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8788 Q哥说数码
一路豪歌向天涯
关注数: 53 粉丝数: 194 发帖数: 5,605 关注贴吧数: 17
笔记本市场走冷的背后是国产产业链的崛起 如题,个人观点。 我是80后,我眼中笔记本消费市场分三个阶段。 一.外资无脑捡钱阶段。 代表厂商:惠普联想台系。05-08年那会买个大塑料壳子的烂脑娃昭阳都要一万多,回头看其实没啥优势,无非多了指纹,硬盘防滚支架,多个ThinkPad的标签,多一堆指示灯,回头看真的不如买神舟。 当年态势:品牌溢价高,厂商利润高,市场不透明。 二.中外资混战阶段。 代表厂商:惠普联想戴尔,日系品牌,gatewall,国产品牌等等。 大概在12-18阶段,这阶段大家都看到卖笔记本赚钱,国内各路厂商比如长城,神舟啥的都来参战,尤其是小米出来以后,当年还有互联网品牌麦本本。 大厂传统御三家品牌不断被蚕食,毕竟老百姓一个笔记本怎么也要用三四年,谁会年年换。 老百姓也不傻,知道上网查,网购无理由退货算是极大的帮助大家货比三家。 传统老厂再去谈什么品牌溢价只会被人嗤之以鼻,因为傻子越来越少,像什么ThinkPad之前还有个套了壳的坑爹机E450系列,出来被喷的要死。 惠普也不行,蟑螂门发烫门;小米还凑合那会,戴尔是各种缩配,消费者关注的点不再是这玩意多少钱,而是这玩意值不值。 三.大厂装死摆烂,消费者取各取所需阶段。 总有朋友说为啥不提台系,必须承认台系在品牌运营产品生产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ROG。 提到个性化就要说说游戏本这个分类,买游戏本并不是要打游戏,只是单纯的希望性能不落伍,我想这是多数人的心态。 或者就是极致性价比,既要又要,对应的就是小米和机械革命,我刀法精准契合你的需求,也能打下一片天地。 大厂御三家就不说了,主要还是反应慢,线下有销售渠道和经销商,除非业绩下滑的厉害,不然很少去认真做笔记本。 比如烂脑娃还出国瞎眼屏的小新专供线下,黑屏普基本就不说,戴尔常年300尼特,这些其实都是傲慢。
1 下一页