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hao888 yjhao888
关注数: 0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252 关注贴吧数: 15
棒子真是无耻(转贴) 只能说看了心里特难受 仿佛有什么哽在喉咙为什么他们都要这样说我们的国家呢      四年前,我只身来到韩国,说实话,来之前,我受到"韩流"的影响挺深的,打心里认为韩国是个很好的国家,有多么先进,韩国人有多么和蔼亲切…… 但是,这一切的喜爱之情,在我抵达汉城之后,都瞬间的化作了失望和恐惧……坐在车里的我,吃惊的望着车外的街道,满脑子就是一个想法:不是吧,怎么这么破啊!?这真是汉城?!韩剧里看到的高楼大厦,豪华别墅都哪去了?!为什么这么多破破烂烂的小房子,而且还盖的乱七八糟的,韩国是不是没有城市规划局啊?!为什么街上的好多景象,都跟电视剧里相差太远?!这简直就是两个国家嘛!!!!  随后的日子,我因为语言不通,也没怎么敢上街,心想着等开了学,就能交上韩国朋友了,因为在国内的时候,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国人对外国人很友好,所以我想韩国人应该也这样吧……所以开学后,我"傻呵呵"地到处跟人说 "我是从中国来的",本以为他们会表示欢迎,哪怕是最起码的礼貌也好,可没想到他们一个个都只是"噢"一声就走了,好冷漠,冷漠的我后背直冒冷汗……慢慢的,我的语言好起来了,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韩国同学听说我是中国人后,反映如此冷淡……下面举几个例子,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一. 跟朋友找房子,搬家那天,房东来敲门,送了我们一对牙刷和牙膏,我和朋友挺纳闷的,为什么要送这个,当时还以为韩国有这个习俗呢,结果房东说"这个叫做牙刷,那个叫做牙膏,我们韩国人都刷牙的,你们来到韩国以后,也要学习刷牙,既然家里送你们到先进国家来学习,那就要学的彻底一些……"    二. 天哪……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韩国人对中国有多么不了解,太不可思议了,离得这么近的国家,不知道也就算了,居然还歪曲……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关注韩国的go-vern-ment和媒体都是怎么向国民宣传中国的……  三.半年后我交了个韩国男朋友,当时也是为了尽快把语言学好,跟他的朋友们一起喝酒的时候,其中一个人问我:"怎么样?韩国好吧?在中国的时候也坐过吗?",我男朋友:"不要这么无知,我去过中国,去过北京,大连,南京,很发达,你们应该多走走~!"……结果那天晚上,男友被打了,理由就是:他不配做 "大韩民国"的人……
祖国啊!请允许我带刀行走江(转贴)   一    我所说的刀应该是管制刀具,尖锐.厚重,而且锋芒毕露。这样的刀具首先要足够长,足够夸张。窥一眼便能瞧见杀气,不出手就已经威慑四方。     依这样的标准,匕首便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匕首的长相不大气,个头小还藏头缩脑,一肚子的阴险都在肚皮里面,冷不丁窜出来的刀锋就象毒蛇吐出来的信子。除了偷袭,看不出它还有其他什么优点,工作方式很不阳光。   是刀就得象宝剑和大刀,不藏不掖,即便挂在屁股后面也显得张力十足,锋芒尽在视线之内。  我很想佩把宝剑,但每次想象自己佩把宝剑的样子都不得要领。现代简洁的服饰似乎不适宜那种夸张怪异的搭配,比如西装:如果笔挺的前襟如果忽然被坚硬的刀柄顶出一个高度,会让人怀疑你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特殊的刺激。但我依然渴望佩把宝剑,佩带方式并不重要。我是一个潦草的人,所以对佩带的方式的设想也显得潦草。我觉得:假如我有一把宝剑,我要么会把它背在背上,要么就把它提在手中。佩带的重点在于:我的手随时能够够得着刀柄。而且,在我拔出宝剑的那一刹那姿态要足够威猛。让人忽略了使用如此凶猛的冷兵器的家伙是个懦弱的民工。   佩剑不是为了杀人。  杀人的人一般都不佩剑。马加爵提把锤子就杀了三四个人。广东电白一个学生拿支铅笔刀就能血洗校园,有钱的大佬更厉害,宝马车来来回回在人身上轧,赔几个钱就能逃脱罪责。所以,杀人的不是剑,杀人的是人。人有了杀人之心,把全世界的刀具都管制了,他也能在地上找到敲碎你后脑壳的砖头。   没有人能知道自己身边何时会出现致命的砖头,所以佩把剑是个很稳妥的安全措施。人对人未必有威慑力,但剑有。一剑在手就绝不会有人气势汹汹提把铁锤来寻找你的脑袋。人未必聪明,但锤子有自知之明。  我认识一深圳的哥。谈天的时候大叹苦水,说现在的治安状况真成问题,前一段时间就有四个的哥遭遇了意外,都是被人砍死的,一个关外的,三个关内的。所以,跑夜路成了他的梦靥。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防身方法。不久前他还和一个有不法企图的家伙干了一架。——拳头一曲便露出森然的创口。   他的愿望是有一个能随身携带的警棍,带十万伏高压的,一按键钮就能冒出蓝光闪闪的火星子。我的置疑是:出租车上到处都是带电的铁栏杆,火星子导到了铁,说不定把自己就给掀翻了。我的解释让他更加愕然了,那该如何是好呢?他问我。  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只知道,假如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我就会在铁栏杆上挂一把宝剑,剑锋微微出鞘。到了目的地了我就会把宝剑的锋口微微弹一下,“谢谢惠顾,十五块钱”。你要是想耍横,我就婉转地告诉你,这柄剑的刃口很好,切牛肉不成问题,当然,前提是你必须也是一个足够谨慎的人,不会告我恐吓威胁。     二  前段时间,看了一则新闻,在兰州的公交车上,一位勇士面对偷窃挺身而出,意外地被小偷用匕首捅死。旁观者没有一个人出头,而最后赶来的警察和120急救车迟到了四十分钟。    所以,面对不义,你不能够指望身边的任何一张面孔,更不要相信挨了几刀后定然会有白大褂来救死扶伤,明智的做法就是先要定期做好自身的保卫工作。必要的时候就是配把宝剑。一把古代的冷兵器先要练到衬手,当歹徒提把寒碜的小刀扑过来的时候,顺手一拔。宝剑出鞘,剑锋直抵歹徒的喉咙,那样,故事的结局就会趋于完美。    女孩子配把宝剑,走夜路也会底气十足,作恶的歹人通常凶器也佩得委委琐琐。他提把刀钻出来,你一扬眉,剑尖便直指对方的关键部位,那是一种霸气,能迅速瓦解对方心中的歹念。如果遇到不识好歹的硬要欺身,那就顺势舞个剑花,帮他做个免费的包皮环切手术。       社会不和xie,所以我们才倡导和xie 。       和xie是一种大智慧,大智慧需要大措施,按我的设想,如果人人佩带一把宝剑,让懦弱者有了威慑人的武器,和xie就会有保障的前提。
2007春晚的黑色三分钟 在零点报时前短短的不到3分钟时间里,六位春晚主持人共同经历了一场“噩梦”——意外的口误一个接一个从天而降,令人猝不及防。 是人总会犯错误,尤其春晚零点报时之前的时间无法准确预计,主持词不可能提前按时间完成并按人头分配,因此经常需要有主持人现场根据所剩余的时间即兴发挥;坦白讲,对于从头到尾几乎都是照本宣科的春晚主持人而言,即使非常短暂的即兴主持无疑也将充满着巨大的“险情隐患”。 零点之前最后一个节目完毕,六位主持人同时登场,现结合现场音画的回放以及个人经验的判断,对此次“事故”做一番纯技术性的分析—— 张泽群的对联是一连串错误的开始 六人站定之后,刘芳菲最先开口提醒大家别忘了给父母送上祝福、张泽群呼吁大家赶紧参加“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刘重复宣布通过短信、选票投票的办法(由于过于紧张其气息已经呈现明显的不稳)、张重复宣布通过网络和电话投票的办法以及奖品名称,随后,其开始进入对联环节—— “亲爱的观众朋友,刚才我们的四位主持人已经给大家送上了新春的春联,那么我和芳菲也要给大家送上一副刚刚撰写的对联: ftc=#EE1D24]“我们的上联是——和睦、和美、和顺、和谐,户户和谐迎新春;我们的下联是——……兴业、兴家,人人高兴迎新春;我们的横批是——和兴中华! ” 很明显张没有背准对联,其送上的几乎是天底下最不讲究的一副对子——上联上半句有4个“和*”;下联上半句只有2个“兴*”,上联重复了两个“和谐”;而且上联后半句里的“和谐”与下联后半句里的“高兴”不对仗;上、下联最后又同时落在“迎新春”。 不过在当时那种热烈的气氛下,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这样的错误,在张说出横批之后现场还响起了一阵阵叫好声和掌声。但可以肯定的是,台上的六位主持人都足以意识到错误已经出现。张在说上联“户户和谐迎新春”的时候,语气和表情都已有了不自然; 正常情况下,下联应该由搭挡刘芳菲说出,且当时刘已经把话筒举在胸前做好了准备,但张在知道自己已说错上联之后为争取实现自我补救当场抢着说出了下联,只是紧张之中加上之前对本不属于“本职”的下联内容又不甚熟悉,结果重复了上联“迎新春”。 在其说下联刚说到“兴业”的时候,画外音里曾出现过短暂而清晰的一个男声——“错”。 当时可能说出这个“错”字的只有台上手持话筒的朱军或李咏,经反复重听,个人判断那个声音90%应该是李咏发出来的。 表面上看,张的对联只是其一个人的过失,但其实这样的错误的突然出现对台上的每一位主持人都无异于是一种莫大的心理影响,紧张的情绪一秒钟就足以传染开来,为接下来出现的一连串“恶性循环式”的错误埋下极大的隐患…… 朱军为什么突然打断李咏的话? 也许是为了缓和一下紧张的情绪,在张硬着头皮念完对联之后,接着发言的李咏看似有意识地放慢了语速,表达的方式也不是主持春晚的播报式而变成了主持类似非常6+1的聊天式(加入了诸如“啊”、“呢”)—— 李咏说:“我们即将送走丙戌迎来丁亥了啊,在新的一年里呢,我们六位主持人呢也要祝现场的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宝宝的妈妈同志们……” 就在此时,在李咏面带微笑、打着手式不紧不慢聊天的时候,朱军突然用绝属刻意调高的音调压着李咏的“妈妈同志们”强行打断了李的发言——“亲爱的朋友们,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朱军的突然打断让李咏一时有些发懵,在朱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的时候,被噎住的李只能下意识地跟着“啊”了一声;而在朱说道“一个暂新的春天”的时候,李还试图说了一句什么(我确实没有听清,有博友跟贴提示是“马上倒计时”),造成朱军有了半秒钟的停顿,但后者还是坚持把“即将到来”说完了。 一个疑问是:朱军为什么突然打断李咏的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