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hgyu hhhgyu
关注数: 87 粉丝数: 455 发帖数: 26,956 关注贴吧数: 73
关于什么是科学而什么是魔法的一些问题 关于魔法,我把魔法等同于人类学中所说的“巫术”。但是魔法也分成小说中的和现实中的,小说中的魔法大多数不存在于现实中。这个原因也很明显,现实中的魔法通常不能以很直观的方式看到效果,比如说不会凭空造一个火球之类的,否则有没有效果就立刻能够辨别了,而魔法中的大多数实际上就是无效的,如果立刻被辨别出无效自然也就不能生存下去。小说中的魔法和现实中的魔法是不是必须当成不同的事物看待?这个还需要考虑 魔法是一种和科学对立的东西,还是一种和科学没有明确关系的东西,又或者是科学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早期的并且通常不正确的部分? 总的来说我认为魔法应该和科技有差别,但不应该把魔法直接定义成不同于科技的东西,这样就导致了只有现代人才知道什么是魔法,显然这是不合适的,古代人心中当然也有魔法的观念,而且也没有把任何技术都叫做魔法。 一种常见的看法是把科技直接等同于现代科技,于是就把魔法当成另一种“科技”,这种做法显然是错的,不必多说。但是这种做法真的非常常见。这样做其实是违反科学精神的,这包含一种误解,而且是糟糕的、贬低了科学的误解。 还有一种常见的看法,认为魔法就是不可思议的东西,现代科技放回到古代也是魔法。这样一来的话,就暗示了“实际上是科技的魔法”和“不是科技的魔法”是不能被区分的。但是我认为两者还是可以被区分的,而后者才是“真正的”魔法。而且这种区分不用依靠事先了解现代科技,也就是说,不需要直接把“不是科技”当做“真正的魔法”的定义。我想要进行这种区分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古代魔法放到现代,恐怕还是会被叫做魔法。但是,因为现代人早已知道什么是科学,能够很自然地看出什么不是科学。所以不能说明魔法和科技有更深层的差别。第二,古代人虽然没有现代科技,但是也是有“科技的前身”,比如说机械技术,而古人心中的技术并不等于魔法。第三,古代魔法大多数没有也不能发展成现代科技,这一点应该是最重要的。
东方中的赫卡提亚和希腊神话原型的一些微妙联系 说是微妙联系是因为联系大多数没什么意义,但是确实也不能当成没有。 先来点背景知识,赫卡提亚相当于希腊神话里的赫卡忒。赫卡忒在希腊神话里是冥界女神、魔法女神、鬼魂女神、交叉路口女神、道路女神。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赫卡忒的地位非常高,对天空大地海洋都有权力,不过《神谱》关于赫卡忒的说法在整个希腊神话中是比较反常的,这比较可能是赫西俄德的一种个人信仰。另外需要知道希腊神话里神的混合和神职的演变是大量存在的(当然,其实不管哪个国家情况都是这样的),所以需要动态地看问题,不能认为关于赫卡忒的描述在任何时期都适用。 一是“赫卡提亚”这个名字。赫卡提亚(ヘカーティア,Hecatia)和赫卡忒(Hecate或Hekate)的名字不完全相同。但是在古希腊确实有一种名字接近“Hecatia”的东西,叫做hekataia。虽然不完全等于标准答案Hecatia,但是确实比Hecate接近多了。hekataia指的是一种赫卡忒的雕像,也可以指“赫卡忒的晚餐”。hekataia雕像是一种有保护功能的雕像,外形上是一个三身三头六臂的赫卡忒,通常被放在城市入口或者岔路口,个人感觉是一种类似于门神的东西。“赫卡忒的晚餐”是献给赫卡忒的祭品,通常被放在在岔路口,每个月会放一次。祭品内容是一些正常的食物,包括蛋糕、几种鱼、鸡蛋等东西,没有特别的地方。 二是“拉碧斯拉祖利”(ラピスラズリ,对应英文Lapislazuli)。Lapis Lazuli是青金石,在thbwiki上提到青金石和哈迪斯有关,而没提到和赫卡忒的关系,我发现还是有一点关系的。首先要提一下“迦勒底神谕(Chaldean Oracles)”。迦勒底神谕是一系列关于哲学的文献,表达的思想属于新柏拉图主义,出现的时间可能是公元2世纪左右,对希腊神话来说这算是非常后期了。原文已经失散,现在看到的迦勒底神谕主要来自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引用。迦勒底神谕在柏拉图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它自己的一系列创世神话,和大家熟悉的希腊神话完全不同,而赫卡忒在迦勒底神谕神话中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迦勒底神谕中提到一种叫“赫卡忒的strophalos”(strophalos of Hecate)的东西。在希腊语中,“strophalos”通常是指陀螺或者泛指能旋转的物体,但是神谕用这个术语来表示由扭绞的绳索的旋转力带动的物体(这句话很绕,但是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样)。迦勒底神谕中说: 赫卡忒的“strophalos”是一个金色的球体,中间包裹着青金石,通过皮带转动,上面写满着各种符号。使用者通过旋转这个东西发出了召唤。 这些球通常被称为iynges,可以是球形的或三角形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 这个东西的用处听起来感觉像是某种转经筒。外形具体是什么样似乎不明确,当然这里暂时不需要关心外形,重点是这个描述里出现了青金石Lapis Lazuli。需要说明,上面这段文字的某些翻译版本中是用“蓝宝石”这个词代替了“青金石”,这是因为原文中的词是古希腊语中的蓝宝石(sappheiros),现代英语的蓝宝石(sapphire)源于这个词。但是古希腊语中被称为“蓝宝石”的东西很可能实际上是今天被称为“青金石”的东西,所以翻译成青金石也没有问题。 虽然外形不重要,不过我个人对这个东西的外形十分在意,所以另外查了一些资料。上面提到这些球被称为iynges,这个词是iynx的复数形式,关于iynx的外观的资料就多一些,外形上大概是一个轮子。见下图。但是这两种都和对strophlos of hecate的描述不太一致。现代巫师把这个strophalos of Hecate称为“赫卡忒之轮(Wheel of Hecate)”,并当成一个重要符号。赫卡忒之轮吊坠在亚马逊美国上都有卖(便宜的7.99美元一个)。见下图(下面的图是16.99美元的)。不过我感觉现代巫师设计的外形和迦勒底神谕中提到的那种东西的外形的差别应该挺大的。 三是关于附身。希腊文化里也有”附身“的概念。“附身”在英语中的说法是possession(占有、占据),古希腊人的用语的含义也很接近“占有”。古希腊人认为引发癫痫的原因之一是受到了神灵附身,不同的神灵附身会引起不同的症状。不清楚希腊人是不是认为所有的神都会附身,但是可以肯定不是所有神的附身都一样常见,附身现象主要集中出现在几个神身上。而赫卡忒是常见的会对人附身的几个神之一,希波克拉底学派的著作《论圣病》(On the Sacred Disease )中提到,如果一个人晚上会变得惊恐,或者会突然从床上跳起来并跑到外面,说明这个人是被赫卡忒或者英雄的鬼魂附身(《论圣病》本身对这种用神灵附身解释癫痫的做法是反对的)。这让我想到绀珠传之后出的凭依华,主题也是附身,而且也是害人的神附身。但是赫卡提亚没有登场。 四是关于赫卡忒的“过渡”“转变”的神的身份。赫卡忒早期是过渡区、边缘区的神,这个过渡区和边缘区既可以是空间上的(例如作为道路或者地区的分界的交叉路口)也可以是时间上的(例如两个月份的交际)。这个职责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和八云紫相似,八云紫是操纵境界,境界也就是边界,只是范围更广,不止是时间空间的边界,还包括了任何不同概念的边界。上面提到的放置在岔路口和城门口的hekataia雕像就是这个职责的体现。同时赫卡忒也是女性在生命中的转变的守护神。女性的“转变”指的是从普通女人转变为母亲之类的过程。而纯狐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转变失败的女性,因为她的儿子年幼时就死去,她没能成为“成功的母亲”。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类似的人物叫拉米亚(Lamia)。拉米亚是波塞冬的女儿,是宙斯的情人之一。她为宙斯生下了孩子,但是孩子被嫉妒的赫拉抓走,她本人从此之后变成了专门吞食小孩的怪物。拉米亚同时也是一种鬼怪的名字,这种鬼怪的特征和前面的拉米亚相似。古希腊人认为,转变失败的女性变成的鬼魂,例如盖洛(Gello),拉米亚(Lamia),莫莫(Mormo),会去攻击其他的女性,阻止其他女性成功转变。而这类鬼魂又被认为是跟随着赫卡忒出现的。有些文献中还提到,赫卡忒是拉米亚的一种。顺便一提,我个人感觉希腊神话中神的职责似乎经常是双面性的,也就是说神既可以令人成功也可以令人失败。我没有收集直接的证据,但是这种观念本身很符合人的感觉和逻辑,在中国也很常见,所以这个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而赫卡忒也是这种类型的神,所以她充当保护神的同时也率领害人的鬼魂。显然纯狐这个情况正是在赫卡忒的管辖范围内。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这个当成纯狐和赫卡提亚交上朋友的最主要原因,这层关系比“有共同的仇人”密切多了。上图是我查到的第一种iynx上图是我查到的第二种iynx上图是第二种iynx的用法。把轮子上的绳子拉直,轮子就会转起来。这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的玩具,很多人可能玩过了。图上的人是希莫洛斯Himeros,他是厄洛斯Eros的双胞胎兄弟,厄洛斯的罗马对应版本就是大家熟知的丘比特。图上的圆是我画的……为了预防被百度删掉。上图是赫卡忒之轮。图片来自亚马逊($16.99)
佛教世界观的鬼、饿鬼、鬼神 先复制佛学大辞典: 饿鬼,梵语,薜荔哆Preta,译曰饿鬼。三涂之一。法华经云:受地狱饿鬼**之苦是也。又为六趣之一。饿鬼趣常苦饥饿,由其所受果报不同,而有胜劣。有福德者,则为山林冢庙之神。下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刀杖之苦。杂心论八曰:“从他希求故,说饿鬼。”婆沙论百七十二曰:“有说饥渴增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有说多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多希望者,无过此故。”大乘义章八末曰:“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此鬼类中。有有药叉罗刹之大威德者,故新译曰鬼,不曰饿。然旧译之经论,名曰饿鬼,以鬼类中饿鬼最多故也。 鬼为六趣之一。神为八部之通称。有威云鬼,有能云神。金光明经文句六曰:‘鬼者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金光明经三曰:‘鬼神品。’最胜王经九曰:‘诸天药叉护持品。’诸天药叉之类即鬼神也。释摩诃衍论曰:‘鬼并及神,云何差别?障身为鬼,障心为神。’长阿含经二十曰:‘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中略)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中略)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逐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