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怂
金三怂
关注数: 85
粉丝数: 198
发帖数: 15,984
关注贴吧数: 49
绝佳机会是怎么认定的? 如果说“射正”可以理解,不过这个“绝佳机会”是怎么认定的?然后一群龟和红皮拿这个说泰山队没像他们一样0:3不过是运气好
别喷了,上港今年进步明显 去年上港2:3巴吞联,然后巴吞联被柔佛双杀,今年上港在主场,在两度落后的情况下顽强的2:2逼平柔佛,何况上港仅上了7个外援,相对柔佛的9个可以说就是不依赖外援,难道不是明显进步吗?
真服了,啥人都有
我有一计可以大幅度提高国足成绩 简单的说就是高原主场加魔鬼体能。 先说主场,虽然国际足联禁止2500以上的主场,咱们没法把主场设在拉萨,但是我海拔第二高的省会城市西宁海拔2250,正好打擦边球。想想冬季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主场踢可能从来都没有见过雪的猴子和骆驼加身处南半球正好是夏季的袋鼠就酸爽。 那怕是到了西宁最热的7月份,咱们把开球时间设到20:00,气温也能降到20℃左右,咱们感觉气温很宜人,对猴子和骆驼来说就有点小冷了。 不过西宁的夏秋季对南北棒、鬼子、乌鸡来说的确宜人,但是咱们地大,可以再选海口做副主场,每年的4~10月踢东亚、中亚的球队和袋鼠。利用海口的高温、高湿先给客队一计杀威棒。 当然,就现在的国足白斩鸡,高原主场和高温主场弄不好先趴下的是自己,于是得有配套规则,以后新加入中超的球员必须先通过体能测试,分为在西宁的高原体测和6~8月份在海口的下午进行的高温体测,测60米短跑和万米长跑加折返跑,守门员和外援可以免测。当然体能好的也不一定球技就好,但这毕竟属于基本功,有要求也不过分。
给孟总点个赞 孟总的脑子是用来思考问题的而不是用来拍的。
两张图连起来看
过大年了,放羊了 弱弱的问一句:2月17日的,要求一线每日必学的安全日历发那里去了?
当初球员的高薪是谁炒起来的 当初拿着空手套来的钱各种豪,现在没钱改成嚎了?
恒大答应的工资,恒大不给,你们不能要 现在这事,主要是刘总在喝茶,不然看谁敢来要工资!
这么有深意的话需要好好的解释解释
八月份听说泰超球队挺强的
为什么“无牌任何人不准操作” 这都把我整懵了,到底什么情况下能操作?
这是破落户? 2021年联赛冠军,2022年和冠军同分的亚军。2018~2022年连续5年杀入足协杯决赛并三次夺冠,在三鸩球迷口中是破落户,他这是在暗讽三十年一冠的俱乐部吗?
发这个帖子的智商堪忧 还不让我发帖,这是暗黑国安、海港碰到泰山必输无疑啊!
这个在中超吧竟然0热度
看你们一个个委屈的 平时你们闲来无事出来拍个照,然后穿的干净的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房间里做PPT,下通报,限期整改,下考核。苦命的操作工穿的脏兮兮的,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整改你们鸡蛋里面挑骨头(比如马路上的车轱辘印)拍的问题时,怎么不见你们委屈,恐怕你们那时不仅不委屈,还挺有优越感吧?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虽然今天恒大降级了,但是恒大青训的成绩有目共睹,明年现在的恒大的这批老将该退役的退役,该转会的转会;以恒大西班牙足校的球员为班底组建新的恒大队征战中甲,以这批小球员的实力,一年后重回中超是板上钉钉的事,以后必将在中超掀起一场青春风暴,不敢说能再次上演凯泽斯劳滕奇迹,至少成绩能不输今年的绿城。
找到原因了
分享贴子
中超球队不敌中冠球队,不好好反思竟然说中冠球队“实力更胜一筹”,这得多恬不知耻啊!
说的假期和倒班的有关系似的! @所有人 关于国庆假期打卡的温馨提示 1、9月30日下午下班卡(包含倒班人员)一定要按时打卡,否则必须提供下班后离厂证明照片或视频。 2、国庆假期常白班最多连休7天(包含9月份),如提前走请提前在erp系统排好出勤班次,决不允许出现连休超过7天的,否则按公司制度考核。
要得抑郁症了 一上班就感到无比的压抑,干不完的活,明明没人,能维持生产就不错了,领导还以为下边的人都闲着,脑袋一拍,活就来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对工作糊弄、敷衍吧? 如果下边被安全处查到任何纰漏都能考核死,自己要求天天学习的《安全日历》竟然是如此质量,某些人又准备视而不见吗? 看来有的有句话“鸡多不下蛋,人多不出活”真不假。
祝贺工场马上实现无人化生产 虽然公司一再指示优化再优化,但是我发现,只要脱离生产岗位,别说实打实的订上非操岗,那怕定的仍然是操作性岗位,只是被“借调”到了职能部门或职能课室,以后就可以双手不沾阳春水,再被优化到操作性岗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那操作性岗位缺人怎么办,山人自有妙计,把缺人的岗位优化没不就不缺人了嘛!可是一线的确缺人啊?没事,咱们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嘛!看那里大修等等。把他的人抽到没大修的工场不就行了? 嗯,这样操作性岗位只见旧人走,不见新人来,下步各个工场就可以实现无人化生产了,实现杜总提出的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目标。日钢的员工穿着希努尔的工装,拍拍照,做个PPT、报表,下个通报就能完成生产任务,多爽!
优化当个笑话看看就好 连人岗不符都不查,又怎么谈得上优化!有的人名义上被优化了,实际上又被“借调”到原岗位;有的人名义上是“技术员”,实际上长期“借调”部处;加上工资由下面课室做,实际收入也不会有啥影响。 结果就是,名义上公司倒班岗不少,但是有的工场连三班倒的人都快不够了。
轰轰烈烈的优化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 别的部门我不知道,反正就我在的生产部门而言,不仅没见一个有编的非操被优化,就连“借调”到厂部的技术员也不过回工场耍了两天就又回去了。 当然,变化也不是说一点没有,这点变化就是:倒班岗位由四班倒变成三班倒了。
只需做到两点就可以继续四班倒 一、工资、奖金公司做。 二、严查人岗不符,倒班岗位严禁调长白,如果确实必须,由一级主管打申请,人资批准后方可。 只要做到这两点,倒三班的课的人手很快就能恢复到足够四班倒的水平。
明天收心会走起 毕竟明天过年回家的爷都回来了,需要拍照、做PPT刷个存在感。过年又胖了三斤,需要溜达溜达消化消化食。 收心会就是让参加的的人明白,醒醒,收收心,所有节假日没有你的份。所以过节放假的人从来不用开收心会。开收心会都是节假日不放假坚守岗位的。
现在长白班和倒班的那个多 我猜是长白班的更多。 自“优化”以来,倒班工段的人的确越来越少,甚至可以说只见旧人离职和调离,不见新人来。在很多生产厂部,03年建厂时80后是年轻人,现在在社会上都中年油腻大叔了,在生产一线仍然能算“小年轻”! 而长白班,零几年时一个生产车间基本只有主任、副主任、办事员是长白班,现在除了多了公司在编的工程师,还有一群占着技术员编的“秘书”、“杂役”为工场主任、课长服务。以前一个分厂只有“生产技术科”、“机动科”两个长白科室,里面也没有几个技术员(那时的技术员比现在的技术员值钱多了),现在一个厂部人手比下边一个工场还多。
郝伟是不是即将创造中国职业联赛史上一项个人记录 做为球员和主教练都获得过顶级职业联赛冠军的第一人。
这个青岛队就是当年的青岛中能吗? 怪不得就赢了一个球,毕竟还想想郑龙、刘健、李帅等前辈那样南下挣大钱,不能让未来的东家太难堪了!
坚决不给某队落井下石的机会
又到了长白的出来刷存在感的时候了 长白的放假了,班车也好坐了,生产也顺畅了,现在没有那么多脚印卫生也好干了,也没有那么多照片了,上厕所也不用排队了,就是食堂的饭少了
这是意味着能活过来吗? 股价连升几日,已经由前几天的即将失守2元涨回3元以上。虽然股价仍然无法和最高点相比,但是毕竟资本市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是不是嗅到了恒大能活过来的味道?
发家致富的天赐良机 品牌部的大神们,既然你们如此相信恒大能浴火重生,建议压房本、车本梭哈恒大的票据,转过年去就财务自由了。
恒大公布三种投资产品兑付方案
江苏足球也是坎坷,2012年踢的不错,出了个“七外援” 2016年苏宁刚接手,干劲十足,却被针对的磕磕绊绊,最后足协杯决赛又来了个会说粤语的新加坡光头“金哨”…还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嘲笑为三亚王。 看刘永灼说的多好,“国内的冠军,恒大想要的冠军,我不给你,你就不能抢”,定语“国内冠军”,加的多贴切,真是(庆功)酒后吐真言。 2020年江苏足球总算圆梦,可惜又因为200亿债转股最终被迫解散
这是啥都得硬扯上鲁能的节奏啊 啥叫步鲁能后尘?国网是各种原因不能继续玩了,猴鞑是自己把自己把自己玩死了,有可比性吗?
日钢的环保工程师成功攻克一困扰古今中外的世界性难题 热烈祝贺日钢的环保工程师成功攻克“如何让路上走车不留车辙印”这一课题。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一线都缺人缺的三班倒了,部门职能课室(规划组、设备室)还是人满为患,人数不比下面一个工场少,要知道一个部下面也就2、3个工场啊!这么多人,拍个照,做个PPT,下个考核,还忙不过来,得从一线工场借调人员帮忙。 本来按公司的安排,一个工场也就工场主任、课长、几个工程师长白班,但是现在事实上一个工场长白班的人数远超下面一个倒班的工段。主任、课长有若干分管人事、设备、生产、能源的幕僚,也不知是上面安排的活太多,还是主任、课长办正事的能力不足。我就寻思,如果是上面安排的活太多,就应该向上建议,安排更多的人手或者更合理的安排工作,从一线工段抽人做幕僚,一不符合公司人岗相符的规定,二来难道一线工段的活好干?上面安排给你们的活最后你们还不是又给了下面的工段?你们的这些幕僚的主要工作不就是当“督战队”,看下面把这些工作完成的如何,动不动以工场的名义给工段下考核的?
过一个最有意义的劳动节 5月1日检修,领导怎么想的?
弱弱的问一下:还优化吗? 春节前前就听说节后优化,到现在也不见动静。引以为豪的“日钢速度”那里去了?2008年和2014年优化也是雷厉风行,那像现在干打雷,不下雨! 新的人力资源处处长和发展规划处也已上任,此次优化的操盘手也有了,怎么还不行动?
大日钢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42s,这么短的时间,我连题都读不完,更别说全部作对了,对这种人才,俺是不服不行。
弱弱的问一句:工场真有存在的必要吗? 众所周知:管理学上普遍认为应该减少管理层级,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老员工应该都知道,日钢以前是公司~分厂~车间~班组的管理模式,学中钢以后成了公司~部~工场~课~班组的模式,部基本相当于以前的分厂,课相当于以前的车间,也就是说学中钢倒凭空多了工场这个管理环节,多了工场主任、工场工程师等二级主管,多了占着技术员编制实际充当工场领导秘书的准闲人。 不仅如此,以前一个烧结厂,现在两个烧结制造部。炼铁更厉害,以前一个炼铁厂,现在三个炼铁制造部。也就是说,在多了工场这个二级单位的情况下,部这样的一级单位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这样不仅增加了部长、副部长等一级主管,也增加规划组、设备室等二级单位的数量。何况炼铁、烧结真有分家的必要也好啊!实际是为了分家而分家,两三家共用一个调度,还弄的调度挺尴尬,不知道该听那个部长的安排。
这是要把下面不挂长的的本科生全搜罗走的节奏吗? 当然,没有注明“全日制”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我也为解决日钢的招工难提个合理化建议 关于招工,我有一计,可解日钢招工难。马上要过年了,我们的各级主管肯定又要回家过年,衣锦还乡,顺便提携老乡、同学来日钢高就最合适。四级主管必须为日钢招来一人并就职至少一年,三级主管至少招来至少两人并每人就职不低于一年,二级主管至少招来不少于三人并每人就职不低于一年,一级主管招来不低于五人并且每人就职不低于一年,公司高层招来本科或以上学历人员不少于五人并且每人就职不低于一年。四级主管里面倒班并且春节期间的确全勤的可以不用招人;为了避免裙带关系,四级主管找来的人不能在其任职的三级单位(课)任职,三级主管找来的人不能在其任职的二级单位(工场)任职,二级主管、一级主管招来的人不能在其任职的一级单位(部)任职,高层招来的人不能在其负责的专业口任职。人资的同仁招工人数向其上一级主管看齐。
看来以后又要增加一项像每天阅读学习《安全日历》一样的工作了 每天阅读学习《工业工程》并反馈,不然通报考核。
日钢人事的骚操作 今惊闻部里有辞职意向的调质检部门高就。这是拿安心工作的当牲口用,不安心工作的当大爷供着的节奏啊!
确认不到位就发出来了 《安全日历》上的《每日一练》答案少一个都没有发现,确认不到位。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