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舞yue 飞舞yue
关注数: 0 粉丝数: 9 发帖数: 949 关注贴吧数: 15
嫁给军人=嫁给耳朵【转】 电话,我们别无选择。 又到了每天的必修课时间,老公说:“今天给你读一段新闻吧。” “好啊。”我欣然同意。 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家,这会儿刚收拾停当呢。正好听他读新闻可以让我先休息一下。 文章主要是分析现在部队干部战士理财状况的,很多东西都只是从我耳朵里过了一编。文章中提到大部分部队干部尤其是基层年轻干部几乎都没有什么存款,个人经济状况只够自己日常开销。然后分析了很多原因,也给了不少可行的建议。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少尉排长的话:“我的工资都贡献给中国电信了。女朋友对我什么多的要求都没有就是想多听听我的声音。现在这样的女孩子已经不多了,这点要求我还不能做到吗,所以打电话花钱是不在乎的,生日那天的电话废就花了320元。” 说到这老公笑了,“我们好象也是这样哦。” “是什么?”我嬉笑着反问。 “跟他们一样呗” 是啊,可能大家都是一样的。决定做你的女朋友就知道我可能什么都没有,除了你的一颗心,但是也不是全部,你的心里首先装着你的工作。一样的,我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即使偶尔使使小性子那也是实在委屈或者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但是就是那样的时候我也没有刻意的要求你为我做什么,顶多就是跟你抱怨一下。 于是,连接着我们所有喜怒哀乐的也就是那细细的电话线或者薄薄的信笺。每次朝阳升起,都期盼着鸿雁衔来千里外的思盼;每当夜深人静的,都期盼着电波送来千里外的想念。日复一日,朝朝暮暮,日子就在这样的思念与等待中悄悄的游走。 在论坛里遇到名字叫“嫁给耳朵”的朋友。这个名字真的是很独到。嫁给耳朵,多形象啊。不管多远,即使信件不方便达到的地方,电话也是可以打通的。千里万里,电波都可以承载着我们的思念我们的牵挂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快乐。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是通过耳朵最先感受到的。一日电话中我也跟老公聊起了这个独特的名字,良久,电话里都只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细细想来,这里边又包含着多少心酸啦,那是别人看不见感受不到的。耳朵代替了所有的其他的感觉器官在那样的时刻感受着恋人之间最亲密的关怀,感受着夫妻之间最平淡的体贴,感受着彼此传递的点点滴滴。 也许别人正手牵着手漫步在花丛中,很想也和你牵着手。“好想你牵着我的手哦”不自觉的自己的手已经伸出去了,可是手掌握住的只有空气。“好啊,我牵着你。过马路要小心哦。”电话那端应对着。我能想象你肯定也是向空中伸出了手,肯定也是一样握着空气想象着牵着我的样子。于是想起你牵着我过马路,牵着我在大街小巷穿梭。我说我是路痴,你于是紧紧的牵着我生怕一不小心把我弄丢了。 睡不着的晚上,总喜欢一遍有一遍的告诉你我睡不着。你总是对我说“来,我搂着你,好好睡觉哦,别闹。”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醒来发现自己抱着枕头。 生病的时候,打个电话给你,听着你的问候心里也就舒服很多了。可是起不来床的自己此刻最需要的是你在身边。 伤心委屈的时候,打个电话给你,听着你的安慰眼泪也许就不再流了。可是脆弱的自己此刻最需要的是你温暖的怀抱或者宽厚的肩膀。 电话,承载着我们军嫂多少的喜怒哀乐。耳朵,经历着我们军嫂多少的欢乐忧愁。 电话,我们别无选择。嫁给军人=嫁给耳朵!
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 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 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转)近光灯主义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一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出于好心,把刺目的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这显然是一个粗心的家伙,他在白光晃眼的瞬间想。然而下一个路过的车辆,依然忽略他的感受。这真是个不懂得规矩的家伙!他眯着眼睛有点抱怨。但是下一个依旧是一个远光灯主义者。这次他简直愤怒了。   没有人愿意永远为别人打着近光灯。于是他决定不管下一个是谁,坚决打远光灯。果然又遇到一辆车子。他没有把远光灯变过来,对方也没有。对峙似的,两道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眼睛。但是在交错的瞬间,对方忽然良心发现,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他也在瞬间变换过来——那是个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的时刻。   生活中常常遇到远光灯主义者。他们不管不顾,自我中心,无视别人存在,往往有意无意具有侵犯性。有一次我的女友去蒸桑拿。正在惬意享受,忽进来一女士,在我的朋友反应过来之前,抄起水瓢,狠狠地往木炭上加了五瓢水。骤然升温使我的女友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们有时候也常常遇到近光灯主义者。他们懂得与人方便,为人着想,相处和谐。比如开车并线的时候不那么蛮横;进门碰到人时稍让一下;与电梯里的陌生人也点头微笑;在星巴克占座时,问一问先来的同桌,这里有没有人。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享受近光灯的人,也变得谦和与合作,双方都相处得很舒服。   我们平常会遇到许多远近光灯转换的微妙时刻。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不被察觉,但人们还是会在瞬间被对方的情绪所传染,并且把这些情绪,接连不断地传递与蔓延开来。一个刚刚在商场被售货小姐抢白的人,很可能去抢白另一个无辜的售货小姐。   近光灯主义者倡导的是转换视角,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的意愿。或者恪守规则,不具侵略性。对于他们来讲,礼貌不是生硬的规矩,而是有着来龙去脉的行为规范。我记得哪一本书中所说,日本妇人学习家政,有一项规定即是,在递给别人剪刀时,定是将剪刀把的一方伸递过去。   现在提倡讲究生活文明细节。比如上扶梯时,站居右,行居左,等等。但是别忘了,近光灯需要良性互动。不要让近光灯总是遭遇远光灯。
结婚七年 (转) 结婚第一年,他们甜蜜恩爱,如胶似漆,见别的夫妻打架吵嘴摔东西竟然还能过得下去,觉得不可思议。   结婚第二年,他们开始吵架。她摔坏一只精致昂贵的钟表,哭了40分钟,然后挽起包袱回了娘家。于是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到单位去接她,主动认错让她跟他回家。她不为所动。半月后,他买了一大束鲜花来找她,主动陪她逛街,她历数他的“罪状”达10分钟,最后加上一句警告:你以后再这样,我绝不原谅你。他沉默表示同意。   结婚第三年,吵架时,她摔破几只廉价的玻璃杯,哭了30分钟,到朋友家住了几天。他给她打了几个电话,她就和他回家了,将地面上的碎玻璃碴清除干净,但她依然不和他说话。吃饭时,他在卧室外面敲门说:小鸡炖蘑菇做好了,出来吧!于是,她出来和他一起吃饭。他对她说,我错了,你能原谅我吗?她沉默。   结婚第四年,吵架时,她摔坏了一盆自己培育的小吊兰,哭了20分钟,到楼下溜达了一天。回家后,他若无其事地在沙发上看电视,客厅里,碎叶和花盆的碎片摊了一地。她主动打扫干净。他做好晚饭自己坐下来吃。她自己盛了一碗坐在他对面,和他理论谁是谁非,他不置可否。   结婚第五年,吵架时,她将一只靠垫从沙发扔到地上,哭了10分钟,然后从客厅冲向卧室。他站在窗前抽烟。她从卧室出来,将靠垫拾起来,做了一顿自己爱吃的晚餐,吃完后上床睡觉。他到外面的餐馆吃晚饭,回来后她主动和他说话,和他讲道理。他言辞激烈地说:我没有错!   结婚第六年,吵架时,她没扔东西,只哭了5分钟,呆在客厅里只换了个姿势。他搬到办公室住。她给他打电话,恳求他回家。她做好一顿他爱吃的晚餐,为他盛饭,告诉他,我错了,你可以原谅我吗?他沉默。   结婚第七年,吵架时,她没有哭。当天她就认错了,并且主动陪他看球赛。他将她的“罪状”历数10分钟。最后一句警告:你以后再这样,我绝不原谅你!她沉默,拉过他的手放在心口。   是什么让以前那个爱哭爱闹的小娇妻变成了如今这样一个懂得迁就、忍让的柔顺女子?他蓦地感到一阵心疼,随之,眼睛也酸涩起来。他一手怜惜地拥她入怀,另一只手,悄悄擦去了不经意涌出的泪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