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dajustice oidajustice
关注数: 3 粉丝数: 107 发帖数: 7,792 关注贴吧数: 46
聊聊摄影路上走过的弯路都有哪些 1.从来不设置自己的相机,相机拿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等到自己觉得拍出来还不如手机的时候才发现,相机上怎么又这么多按钮,都是干什么的? 2.胆子小,拍摄的时候犹犹豫豫,发现了好的场景不敢拍,结果错失了很多精彩瞬间 3.害怕使用闪光灯 闪光灯是个很有用的工具,在逆光拍摄的时候,它可以为前景补光。此外,闪光灯也可以为人像打出“眼神光”,让人像更有神。新手害怕使用闪光灯的原因也不外乎以下两个。  第一,害怕人像过曝。其实我们可以手动设置闪光灯输出功率,只要把闪光灯输出设置为-0.7EV至-1.0EV,人像便不会过曝了,另外也可以加一些柔光罩或反光罩之类的附件,效果会更好。 第二,色温不同,让人像显得不自然。闪光灯的色温偏冷,如果现场环境光线是偏暖的黄光(如餐厅、街道等),两种光源便会产生不同的色温区域,人像就不能自然地融入到环境中。 4.过分观察放大后的照片   现在相机和镜头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度相比以前有着质的飞跃,也从而诞生出了一批“数毛党”。 这类人以在拍出来的照片上能数出模特的汗毛孔数量为荣,锐度是他们的唯一追求。每次回看照片就一定要100%的放大并且查看每根毛发的清晰度。 但是这样又很特别重要的意义吗?除非是博物馆等文化工作者又特别的东西要记录,不然真的没有必要5.拍摄完后从不删除照片 有时你出去一趟之后会发现自己拍了很多照片——其实是太多照片,但是还会一股脑的全部放在电脑里作为自己的战利品。 其实这样的照片很少有人会第二次进行查看,对它们进行后期处理就更不可能了。与其白白浪费存储空间,不如及早删除。 在电脑中进行存档时,只要留着那些场景不同,并且能显著反映你个人风格的作品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省后期的挑选时间,也能慢慢建立你的个人风格。
基础丨关于白平衡,有这些知识需要了解 通过控制白平衡能够让你调节照片的“色温”。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以开式度(K)为标准测量。在开式度温标的一端是蜡烛所发出的暖光,而另一端则是晴朗天气下在阴影中所见的冷色蓝光。通过调节相机的白平衡,可以很好地表现不同的色温。本质上来说,调整白平衡是为了确保你照片中的白色是“纯正的”白色。举例来说,如果没有校准过白平衡,那么在蜡烛光下拍摄的白纸看起来就会是橙色的。白平衡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光平衡”。每拍一张照片都需要设定一次白平衡吗? 不必。自动调节白平衡的功能,在你拍摄照片的时候能够根据不同环境自动帮助你调节白平衡。总的来说,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AWB)是非常高效的,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光源条件自动调节到相应的设置,然后再调整到合适的色温。这在各种光源条件混合复杂的环境中拍摄时尤其适用,比如拍摄黄昏中被各种灯光照亮的大楼,或者在一个用传统灯光的屋内使用闪光灯拍摄人像的时候。 当然,就像多数的相机设置一样,自动设置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有时我们需要自主决定白平衡参数。当你进入白平衡选项菜单的时候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一系列带有图标的选项,每一个都代表一种设置好的特定白平衡。以日光为例来说,它预设的色温大约为5200K左右,而钨丝灯/白炽灯的预设则大概是3200K左右。不过很显然并不是所有拍摄条件都能够刚好符合这些预设的种类。有些灯泡的光线会不像传统的钨丝灯的光线那么黄,而日光的色温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也在变化着。考虑到这一点,在设置自定义白平衡时,你的相机允许你直接输入开式度数值进行设置。这个功能让你能够自己定义一个白平衡设置,这样所得到的白平衡会让你在同一光线环境下拍摄的照片都能拥有相同的白平衡效果。不过设置“完美的”中性白平衡也有一定风险,很可能会让照片失去原本的魅力。如果设置不恰当的话,日落可能看起来就不够鲜亮而晨雾可能看起来也不够冷艳。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所以我们建议拍摄照片都使用RAW格式。在一张照片拍摄完成进行存储的时候,这张照片的自定义设置都会相应地进行存储。如果你拍摄的是JPEG的话,这些设置都会永久性地嵌入到图片文件当中。如果你拍摄RAW格式的话,相机不会进行任何处理,拍摄照片时的预设会独立于图片文件之外单独存储。这就意味着当你使用后期处理软件将照片导入的时候你可以重新调整白平衡。 当然,用Photoshop这样的照片处理软件你也能够很方便地修正JPEG图片的偏色,不过JPEG已经是经过相机处理和压缩的文件了。拍摄RAW格式能够让你更灵活地调整白平衡,并且存储多张不同白平衡设置的无损高画质图片文件。Lightroom和Adobe CameraRAW甚至能够让你进行局部的白平衡调整,这样你就能够轻松地对不同光源照射的部分进行分别调整了。色温是摄影理论中需要掌握的关键部分。 色温是以开式度来标注的。那些看起来比较偏红的光源——比如蜡烛的光线、日落的光线和白炽灯的光线——色温相对较低。而那些比较偏蓝色的光源——比如晴朗天气下阴影区域的颜色或者蓝色的天空——色温相对较高。通过在你相机的白平衡菜单中选择正确的预设,或者直接输入相应的开式度,就能够确保照片不会偏红或者偏蓝。某些种类的光线会让相机拍摄时出现偏色——不过你也可以有意制造偏色。多数情况下自动白平衡都很好用,不过有些时候它也会过分追求完美的白色。当你拍摄美丽的夕阳或者沐浴在金色光线中的场景时,自动白平衡会削弱你本想拍出的暖色效果。 解决方案是,你可以让相机“认为”自己是在一个色温相对较低的环境中拍摄。通过选择日光、阴天或者阴影的白平衡预设,你可以重新设置让预设更偏暖色。另外,你也可以使用富士相机自带的微调白平衡功能。微调白平衡是富士相机用户快速获取非同一般胶片模拟模式效果的高效途径。可以说,掌握了白平衡,就掌握了灵活控制色彩的秘诀。过去我们也发布过一些关于色温白平衡的相关内容,组合食用效果更佳
技巧丨如何在拍摄中获得理想的色调? 色彩与色调,可能会让人感觉困惑。从具体的含义上来看,色调是指照片画面的色彩基调,它是色彩明度、纯度等的总称。一张照片中,在总的面积或视觉比例上,占据较大部分的色彩就是照片的主色调。 色彩是一张好照片必不可缺的考量元素,如何考虑照片的色彩构成? 你需要了解一下这些。 1 冷暖色调 在照片当中色彩的饱和度不同,即色彩中加入了不同数量的灰色,因此即便是照片单一的主色调,按色彩给人的感觉来说也会是深浅不一,即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总是千变万化的。 不过从整体来看,我们可以根据色相的不同,将照片分为不同的色调,如红色调、蓝色调等。在实际拍摄当中,红色、黄色、橙色等色调的照片,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温暖的,所以更多时候我们用暖色调来进行描述。©️Xiaoyi Zhang 丨GFX50S丨GF110mmF2 R LM WR丨F2.8 1/125秒 ISO50 这类照片还可以传达出欢快、热烈或是活泼的情感;而若要表达忧郁、伤感、压抑等情绪时一般会选择蓝色、绿色等冷色调。©️Haseo丨GFX50S丨GF32-64mmF4 R LM WR丨F7.1 1/125秒 ISO250 色调的控制,与摄影作品主题的表达息息相关。符合某种情绪、意境和环境气氛的色调自然能带给观者在视觉上美的享受或独特的感受,作品的感染力会随之增加。 对于色调的控制,除拍摄时摄影师有意地选择和筛选之外,还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进行调整和控制。 色调除冷和暖两个大系列之外,再分仔细些,还有对比、浓彩、淡彩、亮彩等。 2 暖色调 红色、橙色、黄色等色彩为暖色调。暖色调的照片容易表现出浓郁、热烈、饱满的情感,还可以表现出幸福、丰收等感觉。©️Victor Liu丨GFX50S丨GF23mmF4 R LM WR丨F11 1/200秒 ISO400 秋日,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金黄色,使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充满活力的氛围。 早、晚两个时间段的景物在太阳光线下,很容易令人感受到暖色调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摄影创作当中,拍摄的照片色彩往往却并不那么浓郁,即不够暖。 这时,很多摄影师都习惯在拍摄时提高色温,或是在后期软件中通过白平衡调整来让照片变暖,变得比实际场景更加夸张。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处理会让照片更具感染力,但也应该注意,如果照片色彩控制不好,则给人不够真实、自然的感觉。©️Toshiya Ogawa丨X-H1丨XF50-140mmF2.8 R LM OIS WR 纯净的蓝色更加凸显画面静谧、寒冷的感觉。客机在冷色调的烘托下越发清冷。慢速快门追随拍摄的首发,使得机场的灯光形成一条轨迹,与整体的蓝色调形成很好的对比,避免了画面色调的单一。 3 冷色调 常见的色彩中,绿色、青色、蓝色等为冷色调。冷色调的照片有时会让人感觉到理智、平静,最典型的如蓝色系照片,但在摄影时如果运用不合理,就会让人产生压抑、沉闷的感觉。©️Gerald Geronimi丨X-T2丨XF56mmF1.2 R丨F9,1/320秒,ISO200 橙色与蓝色的对比,使画面突出、夺目。画面安排上有轻有重,艳丽而不俗气。雪原中一棵遗世独立的树作为前景,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缩小了树的比例,形成了很好的反差,从而制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技巧 | 这些色彩技巧原理,让你的摄影水平提升不止一倍! 许多钟情富士的影友 都是被富士迷人的色彩所吸引 但想要拍出真正优秀的照片 你还得学会巧妙运用色彩构图是摄影艺术性的基本法则。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规划照片中的元素,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并尽可能拥有诱人的视觉魅力。其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利用色彩元素进行构图。©️Taichi Imai | GFX 50S 举个例子来说,你最近一次留心观察一张照片,不也是因为其充满活力而强烈的色彩么?这种事情比比皆是,足以证明色彩的强大之处以及相对容易的操控性。©️Marc Schenker | X-T2 下面有多种方法可以让色彩在你的照片中发挥效力。 1 色彩是心情的遥控器 看照片能改变心情,你发现了么?虽然可能时间很短,却是真实存在的。看到日落会让人放松,而看到惊艳的全景图片会让人倍受鼓舞。 使用不同的颜色,可以对观赏者的心情产生不同的影响。©️Marc Schenker | X-T2 让我们看看蓝色。这种清凉而柔软的颜色能激发冷静和慰藉的情绪。如果你想通过照片让别人感受到宁静与安详,就一定要在构图时加入蓝色的溪流、湖泊或者其他水体。©️Marc Schenker | X-T2 在光谱另一端的颜色就更加富有活力,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这些暖色调。这些颜色会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对它们的感受,而让我们倍感舒适(比如在瑟瑟寒夜中的一团焰火)。 所以如果想要通过照片传达温暖惬意的感觉,就要多采用日落、火焰和沙滩等元素。另外,要想照片整体偏冷或者偏暖,使用富士相机还有一个便捷的方法——调整白平衡。如果预设的色温值不适合你拍摄的画面,富士相机还提供了微调白平衡的功能。2 微妙与多彩 你可以在你的照片中使用柔和的颜色,以一种更接近单色主题的微妙方式运用颜色,其中关键是要摆脱前文中提到的蓝色和红色,进而使用更加平和的颜色。回想一下阴天多云时候所看到的世界的颜色。©️Victor Herrera | X-Pro2 你的照片也可以采用这种色调。在阴天进行拍摄时,照片大多呈现一种柔和的感觉。©️JoséLuis Sandoval | X-T1 这种柔光效果以及柔软的感觉,都是拍摄人物、静物和花卉的理想之选。从本质上来说,柔光效果适用于任何不适宜强烈对比度的场景。 富士X系列相机内置多种胶片模拟滤镜,可快速营造照片色彩基调。
富士胶片发布富士龙XF18mmF1.4 R LM WR镜头 2021年4月15日——富士胶片荣誉宣布将发布富士龙XF18mmF1.4 R LM WR(以下简称“XF18mmF1.4”),预计于2021年5月上市。这是富士胶片X卡口镜头系列的第35款可换镜头,具备27mm(35m等效焦距),最大F1.4光圈,专为X系列无反数码相机而设计。XF18mmF1.4长189px,重量仅为370g,滤镜口径为62mm,最近对焦距离为500px。可满足各类拍摄需求:从风景和城市,到人像和婚礼。F1.4大光圈可轻松应对弱光的拍摄环境,画面背景也可产生柔顺的散景虚化效果。 XF18mmF1.4秉承X系列质轻、简洁的成像解决方案理念,生成的图片质量优异。既能减轻摄影师背负器材承重负担,又能提供优秀的光学性能。与其他配备类似视角和光圈的镜头相比,XF18mmF1.4所具备的优势,足以让其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专业人士的首选。1.产品特点 F1.4大光圈具备出色的光学性能● XF18mmF1.4设有9组15片镜片,基于3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ED镜片,可最大程度减少色差和伪色。图片细节能够以更高级别的清晰度进行重现。 ● 6镜片对焦组协调移动,降低因对焦而产生的像差波动,使得镜头在任意对焦位置都能保持一致的清晰度。多用途设计 ● XF18mmF1.4设有27mm(35m等效焦距),可对距离前端镜片275px处的对象进行对焦。这可大大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从日常瞬间到壮丽风景,均可拍摄。 快速、准确、近乎无声的自动对焦 ● XF18mmF1.4采用内部自动对焦系统,并搭载强大的线性马达,实现精准、快速、近乎无声的自动对焦。从镜头最近对焦距离(MOD)500px到无限远,镜片对焦组的运动范围仅为2.5mm,0.04秒即可完成对焦*1。 ● 如果对焦要求将镜头从最近对焦距离移至无限远,也仅需0.25秒。 ● 手动对焦时,为了实现精准控制,手动对焦环组装中的组件均采用了特殊工程设计,轻微转动对焦环即可实现高精度控制。 简洁、质轻、防尘防滴 ● XF18mmF1.4设有62mm滤镜口径,长度为189px,重量仅为370g。整个镜头质量极轻,方便携带。虽然镜筒采用金属制成,但巧妙的设计既降低了重量,又兼顾了整体强度。 ● 镜筒有八处防尘防滴密封件,让镜头能够抵御风尘、潮气和低至-10°C的低温。 ● XF18mmF1.4设有A(自动)定位锁定,可将光圈锁入A档,防止意外移动。 可选配件 适用于XF18mmF1.4 R LM WR的LH-XF18镜头遮光罩 - 铝制方形遮光罩,避免XF18mmF1.4 R LM WR在光照镜头前端镜片时出现镜头光晕和重影。2.产品名称、配件、发布日期和定价 富士龙XF18mmF1.4 R LM WR镜头 2021年5月下旬 适用于XF18mmF1.4 R LM WR的LH-XF18镜头罩 2021年5月下旬 *1在高性能模式下使用FUJIFILM X-T4,并且已启用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依照CIPA指南进行内部测量所得
讨论:X-E4 vs X100V 应该如何挑选 ? 在琳琅满目的相机前挑花了眼?X-Pro,X-T,X-E,X100这些系列到底有什么区别?X-E4 最近两款同样高颜值高性能,甚至外观还有些相近的富士相机 X-E4 和 X100V 让准备购机的朋友们十分纠结。到底应该选哪台更合适?X100V 这两款相机的区别在哪?还请细细的听我来讲一讲 首先要说明的是,X-E4 和 X100V 使用的是同款传感器和处理器,都是当前X系统中最先进的一代,因此在画质、对焦性能、连拍速度等核心性能上这两款相机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大家尽可放心。两款机型最大的区别在于 X100V 是一款固定镜头相机,它的机身与那枚 23mmF2 镜头连成一体,无法为它更换镜头。这意味着,在不另配望远转换镜或广角转换镜的情况下,使用X100V就只能以(等效35mm格式下的)35mm的固定焦距进行拍摄。Marco Camplelli丨X100V 许多人钟情于这种纯粹(毕竟35mm是由来已久的经典人文焦段),但同时也不得不因为受限的焦距而舍弃一些画面。©Rinzi Ruiz丨X100V 简单来说 X100V 是不宜用于工作的,寇德卡、安妮·莱博维茨等知名摄影师都把X100系相机作为生活中随时记录灵感、瞬间的便携相机,但不会在正式工作场合选择这台不可换镜头的相机。©Nick Turpin丨X100V X-E系没有 X100 那么高的知名度,但它是可换镜头相机,有整个X系统的37支镜头提供强大拓展能力,甚至还可以无缝对接MKX系列的两款电影镜头。无论是何种拍摄对象、何种使用场景,有对应镜头支持的X-E4都能从容应对。 X100V 搭载现在很少见的光电混合取景器。可以在光学取景、电子取景、混合取景等多种模式下自由切换。很多资深影友都对光学取景器有着深厚的执念,X100V希望通过光电混合的形式将光学的真实和电子的便捷优势两相结合,打造更理想的取景体验。 X-E4机身上则仅有EVF(电子取景器),并且EVF的口径也比X100V的要小上一圈。两台相机的功能定位不同,X100系的用户很少用它来拍摄视频。X100V 同样如此,这是一台专注于图片拍摄的相机,它的翻折屏也专为此而设计。X100V的翻折屏仅能够向前、向上翻折,方便低角度的取景,这正是大多数情况下翻折屏的用途所在。而X-E4是一款视频和图片功能更均衡的相机。很多人选择 X-E4 正是想用于拍摄 Vlog,X-E4 的翻折屏可进行180°翻折,因此 Vlog 博主可以将其用于视频和照片的自拍。拍摄者在操作的同时可通过180°翻折的LCD显示屏实时监看画面,大大提高效率,堪称是Vlog博主必备神器。先看顶部拨盘。两款相机的顶部设计看起来很接近了,唯有一处较为明显的区别,那就是X100V的快门拨盘中还嵌套着一层ISO感光度调整拨盘,将拨盘整体提起后扭动即可改变ISO值。因此X100V的光圈快门感光度三大参数均可通过实体按键调整,不必通过屏幕,甚至不必开机就可以完成调整,效率极高。X100V 而X-E4顶部设计更为简洁,感光度还是需要在相机设置菜单内进行调整。另外,X-E4的快速菜单键Q也被移到了相机顶部,X100V将其放在背部平面。 现在我们来看两款相机的背面。X-E4 背面的按键比X100V少了一个拨轮,另外播放键移到了上方,总得来说操作效率会相对低一点,不过应对中低强度的拍摄节奏问题也不大。 虽然外观设计上这两款机型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不论使用场景还是功能特性,这两款相机都有明确的差别。©Bert Stephani丨X100V X100系的用户,主要用于人文纪实拍摄和生活记录,也可用于旅行中的拍摄。它的固定镜头将便携特性发挥到极致,35mm焦距充满魅力,对钟情摄影的人群有着无限魅力。而X-E4胜在有更强的拓展性(可搭配丰富镜头群),由于没有光电混合取景器,机身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入手。另外,视频拍摄性能也更加强大,180°翻折自拍屏满足了使用者记录的需求。以上就是 X100V 与 X-E4 的主要区别。如果还是纠结的话,两台都买也不冲突。
技巧 | 这些色彩技巧原理,让你的摄影水平提升不止一倍! 许多钟情富士的影友 都是被富士迷人的色彩所吸引 但想要拍出真正优秀的照片 你还得学会巧妙运用色彩构图是摄影艺术性的基本法则。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规划照片中的元素,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并尽可能拥有诱人的视觉魅力。其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利用色彩元素进行构图。©️Taichi Imai | GFX 50S 举个例子来说,你最近一次留心观察一张照片,不也是因为其充满活力而强烈的色彩么?这种事情比比皆是,足以证明色彩的强大之处以及相对容易的操控性。©️Marc Schenker | X-T2 下面有多种方法可以让色彩在你的照片中发挥效力。 1 色彩是心情的遥控器 看照片能改变心情,你发现了么?虽然可能时间很短,却是真实存在的。看到日落会让人放松,而看到惊艳的全景图片会让人倍受鼓舞。 使用不同的颜色,可以对观赏者的心情产生不同的影响。©️Marc Schenker | X-T2 让我们看看蓝色。这种清凉而柔软的颜色能激发冷静和慰藉的情绪。如果你想通过照片让别人感受到宁静与安详,就一定要在构图时加入蓝色的溪流、湖泊或者其他水体。©️Marc Schenker | X-T2 在光谱另一端的颜色就更加富有活力,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这些暖色调。这些颜色会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对它们的感受,而让我们倍感舒适(比如在瑟瑟寒夜中的一团焰火)。 所以如果想要通过照片传达温暖惬意的感觉,就要多采用日落、火焰和沙滩等元素。另外,要想照片整体偏冷或者偏暖,使用富士相机还有一个便捷的方法——调整白平衡。如果预设的色温值不适合你拍摄的画面,富士相机还提供了微调白平衡的功能。2 微妙与多彩 你可以在你的照片中使用柔和的颜色,以一种更接近单色主题的微妙方式运用颜色,其中关键是要摆脱前文中提到的蓝色和红色,进而使用更加平和的颜色。回想一下阴天多云时候所看到的世界的颜色。©️Victor Herrera | X-Pro2 你的照片也可以采用这种色调。在阴天进行拍摄时,照片大多呈现一种柔和的感觉。©️JoséLuis Sandoval | X-T1 这种柔光效果以及柔软的感觉,都是拍摄人物、静物和花卉的理想之选。从本质上来说,柔光效果适用于任何不适宜强烈对比度的场景。 富士X系列相机内置多种胶片模拟滤镜,可快速营造照片色彩基调。3 平衡的重要性 在使用色彩进行构图的时候,平衡是重中之重。一切都要适中,不要过分压制照片中的任何元素。以前有看过色轮么?它能展示出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以便于让你在构图时灵活运用。色轮上的颜色是互补色(所以它们也彼此相近)。 小贴士:使用色轮上彼此相近的颜色,可以拍出非常赏心悦目而且完美平衡的照片。 让我们举个例子。©️Marc Schenker | X-T2 在色轮上,「蓝色集」与「绿色集」互相邻近。所以,一张色彩平衡的照片应该是一条潺潺的小溪(蓝色),静静穿过宁静的森林或草地(绿色)。这不仅体现了色彩平衡,更可以让照片的观赏者倍感放松。 4 创造特殊效果 照片中的色彩也可以充当线索的作用——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力进而突出结构中的特定部分。而对比度自然是这个平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Toshiya Ogawa | X-H1 在经过精细的谋划之后,只需要一点明艳的颜色就可以将观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照片中最小的组成元素上。©️Ban Hup Teh | X-T2 举个例子,上图中赤裸上身的小男孩露出他黄色的皮肤,肤色与周围大面积渔网的青色形成鲜明对比,一下子就突出了人物的存在。 还有一个简单的小技巧:利用富士相机内置的创意滤镜功能,选择『局部色彩』。这样画面中只有单一的色彩,其余区域以黑白表现。5 自然光的颜色效果 根据一天中不同的拍摄时间,可以使用自然光对照片进行色彩构图。目前为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拍摄具有某种颜色的物体来构图。现在让我们换个方向,开始研究光线中的「颜色」。©️Don Craig | GFX 50S 每天最适合进行色彩构图拍摄的时段莫过于早晨和晚上。确切说是黎明和黄昏。在清晨时分,有很短暂的一段时间,光线的颜色是清冷而柔和的蓝色。这种照片风格甚至已经有了别名:蓝色时刻。在这里,你可以毫不费力找到颜色鲜明的物体,因为大自然将一切都沐浴在奇幻的光芒中,帮你解决了全部工作。一般在城市的港口或海滨市区的天际线在这一时间段的环境更理想,蓝色的光线照亮了一切。而日出之时,光线中闪耀着红色、橙色与黄色。黎明之后、日出之前,周围环境呈现出一种惊艳的颜色,这是拍摄特定构图的完美之选。夕阳西下,在热烈而温暖的光芒中,摄影成了简单易行而又高效的事情!©️Mustafa Bastaki | X-Pro2 如你所见,我们有如此多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运用色彩进行构图创作。颜色不仅为照片增添了活力,同时也是优化照片的构图元素。©️Ian MacDonald | X100F 色彩是非常灵活的,你可以使用柔和的颜色进行微妙运用;也可以大刀阔斧地使用张扬的颜色,通过增强对比度来突出部分组成元素。 总之,为了避免错误运用色彩进行构图,多多进行实践操作,然后去鉴证你的惊艳成果吧!
试用丨从大熊猫王国之巅到保育基地 跟随镜头探索自然 张铭 我是张铭,一个以自然类题材为主的摄影师,我的工作内容从视频记录到照片创作,都围绕着表现植物、动物、景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开展。 巴郎山位于阿坝州卧龙特别行政区和小金县四姑娘山之间,最高海拔5040米,有众多超过4000米的山峰。 每年入冬后,巴郎山交通管制开始,巴郎山隧道口以上的公路被强制关闭,汽车无法通达,虽然被关闭的高海拔区域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冬季更是白雪皑皑,贫瘠的高山草甸也失去了夏日的绿意转为枯黄,看似死寂但却有诸多生命在此绽放,比如高山雉类藏雪鸡、雪鹑、岩羊等动物。清晨的巴郎山异常寒冷,藏雪鸡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放松,悠闲地在高山草甸上寻找食物,它们很清楚,这个时候的猛禽还不能给它们造成威胁。藏雪鸡 太阳光跳过山脊,高原上强烈的阳光带来令摄影师惧怕的高光比,得益于富士独特的背照式CMOS的设计,拥有了更高的感光宽容度,特别是高光部分比暗部高达1-2档,这为摄影师的数码暗房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与条件。 通过对RAW格式的调校,看似过曝的藏雪鸡白色羽毛和太阳直射的部分都找回细节,而几乎死黑的暗部也轻松找回细节。藏雪鸡藏雪鸡 藏雪鸡集群活动,当大部分成员埋头进食时,总有一两只成员在盯着天空或地面,预防天敌的偷袭,而当它们进食时,其他的成员又开始充当哨兵,这种策略有效的保护了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随着太阳对大地的炙烤,空气温度开始升高,黄嘴山鸦和和红嘴山鸦借助于上升热气流在山间滑翔,它们轻巧的翻动双翼,快速的在空中悬停或飞行,捕捉这样的对象,我开启来了相机的广域/跟踪自动对焦模式,加之重量仅为580g的 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 的镜头,让摄影师手持拍摄毫无压力,能在空旷的天空中快速锁定移动的红嘴山鸦。红嘴山鸦常在冬季集大群活动,最多的时候近千只,当鸦群在空中盘旋或移动时,场面蔚为壮观。黄嘴山鸦通常成对活动,即使集群也不会太多,它们比红嘴山鸦略小,亮黄色偏短的喙部是和红嘴山鸦最明显的区别。 利用上升热气流滑翔的还有高山兀鹫,它们时而在山谷上盘旋,时而顺着沟谷来回巡视,冬季严苛的条件令很多草食动物倒毙,高山兀鹫长而疏毛的头颈可以轻松伸进腐尸体内啄食内脏,它们是自然界高效的分解者,是生态平衡重要的维持者。 X-T4 机身右端的曝光补偿拨盘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顺手,右手快速增加曝光,可以避免高亮背景画面主体的曝光不足。高山兀鹫翼展近三米,宽大的翅膀轻松驾驭高海拔多变的气流,敏锐的视力和嗅觉让它们可以轻松发现山谷中倒毙的动物。大嘴乌鸦也是巴郎山重要的分解者之一,它们主要对付一些小型动物的尸体。大嘴乌鸦非常聪明,也经常能找到人类遗弃的食物。 领岩鹨和林岭雀是高山草甸上常见的两种小型鸟类,特别是林岭雀在冬季有集大群的习惯,鸟群有时多达千只,飞行时高声鸣叫,远观像一片快速移动的乌云。图片 领岩鹨体型和麻雀相似,冬季集小群在草甸活动,它们快速的在草丛中搜寻草籽。图片 林岭雀大小与领岩鹨相似,但更修长和善飞,它们喜欢在地面觅食,其他时间都会在灌丛上休息和梳理羽毛。集群方式对林岭雀最好的保护,特别是大群鸟类往往让猛禽无从下手。红隼是小型鸟类的天敌,它们靠快速的俯冲偷袭落单的个体,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红隼在自然界中扮演了重要的维持生态平衡的角色。巴郎山垂直落差达到近4000米,塑造了丰富的植被类型,海拔2000-3500的森林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其中有让世界都为之着迷的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图片 白马鸡是我国特有的雉类,它们常年生活在茂密的林中,只在清晨走出森林,在空旷的草地上采食草籽,当遇到危险,它们展开双翅向低处滑翔,有时可以飞过几百米的山谷。巴郎山生长了数量众多的沙棘树,秋冬季节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它们是红腹角雉等鸟类重要的冬季食物,清晨,红腹角雉会在暗光中跳上沙棘树采食,当太阳升起来,它们便回到树林中蛰伏。雌雄的红腹角雉有绝佳的保护色,它们负担了主要的育雏任务,保护色对于后代的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对中华斑羚出现在滑坡带,这里陡峭的碎石地形对于它们如履平地,斑羚进化出高超的适应山地地形的身体结构用以保护自己。 斑羚非常惧怕人类,所以见到它们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几公里以外,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 镜头的长焦端有非常不错的成像质量,依然可以清晰的记录到斑羚的身体特诊和生境。而对于小型鸟类,在5米左右的距离使用长焦端,鸟羽的细节和质感都能得到清晰的还原。白眉朱雀喜欢在灌丛中觅食,朱红的脸部和胸腹部,以及粗而延伸到脑后的白色眉纹是它们的重要鉴别特征。高山雀鹛身形娇小,在林间快速移动,很难捕捉,这时建议将自动对焦方式调整为单点对焦,这样可以快速的锁定主体而不被周围的树枝干扰。 巴郎山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为中国的野生大熊猫保护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而坐落于成都市北郊的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在这里不仅生活着大熊猫、小熊猫,这里优美的环境也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慵懒的的大熊猫小熊猫喜欢在浓密的树丛中休息,Fujifilm X-T4 的单点对焦能力可以轻易穿过浓密的树枝干扰找到拍摄主体。基地水禽湖成为众多野生水鸟的家园,这只骨顶鸡在啄食水面的昆虫,这时将自动对焦方式调整到广域/跟踪模式,能捕捉在水面快速移动的主体。黑天鹅是基地引进的观赏物种,Fujifilm X-T4 高宽容度可以展示更多的黑色细节。斑文鸟 一窝斑文鸟幼鸟刚巢还没有独立生活,它们在寒风中挤在一起,等候亲鸟归来。它们善于隐匿在灌丛中,而且停歇的树枝较高,为了得到平视的镜头,Fujifilm X-T4的翻转屏设计这时派上了用场,我踮起脚尖并高举设备,正好越过遮挡的枝条和它们平视,而且也不会惊扰到它们,通过转动翻转屏的角度,我轻松完成构图并按下快门,即使此时焦距达到457mm而曝光时间只有1/200秒,但强大的机身五轴防抖和镜头的5.5级防抖加持下,画面依然保持了清晰锐利。鹊鸲 丨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1.4x增倍镜白头鹎丨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2x增倍镜 此外 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 还可以通过 1.4× 和 2× 增倍镜来实现等效35mm格式下的640mm-914mm超长焦距,虽然通光量和画质都有所下降,但令人惊叹的是此时拍摄视频,画面依然没有非常剧烈的晃动感。通过对 X-T4 与 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 这套设备的使用,个人感觉最佳亮点在于以下几点。图片 这套组合总共只有不到1200g的总质量,手持拍摄照片和视频、单脚架可独立支撑拍摄以及携带进行长距离跋涉都毫无压力。 超强的机身五轴防抖配合镜头的5.5级防抖,以及轻巧的总质量,让手持拍摄视频成为可能。图片 自带的F-log让视频宽容度达到12级,为后期编辑、调色提供了巨大空间。机身可内录 4K 60p 的帧率绝对是一个重要选择。 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 最近对焦距离0.8米,可以对微观植物和其他生物进行微距记录。 快速静音马达能实现快速对焦,对抓拍动物瞬间行为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10℃ 恶劣气候下的工作稳定性为多场景拍摄提供了支持。
技巧丨如何在拍摄中获得理想的色调? 色彩与色调,可能会让人感觉困惑。从具体的含义上来看,色调是指照片画面的色彩基调,它是色彩明度、纯度等的总称。一张照片中,在总的面积或视觉比例上,占据较大部分的色彩就是照片的主色调。 色彩是一张好照片必不可缺的考量元素,如何考虑照片的色彩构成? 你需要了解一下这些。 1 冷暖色调 在照片当中色彩的饱和度不同,即色彩中加入了不同数量的灰色,因此即便是照片单一的主色调,按色彩给人的感觉来说也会是深浅不一,即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总是千变万化的。 不过从整体来看,我们可以根据色相的不同,将照片分为不同的色调,如红色调、蓝色调等。在实际拍摄当中,红色、黄色、橙色等色调的照片,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温暖的,所以更多时候我们用暖色调来进行描述。©️Xiaoyi Zhang 丨GFX50S丨GF110mmF2 R LM WR丨F2.8 1/125秒 ISO50 这类照片还可以传达出欢快、热烈或是活泼的情感;而若要表达忧郁、伤感、压抑等情绪时一般会选择蓝色、绿色等冷色调。©️Haseo丨GFX50S丨GF32-64mmF4 R LM WR丨F7.1 1/125秒 ISO250 色调的控制,与摄影作品主题的表达息息相关。符合某种情绪、意境和环境气氛的色调自然能带给观者在视觉上美的享受或独特的感受,作品的感染力会随之增加。 对于色调的控制,除拍摄时摄影师有意地选择和筛选之外,还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进行调整和控制。 色调除冷和暖两个大系列之外,再分仔细些,还有对比、浓彩、淡彩、亮彩等。 2 暖色调 红色、橙色、黄色等色彩为暖色调。暖色调的照片容易表现出浓郁、热烈、饱满的情感,还可以表现出幸福、丰收等感觉。©️Victor Liu丨GFX50S丨GF23mmF4 R LM WR丨F11 1/200秒 ISO400 秋日,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金黄色,使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充满活力的氛围。 早、晚两个时间段的景物在太阳光线下,很容易令人感受到暖色调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摄影创作当中,拍摄的照片色彩往往却并不那么浓郁,即不够暖。 这时,很多摄影师都习惯在拍摄时提高色温,或是在后期软件中通过白平衡调整来让照片变暖,变得比实际场景更加夸张。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处理会让照片更具感染力,但也应该注意,如果照片色彩控制不好,则给人不够真实、自然的感觉。©️Toshiya Ogawa丨X-H1丨XF50-140mmF2.8 R LM OIS WR 纯净的蓝色更加凸显画面静谧、寒冷的感觉。客机在冷色调的烘托下越发清冷。慢速快门追随拍摄的首发,使得机场的灯光形成一条轨迹,与整体的蓝色调形成很好的对比,避免了画面色调的单一。 3 冷色调 常见的色彩中,绿色、青色、蓝色等为冷色调。冷色调的照片有时会让人感觉到理智、平静,最典型的如蓝色系照片,但在摄影时如果运用不合理,就会让人产生压抑、沉闷的感觉。©️Gerald Geronimi丨X-T2丨XF56mmF1.2 R丨F9,1/320秒,ISO200 橙色与蓝色的对比,使画面突出、夺目。画面安排上有轻有重,艳丽而不俗气。雪原中一棵遗世独立的树作为前景,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缩小了树的比例,形成了很好的反差,从而制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4 对比色调 色彩的对比,可以让照片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具体来说,色彩的对比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利用冷暖对比来营造画面。冷暖对比颜色的色相差别较大,视觉冲击力较强;另外一种在本质上也是冷暖对比,但更具体一些。©️Ivan Joshua loh丨GFX50S丨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丨F7.1,1/125秒,ISO100 色相环上的互补配色,就是明显的对比,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色的对比。对比色调给人的视觉感受带有强烈的冲击力与刺激性,只要搭配得当就会给人艳而不俗的感觉。 要注意的是,对比的主要两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一般要有所差别,如大面积的冷色调蓝色,中间有很小区域的暖色调红色,这种冷暖对比看似不对称,但效果却很好。 5 和谐色调©️David Rivest丨X-T1丨XF18-55mmF2.8-4 R LM OIS丨F8,1/500秒,ISO200 在摄影构图中,以少胜多是有效方法之一。化繁为简,少就是多。 这张图片上湖蓝色的水面与天空的蓝色相互呼应,使得画面格外整洁。 我们也可以认为和谐色调就是相邻配色。一般是由色相环上相邻的两种色彩,或是色相环上相距 90°以内的色彩构成,如红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绿色与蓝色等。相邻配色的特点是颜色相差不大,区分不明显。 摄影时取相邻配色搭配,会给观者以和谐、平稳的感觉。©️Alberto Buzzanca丨X-T1丨XF23mmF1.4 R丨F1.4,1/80秒,ISO800 黑色、灰色、白色等消色的恰当运用也能获得相邻配色的感觉,同时还能提高画面的表现力,使画面色彩朴素、典雅,既温和又具有丰富的层次,从而使画面利落、有力。 6 浓彩色调 赛车场上鲜艳的红色骑手,在浓烈色彩的对比之下,颇具艺术气息。低调度的取景,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整个画面加上了一些暗角,主体更加突出,动态感也更强。大面积的红色车体和深灰色的地面以及前景处鲜艳的蓝色绿色形成强烈对比,无不彰显出画面的活力和动感。©️Rafael Marrodan丨X-T2丨XF100-400mmF4.5-5.6 R LM OIS WR丨F5.6 1/1000秒 ISO200 在一般情况下,色彩明度的变化是通过色彩加黑或加白来实现的。比如说,红色中加入白色,那么此时的红色会变浅,亮度变高,与此同时红色的饱和度也就会下降;反之则饱和度就会提高。©️Mike Leung丨GFX50S丨GF23mmF4 R LM WR丨F13 1/50秒 ISO100 高饱和度、低明度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很纯粹的,能够给人浓郁、强烈的视觉感受,适合表现光比强烈的自然景观。实际上,所谓的照片加黑或加白,主要是通过曝光值来实现的。 低曝光值相当于色彩加黑;高曝光值相当于色彩加白。很简单,浓彩色调便是指通过采取减少曝光或加偏振镜等办法来强化色彩感。 7 淡彩色调©️Sami Al Tokhais丨X-Pro2丨XF100-400mmF4.5-5.6 R LM OIS WR丨F4.5 1/125秒 ISO640 草地与背景处的树林形成和谐、统一的色调,浅淡的黄绿色构成了主色调,整个画面显得清亮、淡雅。信步游走的象群颜色也接近于主色调,给画面增添了轻松、愉悦之感。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色彩加白会让饱和度变低,亮度变高。这样最终照片的色彩会比较浅淡,这种配色的画面可以传达出淡雅、恬静的气氛。在实拍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曝光量来实现这种效果。©️Gerald Geronimi丨X-T2丨XF56mmF1.2 R丨F1.4 1/2900秒 ISO200 8 色调与情感 对于色彩与照片情感的关系,最终我们可以归结到色调与情感上。相比简单的色彩属性,色调在对情感的酝酿方面更加擅长,因为它包含了色彩属性、饱和度及纯度等多方面的元素。 例如,当夕阳西下时,整个天地间都铺满了红色、橙色和黄色等不同的色彩,而这些色彩自身又存在明暗的过渡和变化,整个暖色的基调会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的情感。©️David Rivest丨X-T2丨XF16-55mmF2.8 R LM WR丨F9 1/100秒 ISO200 此时对整个场景色调的控制,就无比重要了。这种色调与情感的联系是人类通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感受、联想积累起来的,有着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David Rivest丨X-T2丨XF16-55mmF2.8 R LM WR丨F2.8 1/125秒 ISO1600 色彩是摄影中的一门大学问,细微的差别就会产生重大的视觉差异,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稳定掌控好自己作品的色彩。 富士自1934年发布第一款胶片以来,历经八十余年,拥有深厚的胶片色彩底蕴。即使进入到数码时代,富士在数码无反相机上复刻的胶片模拟模式同样大放异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