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世鸣魂 梦世鸣魂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7 发帖数: 5,807 关注贴吧数: 7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非常好啊,太棒了,建议大家看看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华;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盘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盘,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盘,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在另外空间看:放纵溺爱,等于杀害 作者:陆文 古人讲:“爱而溺之,既是害之。”这话,一般人能够理解。但是如果说:“放纵溺爱,等于杀害。”就会有人反感,认为这是耸人听闻,炸耳刺心之言。但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请看《阅微草堂笔记》卷七之第24篇中,记叙的这样一件事: 有兄弟二人,哥哥名叫张二酉,弟弟名叫张三辰。哥哥去世后,留下一个孩子。弟弟三辰,抚养这个侄儿,十分疼爱。后来还给他买了田产,娶了媳妇。几乎化完了自己的积蓄,真是竭尽心力了。 没想到,这个侄儿,由于叔父过份溺爱,他就得意忘形,淫欲横生,到处寻花问柳,因此得了怪病,医治无效而死。 这使张三辰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忽忽若有所失。邻居们都称赞张三辰,对得起他哥哥和侄儿。但是,张三辰得了病,在昏沉之中,喃喃自语说:“真是咄咄怪事!我哥二酉,到阎王殿前,告我杀害了他的儿子,使他绝了后。真是冤枉我了!” 又过了几天,张三辰的病,渐渐好转,头脑也清醒了。他对家人讲:“真是我的过错,我二酉哥在阎王殿上指责我:他的儿子并非不可教诲之人,但你养而不教,放纵他,让他为所欲为。这样以来,他胆子越来越大,以至于恣情花柳,得恶疾而死。不是你杀害了他,还怪谁呢?我在阎王面前,无言答对。我悔之晚矣!”张三辰难过至极,便死去了。 纪昀接着写道:我在己卯年任考试官时,录取了一位进士,名叫王执信。他请我为他的继母写墓志铭,说:“我的母亲,生了我和弟弟两个孩子,继母生了一个孩子。继母对这三个孩子,一视同仁。平时饮食衣物,三子无所异。遇有过失,责骂捶楚,亦三子无所异也。”纪昀赞叹道:“贤哉,数语尽之矣!”意思是:这位继母把三个孩都一视同仁,不分亲疏,也不格外溺爱放纵非亲生的孩子,这就是贤德。 张三辰的为人,是很仁厚的;张三辰的教训,又是很深痛的。让我们从这件严酷的事实中,吸取有益的养份,妥善的、精心的来教育孩子。 下面特引古人锦言数则,以奉读者: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古对联) 富贵之家,爱子过甚,子所欲得,无不曲从,则刑祸从此至矣。(清代张宏谋) 贤人志士之于子孙,厉以志,不厉以辞;劝以正,不劝以诈;示以俭,不示以奢;贻以言(赠给他处世的警言),不贻以财。(汉代王符)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已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清代郑板桥临终时给儿子的遗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