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剑飞 F剑飞
关注数: 1 粉丝数: 454 发帖数: 4,569 关注贴吧数: 5
装了一个小钢炮 装机背景: 时间:2016年12月30日 在这一年还有2天就要结束的时候,从大学一直陪伴了我到现在有5年的巨无霸挂了。开机进系统无限蓝屏,换内存换硬盘重装win10 win7全无法解决。只能寿终就寝。 那么就得换个新电脑了。 作为(自认为的)高端玩家,心里一直还是想着高端平台的,怎么最次也得X99平台6核12线程,4通道DDR4, NVME SSD,至少GTX 1080显卡一块,还得全水冷。但是这套的投入也是可观的,这就是为啥旧电脑一直憋着用的原因。攒钱呗。 现在旧电脑直接提前嗝屁了。那不想换也不行了。没钱怎么办?那只能降级了。好在现在工作了,也不像大学的时候天天玩游戏了,所以也不是非要极限玩家配置。再加上无论什么配置,我早就想好的一件事就是:我特么再也不装全塔机箱了,我最多就装M-ATX。这次这么一降级,那就选Mini ITX这个尺寸好了。 捣鼓了好几天,定下的配置如下 机箱: Lianli PC-o5 CPU: I7 7700 主板: MSI B250I 散热器: Silver Stone AR06 风扇: Noctua NF-A9 140mm 内存: G.Skill TridentZ RGB 2*8G SSD: Samsung 960EVO 500GB 显卡: EVGA GTX 1060 6GB SC GAMING 电源: Corsair SF450 概括一下:这是一台中规中矩,不超频,不瞎搞,不昂贵,但是也不廉价的多用途机器。 具体每个配件的选择思路,下面单独再提。 先来个全家福自联立发布PC-O系列之后,我就一直很喜欢它瘦小的身材。(这明显是被以前的大机箱折磨够惨)但我梦中的配置是想要M-ATX尺寸的PC-o6s的。这次既然装ITX,就用了它的小弟的小弟。为啥说是小弟的小弟呢?因为o6s下面有个o5s,o5s下面还有个o5。o5是整个系列里后面唯一不带s的。因为它是纯风冷机箱,其他带s的型号的区别是顶部加高,顶板开孔可装风扇。为的是加装顶部水冷排。所以说,不能加顶部水冷排的o5不仅是整个系列最小的,更是最矮的。打开后可见机箱,单独保护起来的深色钢化玻璃以及内含配件和立放支架的配件盒。所有盒子拆开。整个机箱是铝合金材质的。可以看到我说的这个机箱的顶板是没有任何开孔的。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正面有较大面积的通风网,如果这个都没有的话,散热就废了。此外还有超薄光驱位,因为这个机箱的设计目的是可以做HTPC的。2个USB 3.0,音频接口,电源开关。没有复位开关也没有任何指示灯。背板可以拆卸,手拧螺丝。背后一个大风扇,原装是往外吸风的,我为了正风压把它调换成往内进风。背面,3个PCI扩展槽,纵置。左下角那两个洞不是走水冷管的,是走电源线的。电源线一路要从背后伸到前面,比较奇葩。内部,最大的特点就是显卡纵置,所以需要一个PCI-E延长线。不知道为何我这个线感觉要比从网上看到的别人的线好看?装机前再来一个正经的全家福电源安装就比较恶心了。电源在右上角,用一个支架吊起来,然后电源线要从机箱后面一路穿过去。穿线的时候,机箱顶盖和背盖都要拆下来。这个板子的M.2在后面,不过也不是稀奇的设计了总装完成的主板背部走线,跟我以前的大机器比简直太清爽了。但仍然能看到奇葩的电源线飞线。背后有个硬盘支架板,就在PCI-E排线后面的位置,已经被我拆了。完成图装机感想 其实主要部件没啥好说的感想,大家都熟悉,评测一大堆。我就想重点说一下机箱,相信你们想了解的也是机箱。这个机箱设计的很好,零件的位置都很合理,也很装X。做工用料很好,硬盘位也不少。装起来虽然有点费事,但是只要你做好功课,买好配件(这就看你的水平了,高手的细节就体现在这里了。像什么线不够长,散热太高,内存装甲挡风扇这种低级错误是不允许的),不会出现恶心的不兼容情况。唯一的缺点就是布局带来的散热问题,没有直入机箱的风扇(背面那个基本上打酱油),顶盖密封,通风很差。运行游戏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正面铁网热气腾腾。这也就是为啥除了o5,其他版本均可以水冷。联立也知道,这机箱想散热好,必须水冷。所以除非你和我一样装一个比较低性能的机器,请选择s版本。
【交流】装了一个小钢炮 装机背景: 时间:2016年12月30日 在这一年还有2天就要结束的时候,从大学一直陪伴了我到现在有5年的巨无霸挂了。开机进系统无限蓝屏,换内存换硬盘重装win10 win7全无法解决。只能寿终就寝。 那么就得换个新电脑了。 作为(自认为的)高端玩家,心里一直还是想着高端平台的,怎么最次也得X99平台6核12线程,4通道DDR4, NVME SSD,至少GTX 1080显卡一块,还得全水冷。但是这套的投入也是可观的,这就是为啥旧电脑一直憋着用的原因。攒钱呗。 现在旧电脑直接提前嗝屁了。那不想换也不行了。没钱怎么办?那只能降级了。好在现在工作了,也不像大学的时候天天玩游戏了,所以也不是非要极限玩家配置。再加上无论什么配置,我早就想好的一件事就是:我特么再也不装全塔机箱了,我最多就装M-ATX。这次这么一降级,那就选Mini ITX这个尺寸好了。 捣鼓了好几天,定下的配置如下 机箱: Lianli PC-o5 CPU: I7 7700 主板: MSI B250I 散热器: Silver Stone AR06 风扇: Noctua NF-A9 140mm 内存: G.Skill TridentZ RGB 2*8G SSD: Samsung 960EVO 500GB 显卡: EVGA GTX 1060 6GB SC GAMING 电源: Corsair SF450 概括一下:这是一台中规中矩,不超频,不瞎搞,不昂贵,但是也不廉价的多用途机器。 具体每个配件的选择思路,下面单独再提。 先来个全家福自联立发布PC-O系列之后,我就一直很喜欢它瘦小的身材。(这明显是被以前的大机箱折磨够惨)但我梦中的配置是想要M-ATX尺寸的PC-o6s的。这次既然装ITX,就用了它的小弟的小弟。为啥说是小弟的小弟呢?因为o6s下面有个o5s,o5s下面还有个o5。o5是整个系列里后面唯一不带s的。因为它是纯风冷机箱,其他带s的型号的区别是顶部加高,顶板开孔可装风扇。为的是加装顶部水冷排。所以说,不能加顶部水冷排的o5不仅是整个系列最小的,更是最矮的。打开后可见机箱,单独保护起来的深色钢化玻璃以及内含配件和立放支架的配件盒。所有盒子拆开。整个机箱是铝合金材质的。可以看到我说的这个机箱的顶板是没有任何开孔的。正面有较大面积的通风网,如果这个都没有的话,散热就废了。此外还有超薄光驱位,因为这个机箱的设计目的是可以做HTPC的。2个USB 3.0,音频接口,电源开关。没有复位开关也没有任何指示灯。背板可以拆卸,手拧螺丝。背后一个大风扇,原装是往外吸风的,我为了正风压把它调换成往内进风。背面,3个PCI扩展槽,纵置。左下角那两个洞不是走水冷管的,是走电源线的。电源线一路要从背后伸到前面,比较奇葩。内部,最大的特点就是显卡纵置,所以需要一个PCI-E延长线。不知道为何我这个线感觉要比从网上看到的别人的线好看?装机前再来一个正经的全家福电源安装就比较恶心了。电源在右上角,用一个支架吊起来,然后电源线要从机箱后面一路穿过去。穿线的时候,机箱顶盖和背盖都要拆下来。这个板子的M.2在后面,不过也不是稀奇的设计了总装完成的主板背部走线,跟我以前的大机器比简直太清爽了。但仍然能看到奇葩的电源线飞线。背后有个硬盘支架板,就在PCI-E排线后面的位置,已经被我拆了。完成图装机感想 其实主要部件没啥好说的感想,大家都熟悉,评测一大堆。我就想重点说一下机箱,相信你们想了解的也是机箱。这个机箱设计的很好,零件的位置都很合理,也很装X。做工用料很好,硬盘位也不少。装起来虽然有点费事,但是只要你做好功课,买好配件(这就看你的水平了,高手的细节就体现在这里了。像什么线不够长,散热太高,内存装甲挡风扇这种低级错误是不允许的),不会出现恶心的不兼容情况。唯一的缺点就是布局带来的散热问题,没有直入机箱的风扇(背面那个基本上打酱油),顶盖密封,通风很差。运行游戏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正面铁网热气腾腾。这也就是为啥除了o5,其他版本均可以水冷。联立也知道,这机箱想散热好,必须水冷。所以除非你和我一样装一个比较低性能的机器,请选择s版本。 最后来几个壁纸级图片。
来个技术贴 当旧设备面临故障率增加和性能之后的问题时,摆在使用者面前有两种方案:整套全部换新,或者对部分部件更新以延长服役寿命。 现在我的机器就面临这个问题。 正在使用的DFI UTX58 T3EH8 服役已满 3年1个月零4天。其主要的问题有:内存兼容性差,不支持XMP。 时不时蓝屏(没有任何超频)。第一条PCI-E插槽由于显卡重压已经无法正常工作。 本来是希望可以继续撑到IVB-E上市直接把平台淘汰,主板收藏,CPU低价出售。但是最近蓝屏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还不想入手LGA2011平台,所以剩下的方案只有想办法延长这套X58平台的寿命,也就是换主板了。 一直想入一块 EVGA的主板,总是帮别人装,自己想用,但是到现在都没机会用。这次有机会了,淘了一块E760,早期的Classified。 E-ATX版型,数字PWM供电,霸气的北桥散热。现在的主板都没北桥了,再也看不到这种东西了。 而且个人认为X58 classified 是EVGA单路主板里最后的巅峰之作了。看看现在的X79,EVGA主板已经在走下坡路。(个人感觉貌似自从北桥取消之后,各个厂商都开始偷工减料了)我喜欢的东西难道都要悲剧?可千万别学DFI最后退市了啊~~~~ 主板刚到,先上图Classified标牌,也只有在这个版本的主板上才出现过北桥散热器跟一堵墙一样,有两根热管,还有单独一根和南桥散热片相连。这么大的散热片对于X58的散热量绝对不过分。传说中的三倍于标准含金量的插槽。我的要求不高,把我的970稳在4.2G我就满足了。CLASSIFIED 希望你对得起你的身世,在最后这半年里焕发X58的潜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