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e7🍭 dandandeheng
关注数: 501 粉丝数: 86 发帖数: 9,569 关注贴吧数: 38
现在想到抢票倒计时那会儿的心情还特别崩溃啊!(图片就是当时倒计时后的截屏) 那会在郑州学习,到那里就发现培训基地信号不好,直接买了5日包8G流量的优惠活动,7月26号晚上早早出去运动,外面信号特好!提前就进入了大麦网掐着点儿开抢,但是……可是……最后……都是无法言说的痛苦啊!秒进开始就发现内场三个已经灰了,没有变灰的进入都是锁定状态,抢了十几分钟内场1680进入了就是无法成交啊!急得退一步1280还是崩溃啊!手机都快没电了!还是没有成功的抢票,没一会姐姐来电话说五个人才抢到一张内场票,我听了直接傻了!这什么节奏啊?会不会没机会去看演唱会了?都是想哭的感觉呢?赶紧让姐姐再让她们发挥一下帮忙我抢一张1280的,然后就是焦躁不安的等待……对,就是焦躁不安,在那条过街天桥上来回来回来回 折腾啊!突然觉得自己活到现在还没有如此的期待过什么,真的,没有过当时那样的情绪,一直相信自己是最最理性的女人啊!姐姐的电话是好消息啊抢到票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有些虚脱了,突然就从焦躁不安中转入到莫名其妙的兴奋中,一下子坐在了台阶上好久好久好久……耳朵里就是姐姐说的票,抢到票了!最后怎么回了培训基地的房间都没有印象了,吊链了!同屋的90后听到我抢到票也是替我高兴,还说操心不安了几天总算安心了!哈哈哈哈哈,我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吗?有有有,天天看大麦网啊!然后就是失眠到天亮!上课时为了不犯困 一直都拼命的记笔记写写写……小哇!这是什么魔性啊!我都不是我了!现在想来还长长出口气,第一次要看的演唱会!第一次要去的摄影展!等我!
(转)钟汉良「浮光掠影」自序 作者自序 二十年是流水、云彩、时光、风......和一点点眷恋。 入行,像是领略了前辈们说的,「戏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我转过身寻找十七岁的我。   我跟他是熟的,他实现了唱歌、跳舞、演唱会的梦想,那接下来,他还想要什麼?是一直都喜欢的摄影?还是一直想挑战的极限运动?   少年像在玩游戏般地选著下一个关卡,忘记了时间啊,是一年一年地堆叠上去,一犹豫,又是好几个年。   「摄影吧!」他说。虽然称不上大师级的完美,但总也是这二十年的所感所悟。「不惑呢...」他望著我愀了一眼。   我深呼吸,叹到:「是啊!这不惑之年...」他笑了,一丝丝得意的微笑著。在这之前,我重新到了许多以前曾去过的地方,再次赞叹欣赏过的风景,时间在变化著,除了一样美丽如画的景色,我的视野也随著年纪和心情转变。是幻灯片,也是电影胶片的影格。有的景象因岁月而显得泛黄、有的变形成无意识宽广、有的像是尘埃却是一座城堡。   「看到什麼?」他问。我笑著,没有回答。我想是发现了更美的世界。   拍照,也就是摄影,从生活出发,却停格在自我映象里。反应出了按下快门的作者,他的一切,等於是灵魂。摄影让我留下了各式各样的记忆,把人生中不停变化的人、事、物记录下来。   在还使用底片的年代,沉迷在黑白照的极致区间,拍摄、计算光圈快门、冲片、晒片,这繁琐的令人兴奋。当底片两侧排列有序的小洞,钩住相机、按下快门、卷动底片,一张张的,我学著把记忆储存起来。然后花了一天等待著冲洗出来的记忆,往往是黑白的,但在我心里却是灿烂缤纷。   数位化了,不讲究耗时工程,更专注微秒发生的心情。用上更多的时间,建构一张照片的轮廓,和他能呈现出的生命力,继而达到可以让人仔细品味、思考一张照片拍了什麼的那种「瞬间魅力」。   这一次,透过摄影,我分享了我的生活经历,每一张照片都有著丰厚的故事,都有它自己的层次。感谢这次推动个人摄影展的黄华安老师(六龙先生)与他认识在「天涯明月刀」古装剧的拍摄现场,却一直延伸著缘分,让我在摄影找到窍门和自信。也谢谢台北中山堂所有的新朋友们,这次能在历史悠长的古迹里面举办摄影个展,非常不容易。   还有,我的良家族,每一位支持我的家人,因为你们的存在,才会一直推动著我向前冲,让我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让我不断不断地想要跟你们分享更多我所喜欢的事情,未来还请包容我的调皮(唱片、演唱会、电影、电视剧...什麼什麼的计划,我一个一个来、慢慢地来...。)   特别谢谢台北喜愿协会,从1995年开始的机缘,也让我一路上有了圆梦的力量。   「你有什麼想说的呢?」我问他。   半晌他没有说话。最后,还是朝著我微微一笑,正如太阳一样,眼里的光芒像是在说:「请等著,下回分晓!」 钟汉良 2014年12月7日台北[4]
钟汉良日记(转贴) 钟汉良日记 民国85年5月28日 天气:雨 地点:嘉义 五月二十四日晚上,刚拍完晚班回饭店休息,大字型的躺在双人床上,看著时钟走到凌晨时分,我开始沉淀下来了,发觉心情的疲累比起身体的酸痛还严重,也许是工作关系吧。 这一阵子,没有很多时间想东西,没有很多时间记著回忆,头脑一片空白下......突然......很想把过去几次想流泪、强忍眼泪和放声大哭的情境记录下来,终使大家看到我大部份时间都在笑。 有一次,我正在拍摄超级班长里面其中一场剑击的戏的时间,亲眼看到A君不小心弄伤B君,啊一声后,大家都不以为然那声音是如此逼真,B君一直在痛苦的叫著不管导演已经cut掉,大家发现后,一时间围过去看他,只有我是站在原地不动的,声音嚷著:有没有关系、别太难过你不是故意、OH,差一点便刺到喉头。 这一刻,我真的不知所措,我不晓得要做哪一个角色,A君为了自己的不小心而流下眼泪,我在很远的距离也能清楚看见,我的眼泪也没有受我的控制而流出来了,突然身边有一个女的工作人员讲了一句话,她说:「看到这种场面自己也很难过」,我说:「对了」然后想用力把眼泪收回(**)让别人看到我的脆弱,可是眼泪已经混成我的汗水一并流出来了。 有一个晚上,跟一个好朋友在电话上聊天,说著说著我越讲越多以前没有想过的话,说到自己其实很想去关心以前帮助过我或没有帮助过的同事,去珍惜学校的友谊和听听妈妈说心事,然后好朋友说了一段话让我的眼泪像瀑布般的流下来,他说:「其实大家都想帮助你让你更好,即使你很忙,忙到连跟他们讲一句话也需要很大的力气,他们都愿意,因为他们知道你很认真,很难得的孝顺,大家都很愿意去帮你,真的」我没有哭出声音,但我的眼泪已经把电话筒弄湿了,在没有人看见之下,我流了很多眼泪,我难过的是我不如他们说的孝顺,虽然现在赚到一点点钱,能够让妈妈在生活上过的比较舒适,可是我隔了一、二个月才可以跟家人食一顿饭,更别说陪在她们身旁服侍她们,所以.....我那来孝顺,可是......我真的很想做得。 那是最近一次想哭的情境,我带著半睡状态,坐在回家的车上,车上有D君、E君和F君,他们刚开始讨论我的歌曲风格,有人说我的时候转型了、有人说快歌的印象大家比较深刻要保持一段时间,大家越讲越激烈,后来又谈到企划的东西,大家想的方向又有分歧,然后谈到制作人、宣传策略,他们无所不谈,每个人都想出很好的idea,整个车程中都在谈论我的事情,突然......眼泪又流出来了,可能自己太脆弱了,我心裏面想我那来的福气,每个人都为了我,用他们的脑汁替我想东想西,我打开窗户,营造一个风吹进眼睛流出眼泪的画(*)面,大家还是骂得头筋尽现(脸红耳赤),我就非常开心、安慰的流著眼泪。 ----------钟汉良
转发 钟汉良先生 所写的序 《一触即发》序 《一触即发》的精彩,不仅仅是故事支微末节的交代,而是如何让每一位演员都变成主角。 演员的本质其实像九命怪猫,当演员透过眼神、肢体去传达时,就赋予角色更多的可能性。若你能从每个演员的视角出发,《一触即发》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是一条独立的故事线。我几乎是张开手臂地迎接每个角色进入我的生命,我知道每个角色都是一段段精彩绝伦的人生!所以我,隆而重之地挑选了最好的环境、最好的心情、最好的气氛走进了故事里。 2011年初拿到了《一触即发》的剧本,花了三小时?还是三天?终于看完了“字面”上的剧本,直到看了第二次、第三次……初、次两兄弟,就像是空气里的细胞,经过我的鼻腔、血管、灵魂,不断地分裂、分裂。是一人分饰两角吧,或说是两人分饰四角?初、次贯穿在每位演员之间,细微如你肯定都能知道,当看到任何一位演员的出场,便知道初、次身在其中之关键。 我感觉到的《一触即发》是,没有生死,甚至是跨越了时代。革命时代的儿女情长,就这样细腻地潜伏在一来一往的眉眼之间。当“我”那一次对着阿次说,“除了我,你没有亲人了!”这句话不只给了角色,也同时让我心酸,像是在告诉我自己,当世界越动荡,就越有人性的存在。荣华死前那抹微笑而骄傲的眼泪,是瞬间的,让每个男人都心动了。 用力去演,用力让自己是一个符合剧本角色的好演员。 ——钟汉良 2012.9.5 《我住宝岛一村》序——他的幽默感,我懂! 他的幽默感,我懂! ——谁能让一个香港小孩,通过电视感受到台湾式幽默? 我一直有种和伟忠个很熟、很熟的错觉,虽然在台湾发展多年,但从没有真正合作过。不过,无数个夜晚,我看着他制作的电视节目,属于伟忠哥个人风格、特殊节奏感,彻底渗透了我的生活,陪伴我远离寂寞。每每从微笑转成大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笑点,连我这个香港小孩都能了解其中的幽默,完全没有文化背景差异。 喜欢演艺圈同仁写的树,因为无论幕前、幕后都有属于这环境中,外人无法意会的特有语音。喜欢人生阅历丰富作者写的书,藉由纸上文字吸收人生道理。喜欢文创工作者写的书,他们运用文字的巧思,总能发现文字新一层的趣味和魅力。综合以上三种元素,就是一本我心中最想阅读的作品。而伟忠哥的新作《我住宝岛一村》正是其中之一。 推荐你们和我一起阅读“伟忠哥”,这位我一直很欣赏的电视创作家,感谢他坚持原创、始终如新的工作态度,让我们天天充满欢乐。 ——钟汉良 2012.4 《我对时间有耐心》序——一个拥有梦想王国的小孩 故事的开头经常是,从前有一个小孩…… 小志曾经也是这样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小孩,他可能想着登陆月球?也可能想着成为一名厨师?甚至想要拥有一个王国,当个永远有梦想的国王。他是个歌手、演员、赛车手、科技公司的老板……对于生命的精彩,他不只是空想,而是动画一般的梦想家。 “写书呢!”我夸他厉害。 他一贯傲娇地说:“如果你有时间,你也可以的!” 这就是小志,有一股傲气,不是自大无知的满溢,而是天地不怕,志在必得的霸气。 看小志如何成为一个梦想家,看Kimi不时狂赞“你好酷!”的“把拔”(爸爸)回首来时路。计时开始,梦想走起。 ——钟汉良 《遥远彼方》序 同《夕曦星》序 梦想是人生的色彩,没有梦想的人生便是灰白。 梦想,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扮演者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人是因梦想而鲜活的动物。无论那个梦想究竟是怎样的形状。 从小时候开始,一直以来,我的梦想就很直接且坦白,要做一个成功的明星,我要在舞台上跳最棒的舞,唱最好的个,满足观众,也满足自己的表演欲。这个梦想早早的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唯一的追求。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梦想非常不切实际,也有不少朋 友和师长时不时的给我一些“劝诫”。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梦想会在等级上存在差别,在本质上出现好坏。对于梦想,不应有偏见,其实梦想都是有些虚幻色彩,只是如何去实现梦想,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去踏实思考的问题和切实努力的方向。 在多年之后,我成为了一个歌手,一个演员,在自己的音乐里表达自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演绎人生,让我的生命变得如此精彩的,恰恰是我那个曾经被人嗤之以不切实际的梦想。 梦想,因执着而展翅,因满足而升华。 对于同样有梦想的人,我总希望能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因为能拥有一个梦想是幸运,而能坚持一个梦想是磨练,继而实现一个梦想则是满足以至升华。 每次看到Snow在我的网站留言,都是大大的字、长篇的生活点滴以及特别耀眼的红色字体,曾经有那么一次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她挺适合写小说的嘛!”这会不会是她的梦想呢? 所以,当她要实现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的时候,或者说是站在实现她大大梦想的途中的一个里程牌面前时,我根本不可能拒绝她的要求,为她写这样一篇序,也当是为每一个拥有梦想并致力于实现自己梦想的朋友加油! 我想她对于我的了解可能远越过我对她的认识,虽然如此,要写这一本以“我”为题材的小说,可能还是需要极大的想象力,但她又创作的勇气已经首先打动了我,到底我在Snow心目中的模样是如何的?就让我们一起在这本装满浓浓少女情怀的小说里寻找答案吧! 张开梦想的翅膀,其实我们并不孤单。 ——钟汉良 《十月围城》序 若说阅读是重温了一次曾经见过的美丽风景,那么,每当读着一部厚重而崭新的剧本,就好像是走进了一个此生未曾到达过的地方。因为太多的惊讶、赞叹,更需要试着投入自己的想象力,让故事的前因后果更为丰富,直到感觉自己已是故事里活生生的一个角色。让自己演得心安,让观众相信,你不是你,或你就是你。 若把《十月围城》比喻是一棵树,那它无疑是一颗百年大树,站在茂密的树荫下,似乎可以不需要任何形容、任何联想,只需要安静地欣赏。看着粗壮的树干,延伸出错综复杂、却有又井然有序的枝桠;一路从浅绿到深绿,层层叠叠的树叶建构出了不可思议的景象。甚至可以很有把握地知道,地底下的树根也绵延不断、一望无垠地生长着。 以这样的逻辑透析出剧本底层的背景和故事,这独特的魅力,实在无法言喻,让人着迷。 令我误以为是活在一百年前动荡的时代,我穿着粗布破衣拉着人力车,为了两块大洋,为了替自己心爱的女人凑足手术费,我拼了命地往前冲,误打误撞地成为千千万万革命人士之一,一头走到了革命队伍最前方。我不再只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身边千千万万的陌生人放手一搏,不在乎成功不成功,或许会牺牲生命,也或许只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感。 有人认为影视作品只是提供了娱乐,陪伴了生活,但是当《十月围城》陪着大家成为夜晚餐桌上的讨论话题,让观众激动得不可言喻,就好像除了吃菜吃饭,也把剧中的正面能量给消化进了身体里面。戏里的抛头颅、洒热血是一种感动,自己的目标也就可以坚持不懈!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笑容,给予父母家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事,流传着这一股力量。 诠释这部作品,《十月围城》,让人启发了心灵。事在人为,换一个方法努力,换一种观念前行,或许就能开创一个全新的生命视角。 ——钟汉良 2014年6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