本土影响力9 ;综合指数13。5)     鲁迅能排第三号文人,道理和孔子如出一辙,简直就是一次仿制。但是,鲁迅却有比孔子的弓虽之处,他文学天赋是一流的,成就是准一流,也比较塌实的表现自己的文人之实。鲁迅的文学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语感上,很有张力,在当时就是顶级水平,搁到今天也在10强之列。
从美国回来才知道美国比中国差多了 【转帖】 中国几乎人人有自行车,每一家都有好几辆,自行车在中国只要二百多元,马路上还有专门的宽敞的自行车道。   而在美国,一辆自行车要卖七八十美元,折合人民币要600多元,一般人都嫌贵,所以在美国骑自行车只是有钱有闲人的运动。而专门的自行车道只能在极少数的公园里才有。   中国的电视,一般人家里都既能收到中文台,也能收到英文台(如cctv4和cctv9),而美国的主流电视如cnn等却只有英文台。中国的电视台之间也互相协作,有统一的播出口径,而美国的电视台之间往往各说各辞,让观众不知所从。   中国每年有很长的休假,逢重大节日如国庆五一都放假七天,平常工作也用不着这么紧张,上班时间看看报纸出去办个事什么的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下了班一起打打麻将也很有情调。在美国,人人为生活奔波,一早忙到晚,真是连个喘气的时间也没有。挣点钱还要 交税。当公务员的就那么点死钱,连个灰色收入也没有。   在中国,在公共场所吸烟,自由自在的聊天,吐痰都很方便,根本就不会有人说你,偶尔顺手拿点什么,不小心破坏点公物,mop.com也不会来管你。在美国闯个红灯还要上法院,烦都烦死了。   在中国谁钱包里没几个闲钱?在美国你打开10个人的钱包,有6个人除了几张塑料卡外身无分文,有两个人有但有只有区区几块,还是预备给别人作小费的。   在美国小孩子很容量接触到有害的信息,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值得庆幸的是,美国的网络好像不象中国这么发达,不象中国那样遍地是网吧,否则很难想象美国会堕落成什么样子。在中国,我们有专门的网警负责把关,过滤有害信息,所以不存在上述问题。   在中国你想搞个文凭什么的很容易,象领导干部比较忙的,一般让所在单位交几千块钱,也不用麻烦什么考试,过两年就可以领证书了。如果你要急用也方便得很,随便找个电线杆,照着上面的号码打个电话,两天之内就搞出来了,价格也不贵。在美国,你随便读 个学位还不得花几万美金?到时还不一定毕业得了呢。   还有呢,在美国你想买个dvd,还不得10多美金,折合人民币八九十块呢,装个windows什么的还不得上百美金啊。在中国,电子市场上4元人民币什么软件电影随便拿,一张盘上还好多软件,好几部电影呢,折算下来每部电影就几美分,软件几乎不花 钱。顺便说一句,中国人家里大部分都有vcd机,而一般美国人家里根本买不起vcd机,往往家里摆的是老掉牙的录像机。    再说说车的问题,美国车大多死笨死笨,耗油,所以日本车在美国占了很大市场。象夏利这样轻便的车在美国根本就没法生产,可能原来中国对美国限制出口的缘故吧。最近听说解禁了,首批夏利已出口美国,便宜鬼子们了。   在美国,除了计算机等一些技术层面比较低的东西,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玩具,鞋子,茶杯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都来自中国。这些东西在美国往往由商家通过rebate的方式派送,也算中国人民救济穷苦的美国人民的一种形式吧。   我们也请那些准备反驳这篇文章的人先想一想:你在中国每一个中等的城市都能吃到正宗的麦当劳,你在美国是不是每一个中等城市都能吃上正宗的羊肉泡馍,或是西湖醋鱼,或是北京烤鸭呢?还有,美国有胆上三峡工程吗,美国有胆搞南水北调吗?让小布什花几 千亿庆祝国庆试试?这完全是我们国力的体现。中国可以下岗几千万人,中国垮了吗,没有。换在美国,弄个几千万人下岗,再搞个几亿农民进城试试,还不得把布什撕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